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热装置
- 国知局
- 2024-08-05 12:27:39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电池加热,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0、背景技术:
1、动力电池在冬季低温下工作性能衰弱问题,是制约电动汽车推广的重要因素,电池在低温下工作时,电池内部电化学反应不平衡,导致电池的工作性能变差,寿命缩短,影响电动汽车的使用性能,选取仿生智能电加热膜对电池包进行保温,解决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在北方地区冬季工作环境问题,通过改变加热膜的不同安装方式、加热功率、面积等参数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差别需求,所以仿生智能材料制备的电热膜的优化设计能够解决北方冬季低温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长时间停车后冷启动、维持动力电池电解液活性的问题,纯电动汽车在我国市场前景广阔,锂离子电池作为纯电动汽车的唯一动力来源,其工作性能受工作环境影响比较大,从而直接影响到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性和续航里程等方面,锂离子电池具有单体电池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较长,无公害无记忆效应,自放电少等优点,使得它逐渐在动力电池领域占据了主要市场,锂离子电池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是15℃~35℃之间,因此在温度适应性方面表现较差且对温度的变化相对敏感,环境温度处于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下,都会影响电池内部锂离子的流动,进而影响其充放电峰值功率、电池容量以及循环寿命等性能,甚至还会造成无法挽救的安全事故,在冬季,北方很多地区有5-7个月的温度处于0℃以下,这种环境不利于纯电动汽车的工作,因此,需要对电池包进行热管理控制,可以使纯电动汽车保持在稳定的工作环境下运行,为此提出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热装置。
2、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05646068u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热装置,主要是为了提供一种在寒冷地域亦可有效充电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热装置,保障动力电池的充电效率和充电性能,提供了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包括电池模组,在电池模组的上部设置有电加热板,在电加热板的前端分别设置有电加热板正极线和电加热板负极线,在电加热板的上部还设置有真空导热管,电加热板正极线和电加热板负极线直接与bms电池管理器相连接,然而现有技术文件中对电池加热的热能效果较差,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对电动汽车的电池加热温度较低,从而影响电池内部锂离子的流动,影响其充放电峰值功率、电池容量以及循环寿命等性能,而且现有技术文件中电池加热装置的体积较大,结构复杂,不方便安装在电动车电池的表面,从而降低了加热装置安装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0、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热装置,通过顶电阻电热膜连接带使顶石墨烯基电阻电热膜在电动电池的顶部进行活动放置,接着利用多个顶安装扎带之间进行连接使顶石墨烯基电阻电热膜固定,然后利用顶绝缘金属片进行隔热,接着利用顶仿生智能电热材料对电动电池的底部进行加热,能够利用顶仿生智能电热材料为纯电阻电路,电热转换效率高,98%以上的电能可以被转化成热能,具有自感温、自控温(无需安装温度探测装置)、快升温、能耗低、不过热、不烫伤、零辐射、零污染、零噪音的特性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表面进行稳定加热,从而能够在稳定较低的环境中使电动汽车的电池温度提升,不会影响电池内部锂离子的流动,从而保护了电动汽车电池的电池容量以及循环寿命等性能,通过顶安装条在顶侧安装条内根据电动电池的长度进行调节安装,接着利用顶固定螺丝使顶固定条与顶安装条在顶侧安装条内进行活动安装,能够在电动电池的外部表面进行便捷安装,安装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从而提升了加热装置在电动电池表面安装的便捷性,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2、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
3、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包括顶固定条,所述顶固定条的两侧皆活动安装有顶侧安装条,所述顶侧安装条的内部皆活动安装有顶固定螺丝,所述顶固定条的一端活动安装有顶安装条,所述顶固定条与顶安装条的顶部皆固定安装有顶石墨烯基电阻电热膜,所述顶石墨烯基电阻电热膜的底部皆固定安装有顶电阻电热膜连接带,所述顶石墨烯基电阻电热膜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顶安装扎带,所述顶石墨烯基电阻电热膜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顶连接膜,所述顶连接膜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顶绝缘金属片,所述顶绝缘金属片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顶电热连接片,所述顶电热连接片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顶仿生智能电热材料。
4、优选的,所述顶固定条的底部皆固定安装有连接条带,连接条带采用橡胶材质。
5、优选的,所述连接条带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固定条,底固定条采用塑料材质。
6、优选的,所述底固定条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底侧安装条,底侧安装条的内部皆活动安装有底固定螺丝,所述底固定条的一端活动安装有底安装条,所述底固定条与底安装条的底部皆固定安装有底石墨烯基电阻电热膜。
7、优选的,所述底石墨烯基电阻电热膜的顶部皆固定安装有底电阻电热膜连接带,所述底石墨烯基电阻电热膜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底安装扎带,所述底石墨烯基电阻电热膜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底连接膜。
8、优选的,所述底连接膜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底绝缘金属片,底绝缘金属片采用金属材质,且底绝缘金属片的厚度约一毫米。
9、优选的,所述底绝缘金属片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底电热连接片,底电热连接片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底仿生智能电热材料。
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顶石墨烯基电阻电热膜的底部皆固定安装有顶电阻电热膜连接带,能够通过顶电阻电热膜连接带使顶石墨烯基电阻电热膜在电动电池的顶部进行活动放置,接着利用多个顶安装扎带之间进行连接使顶石墨烯基电阻电热膜固定,然后利用顶绝缘金属片进行隔热,接着利用顶仿生智能电热材料对电动电池的底部进行加热,能够利用顶仿生智能电热材料为纯电阻电路,电热转换效率高,98%以上的电能可以被转化成热能,具有自感温、自控温(无需安装温度探测装置)、快升温、能耗低、不过热、不烫伤、零辐射、零污染、零噪音的特性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表面进行稳定加热,从而能够在稳定较低的环境中使电动汽车的电池温度提升,不会影响电池内部锂离子的流动,从而保护了电动汽车电池的电池容量以及循环寿命等性能。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顶侧安装条的内部皆活动安装有顶固定螺丝,能够通过顶安装条在顶侧安装条内根据电动电池的长度进行调节安装,接着利用顶固定螺丝使顶固定条与顶安装条在顶侧安装条内进行活动安装,能够在电动电池的外部表面进行便捷安装,安装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从而提升了加热装置在电动电池表面安装的便捷性。
技术特征:1.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包括顶固定条(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固定条(1)的两侧皆活动安装有顶侧安装条(102),所述顶侧安装条(102)的内部皆活动安装有顶固定螺丝(101),所述顶固定条(1)的一端活动安装有顶安装条(103),所述顶固定条(1)与顶安装条(103)的顶部皆固定安装有顶石墨烯基电阻电热膜(4),所述顶石墨烯基电阻电热膜(4)的底部皆固定安装有顶电阻电热膜连接带(401),所述顶石墨烯基电阻电热膜(4)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顶安装扎带(402),所述顶石墨烯基电阻电热膜(4)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顶连接膜(403),所述顶连接膜(403)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顶绝缘金属片(404),所述顶绝缘金属片(404)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顶电热连接片(5),所述顶电热连接片(5)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顶仿生智能电热材料(5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固定条(1)的底部皆固定安装有连接条带(2),连接条带(2)采用橡胶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带(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固定条(3),底固定条(3)采用塑料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固定条(3)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底侧安装条(302),底侧安装条(302)的内部皆活动安装有底固定螺丝(301),所述底固定条(3)的一端活动安装有底安装条(303),所述底固定条(3)与底安装条(303)的底部皆固定安装有底石墨烯基电阻电热膜(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石墨烯基电阻电热膜(6)的顶部皆固定安装有底电阻电热膜连接带(601),所述底石墨烯基电阻电热膜(6)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底安装扎带(602),所述底石墨烯基电阻电热膜(6)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底连接膜(6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连接膜(603)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底绝缘金属片(604),底绝缘金属片(604)采用金属材质,且底绝缘金属片(604)的厚度约一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绝缘金属片(604)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底电热连接片(7),底电热连接片(7)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底仿生智能电热材料(701)。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热装置,包括顶固定条,所述顶固定条的两侧皆活动安装有顶侧安装条,所述顶侧安装条的内部皆活动安装有顶固定螺丝,所述顶固定条的一端活动安装有顶安装条,所述顶固定条与顶安装条的顶部皆固定安装有顶石墨烯基电阻电热膜。本技术通过顶仿生智能电热材料对电动电池的底部进行加热,能够利用顶仿生智能电热材料为纯电阻电路,电热转换效率高,98%以上的电能可以被转化成热能,从而能够在稳定较低的环境中使电动汽车的电池温度提升,不会影响电池内部锂离子的流动,从而保护了电动汽车电池的电池容量以及循环寿命等性能。技术研发人员:戴同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技术研发日:20231024技术公布日:2024/7/23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5/26276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