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环保节能,再生,污水处理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移动式水产养殖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  正文

移动式水产养殖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29 12:34:56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移动式水产养殖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常用“生化+生态”处理技术(如生态沟渠、沉淀、过滤、氧化、生态净化等)对水产养殖尾水进行处理,存在以下缺点:

2、一、修建固定尾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大,且无法应对养殖尾水在一年中只集中排放一段时间、集中处理一段时间的特性,造成空间和时间的浪费,经济效益的损失。

3、养殖尾水治理设施单元面积占比:尾水处理设施单元面积应根据养殖品种、养殖密度、产量、排水水力停留时间等因素因地制宜进行设计。尾水治理设施单元包括生态沟渠、沉淀池、过滤坝、曝气池、生态净化池等,其总面积须达到养殖总面积的一定比例,根据不同养殖品种其设施面积建议要求如下:(1)鳜、鲈、鳢等肉食性鱼类的尾水治理设施总面积不小于养殖总面积的8%;罗非鱼、四大家鱼及其它养殖品种的则不小于养殖总面积的6%。(2)虾类的尾水治理设施总面积不小于养殖总面积的5%,蟹类的则不小于养殖总面积的3%。(3)龟鳖类、鳗鲡的尾水治理设施总面积不小于养殖总面积的10%。

4、通常情况下,采用钢砼结构修建各处理单元,总占地面积几乎为养殖面积的10%,若一个淡水养殖场面积为300亩,其用于处理尾水的设施单元总占地面积就要应不小于19980平方米,在现今保护耕地面积不流失、寸土寸金的时候,如此大的占地面积很难满足。

5、二、现有设施需要修建大型沉淀池或贮存底泥的构筑物,才能保证尾水排放达到相应的标准限值,而贮存底泥的构筑物长期堆放底泥、未及时转移等都会给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6、现阶段建设的沉淀池主要用于水体中悬浮物质的去除,多采用钢砼结构形式。沉淀池面积占治理设施总面积的30~40%,且需要尽量设置在养殖场交通相对便利的位置,便于捞取处理沉淀物。而养殖池塘内的底泥需要通过泵抽出排入相应的贮存底泥的堆放池体中,占地面积大,在底泥堆放期间,还会给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影响。

7、三、现有尾水处理设施多为固定结构,一旦建成,必须长期使用,否则就会出现设施设备闲置的情况发生。由于水产养殖尾水排放受养殖习惯、养殖品种生长周期、底排污周期、投放饵料等因素有关,造成每年只有集中时段会需求处理水产养殖尾水,而集中处理时排水量大、排底污泥量也大,若建成固定的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设施,一方面需要养殖户空出单独的鱼塘用于建设尾水处理系统,另一方面在不排放尾水的时期也需要运维人员维护尾水处理系统中生化工艺的微生物活性(如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等),还需要单独建设用于底泥贮存和干化等构筑物。给养殖单位带来必须减少养殖面积、减少产量、腾出空地建设固定设施及构筑物来满足尾水治理的困扰。此外,无法调配变化的排水和排泥周期,且如果养殖规模扩大,固定式尾水处理系统面临扩容的问题,无法在短期内应对变化的水量和水质,抗水质和水量冲击影响能力较弱。

8、四、无法有效去除养殖排放尾水中残留的抗生素及其抗性基因,这些养殖尾水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严重威胁了生物及生态环境。

9、在水产养殖活动中,抗生素常被用于疾病的预防治疗或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促进养殖生物生长,然而仅有20%~30%的抗生素被吸收利用,其余的抗生素随着食物残渣和粪便排放,最终进入水环境,因此水产养殖业被认为是环境中抗生素的主要来源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式水产养殖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移动式水产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移动式车体,所述移动式车体上设置有池体,所述池体的内腔由隔板分隔为依次连通的预沉淀区、缺氧反应区、好氧反应区和抗生素吸附区,所述池体的侧壁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预沉淀区的底部相通;所述缺氧反应区内设置有第一填料,所述好氧反应区内设置有第二填料,好氧反应区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抗生素吸附区内设置有抗生素吸附填料。

3、进一步地,所述池体为长方体形的金属池体。

4、进一步地,所述池体与移动式车体之间设置有减震层。

5、进一步地,所述预沉淀区内设置有竖直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下端的内径大于上端的内径,所述导流管的下方设置有圆锥形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尖端朝上,所述进水管与导流管连通。

6、进一步地,所述抗生素吸附区内由两个竖直的折流板分隔为充分吸附区、中间过渡区和出水区,所述第三输水管与充分吸附区的底部相通;所述抗生素吸附填料包括第一活性炭纤维填料、第二活性炭纤维填料和第三活性炭纤维填料,所述第一活性炭纤维填料、第二活性炭纤维填料和第三活性炭纤维填料分别设置在充分吸附区、中间过渡区和出水区内,且所述第一活性炭纤维填料、第二活性炭纤维填料和第三活性炭纤维填料的孔径依次增大。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性炭纤维填料包括多个填料层,每个填料层包括多个水平的填料柱,所述填料柱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支撑骨架和多孔活性炭纤维层,至少一个填料层的填料柱上嵌套有多个粗糙型碳纤维套,所述粗糙型碳纤维套的外壁设置有毛刺层。

8、进一步地,所述充分吸附区内设置有多对水平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多个挂环,每个填料柱的两端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挂接于挂环。

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侧壁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中设置有与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挂环固定设置在滑块上。

10、进一步地,所述预沉淀区、缺氧反应区、好氧反应区的侧壁顶部均设置有溢流堰。

11、进一步地,所述预沉淀区的底部设置有排泥泵,排泥泵连接有排泥管。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可以随着移动式车体整体移动,当某个水产养殖企业需要进行尾水处理时,则将移动式车体开动至该水产养殖企业,利用移动式车体上的处理池进行尾水处理。处理完成后,可以将移动式车体开至下一家水产养殖企业。水产养殖企业无需建造固定尾水处理设施,节省了占地面积,降低了尾水处理成本,且多家水产养殖企业可以共用若干台本实用新型的处理系统,处理系统得到充分地利用,不会出现闲置的问题。

13、2、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水产养殖的规模,将多台处理设备联合使用,共同进行养殖尾水处理,提高处理效率。

14、3、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抗生素吸附区,可以有效去除尾水中的抗生素,有效预防因养殖尾水中抗生素残留问题造成的环境健康风险。处理后的尾水水质可达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或资源化利用标准,可回用于水产养殖池塘,或用于周边农田、果园、林地等消纳,也可达标排于受纳水体,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特征:

1.移动式水产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式车体(1),所述移动式车体(1)上设置有池体(2),所述池体(2)的内腔由隔板分隔为依次连通的预沉淀区(3)、缺氧反应区(4)、好氧反应区(5)和抗生素吸附区(6),所述池体(2)的侧壁设置有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与预沉淀区(3)的底部相通;预沉淀区(3)的顶部通过第一输水管(8)与缺氧反应区(4)的底部相通,缺氧反应区(4)的顶部通过第二输水管(10)与好氧反应区(5)的底部相通,好氧反应区(5)的顶部通过第三输水管(13)与抗生素吸附区(6)的底部相通;所述缺氧反应区(4)内设置有第一填料(9),所述好氧反应区(5)内设置有第二填料(11),好氧反应区(5)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12),所述抗生素吸附区(6)内设置有抗生素吸附填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水产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2)为长方体形的金属池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水产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2)与移动式车体(1)之间设置有减震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水产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沉淀区(3)内设置有竖直的导流管(14),所述导流管(14)下端的内径大于上端的内径,所述导流管(14)的下方设置有圆锥形的挡板(15),所述挡板(15)的尖端朝上,所述进水管(7)与导流管(14)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水产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生素吸附区(6)内由两个竖直的折流板(23)分隔为充分吸附区(24)、中间过渡区(25)和出水区(26),所述第三输水管(13)与充分吸附区(24)的底部相通;所述抗生素吸附填料包括第一活性炭纤维填料(27)、第二活性炭纤维填料(28)和第三活性炭纤维填料(29),所述第一活性炭纤维填料(27)、第二活性炭纤维填料(28)和第三活性炭纤维填料(29)分别设置在充分吸附区(24)、中间过渡区(25)和出水区(26)内,且所述第一活性炭纤维填料(27)、第二活性炭纤维填料(28)和第三活性炭纤维填料(29)的孔径依次增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水产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炭纤维填料(27)包括多个填料层,每个填料层包括多个水平的填料柱,所述填料柱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支撑骨架(30)和多孔活性炭纤维层(31),至少一个填料层的填料柱上嵌套有多个粗糙型碳纤维套(32),所述粗糙型碳纤维套(32)的外壁设置有毛刺层(3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式水产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分吸附区(24)内设置有多对水平的支撑杆(34),所述支撑杆(34)上设置有多个挂环(35),每个填料柱的两端设置有挂钩(36),所述挂钩(36)挂接于挂环(3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式水产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4)的侧壁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中设置有与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块(37),所述挂环(35)固定设置在滑块(37)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水产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沉淀区(3)、缺氧反应区(4)、好氧反应区(5)的侧壁顶部均设置有溢流堰(38)。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水产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沉淀区(3)的底部设置有排泥泵(22),排泥泵(22)连接有排泥管(21)。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移动式水产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移动式车体,所述移动式车体上设置有池体,所述池体的内腔由隔板分隔为依次连通的预沉淀区、缺氧反应区、好氧反应区和抗生素吸附区,所述池体的侧壁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预沉淀区的底部相通;所述缺氧反应区内设置有第一填料,所述好氧反应区内设置有第二填料,好氧反应区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抗生素吸附区内设置有抗生素吸附填料。本技术实用灵活方便,可以依次对多家水产养殖企业的尾水进行处理,降低水产养殖企业的尾水处理成本。技术研发人员:王黔磊,王春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乾源智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03技术公布日:2024/7/1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5/14131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