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27 13:35:16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节能环保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发展并使用清洁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电成本的不断降低,风力发电已经成为人类消耗电能中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风力发电对发电环境有较高的要求,一般而言,风力发电机都安装在山顶、草原、海上等风量大的地方,但是目前在这些地方安装风力发电装置,不仅投入成本高、后期维护麻烦,而且发电量还受限制于环境中的风速,环境限制较大,无法确保稳定的发电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力发电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包括:整流罩、风机洞、集风罩、底座、风向风力检测机构、反应机构、多个发电风机和控制机构;所述整流罩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风机洞顶端,并与所述风机洞连通,所述集风罩设置在所述风机洞底端,并与所述风机洞连通,所述集风罩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风向风力检测机构安装在所述风机洞内部以及所述整流罩和所述底座上,所述反应机构与所述集风罩和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发电风机设置在所述风机洞内部,所述控制机构通过导线与所述风向风力检测机构和所述反应机构连接。
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整流罩设置在风速相对较快的高空,有利于在较快的风速下形成负压,将风速相对较慢的低空中的气流快速吸入,当气流快速通过风机洞时,发电风机便会转动发电。其中,风向风力检测机构配合反应机构和控制机构,有利于使整流罩密封端和集风罩的迎风口端持续处于迎风状态,提高发电效率。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提高风力发电的可适用性,降低使用成本,提高发电效率和产量。
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5、进一步,所述整流罩包括第一整流罩体和第二整流罩体,所述第二整流罩体为与所述第一整流罩体连通的管状结构,所述第一整流罩体远离所述第二整流罩体的一端为侧壁是弧形的封闭结构。
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利于形成一端是封闭的弧形,另一端是呈喇叭状的开放结构,从而在较快的风速下在开放端形成负压,进而将低空气流吸入风机洞,并为风机洞中的发电风机转动发电提供动力。
7、进一步,所述集风罩包括:第一调节罩体、第二调节罩体、安全网和滑轨,所述第一调节罩体和所述第二调节罩体均为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上的弧形板状结构,所述第二调节罩体与所述第一调节罩体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安全网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罩体和所述第二调节罩体所形成空间的内部。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调节罩体、第二调节罩体配合滑轨有利于形成一个迎风口面积可调节的集风罩,从而控制进入风机洞的风量大小以及整个集风罩的迎风口方向,安全网有利于防止低空中的杂物和飞鸟进入风机洞而导致发电风机的损坏。
9、进一步,所述反应机构包括第一调节罩体转动模组和第二调节罩体转动模组,所述第一调节罩体转动模组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一调节罩体外壁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罩体转动模组安装在所述第一调节罩体内壁上,并与所述第二调节罩体外壁连接。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调节罩体转动模组和第二调节罩体转动模组有利于根据控制机构的命令一一对应调节第一调节罩体和第二调节罩体的转动,从而控制进入风机洞的风量大小以及整个集风罩的迎风口方向。
11、进一步,所述第一调节罩体转动模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输出轴与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调节罩体外壁上的齿状结构啮合,所述控制机构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齿轮有利于将第一电机的动力传递给第一调节罩体,从而控制第一调节罩体在滑轨上运动。
13、进一步,所述第二调节罩体转动模组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调节罩体内壁上,且输出轴通过连接件驱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调节罩体外壁上的齿状结构啮合,所述控制机构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齿轮有利于将第二电机的动力传递给第二调节罩体,从而控制第二调节罩体在滑轨上运动。
15、进一步,所述风向风力检测机构包括:第一风向传感器、第二风向传感器和风力大小传感器,所述第一风向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风向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整流罩顶端,所述风力大小传感器安装在所述风机洞内壁上,所述控制机构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风向传感器、所述第二风向传感器和所述风力大小传感器连接。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风向传感器有利于检测低空中的风向,并配合反应机构实现对集风罩的迎风口方向调整,使集风罩持续进风;第二风向传感器有利于检测高空中的风向,并配合反应机构实现对整流罩方向的调整,使整流罩密封端持续迎风,从而持续形成负压;风力大小传感器有利于检测进入风机洞的风力大小,配合反应机构实现对集风罩迎风口的面积调节,从而调节进入集风罩的风量。
17、进一步,多个所述发电风机上下并排设置在所述风机洞内部,并与所述风机洞内壁连接。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个发电风机上下并排设置,有利于最大化利用进入风机洞的气流,提高风力发电的发电量和效率。
技术特征:1.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罩(1)、风机洞(2)、集风罩(3)、底座(4)、风向风力检测机构(5)、反应机构(6)、多个发电风机(7)和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罩(1)包括第一整流罩体(11)和第二整流罩体(12),所述第二整流罩体(12)为与所述第一整流罩体(11)连通的管状结构,所述第一整流罩体(11)远离所述第二整流罩体(12)的一端为侧壁是弧形的封闭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罩(3)包括:第一调节罩体(31)、第二调节罩体(32)、安全网(33)和滑轨(34),所述第一调节罩体(31)和所述第二调节罩体(32)均为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34)上的弧形板状结构,所述第二调节罩体(32)与所述第一调节罩体(3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安全网(33)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罩体(31)和所述第二调节罩体(32)所形成空间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机构(6)包括第一调节罩体转动模组(61)和第二调节罩体转动模组(62),所述第一调节罩体转动模组(61)安装在所述底座(4)上,并与所述第一调节罩体(31)外壁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罩体转动模组(62)安装在所述第一调节罩体(31)内壁上,并与所述第二调节罩体(32)外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罩体转动模组(61)包括第一电机(611)和第一齿轮(612),所述第一电机(611)安装在所述底座(4)上,且输出轴与所述第一齿轮(612)同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612)与所述第一调节罩体(31)外壁上的齿状结构啮合,所述控制机构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机(61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罩体转动模组(62)包括第二电机(621)和第二齿轮(622),所述第二电机(621)安装在所述第一调节罩体(31)内壁上,且输出轴通过连接件驱动所述第二齿轮(622)转动,所述第二齿轮(622)与所述第二调节罩体(32)外壁上的齿状结构啮合,所述控制机构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机(62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风力检测机构(5)包括:第一风向传感器(51)、第二风向传感器(52)和风力大小传感器(53),所述第一风向传感器(51)安装在所述底座(4)上,所述第二风向传感器(52)安装在所述整流罩(1)顶端,所述风力大小传感器(53)安装在所述风机洞(2)内壁上,所述控制机构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风向传感器(51)、所述第二风向传感器(52)和所述风力大小传感器(5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发电风机(7)上下并排设置在所述风机洞(2)内部,并与所述风机洞(2)内壁连接。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属于风力发电领域。包括:整流罩、风机洞、集风罩、底座、风向风力检测机构、反应机构、多个发电风机和控制机构;整流罩可转动地设置在风机洞顶端,并与风机洞连通,集风罩设置在风机洞底端,并与风机洞连通,集风罩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上,风向风力检测机构安装在风机洞内部以及整流罩和底座上,反应机构与集风罩和底座连接,发电风机设置在风机洞内部,控制机构通过导线与风向风力检测机构和反应机构连接。本技术利用负压的原理,将低空气流快速吸向高空,推动风机转动发电,降低了风力发电使用成本,提高了风力发电的可适用性、发电效率和产量。技术研发人员:杨春永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洋升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04技术公布日:2024/6/23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6/12676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