技术新讯 > 车辆装置的制造及其改造技术 > 线束支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  正文

线束支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7 12:49:48

本申请涉及线束支架,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束支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目前汽车上大量应用高速数据传输的线束,这些线束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损耗有很高的要求。

2、在车辆装配过程中,为了满足装配顺序及安装方便性需求,有一些连接电气件的传输线需要预留一定的装配余量,导致在电气件装配到位后,连接电气件的线束布设较为困难,这些线束的角度容易产生过度弯折的情况,从而对信号传输的可靠性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避免线束过度弯折问题,提供一种线束支架及车辆。

2、一种线束支架,包括:

3、若干个走线单元,全部所述走线单元内均形成有贯穿的走线腔,全部所述走线单元依次活动连接,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走线单元的所述走线腔均首尾连通,以共同构造形成用于供线束穿过的走线通道;

4、限位件,配接于每相邻两个所述走线单元之间,并被构造为具有伸缩能力;

5、其中,每相邻两个所述走线单元之间连接构造形成一转动轴线,且每相邻两个所述走线单元中的任一者均可选择性在外力作用下绕所述转动轴线相对另一者转动,所述限位件能够在与自身连接的两个所述走线单元相向转动时压缩,或在与自身连接的两个所述走线单元相背转动时伸展,并用于在伸展至自身的预设极限长度时限制两个所述走线单元相背转动的角度。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件,每相邻两个所述走线单元分别活动地配接于所述连接件的相对两端,并共同构造形成用于容纳所述限位件的容纳空间,且全部所述走线单元均与自身对应的所述连接件之间连接形成所述转动轴线。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相邻两个所述走线单元的所述走线腔均相互连通并构造形成组成所述走线通道的走线子通道,且每相邻两个所述走线单元均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向转动的过程中具有相对的第一位置;

8、当相邻两个所述走线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相邻两个所述走线单元的所述走线腔的贯穿方向相互重合,并共同构造形成直线延伸的所述走线子通道。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相邻两个所述走线单元均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背转动的过程中具有的第二位置;

10、当相邻两个所述走线单元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相邻两个所述走线单元的所述走线腔的贯穿方向相互交叉,并共同构造形成在两个所述走线腔的连通处弯折的所述走线子通道,且所述限位件伸展至自身的预设极限长度。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横截面被构造为梯形,所述连接件具有与梯形截面对应的底面、顶面及连接于所述底面与所述顶面之间的两个侧面;

12、两个所述侧面靠近所述底面的一端分别连接相邻两个所述走线单元,且两个所述侧面靠近所述顶面的一端与自身对应连接的所述走线单元之间均连接有所述限位件。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全部所述走线单元均包括具有所述走线腔的主体,且全部所述走线腔均朝向一侧开设有安装口,每相邻两个所述走线单元的所述安装口相互连通。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全部所述走线单元均包括若干个阻挡部,所述阻挡部凸出于所述走线腔的两侧内壁上并靠近所述安装口设置,且所述阻挡部沿所述走线腔的贯穿方向间隔布设。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包括主板及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板相对两侧的两个侧板,所述主板与两个所述侧板共同围设形成所述走线腔,且两个所述侧板背向所述主板的端部共同界定形成所述安装口,所述阻挡部设于所述侧板上。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分别设置于依次连接的全部所述走线单元中的首尾两端,并用于固定所述线束穿过所述走线通道的首尾两端。

17、一种车辆,包括前述实施例中的线束支架。

18、上述线束支架及车辆,包括限位件及若干个走线单元。全部所述走线单元内均内形成有贯穿的走线腔,全部所述走线单元依次活动连接,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走线单元的所述走线腔均首尾连通,以共同构造形成用于供线束穿过的走线通道;限位件配接于每相邻两个所述走线单元之间,并被构造为具有伸缩能力;其中,每相邻两个所述走线单元之间构造形成一转动轴线,且每相邻两个所述走线单元中的任一者均可选择性在外力作用下绕所述转动轴线相对另一者转动,所述限位件能够在与自身连接的两个所述走线单元相向转动时压缩,或在与自身连接的两个所述走线单元相背转动时伸展,并用于在伸展至自身的预设极限长度时限制两个所述走线单元相背转动的角度。通过控制限位件的预设极限长度的大小,以实现对线束最大弯折角度的限制,从而避免装配于走线通道内的线束产生过渡弯折,以确保信号传递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每相邻两个所述走线单元分别活动地配接于所述连接件的相对两端,并共同构造形成用于容纳所述限位件的容纳空间,且全部所述走线单元均与自身对应的所述连接件之间连接形成所述转动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所述走线单元的所述走线腔均相互连通并构造形成组成所述走线通道的走线子通道,且每相邻两个所述走线单元均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向转动的过程中具有相对的第一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所述走线单元均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背转动的过程中具有的第二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横截面被构造为梯形,所述连接件具有与梯形截面对应的底面、顶面及连接于所述底面与所述顶面之间的两个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走线单元均包括具有所述走线腔的主体,且全部所述走线腔均朝向一侧开设有安装口,每相邻两个所述走线单元的所述安装口相互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走线单元均包括若干个阻挡部,所述阻挡部凸出于所述走线腔的两侧内壁上并靠近所述安装口设置,且所述阻挡部沿所述走线腔的贯穿方向间隔布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主板及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板相对两侧的两个侧板,所述主板与两个所述侧板共同围设形成所述走线腔,且两个所述侧板背向所述主板的端部共同界定形成所述安装口,所述阻挡部设于所述侧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分别设置于依次连接的全部所述走线单元中的首尾两端,并用于固定所述线束穿过所述走线通道的首尾两端。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支架。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一种线束支架及车辆,包括限位件及若干个走线单元。全部所述走线单元依次活动连接,每相邻的两个所述走线单元的所述走线腔均首尾连通,共同构造形成用于供线束穿过的走线通道;限位件配接于每相邻两个所述走线单元之间,并被构造为具有伸缩能力;每相邻两个所述走线单元之间构造形成一转动轴线,且每相邻两个所述走线单元中的任一者均可选择性在外力作用下绕所述转动轴线相对另一者转动,所述限位件能够在与自身连接的两个所述走线单元相背转动时伸展,并用于在伸展至自身的预设极限长度时限制两个所述走线单元相背转动的角度。以实现对线束最大弯折角度的限制,从而避免装配于走线通道内的线束产生过渡弯折,以确保信号传递的可靠性。技术研发人员:王晶淼,严禹明,李自乾,唐楠,朱雷鸣,于广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11技术公布日:2024/7/1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6/10653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