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艇用自动管路修复装置
- 国知局
- 2024-07-30 12:52:40
本发明涉及管路修复,具体为一种潜艇用自动管路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1、潜艇是能够在水下运行的舰艇。潜艇中的动力与用水、输气等管路因管道所处的环境较为恶劣,这些管道长期受到介质以及外部环境的腐蚀作用,导致管道壁厚减薄,强度变弱。并且伴随管道裂纹的萌生以及扩展现象,管道的泄漏和爆炸事故也频频发生,为了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需要对这类含有缺陷的管道进行修复工作。含有缺陷的管道的修复目前应用较多的为传统的焊接、夹套以及纤维缠绕三种修复方式,纤维缠绕修复方式的具体操作为在含缺陷管道上缠绕纤维增强材料,然后通过对缠绕好的纤维增强材料进行加热,使得纤维增强材料紧固在含缺陷管道上从而增加管道的强度、耐腐蚀性等,这种修复方式具有免火、免停车和维修成本低等特点,使其逐步替代传统的焊接和夹套等修复方式。
2、但现有的纤维缠绕修复方式的修复设备需要在管道的侧面开设较大的空间来完成修复操作,同时因操作空间有限,纤维增强材料只能采用手工缠绕方式,而手工缠绕容易出现纤维增强材料张力控制不均等问题,当管道所处环境恶劣、管道周围空间狭小、高温管道或大直径管道等复杂情况时,现有的纤维修复设备就不再适用。
3、公开号为cn116373273a,公开了一种用于修复缺陷管道的自动化纤维缠绕设备。本发明包括相对设置的用于夹设缺陷管道的两组固定机构、设置在两固定机构之间的纤维缠绕装置以及设置在两固定机构上用于连接固定机构、纤维缠绕装置的连接装置;固定机构、纤维缠绕装置上均开设有用于容纳缺陷管道的c型腔,安装在缺陷管道上时,固定机构、纤维缠绕装置上的c型腔对应的开口方向一致;当对缺陷管道缠绕纤维时,纤维缠绕装置在连接装置上沿管道的轴线方向滑动。可设置在管道上方、侧面以及下方进行纤维缠绕工作,占用空间较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管道所处狭小空间无法在侧面安放纤维缠绕设备,从而无法进行狭小空间内管道的修复问题。
4、但该专利,缺乏适应不同管道外径的灵活适应性,并无法根据需要安装不同宽度的纤维材料,灵活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潜艇用自动管路修复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潜艇用自动管路修复装置,包括两个环架,两个所述环架相背侧均一体成型有固定筒,所述环架外表面开设有四个贯穿式的通孔,所述通孔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位于所述环架外侧的一端开设有长槽,所述滑杆位于所述环架内部的一端开设有轮槽,所述固定筒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环,所述螺纹环靠近所述环架的一侧开设有环状的滑道,所述环架外表面固定有八个固定板,八个所述固定板均分为四组,每组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撬杆,所述撬杆内部贯穿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前后端均与所述长槽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撬杆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滑道内部滑动连接有四个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所述轮槽内部设置有电动跑轮;
3、两个所述环架相对侧均开设有四个滑槽,八个所述滑槽均分为四组,每组两个所述滑槽内部共同滑动连接有导板,四个所述导板外表面共同设置有两个内螺块,两个所述内螺块分别与两个所述环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4、更进一步的,所述环架内表面从外相内依次开设有外环槽、内环槽,所述外环槽内部转动连接有外齿环,所述内环槽内部转动连接有内齿环,所述环架内部位于所述内齿环与所述外齿环之间转动连接有多个齿轮一,所述环架外表面上方开设有贯穿式的通槽,所述通槽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二,两个所述环架相背侧上方均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有转杆,所述转杆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贯穿至所述通槽内部,且与所述齿轮二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内齿环相对侧与两个所述外齿环相对侧均开设有插孔,前方两个所述插孔内部共同插接有次卷筒,后方两个所述插孔内部共同插接有主卷筒,所述主卷筒外表面收卷有纤维膜。
5、更进一步的,所述次卷筒外表面开设有夹板,所述夹板内部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槽内部与所述夹板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纤维膜远离所述主卷筒的一端位于所述夹槽与所述夹板之间夹持连接。
6、更进一步的,所述内齿环外表面与所述外齿环内外表面均开设有若干齿槽,所述内齿环、所述外齿环均通过所述齿槽与所述齿轮一啮合连接,所述外齿环通过所述齿槽与所述齿轮二啮合连接。
7、更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为t型结构。
8、更进一步的,四个所述滑槽均为弧形结构,四个所述导板外表面共同开设有螺纹,四个所述导板外表面与两个所述内螺块螺纹连接。
9、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筒内表面嵌设有电加热板。
10、本发明一种潜艇用自动管路修复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11、本发明使用时,将装置安装在潜水艇管路外侧,使管路位于装置中部,并根据管路外径大小,人员转动两个螺纹环使其转动,并通过连杆、撬杆等结构传动,从而使滑杆滑动伸缩,使电动跑轮与管路外表面贴合适配,适合不同外径大小管路使用;
12、再根据修复需要选择不同宽度的纤维膜与对应长度的主卷筒、次卷筒,人员转动两个内螺块使两侧的环架向两侧移动打开,将需要的纤维膜、主卷筒、次卷筒通过打开间隙,放入装置内部并通过四个插孔插接安装,反向转动内螺块使其复位,完成不同长、宽纤维材料的安装,适应不同需要使用;
13、再通过控制电动跑轮转动使装置沿管路进行移动,移动至需要修复段后,电机带动齿轮二转动,并使外侧的外齿环与次卷筒转动,并通过多个齿轮一传动使内齿环与主卷筒相对方向转动,将纤维膜缠绕在管路上,同时电动跑轮使装置平稳移动,从而螺旋均匀缠绕纤维膜,运动方向相反一侧的电加热板运作,对缠绕后的纤维膜进行加热作业,使复合纤维材料可以与管路粘连,从而修复管路外壁,加强管路。
技术特征:1.一种潜艇用自动管路修复装置,包括两个环架(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环架(1)相背侧均一体成型有固定筒(2),所述环架(1)外表面开设有四个贯穿式的通孔(3),所述通孔(3)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4),所述滑杆(4)位于所述环架(1)外侧的一端开设有长槽(41),所述滑杆(4)位于所述环架(1)内部的一端开设有轮槽(42),所述固定筒(2)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环(5),所述螺纹环(5)靠近所述环架(1)的一侧开设有环状的滑道(6),所述环架(1)外表面固定有八个固定板(7),八个所述固定板(7)均分为四组,每组两个所述固定板(7)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撬杆(8),所述撬杆(8)内部贯穿开设有活动槽(9),所述活动槽(9)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0),所述活动杆(10)前后端均与所述长槽(41)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撬杆(8)远离所述固定板(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杆(11),所述滑道(6)内部滑动连接有四个滑块(12),所述滑块(12)与所述连杆(11)转动连接,所述轮槽(42)内部设置有电动跑轮(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艇用自动管路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架(1)内表面从外相内依次开设有外环槽(18)、内环槽(19),所述外环槽(18)内部转动连接有外齿环(20),所述内环槽(19)内部转动连接有内齿环(21),所述环架(1)内部位于所述内齿环(21)与所述外齿环(20)之间转动连接有多个齿轮一(22),所述环架(1)外表面上方开设有贯穿式的通槽(23),所述通槽(23)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二(24),两个所述环架(1)相背侧上方均固定有电机(25),所述电机(25)输出轴固定有转杆(26),所述转杆(26)远离所述电机(25)的一端贯穿至所述通槽(23)内部,且与所述齿轮二(2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内齿环(21)相对侧与两个所述外齿环(20)相对侧均开设有插孔(27),前方两个所述插孔(27)内部共同插接有次卷筒(29),后方两个所述插孔(27)内部共同插接有主卷筒(28),所述主卷筒(28)外表面收卷有纤维膜(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潜艇用自动管路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卷筒(29)外表面开设有夹板(31),所述夹板(31)内部连接有夹板(31),所述夹槽(30)内部与所述夹板(31)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纤维膜(17)远离所述主卷筒(28)的一端位于所述夹槽(30)与所述夹板(31)之间夹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潜艇用自动管路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环(21)外表面与所述外齿环(20)内外表面均开设有若干齿槽,所述内齿环(21)、所述外齿环(20)均通过所述齿槽与所述齿轮一(22)啮合连接,所述外齿环(20)通过所述齿槽与所述齿轮二(24)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艇用自动管路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2)为t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艇用自动管路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滑槽(14)均为弧形结构,四个所述导板(15)外表面共同开设有螺纹,四个所述导板(15)外表面与两个所述内螺块(16)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艇用自动管路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2)内表面嵌设有电加热板(32)。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管路修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潜艇用自动管路修复装置,包括两个环架,两个所述环架相背侧均一体成型有固定筒,所述环架外表面开设有四个贯穿式的通孔,所述通孔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位于所述环架外侧的一端开设有长槽,所述滑杆位于所述环架内部的一端开设有轮槽,所述固定筒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环,所述螺纹环靠近所述环架的一侧开设有环状的滑道,本发明使用时,将装置安装在潜水艇管路外侧,使管路位于装置中部,并根据管路外径大小,人员转动两个螺纹环使其转动,并通过连杆、撬杆等结构传动,从而使滑杆滑动伸缩,使电动跑轮与管路外表面贴合适配,适合不同外径大小管路使用。技术研发人员:孙飞龙,刘雪飞,韩科,李奕龙,陶祥力,王海卫,王峰,张栋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18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9/16207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