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发动机及配件附件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油底壳总成、发动机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  正文

油底壳总成、发动机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27 13:47:09

本公开涉及车辆排气消音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油底壳总成、发动机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1、车辆的排气消声器是一种通过逐渐降低排气压力和衰减排气压力的脉动来消减发动机排气噪声的装置。

2、在现有的车辆中,发动机通常是布置在车辆的前舱中,消声器则布置在车辆后舱中,连接在发动机和消声器之间的排气管路需要从车辆前舱延伸至后舱,管路较长会造成车辆排气压力大、热效率低的问题,并且这种布置方式,零部件较多且集成性低。此外,在混动车辆中,连接在发动机和消声器之间的排气管路会占用电池包的布置空间,导致电池包尺寸受限制,直接影响车辆续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底壳总成、发动机以及车辆,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油底壳总成,包括:油底壳本体,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用于容纳机油;和排气消声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中,其中,所述第二腔室开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排气消声器具有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的第二进气口以及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的第二出气口。

3、可选地,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对齐,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对齐。

4、可选地,所述排气消声器与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隔热部。

5、可选地,所述隔热部为过盈装配在所述排气消声器与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壁之间的隔热棉垫,且所述隔热棉垫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的进气通道,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的出气通道。

6、可选地,所述隔热棉垫包括具有向上的开口的第一部分,以及用于扣设在所述第一部分的开口处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形成容纳空间。

7、可选地,所述第二腔室构造具有向上的开口的壳状,所述油底壳总成还包括盖设在所述第二腔室的开口处的防油挡板。

8、可选地,所述防油挡板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设置有密封部。

9、可选地,所述防油挡板的上端面开设有导流槽,用于将落至所述防油挡板的上端面的机油引入所述第一腔室。

10、可选地,所述防油挡板的上端面形成有用于避让发动机的曲轴运动的避让部。

11、可选地,所述第一出气口设置有用于与排气尾管连接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进气口设置有用于与排气催化转换器连接的第二连接件。

12、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和上述的油底壳总成,其中,所述油底壳总成装配在所述发动机本体的下侧。

13、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身本体和上述的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设置在所述车身本体的前舱或者后舱。

14、可选地,所述车辆为混动车辆。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排气消声器集成在第二腔室中,发动机排出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直接进入排气消声器,并从第二出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直接进入排气尾管排出。如此设计,至少具有如下优势:

16、1、发动机舱内的部件集成度高,空间利用率高,并且相较于传统的布置方式(发动机和排气消声器一前一后),可以有效释放车辆的远离发动机的一端的空间,例如,在发动机位于车辆前端时,可以有效增大后备箱的存储空间;

17、2、相较于传统布置方式,连接在排气消声器上的排气尾管可以直接将尾气在靠近排气消声器的位置排出,无需延伸至车辆的另一端排出,一方面,可以有效减短排气管路,降低排气背压,从而提升发动机热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排气系统的零部件数量(省略了前后延伸的排气尾管),降低成本和故障率,并且在外观上可以有效“隐藏”排气,让车辆更加趋向电动化发展;

18、3、当将该油底壳总成用于混动车辆时,连接在排气消声器上的排气尾管直接将尾气在靠近排气消声器的位置排出,可以省略前后延伸的排气尾管,即避免排气尾管占据电池包的空间,可以有效提升电池包的续航能力。

19、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油底壳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对齐,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底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消声器与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隔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底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部为过盈装配在所述排气消声器与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壁之间的隔热棉垫,且所述隔热棉垫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的进气通道,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的出气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底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棉垫包括具有向上的开口的第一部分,以及用于扣设在所述第一部分的开口处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形成容纳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构造为具有向上的开口的壳状,所述油底壳总成还包括盖设在所述第二腔室的开口处的防油挡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底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油挡板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设置有密封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底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油挡板的上端面开设有导流槽,用于将落至所述防油挡板的上端面的机油引入所述第一腔室。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底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油挡板的上端面形成有用于避让发动机的曲轴运动的避让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口设置有用于与排气尾管连接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进气口设置有用于与排气催化转换器连接的第二连接件。

11.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本体和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油底壳总成,其中,所述油底壳总成装配在所述发动机本体的下侧。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本体和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设置在所述车身本体的前舱或者后舱。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为混动车辆。

技术总结本公开涉及一种油底壳总成、发动机以及车辆,油底壳总成包括:油底壳本体,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用于容纳机油;和排气消声器,设置在第二腔室中,第二腔室开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排气消声器具有与第一进气口连通的第二进气口以及与第一出气口连通的第二出气口。通过将排气消声器集成在第二腔室中,发动机排出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直接进入排气消声器,并从第二出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直接进入排气尾管排出。如此设计,发动机舱内的部件集成度高,且相较于将排气消声器布置在远离发动机的位置,可以减短排气管路,减少排气背压,提升发动机热效率。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涛,张丰,林秋圆,廖银生,陈震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4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6/12758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