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航空航天装置制造技术 > 一种车载无人机平台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  正文

一种车载无人机平台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8-01 06:03:44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具体为一种车载无人机平台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将车辆与无人机相结合的车载无人机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车载无人机可以有效拓展无人机的用途,例如,利用车载无人机进行航拍、巡逻、测绘等场景。

2、车载无人机一般设置于车载无人机平台上。但是,车辆在行进过程中,会遇到外部环境的干扰,易造成无人机无法稳定发射或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车载无人机平台及其控制方法,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无人机平台,用于发射或回收无人机,所述车载无人机平台包括升降平台、壳体和磁性装置,所述升降平台包括停机板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磁性装置可选择地驱动停放在所述停机板上的所述无人机穿过所述开口发射出或回收进入所述车载无人机平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停机板的第一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选择地驱动所述停机板的所述第一端相对于所述停机板的第二端旋转,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端子为输入/输出端子。

3、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驱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可选择地驱动所述停机板的所述第一端相对于所述停机板的第二端旋转,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可选择地驱动所述停机板的所述第二端相对于所述停机板的第一端旋转。

4、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驱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和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分别驱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同步移动以驱动所述停机板升降。

5、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无人机朝向所述车载无人机平台的一侧设置有受电线圈,所述停机板对应于所述受电线圈的位置设置有送电线圈以对所述受电线圈供电。

6、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车载无人机平台还包括太阳能充电装置,所述太阳能充电置电连接所述送电线圈。

7、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车载无人机平台还包括天窗,所述天窗可选择地覆盖所述开口。

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无人机平台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车载无人机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9、获取第一信息;

10、若所述第一信息满足第一条件,控制所述磁性装置驱动所述无人机穿过所述开口发射出所述车载无人机平台。

11、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风速、湿度或所述车载无人机平台所在的车辆的位置中的一项或多项;

12、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3、所述风速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

14、所述湿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

15、所述车辆的位置位于第一区域内。

16、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无人机平台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车载无人机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17、获取第二信息;

18、若所述第二信息满足第二条件,控制所述磁性装置驱动所述无人机穿过所述开口回收进入所述车载无人机平台。

19、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风速或所述车载无人机平台所在的车辆的位置中的一项或多项;

20、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21、所述风速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

22、所述车辆的位置位于第二区域内。

23、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无人机平台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位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车载无人机平台或所述车载无人机平台所在的车辆内部,所述装置包括:

24、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信息;

25、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信息满足第一条件,控制所述磁性装置驱动所述无人机穿过所述开口发射出所述车载无人机平台。

26、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风速、湿度或所述车载无人机平台所在的车辆的位置中的一项或多项;

27、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28、所述风速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

29、所述湿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

30、所述车辆的位置位于第一区域内。

31、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无人机平台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位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车载无人机平台或所述车载无人机平台所在的车辆内部,所述装置包括:

32、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信息;

33、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信息满足第二条件,控制所述磁性装置驱动所述无人机穿过所述开口回收进入所述车载无人机平台。

34、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风速或所述车载无人机平台所在的车辆的位置中的一项或多项;

35、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36、所述风速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

37、所述车辆的位置位于第二区域内。

38、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39、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40、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控制器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的方法。

41、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产品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的方法。

42、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的方法。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用于保存程序指令和/或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它分立器件。

43、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的方法。

4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可选择地驱动停机板的第一端相对于停机板的第二端旋转,以调节停机板的角度,一方面使得无人机以倾斜的角度被磁性装置发射出去,从而使得无人机在发射时能够获得与车辆行进方向相同的水平初速度,进而提高了车载无人机的发射稳定性,减少了车辆周围的逆流对车载无人机的影响;另一方面使得无人机以倾斜的角度被磁性装置回收,从而使得无人机在回收时能够获得与车辆行进方向相同的水平初速度,进而提高了车载无人机的回收稳定性,减少了车辆周围的逆流对车载无人机的影响。车载无人机平台还设置有升降平台,能够在无人机从开口被发射出去之前,通过开口内部为无人机挡风,而在回收无人机时,可以便于回收无人机。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无人机平台,用于发射或回收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无人机平台包括升降平台、壳体和磁性装置,所述升降平台包括停机板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磁性装置可选择地驱动停放在所述停机板上的所述无人机穿过所述开口发射出或回收进入所述车载无人机平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停机板的第一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选择地驱动所述停机板的所述第一端相对于所述停机板的第二端旋转,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人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驱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可选择地驱动所述停机板的所述第一端相对于所述停机板的第二端旋转,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可选择地驱动所述停机板的所述第二端相对于所述停机板的第一端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无人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驱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和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分别驱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同步移动以驱动所述停机板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无人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朝向所述车载无人机平台的一侧设置有受电线圈,所述停机板对应于所述受电线圈的位置设置有送电线圈以对所述受电线圈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无人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无人机平台还包括太阳能充电装置,所述太阳能充电置电连接所述送电线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人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无人机平台还包括天窗,所述天窗可选择地覆盖所述开口。

7.一种车载无人机平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无人机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风速、湿度或所述车载无人机平台所在的车辆的位置中的一项或多项;

9.一种车载无人机平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无人机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括风速或所述车载无人机平台所在的车辆的位置中的一项或多项;

技术总结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无人机平台,用于发射或回收无人机,车载无人机平台包括升降平台、壳体和磁性装置,升降平台包括停机板和第一驱动装置,壳体上设置有开口,磁性装置可选择地驱动停放在停机板上的无人机穿过开口发射出或回收进入车载无人机平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停机板的第一端,第一驱动装置可选择地驱动停机板的第一端相对于停机板的第二端旋转,第二端和第一端相对设置。由于第一驱动装置可选择地驱动停机板的第一端相对于停机板的第二端旋转,因而能够通过调节停机板的角度,使得无人机以倾斜的角度被磁性装置发射出去或者回收,从而提供了无人机的发射稳定性和回收稳定性。技术研发人员:宗燕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亿云联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6/26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265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