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发电变电,配电装置的制造技术 > 一种适用于水下无线大功率充电的模块化电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适用于水下无线大功率充电的模块化电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5 12:40:18

本技术属于无线充电领域水下大功率充电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水下无线大功率充电的模块化电控装置。

背景技术:

1、水下无线充电技术是针对水下设备(如自主水下机器人、传感器和仪器)提供能量的一种方法,它允许这些设备在无需物理连接的情况下接收电力。这项技术对于维护和运营水下设施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减少因为电池替换或充电而必须将设备带回地面的次数,从而提高效率和安全性,并且可以实现更长时间的自主作业。

2、磁共振耦合通过调谐到相同频率的发送和接收线圈来实现更高效的能量传输,这种技术可以实现较远距离的能量传输,并且对物体的位置有一定的容忍度,因此更适合水下大功率无线传输,在进行磁耦合共振前,需要电控装置对电池的电能进行转化,由于水的导电性质以及盐分含量可能影响电磁场,对于节省空间的要求也更加迫切,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以优化效率。

3、本发明创造针对水下的特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水下环境大功率无线传输的原边电控装置,比起其他电控装置,他通过模块化设计,外形更小巧,节构更紧凑更适应水下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水下无线大功率充电的模块化电控装置,可以改善以上的不足。

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水下无线大功率充电的模块化电控装置,包括缓启动电路板组,原边功率板组,驱动板组,控制板组,mcu板组,通信控制板组,电感组件,电感底座,缓启安装板,散热底座,连接杆,逆变屏蔽板,通信安装板和热敏电阻;所述散热底座的一端设置缓启安装板,其另一端设置通信安装板,在所述缓启动电路板组和通信安装板之间设置连接杆,所述缓启安装板外侧设置缓启动电路板组;所述缓启动电路板组前端设置电感底座;所述连接杆上方设置原边功率板组;所述原边功率板组上方设置驱动板组和mcu板组及控制板组。

3、进一步的,所述原边功率板组两端分别与缓启安装板和通信安装板上端固定。

4、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板组数量为两块。

5、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板组和mcu板组之间设置热敏电阻。

6、进一步的,所述电感底座上设置电感组件。

7、进一步的,所述通信安装板外侧设置通信控制板组。

8、进一步的,所述热敏电阻设置在散热底座。

9、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采用模块化设计后,整个装置因为紧凑的结构体积大幅度减小,更能适应水下的复杂环境,无论是处理系统中的各种故障信息和同步信息,供电,电平转换,信号调理,信号隔离,驱动信号的隔离和放大,交流电转换,通信的转发功能都能更加稳定高效的执行,整个无线供电效率也更加稳定,更有利于达成水下大功率无线充电。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水下无线大功率充电的模块化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启动电路板组,原边功率板组,驱动板组,控制板组,mcu板组,通信控制板组,电感组件,电感底座,缓启安装板,散热底座,连接杆,逆变屏蔽板,通信安装板和热敏电阻;所述散热底座的一端设置缓启安装板,其另一端设置通信安装板,在所述缓启安装板和通信安装板之间设置连接杆,所述缓启安装板外侧设置缓启动电路板组;所述缓启动电路板组前端设置电感底座;所述连接杆上方设置原边功率板组;所述原边功率板组上方设置驱动板组和mcu板组以及控制板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下无线大功率充电的模块化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功率板组两端分别与缓启安装板和通信安装板上端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下无线大功率充电的模块化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组数量为两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下无线大功率充电的模块化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组和mcu板组之间设置热敏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下无线大功率充电的模块化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底座上设置电感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下无线大功率充电的模块化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安装板外侧设置通信控制板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下无线大功率充电的模块化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阻设置在散热底座。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水下无线大功率充电的模块化电控装置,包括缓启动电路板组,原边功率板组,驱动板组,控制板组,MCU板组,通信控制板组,散热底座,连接杆,通信安装板和热敏电阻;所述散热底座的一端设置缓启安装板,其另一端设置通信安装板,在所述缓启安装板和通信安装板之间设置连接杆,所述缓启安装板外侧设置缓启动电路板组;所述缓启动电路板组前端设置电感底座;所述连接杆上方设置原边功率板组;所述原边功率板组上方设置驱动板组和MCU板组以及控制板组。本技术的优势在于采用模块化设计后,整个装置因为紧凑的结构体积大幅度减小,更能适应水下的复杂环境,无论是处理系统中的各种故障信息和同步信息,供电和电平转换。技术研发人员:袁强,彭黄华,倪志,陈波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前卫无线电能传输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08技术公布日:2024/7/23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5/26380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