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铁路车辆辅助装置的制造及其改造技术 > 一种多交路编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与流程  >  正文

一种多交路编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8-01 09:01:59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特别涉及一种多交路编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城市轨道交通多交路开行方案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个良好的开行方案对乘客、企业、设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已有的开行方案优化方法中,没有对候车区站台拥挤度指标进行考虑。减轻站台拥挤度有助于降低诸如踩踏和推挤等意外事件发生率,提高乘客的安全度和舒适度;拥挤的站台容易导致列车延误,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整体服务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交路编制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能够从站台拥挤度的角度设计多交路开行方案。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的多交路编制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以车站为单位计算线路上全部车站的列车满载率,得到列车平均满载率;

4、根据单位面积内站台候车区客流人数确定站台拥挤度;

5、以列车平均满载率最优和所述站台拥挤度的最大值最小为目标,构建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函数模型;

6、根据所述优化函数模型求解得到的大小交路开行方案和共线区域发车间隔,以及大小交路四个折返站的折返时间、大交路上运营的列车数和小交路上运营的列车数,编制大小交路运行图。

7、可选的,所述以车站为单位计算线路上全部车站的列车满载率,得到列车平均满载率包括:

8、获取各所述车站的列车满载率、车站间客流量、列车编组数、车辆平均定员数、单位时间内大交路开行次数和单位时间内小交路开行次数,代入平均满载率计算公式,得到列车平均满载率;

9、其中,所述平均满载率计算公式为:

10、;

11、其中,x为列车平均满载率;为车站间客流量,所述车站间客流量指单位时间内第h断面的客流量,所述第h断面为h站至h+1站区间;m为所述列车编组数,b为所述车辆平均定员数,为所述单位时间内大交路开行次数,为所述单位时间内小交路开行次数,为小交路的起点车站,为小交路的终点车站,p为车站总数。

12、可选的,所述根据单位面积内站台候车区客流人数确定站台拥挤度包括:

13、根据换乘车站、车站的最大候车人数、车站拥挤度权重和车站单方向站台候车区面积确定站台拥挤度;其中,换乘车站的所述车站拥挤度权重高于普通车站。

14、可选的,根据换乘车站、车站的最大候车人数、车站拥挤度权重和车站单方向站台候车区面积确定站台拥挤度时,还包括:

15、根据上一趟列车驶出后的站台剩余候车人数与列车发车间隔内新到达站台的人数之和确定目标车站的最大候车人数;所述上一趟列车驶出后的站台剩余候车人数为上一趟列车在所述目标车站的候车人数与上车人数之差,所述列车发车间隔内新到达站台的人数为列车发车间隔与所述目标车站的乘客到达率的乘积。

16、可选的,所述构建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函数模型包括:

17、根据权重系数和立席密度构建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函数模型;所述立席密度为单位面积内站立人员数量。

18、可选的,根据权重系数和立席密度构建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函数模型时,还包括:

19、确定所述优化函数模型的限制条件;所述限制条件包括所述目标车站是否为换乘站、交路单程公里数、列车发车间隔以及列车折返间隔。

20、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优化函数模型求解得到的大小交路开行方案和共线区域发车间隔,以及大小交路四个折返站的折返时间、大交路上运营的列车数和小交路上运营的列车数,编制大小交路运行图包括:

21、利用蚁群算法,以列车平均满载率最大、站台拥挤度最小为优化目标, 求解所述优化函数模型得到的大小交路开行方案和共线区域发车间隔,以及大小交路四个折返站的折返时间、大交路上运营的列车数和小交路上运营的列车数,编制大小交路运行图。

2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多交路编制系统,包括:

23、满载率获取模块,用于以车站为单位计算线路上全部车站的列车满载率,得到列车平均满载率;

24、拥挤度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单位面积内站台候车区客流人数确定站台拥挤度;

25、模型构建模块,用于以列车平均满载率最优和所述站台拥挤度的最大值最小为目标,构建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函数模型;

26、求解编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优化函数模型求解得到的大小交路开行方案和共线区域发车间隔,以及大小交路四个折返站的折返时间、大交路上运营的列车数和小交路上运营的列车数,编制大小交路运行图;

27、其中,满载率获取模块为用于获取各所述车站的列车满载率、车站间客流量、列车编组数、车辆平均定员数、单位时间内大交路开行次数和单位时间内小交路开行次数,代入平均满载率计算公式,得到列车平均满载率的模块;

28、其中,所述平均满载率计算公式为:

29、;

30、其中,x为列车平均满载率;为车站间客流量,所述车站间客流量指单位时间内第h断面的客流量,所述第h断面为h站至h+1站区间;m为所述列车编组数,b为所述车辆平均定员数,为所述单位时间内大交路开行次数,为所述单位时间内小交路开行次数,为小交路的起点车站,为小交路的终点车站,p为车站总数;

31、其中,拥挤度获取模块为用于根据换乘车站、车站的最大候车人数、车站拥挤度权重和车站单方向站台候车区面积确定站台拥挤度;其中,换乘车站的所述车站拥挤度权重高于普通车站;

32、;

33、其中,y为站台拥挤度;h为换乘站集合;为第h站的最大候车人数;ρ为换乘站拥挤度权重;为第h站的单方向站台候车区面积,p为车站总数。

34、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35、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36、本申请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的多交路编制方法,包括:以车站为单位计算线路上全部车站的列车满载率,得到列车平均满载率; 根据单位面积内站台候车区客流人数确定站台拥挤度;以列车平均满载率最优和所述站台拥挤度的最大值最小为目标,构建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函数模型;根据所述优化函数模型求解得到的大小交路开行方案和共线区域发车间隔,以及大小交路四个折返站的折返时间、大交路上运营的列车数和小交路上运营的列车数,编制大小交路运行图。

37、本申请首先获取并计算列车平均满载率和站台拥挤度,以最优平均满载率和最小站台拥挤度为目标构建模型并解析,从而在保障列车运能和运量最佳匹配关系的前提下减轻站台拥挤度,可以提高列车准时率并释放站台空间,使得更多的乘客能进入和离开车站,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容量。

38、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多交路编制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具有上述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交通的多交路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交路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换乘车站、车站的最大候车人数、车站拥挤度权重和车站单方向站台候车区面积确定站台拥挤度时,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交路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函数模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交路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权重系数和立席密度构建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函数模型时,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交路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优化函数模型求解得到的大小交路开行方案和共线区域发车间隔,以及大小交路四个折返站的折返时间、大交路上运营的列车数和小交路上运营的列车数,编制大小交路运行图包括:

6.一种多交路编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多交路编制方法的步骤。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多交路编制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本申请提供一种多交路编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包括:以车站为单位计算线路上全部车站的列车满载率,得到列车平均满载率;根据单位面积内站台候车区客流人数确定站台拥挤度;以列车平均满载率最优和所述站台拥挤度的最大值最小为目标,构建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函数模型;根据所述优化函数模型求解得到的大小交路开行方案和共线区域发车间隔,以及大小交路四个折返站的折返时间、大交路上运营的列车数和小交路上运营的列车数,编制大小交路运行图。本申请可降低站台拥挤度,可以提高列车准时率并释放站台空间,使得更多的乘客能进入和离开车站,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容量。技术研发人员:罗继光,尚敬,胡云卿,王业流,王向阳,于海鹏,肖利君,张大涛,任颖,雷成健,杨晓荣,刘泽,黎邓根,原志彬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中车时代通信信号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6/1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3453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