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气体液体的贮存或分配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带有检测功能的加注枪及包含该加注枪的加注机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带有检测功能的加注枪及包含该加注枪的加注机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5 13:34:03

本技术涉及加注装置领域,尤其指一种带有检测功能的加注枪及包含该加注枪的加注机。

背景技术:

1、现在汽车使用的能源种类各种各样,常见的有燃油汽车、电池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及混合能源汽车,燃油汽车的能源常见的为汽油、柴油、天然气、乙醇和甲醇等。燃油汽车使用加注机加注燃料时会有部分燃料的油气从油箱中溢出,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有些燃料的油气具有一定的毒性,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加注机常常使用油气回收泵对油气进行回收。

2、现有技术中加注机使用的加注枪基本为普通型,专利文件1提供了一种防误加燃料的加注口结构及加注枪,能够有效避免误加燃料的问题,专利文件2提供了一种能够回收油气的油气回收枪,能够在汽车加油时对汽车油箱中溢出的油气进行回收。但均未实现加注枪对油箱溢出油气检测功能,并不能准确知道油箱内油气是否出现溢出。在使用加注机进行燃油加注时,加注机内自吸式油泵与油气回收泵开始工作,但仅依靠加注机内的油气回收泵将汽车油箱中的油气进行抽吸,当油气回收泵出现故障后,汽车油箱中的油气将无法被抽吸至储罐,无法实现二次油气回收,造成燃油的浪费,同时油气泄漏至大气后存在被人体吸收的可能,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3、专利文件1:申请号201822268144.1;授权公告号cn 209634277 u。

4、专利文件2:申请号201320688927.x;授权公告号cn 203625022 u。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同时带有油气检测功能及油气回收功能的一种带有检测功能的加注枪及包含该加注枪的加注机。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检测功能的加注枪,该加注枪包括主体、出液管道、进液管道、集气部、回收管道、检测探头及检测装置,出液管道的一端部分穿过主体伸入至主体的内部,进液管道设置于主体内部,进液管道的一端与出液管道相连通,进液管道的另一端穿过主体伸出至主体的外部,集气部设置于出液管道与主体连接处的外围,回收管道设置于主体内部,回收管道的一端连接至集气部,回收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至进液管道,检测探头安装至集气部的上方,检测装置设置于主体内部,检测装置连接至检测探头。

3、进一步地,主体包括传输线,传输线设置于主体的内部,传输线一端连接至检测装置,传输线的另一端伸出至主体的外部。

4、进一步地,传输线为电缆。

5、进一步地,进液管道包括进液管道内层及进液管道外层,进液管道内层与出液管道连通,进液管道外层与回收管道连通。

6、进一步地,加注枪包括扳机,扳机连接至主体,扳机至少部分穿过主体连接至进液管道。

7、进一步地,检测探头为气体浓度检测探头。

8、进一步地,检测探头包括压力检测探头和气体浓度检测探头。

9、进一步地,加注枪包括自动跳枪装置,自动跳枪装置连接至出液管道。

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加注机,该加注机包括如上述任一的加注枪。

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加注枪上设置检测装置来检测油箱中是否出现油气溢出的情况,通过检测油气浓度来实现对燃料加注过程的油气是否溢出进行检测,并且通过在加注枪内设置回收管道,使加注枪具有油气二次回收功能,减少了油气的浪费,提升加注过程中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加注枪通过对油气浓度自动检测来监测是否出现油气溢出,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且检测结果准确,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加注枪仅需增加一根传输线即可实现与加注机的供电与联锁报警,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加注枪可通过传输线与大部分加注机实现适配,安装兼容性好。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检测功能的加注枪,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检测功能的加注枪,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检测功能的加注枪,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检测功能的加注枪,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检测功能的加注枪,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检测功能的加注枪,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检测功能的加注枪,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检测功能的加注枪,其特征在于:

9.一种加注机,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加注装置领域。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检测功能的加注枪,该加注枪包括主体、出液管道、进液管道、集气部、回收管道、检测探头及检测装置,通过检测探头和检测装置检测集气部上方的油气浓度,通过回收管道将集气部聚集的油气进行二次回收。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含上述加注枪的加注机。本技术实现加注枪对油气浓度的检测和对油气二次回收,降低了燃油的浪费,并且避免了油气泄漏至大气后对环境的污染以及被人体吸收的可能,降低油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技术研发人员:朱朝阳,周雨轩,李煦侃,张志宇,华奕淇,刘洪涛,冯成,潘尘,许国栋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浙能航天氢能技术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13技术公布日:2024/7/18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0/26806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