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流体压力执行机构,一般液压技术和气动零部件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二氧化碳增压泵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二氧化碳增压泵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14:41:36

本技术涉及气体增压泵,具体而言,涉及二氧化碳增压泵。

背景技术:

1、二氧化碳被广泛使用和大量使用,其钢瓶的数量仅次于氧气瓶。随着人们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深入了解,二氧化碳的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广泛。除了众所周知的碳酸饮料外,二氧化碳还用于工业、农业、商业运输等地方。

2、二氧化碳气体增压处理主要采用气体增压泵压缩技术,目前常用的气体增压泵结构主要为电机驱动增压泵内部的活塞做往复运动,往复运动的活塞将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增压处理,而目前采用的活塞增压技术,只能够对活塞一侧的二氧化碳进行压缩处理,而活塞另一侧为能够使用进行压缩作业,造成设备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二氧化碳增压泵,以解决目前采用的活塞增压技术,只能够对活塞一侧的二氧化碳进行压缩处理,而活塞另一侧为能够使用进行压缩作业,造成设备资源浪费的问题。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二氧化碳增压泵,包括:增压泵外壳部分和增压泵增压部分。

3、所述增压泵外壳部分包括缸体、前缸盖和后缸盖,所述前缸盖和所述后缸盖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缸体前端以及后端,所述后缸盖外侧分别上设置有与所述缸体内部相连通的二氧化碳进气孔以及二氧化碳出气孔,所述二氧化碳进气孔与所述二氧化碳出气孔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单向阀以及第二单向阀,所述前缸盖外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缸体内部连通的空气进气孔以及空气出气孔,所述空气进气孔与所述空气出气孔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三单向阀以及第四单向阀,所述前缸盖中部设置有贯穿孔;

4、所述增压泵增压部分包括第一活塞、活塞杆部和往复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活塞设置在所述缸体内部,所述活塞杆部滑动贯穿于所述贯穿孔,且所述活塞杆部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连接,所述往复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前缸盖外部驱动所述活塞杆部带动所述第一活塞在所述缸体内部往复移动。

5、增压泵增压部分中的往复驱动组件驱动活塞杆部带动第一活塞在缸体内部往复移动。当活塞杆部拉动第一活塞在缸体内部向前缸盖移动时,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管件从二氧化碳进气孔经过第一单向阀进入至第一活塞与后缸盖之间的缸体内部区域。此时第一活塞与前缸盖之间的缸体内部的空气被压缩加压后,经过第四单向阀通过空气出气孔排出,可通过气罐收集。当活塞杆部推动第一活塞向后缸盖处移动时,第一活塞与后缸盖之间的缸体内部区域的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被压缩加压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第二单向阀通过二氧化碳出气孔排出,可通过气罐收集压缩后的二氧化碳气体,在压缩二氧化碳气体的同时,外部的空气通过空气进气孔经过第三单向阀进入至前缸盖与第一活塞之间的缸体之间区域。该二氧化碳增压泵,采用主体为活塞压缩气体的方式,在能够在将二氧化碳增压的同时,往复的活塞还能够将空气同步进行压缩处理,使得活塞在往复过程中都做有用功,降低能源损耗。

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增压泵外壳部分还包括压力表,所述压力表安装在所述后缸盖上方且与所述二氧化碳出气孔连通设置。

7、缸盖二氧化碳增压泵还包括辅助加压组件,所述辅助加压组件包括第一端帽、顶针、第二端帽、第二活塞和压力弹簧,所述前缸盖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空气出气孔相连通的腔槽,所述第二活塞活动设置在所述腔槽内部,且所述腔槽两端分别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安装槽以及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端帽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部,所述第二端帽设置在第二安装槽内部,所述压力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帽与所述第二活塞之间,顶针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固定连接,且所述顶针另一端活动贯穿于所述第二端帽。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增压泵外壳部分还包括拉杆,四组所述拉杆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前缸盖以及所述后缸盖。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增压泵外壳部分还包括角架,两个所述角架分别固定在所述前缸盖以及所述后缸盖底端外侧。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所述往复驱动组件外侧设置有护罩壳,且所述护罩壳与所述前缸盖固定连接。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往复驱动组件包括电机、转盘和连杆,所述转盘中部与所述电机输出轴端固定设置,所述连杆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转盘转动连接,且所述连杆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活塞杆部远离所述第一活塞一端连接。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护罩壳内侧。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护罩壳包括壳体和盖板,所述壳体套设在所述往复驱动组件外部,且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槽口,所述活塞杆部活动贯穿于所述槽口。

15、上述二氧化碳增压泵中的第一活塞在做往复运动触碰到顶针时存在刚性接触,顶针在频繁多次受到撞击后不仅容易变形甚至损毁,且第一活塞撞击顶针时的受力容易偏斜,也容易导致顶针在受到撞击的过程中变形甚至损毁。

16、该二氧化碳增压泵还包括稳定辅助组件,所述稳定辅助组件包括支撑块、正三角形结构的支撑架和导杆,三组所述支撑块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架的三个角端,一个所述支撑块背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顶针外端螺接在所述第一螺纹孔内部,所述支撑架背部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前缸盖内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杆一端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接安装,且所述导杆另一端活动插设在所述导向槽内部,所述支撑块靠近所述第一活塞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内部固定嵌设有第二磁铁块,所述第一活塞靠近所述支撑块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内部固定嵌设有与所述第二磁铁块相斥配合的第一磁铁块。

17、当活塞杆部带动第一活塞靠近顶针时,第一活塞端面的第一磁铁块预先与支撑块端部的第二磁铁块磁性相斥,向前缸盖移动的第一活塞将在不接触支撑块的情况下,使得顶针能够推动第二活塞在腔槽内部活动二次压缩空气,对顶针有着良好的保护作用,实现顶针能够长时间频繁使用也不容易受损。

18、支撑块采用三组利用三角形结构的支撑架支撑,且第一磁铁块和第二磁铁块均采用三组设置,再通过导杆和导向槽的限位配合作用下,支撑架上的第二磁铁块与第一活塞端面的第一磁铁块磁性相斥时支撑能够更加稳定,顶针受到冲击时不易偏斜,对顶针有着进一步地保护作用。辅助加压组件优选采用三组设置(未图示),其中每组辅助加压组件中的顶针对应连接三个支撑块,使得受到冲击的顶针能够进一步地稳定,提升顶针受到撞击稳定性的同时,三组辅助加压组件也是进一步地提升加压空气的效率。

19、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磁铁块和第二磁铁块分别凹陷在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内部;即使第一磁铁块和第二磁铁块之间的相斥力即使不能够完全阻挡第一活塞往复时的压力时,第一磁铁块和第二磁铁块之间的相斥力也使得第一活塞端面与支撑块缓慢接触,减少撞击带来的伤害,对顶针也有着良好的保护作用。

20、上述二氧化碳增压泵若是能够通过改变活塞杆部的设置对顶针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则能使得顶针在增压泵内部更为长久地使用。

2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杆部包括前段杆、后段杆、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拉力弹簧,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在所述前段杆一端,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在所述后段杆一端,且所述后段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远离所述后段杆一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活动贯穿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且所述限位杆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块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拉力弹簧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之间,且所述拉力弹簧套设在所述限位杆外部。

22、往复驱动组件中的电机带动转盘转动,转动的转盘通过连杆带动前段杆往复移动,即通过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限位杆、限位块和拉力弹簧配合带动后段杆拉动第一活塞往复移动。前段杆和后段杆之间采用拉力弹簧,使得拉动的第一活塞也有着一定的弹性,在第一活塞端面与支撑块接触时则有着更好地缓冲保护作用,即对受到冲击的顶针有着进一步地保护作用。

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二氧化碳增压泵,增压泵增压部分中的往复驱动组件驱动活塞杆部带动第一活塞在缸体内部往复移动。该二氧化碳增压泵,采用主体为活塞压缩气体的方式,在能够在将二氧化碳增压的同时,往复的活塞还能够将空气同步进行压缩处理,使得活塞在往复过程中都做有用功,降低能源损耗。

24、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9/16786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