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非机动车,自行车装置制造技术 > 一种离手监测方向盘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离手监测方向盘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8:09:35

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离手监测方向盘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目前,方向盘的离手监测主要为电容式离手监测方案,通过在方向盘上设计电容层,利用人体接触方向盘后引起电容变化,并转换为电信号,以识别驾驶员手部的握持状态,从而判定驾驶员是否主动对车辆进行控制。

2、但现有的电容式离手监测方案需要布置电容层和屏蔽层,导致方向盘需要进行二次发泡,使得生产成本增加。而且,现有电容式离手监测方案是通过电容的变化来识别方向盘的握持状态,而电容比较容易受环境、电磁等因素影响,导致监测装置的灵敏度较低,甚至出现误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保证方向盘离手监测的灵敏度的情况下降低生产成本。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手监测方向盘,包括皮革层、把圈组件和光纤组件,所述把圈组件包括发泡本体,所述皮革层包裹于所述发泡本体,所述光纤组件沿所述发泡本体的周向设置在所述皮革层和所述发泡本体之间或者嵌设在所述发泡本体上,且所述光纤组件用于感知外界压力。

3、可选地,所述光纤组件包括第一光纤、第二光纤和第三光纤,所述第一光纤、所述第二光纤和所述第三光纤分别位于所述发泡本体的外侧,且所述第三光纤位于所述发泡本体的第一标定侧,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二光纤分别位于所述发泡本体的第二标定侧,并分别位于所述发泡本体的第一半圈区域和第二半圈区域;其中,所述发泡本体的所述第一半圈区域和所述第二半圈区域分别为所述发泡本体沿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两个半圈区域,所述发泡本体的所述第一标定侧和所述第二标定侧分别为所述发泡本体沿其轴向的两侧。

4、可选地,所述第一光纤、所述第二光纤和所述第三光纤在标定平面上的横截面位于同一圆周上,其中,所述标定平面为垂直于所述把圈组件的周向的平面。

5、可选地,在所述把圈组件垂直于其周向的横截面中,所述第一光纤的横截面中心和所述把圈组件的横截面中心之间的连线l1与标定线l之间的夹角α满足5°≤α≤10°,和/或,所述第二光纤的横截面中心和所述把圈组件的横截面中心之间的连线l2与所述标定线l之间的夹角β满足5°≤β≤10°,和/或,所述第三光纤的横截面中心和所述把圈组件的横截面中心之间的连线l3与标定线l之间的夹角θ满足170°≤θ≤175°;其中,所述标定线l为平行于所述把圈组件的轴向且经过所述把圈组件的横截面中心的直线。

6、可选地,所述光纤组件还包括第四光纤和/或第五光纤,所述第四光纤位于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三光纤之间,并设于所述把圈骨架的外侧,所述第五光纤位于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三光纤之间,并设于所述发泡本体的内侧。

7、可选地,所述光纤组件还包括第六光纤,所述第六光纤设于所述发泡本体的所述第一半圈区域,且所述第六光纤位于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三光纤之间,并位于所述发泡本体的外侧;

8、和/或,所述光纤组件还包括第七光纤,所述第七光纤设于所述发泡本体的所述第二半圈区域,且所述第七光纤位于所述第二光纤和所述第三光纤之间,并位于所述发泡本体的外侧。

9、可选地,所述第一光纤、所述第二光纤和所述第三光纤的外部包裹有树脂材料;和/或,所述第一光纤、所述第二光纤和所述第三光纤为微纳米光纤。

10、可选地,当所述第一光纤、所述第二光纤和所述第三光纤为微纳米光纤时,所述微纳米光纤的直径介于100nm至600nm之间。

11、可选地,所述发泡本体上与所述光纤组件相对应的部位设有凹槽,所述光纤组件嵌设于所述凹槽内;

12、或者,所述把圈组件还包括把圈骨架,所述光纤组件按照预设位置固定于所述把圈骨架上;

13、或者,所述皮革层包括皮革本体和皮革底布,所述光纤组件编织于所述皮革底布,所述皮革底布粘贴于所述皮革本体的内侧。

1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离手监测方向盘。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的离手监测方向盘可通过在方向盘上设置光纤组件,并将光纤组件与例如光信号检测器进行连接,以进行光信号的传输,这样,便于光信号检测器根据光信号的变化来确认光纤组件是否受到外界压力,从而识别用户手握方向盘的状态,进而实现方向盘离手监测。而且,由于光信号的传输不容易受例如环境、电磁等因素的影响,故本实用新型中直接利用光信号的变化来识别用户手部与方向盘的握持状态,不仅可以提升离手监测的抗干扰能力,也无需进行例如电容信号转换等计算操作,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离手监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另外,通过将光纤组件沿发泡本体的周向设置在皮革层和发泡本体之间或者嵌设在发泡本体上,以便于采用将光纤组件编织在皮革层的例如皮革底布中或预埋光纤组件的方式实现光纤组件的装配,避免方向盘进行二次发泡,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离手监测方向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皮革层、把圈组件(1)和光纤组件(2),所述把圈组件(1)包括发泡本体(12),所述皮革层包裹于所述发泡本体(12),所述光纤组件(2)沿所述发泡本体(12)的周向设置在所述皮革层和所述发泡本体(12)之间或者嵌设在所述发泡本体(12)上,且所述光纤组件(2)用于感知外界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手监测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组件(2)包括第一光纤(21)、第二光纤(22)和第三光纤(23),所述第一光纤(21)、所述第二光纤(22)和所述第三光纤(23)分别位于所述发泡本体(12)的外侧,且所述第三光纤(23)位于所述发泡本体(12)的第一标定侧,所述第一光纤(21)和所述第二光纤(22)分别位于所述发泡本体(12)的第二标定侧,并分别位于所述发泡本体(12)的第一半圈区域和第二半圈区域;其中,所述发泡本体(12)的所述第一半圈区域和所述第二半圈区域分别为所述发泡本体(12)沿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两个半圈区域,所述发泡本体(12)的所述第一标定侧和所述第二标定侧分别为所述发泡本体(12)沿其轴向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手监测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21)、所述第二光纤(22)和所述第三光纤(23)在标定平面上的横截面位于同一圆周上,其中,所述标定平面为垂直于所述把圈组件(1)的周向的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手监测方向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把圈组件(1)垂直于其周向的横截面中,所述第一光纤(21)的横截面中心和所述把圈组件(1)的横截面中心之间的连线l1与标定线l之间的夹角α满足5°≤α≤10°,和/或,所述第二光纤(22)的横截面中心和所述把圈组件(1)的横截面中心之间的连线l2与所述标定线l之间的夹角β满足5°≤β≤10°,和/或,所述第三光纤(23)的横截面中心和所述把圈组件(1)的横截面中心之间的连线l3与所述标定线l之间的夹角θ满足170°≤θ≤175°;其中,所述标定线l为平行于所述把圈组件(1)的轴向且经过所述把圈组件(1)的横截面中心的直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手监测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组件(2)还包括第四光纤(24)和/或第五光纤(25),所述第四光纤(24)位于所述第一光纤(21)和所述第三光纤(23)之间,并设于所述发泡本体(12)的外侧,所述第五光纤(25)位于所述第一光纤(21)和所述第三光纤(23)之间,并设于所述发泡本体(12)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手监测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组件(2)还包括第六光纤(26),所述第六光纤(26)设于所述发泡本体(12)的所述第一半圈区域,且所述第六光纤(26)位于所述第一光纤(21)和所述第三光纤(23)之间,并位于所述发泡本体(12)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手监测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21)、所述第二光纤(22)和所述第三光纤(23)的外部包裹有树脂材料;和/或,所述第一光纤(21)、所述第二光纤(22)和所述第三光纤(23)为微纳米光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手监测方向盘,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光纤(21)、所述第二光纤(22)和所述第三光纤(23)为微纳米光纤时,所述微纳米光纤的直径介于100nm至600nm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手监测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本体(12)上与所述光纤组件(2)相对应的部位设有凹槽,所述光纤组件(2)嵌设于所述凹槽内;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离手监测方向盘。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并提供了一种离手监测方向盘及车辆,离手监测方向盘包括皮革层、把圈组件和光纤组件,所述把圈组件包括发泡本体,所述皮革层包裹于所述发泡本体,所述光纤组件沿所述发泡本体的周向设置在所述皮革层和所述发泡本体之间或者嵌设在所述发泡本体上,且所述光纤组件用于感知外界压力。这样,通过在方向盘上设置光纤组件,以便于直接利用光信号的变化来识别用户手部与方向盘的握持状态,提升了离手监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而且,可以避免方向盘进行二次发泡,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技术研发人员:赵福,冯书耀,乔兵,张琛欣,乔蒙,陈兆欣,郭秋彦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40104技术公布日:2024/7/1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3054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