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制冷冷却,气体的液化或固化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用于热处理后续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用于热处理后续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29 13:45:44

本发明属于机械,涉及一种用于热处理后续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1、常规产品冷却设备为单独的水冷或风冷来实现。

2、水冷降温速率最快,具有即时冷却的特点,可以很好的满足产品机械性能,但是对产品应力影响较大,后制程会有变形风险。

3、风冷降温速率较低约8度/s,产品冷却慢,其对产品变形影响不大,但是会影响产品机械性能及产能需求。

4、水雾冷介于水冷及风冷之间,其降温速度在12度/s,可以有效的满足产品机械性能及规避应力影响。

5、不同的产品由于需要匹配对应的降温率,即:不同的产品会采用对应的冷却方式。例如:a产品需要通过水冷降温处理,b产品需要通过风冷降温处理,c产品需要通过水雾冷却处理。

6、因此,现有工业生产作业中通常需要将不同的产品放入对应的冷却装置中,导致其适用性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性高且结构紧凑的用于热处理后续的冷却装置。

2、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用于热处理后续的冷却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冷却单元一和冷却单元二,上述冷却单元一和冷却单元二均固连在机架上且冷却单元一和冷却单元二左右相邻设置,上述冷却单元一内具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冷却腔一,上述冷却单元二内具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冷却腔二。

4、本用于热处理后续的冷却装置创造性的在机架上设置了两个独立的冷却单元,即:冷却单元一和冷却单元二。

5、冷却单元一的冷却模式与冷却单元二的冷却模式不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冷却模式即可。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冷却装置中选择与其适配的冷却方式,从而使本冷却装置能对不同降温率的工件进行冷却处理。

6、在上述的用于热处理后续的冷却装置中,所述冷却单元一包括壳体一、连接板、冷却管和循环泵,上述壳体一内部为空腔且上部开口,上述连接板固连在壳体一内的底部处,上述冷却管下部固连在连接板上,冷却管上部为用于冷却工件的冷却部,上述循环泵固连在壳体一侧部处且循环泵与冷却管连通。

7、循环泵作业过程中能使温度比较低的流体介质在冷却管内顺畅通过,工件与冷却部接触,这样能使工件得到有效稳定的水冷处理。

8、在上述的用于热处理后续的冷却装置中,所述壳体一内固连有隔板,上述隔板将壳体一分隔为左右相邻的两个腔体:腔体一和腔体二,上述循环泵固连在腔体一处,上述连接板和冷却管位于腔体二处。

9、隔板的设置能将壳体一内部分隔为两个独立的腔体。

10、腔体一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供循环泵安装,腔体二为用于放置工件的冷却腔。

11、可以看出,这样的结构能避免冷却作业过程中循环泵受到影响,有效的提高了其稳定性。

12、也就是说,冷却单元一用于水冷作业处理。

13、在上述的用于热处理后续的冷却装置中,所述冷却单元二包括壳体二、端盖、固定架和制冷组件,上述壳体二内部为空腔且上端开口,上述端盖连接在壳体二的开口处,上述固定架固连在壳体二内的中部处,上述制冷组件固连在壳体二内的侧部处且制冷组件与固定架正对。

14、在上述的用于热处理后续的冷却装置中,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定位板、喷头、连接管、泵体一和泵体二,上述定位板竖直设置且定位板固连在壳体二内,上述喷头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喷头均固连在定位板上,泵体一通过对应的连接管与喷头连通,泵体二通过对应的连接管与喷头连通,上述泵体一能持续的向喷头处输入水,上述泵体二能持续的向喷头处输入快速气流,上述喷头能向壳体二内持续的喷洒水雾。

15、泵体一通过对应的连接管向喷头输入水,泵体二通过对应的连接管向喷头输入快速气流。快速气流与水在喷头内汇合后,最终持续的输出水雾。

16、也就是说,壳体二内可以进行水雾冷却处理。

17、由于制冷组件的每个喷头均能输出水雾,并且制冷组件与固定架正对。因此,制冷组件能向固定架处的工件稳定的进行水雾冷却。

18、当然,在水雾冷却过程中,端盖是关闭的。在拿取或者放置工件时才将端盖打开。

19、在上述的用于热处理后续的冷却装置中,所述喷头为三通喷头,喷头的左右两端分别为进口一和进口二,喷头中侧部处为出口,上述泵体一通过对应的连接管连接在进口一处,上述泵体二通过对应的连接管连接在进口二处。

20、进口一持续的进入水,进口二持续的进入快速气流。水与快速气流汇合后,最终稳定的输出水雾。

21、在上述的用于热处理后续的冷却装置中,所述端盖铰接在壳体二的开口处。

22、铰接的方式能使壳体二上的端盖开闭方便。

23、在上述的用于热处理后续的冷却装置中,所述端盖上连接有进口管和出口管,当端盖扣合连接在壳体二的端口处时,上述进口管和出口管均能使壳体二内腔与外界相连通。

24、进口管与气源连接,气源处的快速气流经进口管进入壳体二内后,再由出口管排出。可以看出,上述结构能使壳体二内的工件得到稳定的风冷处理。

25、在上述的用于热处理后续的冷却装置中,所述制冷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制冷组件对称的设置在固定架的两侧处。

26、两个制冷组件的设置能进一步的提高制冷效率。

27、在上述的用于热处理后续的冷却装置中,还包括氮气弹簧,氮气弹簧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端盖和壳体二上。

28、通过氮气弹簧能使端盖在闭合以及开启状态时保持上述状态。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用于热处理后续的冷却装置由于在冷却单元一内能进行水冷处理,在冷却单元二内能进行风冷、水雾冷却处理,因此,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的工件在本装置中能选择上述三种冷却模式中的其中一种,其适用性比较高。

30、同时,冷却单元一与冷却单元二相邻设置,其结构还比较紧凑,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热处理后续的冷却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单元一和冷却单元二,上述冷却单元一和冷却单元二均固连在机架(1)上且冷却单元一和冷却单元二相邻设置,上述冷却单元一内具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冷却腔一,上述冷却单元二内具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冷却腔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处理后续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一包括壳体一(2)、连接板(3)、冷却管(4)和循环泵(5),上述壳体一(2)内部为空腔且上部开口,上述连接板(3)固连在壳体一(2)内的底部处,上述冷却管(4)下部固连在连接板(3)上,冷却管(4)上部为用于冷却工件的冷却部,上述循环泵(5)固连在壳体一(2)侧部处且循环泵(5)与冷却管(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热处理后续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2)内固连有隔板(6),上述隔板(6)将壳体一(2)分隔为左右相邻的两个腔体:腔体一(2a)和腔体二(2b),上述循环泵(5)固连在腔体一(2a)处,上述连接板(3)和冷却管(4)位于腔体二(2b)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热处理后续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二包括壳体二(7)、端盖(8)、固定架(9)和制冷组件,上述壳体二(7)内部为空腔且上端开口,上述端盖(8)连接在壳体二(7)的开口处,上述固定架(9)固连在壳体二(7)内的中部处,上述制冷组件固连在壳体二(7)内的侧部处且制冷组件与固定架(9)正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热处理后续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定位板(10)、喷头(11)、连接管、泵体一(12)和泵体二(13),上述定位板(10)竖直设置且定位板(10)固连在壳体二(13)内,上述喷头(11)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喷头(13)均固连在定位板(10)上,泵体一(12)通过对应的连接管与喷头(11)连通,泵体二(13)通过对应的连接管与喷头(11)连通,上述泵体一(12)能持续的向喷头(11)处输入水,上述泵体二(13)能持续的向喷头(11)处输入快速气流,上述喷头(11)能向壳体二(7)内持续的喷洒水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热处理后续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11)为三通喷头,喷头(11)的左右两端分别为进口一(11a)和进口二(11b),喷头(11)中侧部处为出口(11c),上述泵体一(12)通过对应的连接管连接在进口一(11a)处,上述泵体二(13)通过对应的连接管连接在进口二(11b)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热处理后续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8)铰接在壳体二(7)的开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热处理后续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8)上连接有进口管(14)和出口管(15),当端盖(8)扣合连接在壳体二(7)的端口处时,上述进口管(14)和出口管(15)均能使壳体二(7)内腔与外界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热处理后续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制冷组件对称的设置在固定架(9)的两侧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热处理后续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氮气弹簧(16),氮气弹簧(16)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端盖(8)和壳体二(7)上。

技术总结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热处理后续的冷却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合理等缺陷。一种用于热处理后续的冷却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冷却单元一和冷却单元二,上述冷却单元一和冷却单元二均固连在机架上且冷却单元一和冷却单元二左右相邻设置,上述冷却单元一内具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冷却腔一,上述冷却单元二内具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冷却腔二。本申请优点:由于在冷却单元一内能进行水冷处理,在冷却单元二内能进行风冷、水雾冷却处理,因此,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的工件在本装置中能选择上述三种冷却模式中的其中一种,其适用性比较高。技术研发人员:易桂,孙怀洪,张德运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立铠精密科技(盐城)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6/2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5/14610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