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板组件及智能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09:33:46
1.本技术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托板组件及智能穿戴设备。背景技术:2.在科技创新的时代,消费者对智能穿戴设备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其中,智能手表的功能除指示时间之外,还具有拍摄、提醒、导航、校准、监测等其中一种或者多种功能,因此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智能手表在实现了具备拍摄功能的前提下也能够满足人们多角度拍摄的需求,要实现在多角度的可旋转拍摄,则需要确保智能穿戴设备的主机在旋转时,与转动部连接的底部托板具有高强度,如此才能保证在进行多角度旋转拍摄时托板不易断裂。3.在塑胶底部托板内部内置金属片既可降低加工难度,又能保证底部托板与转动部的连接处的强度较高,以使底部托板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断裂。但是,当底部托板未与转动部可转动连接时,则需借助额外的旋转下支架支撑转动部,从而通过旋转下支架将转动部与底部托板连接起来。由此,旋转下支架外露,需进行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物理气相沉积)处理;且旋转下支架需要通过螺丝与底部托板内的金属片固定,因此需要使用2pcs塑胶装饰件及双面胶对螺丝的外露部分进行隐藏。技术实现要素: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托板组件及智能穿戴设备,能够减少零件的数量及装配步骤,并且避免了外露零件的表面处理工艺。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托板组件,用于连接穿戴设备的主机,包括:6.托板;7.托板内置件,所述托板内置件设于所述托板内,用于加强所述托板的强度;8.转轴组件,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与转轴支架,所述转轴支架用于连接所述主机,所述转轴与所述转轴支架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入所述托板内且与所述托板内置件固定连接。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托板组件,在托板内设有托板内置件,托板内置件一方面用于加强托板的强度,另一方面,用于连接转轴组件与托板,实现转轴组件相对于托板的转动。在此方案中,无需设置额外的零件连接转轴组件与托板,由此减少拆件;由于托板将托板内置件完全包裹,没有外露部分,因此无需进行表面处理;并且无需借助外部零件对连接转轴组件与托板的托板内置件进行固定,因此,能够减少零件的数量及装配步骤。10.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轴伸入所述托板内的一端与所述托板内置件铆接。11.由此,转轴与托板内置件之间不需要通过增加额外的零件即可实现高强度的连接。12.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托板包括板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板体一端的第一凸台,所述托板内置件包括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与加强部,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凸台内,所述转轴与所述板体垂直,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凸台内且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加强部设于所述板体内,所述加强部用于加强所述板体的强度。13.连接部与加强部分别加强了托板的第一凸台与板体的强度,并且,连接部还发挥了连接转轴与托板的作用。因此,能够减少零部件的数量,减少拆件。14.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部包括水平连接板与竖直连接板,所述水平连接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凸台远离所述板体的端部内,所述竖直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水平连接板与所述加强部。15.由此,转轴的长度更短,节省耗材。16.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水平连接板远离所述加强部的一面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中心处设有通孔,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入所述通孔内,且与所述第二凸台之间能够传递扭矩。17.因此,转轴与托板内置件的连接更稳定,且节省材料。18.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轴上形成扁位,所述通孔设置为扁孔,所述转轴具有所述扁位的轴段穿设于所述扁孔内。19.由此,通过扁位与扁孔配合即可实现转轴与第二凸台之间能够传递扭矩,简化了转轴与第二凸台的连接结构,便于拆卸。20.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托板内置件通过嵌件注塑成型工艺置于所述托板内,所述水平连接板上设有多个孔洞。21.如此,无需借助外部零件,仅通过孔洞即可提高托板内置件与托板间的连接强度,避免拆件。22.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凸台远离所述水平连接板的一面设有多个润滑槽,所述润滑槽用于容纳润滑剂。23.因此,通过借助润滑槽,能够储存大量的润滑剂,可在长时间内减小第二凸台与和第二凸台接触的零件之间的摩擦力,操作方便。24.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托板组件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设于所述转轴支架与所述第二凸台之间,所述垫片的一侧与所述转轴支架抵接,所述垫片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凸台远离所述水平连接板的一面抵接。25.由此,垫片能够分隔相互接触的两个零件,从而避免转轴支架与第二凸台直接接触造成的磨损。26.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托板由塑胶材质制成,所述托板内置件由金属制成。27.因此,托板具有高强度,在使用过程中托板不易断裂。28.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第一方面的托板组件和主机,所述主机与所述转轴支架连接,使所述主机能够绕所述转轴旋转。29.因此,一方面,能够减少零部件的使用,从而减少了安装步骤;另一方面,能够延长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31.图1为一种托板组件的分解图;3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托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3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托板组件的分解图;3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托板组件的剖视图;3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转轴与托板内置件的连接方式示意图;36.图6为图5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3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托板内置件的结构示意图;3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转轴与通孔配合的结构示意图;39.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托板的内部透视图;40.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托板的结构示意图。41.附图标记说明:42.01-底部托板;02-金属件;03-旋转下支架;04-转轴组件;05-螺丝;43.1-托板;11-板体;111-第三定位孔;112-第四定位孔;12-第一凸台;121-第一定位孔;2-托板内置件;21-连接部;211-水平连接板;2110-孔洞;2111-第一孔洞;2112-第二孔洞;212-竖直连接板;213-第二凸台;2131-通孔;2132-润滑槽;22-加强部;221-第五定位孔;222-第六定位孔;3-转轴组件;31-转轴;311-扁位;32-转轴支架;4-垫片;5-保护罩。具体实施方式4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45.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46.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47.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4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49.智能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或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手表、手环、眼镜、服饰等。通过这些设备,人可以更好的感知外部与自身的信息,能够在计算机、网络甚至其它人的辅助下更为高效率的处理信息,能够不限地点与设备进行交流。50.目前,随着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智能穿戴设备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其中,智能手表的功能除指示时间之外,还具有拍摄、提醒、导航、校准、监测等其中一种或者多种功能,因此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其中,可翻转的智能手表由主机、底部托板、金属件、转轴组件以及旋转下支架等构成。具体地,主机与转轴组件连接;金属件置于塑胶材质的底部托板内部,金属片用于提高底部托板的强度;旋转下支架用于连接底部托板与转轴组件。在使用可翻转的智能手表进行任一角度拍照时,将主机进行任一角度的转动,因此需要提高底部托板与转轴组件的连接处的强度。51.目前在智能手表的底部托板内部内置金属件,一方面,底部托板的强度提高,从而底部托板与转轴组件的连接处的强度也得到增强,以使智能手表的底部托板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易断裂,如此,能够延长底部托板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能够降低生产的难度,便于加工成型。52.图1为一种托板组件的分解图,上述托板组件包括底部托板01、金属件02、旋转下支架03及转轴组件04,金属件02设置于底部托板01的内部,转轴组件04与金属件02之间设有旋转下支架03,旋转下支架03与金属件02通过螺丝05固定连接。本方案通过借助旋转下支架03对转轴组件04进行支撑固定,使得转轴组件04与底部托板01进行连接。但是,由于借助了额外的零件作为旋转下支架03,因此,增加了零件的装配步骤;并且由于旋转下支架03外露,因此必须对外露部位进行pvd处理;另外,由于使用螺丝05将旋转下支架03与金属件02进行固定,因此需使用塑胶装饰件及双面胶对螺丝05进行修饰隐藏。53.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托板组件及智能穿戴设备,能够减少零件的使用,从而减少零件的安装步骤,并且减少了外露零件的表面处理工艺。54.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该托板组件及智能穿戴设备进行详细说明:55.实施例一5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托板组件,如图2及图3所示,托板组件包括托板1、托板内置件2及转轴组件3,托板内置件2设于托板1内,用于加强托板1的强度。转轴组件3包括转轴31与转轴支架32,转轴支架32用于连接主机,转轴31与转轴支架32可转动连接,转轴31的一端伸入托板1内且与托板内置件2固定连接。57.将托板内置件2设置在托板1内,一方面,托板内置件2可以增加托板1的强度;另一方面,托板内置件2能够连接转轴组件3与托板1,实现转轴组件3中的转轴支架32相对于托板内置件2及托板1的旋转。在此方案中托板内置件2一物两用,具有加强强度的作用外还发挥了图1中的旋转下支架03的连接作用,因此能够减少拆件;另外,在此方案中,托板内置件2完全置于托板1内,无外露部分,因此无需对托板内置件2进行表面处理,如无需采用pvd技术对外露部分的表面进行保护;同时,由于托板内置件2无需借助螺丝固定,因此也不需要使用装饰件与双面胶对螺丝进行外观修饰,因此,减少了拆件及装配步骤。58.可选地,如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的实现方式中,托板内置件2与托板1的连接处设置为有两处圆弧拐角,且其余连接处无凹陷或凸出的面。当在托板内置件2的基础上注塑形成托板1时,注塑的工艺更简单,注塑量更均匀,以使托板1与托板内置件2的结合强度更高。另外,该设置方式能够提高注塑效率,并且能够提高成品的合格率。59.在该实施例中,如图4、图5与图6所示,将转轴31伸入托板1内,对转轴31伸入托板1内的一端施加压力将其压平形成阻挡部,阻挡部位于托板内置件2远离转轴支架32的一侧,由此使得转轴31与托板内置件2铆接。如此,对转轴31的轴向的自由度进行了限定,如此可保证转轴31在沿轴向方向与托板内置件2固定,以防止转轴31从托板内置件2中脱出。因此,转轴31与托板内置件2之间不需要通过借助额外的零件进行限位,即可实现转轴31在沿轴向与托板内置件2固定连接。如此,简化了转轴31与托板内置件2的连接结构与安装步骤。60.转轴31与托板内置件2沿轴向固定还存在不同的实现方式,可选地,在转轴31伸入托板1内的一端设有螺纹,在通孔2131与转轴31接触的位置处设有螺纹孔,将转轴31伸入通孔2131后,螺纹与螺纹孔配合使得转轴31与通孔2131固定连接;或者,转轴31伸入托板1内的一端与托板内置件2通过焊接实现固定;又或者,转轴31与托板内置件2卡接固定。61.托板内置件2的设置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可选地,参照图4、图7与图10,托板1包括板体11以及设置于板体11一端的第一凸台12,托板内置件2包括固定连接的连接部21与加强部22,连接部21设于第一凸台12内,转轴31与板体11垂直,转轴31的一端伸入第一凸台12内且与连接部21连接,加强部22设于板体11内,加强部22用于加强板体11的强度。62.因此,连接部21能够加强第一凸台12的强度,加强部22用于加强板体11的强度,除此之外,连接部21还发挥了连接作用,即转轴31与托板1通过连接部21连接。由此,本实施例能够避免借助图1中的旋转下支架03,也能实现转轴组件3与托板1的连接,因此,能够减少零部件的数量,从而减少拆件。63.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21与加强部22的连接存在不同的实现方式,例如,可以焊接、粘接、螺纹连接、一体成型等方式制作。其中,连接部21与加强部22一体成型制作可使连接部21与加强部22之间的连接更稳固,且省去了连接部21与加强部22之间的装配步骤。64.具体地,连接部21的设置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其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7所示,连接部21包括水平连接板211与竖直连接板212,水平连接板211设置于第一凸台12远离板体11的端部内,竖直连接板212用于连接水平连接板211与加强部22,其中,水平连接板211在板体11的端部内靠近转轴组件3的一侧设置。在此实施例中,由于水平连接板211与转轴组件3的距离相比水平连接板211与板体11的距离更近,因此,当转轴31与连接部21连接时,转轴31的一端伸入水平连接板211的距离更短,如此,转轴31的长度更短,节省耗材。65.进一步地,转轴31与托板内置件2的连接存在不同的实现方式。可选地,在水平连接板211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通孔2131,转轴31的一端伸入通孔2131内,转轴31与水平连接板211之间能够传递扭矩;或者,将水平连接板211的厚度增加,在加厚的水平连接板211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2131,转轴31的一端伸入通孔2131内,转轴31与水平连接板211之间能够传递扭矩。66.或者,在如图7所示的实现方式中,水平连接板211远离加强部22的一面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凸台213,第二凸台213的中心处设有通孔2131,转轴31的一端伸入通孔2131内,转轴31与第二凸台213之间能够传递扭矩。本方案仅在转轴31与水平连接板211的连接位置处增加第二凸台213,一方面,能够解决连接处的厚度较薄的问题,从而增加了转轴31与托板内置件2的连接强度,使得连接更稳固;另一方面,能够节省材料。67.能够使转轴31与第二凸台213之间传递扭矩的结构有多种,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转轴31伸入通孔2131内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在通孔2131与转轴31接触的位置处设有内螺纹,将转轴31伸入通孔2131后,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能够防止转轴31与通孔2131产生相对转动;或者,转轴31与通孔2131焊接固定;又或者,转轴31与通孔2131通过卡接形式固定。68.在此,以转轴31与第二凸台213通过卡接而实现固定为例进行阐述。具体地,如图8所示,转轴31与通孔2131连接的部位形成有扁位311,通孔2131设置为与扁位311相互匹配的扁孔。69.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凸台213上设有与扁位311匹配的扁孔,因此,当转轴31具有扁位311的轴段穿设于第二凸台213的扁孔内时,便能使转轴31相对于第二凸台213固定。因此,通过扁位311与扁孔配合即可实现转轴31相对于第二凸台213固定,避免借助额外的键进行固定连接。如此,简化了转轴31与第二凸台213的连接结构,减少了装配步骤,同时,还能便于转轴31和第二凸台213的拆卸。70.需要说明的是,扁位311是指转轴31的侧壁至少包括一个平面的位置,本实施例中转轴31与通孔2131接触的部分形成有两个平行的平面,两个平行的平面形成扁位311。71.或者,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转轴31与第二凸台213通过键连接从而传递扭矩。由此,生产简单,加工方便。72.在一些实施例中,托板内置件2与托板1的固定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其中,在图9所示的实现方式中,托板内置件2通过嵌件注塑成型工艺置于托板1内。如此,托板内置件2与托板1的连接紧密,且避免拆件。73.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托板1的四周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在托板内置件2的四周设置有贯穿托板内置件2的多个第二通孔,多个第一通孔与多个第二通孔一一对应,在对托板1与托板内置件2进行紧固时,可选地,螺栓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在螺栓伸出第二通孔的端部通过螺母对其进行紧固。如此,工艺简单,生产方便。74.具体地,如图7所示,水平连接板211上设有多个孔洞2110,一方面,上述孔洞2110可用来减轻托板内置件2的重量,从而减轻托板1的整体重量,能够提升消费者在佩戴过程中的体验感,并且能够节省材料;另一方面,在注塑的过程中,用于形成托板1的材料会进入托板内置件2的孔洞2110内,如此,能够促使托板内置件2与上述材料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加强托板内置件2与托板1的连接强度,因此,不需要借助外部零件进行加固,仅通过水平连接板211上的孔洞2110即可使托板内置件2与托板1连接紧固,从而避免拆件。75.可选地,孔洞2110能够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当孔洞2110为多个时,孔洞2110的形状与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具体地,可设计多个关于第二凸台213对称的孔洞2110,如此,使托板内置件2保持重量平衡,另外,在注塑的过程中避免应力集中,能够提高托板内置件2与托板1的结合强度。76.多个孔洞2110可分为第一孔洞2111和第二孔洞2112,在本实施例的实现方式中,如图7所示,在水平连接板211远离竖直连接板212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孔洞2111,具体地,将第一孔洞2110设置为第三通孔,这是由于该位置处水平连接板211的厚度较薄,因此,将该位置处的孔洞2110设置为第三通孔时才能加强托板内置件2与托板1的连接作用,并且发挥对托板内置件2的减重作用。77.在水平连接板211靠近竖直连接板212的位置处设置第二孔洞2112,具体地,将第二孔洞2112设置为盲孔。一方面,这是由于该位置靠近水平连接板211与竖直连接板212的连接处,如此设计能够避免降低上述连接处的强度;另一方面,该位置的水平连接板211的厚度较厚,盲孔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托板内置件2的重量。78.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凸台213远离水平连接板211的一面设有多个润滑槽2132,润滑槽2132用于容纳润滑剂。在此方案中,润滑槽2132内可储存大量的润滑剂,能够在长时间内减小第二凸台213与垫片4之间的摩擦力。如此,操作方便,且在装配的过程中使安装设备保持清洁。79.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托板组件包括垫片4,垫片4设于转轴支架32与第二凸台213之间,垫片4的一侧与转轴支架32抵接,垫片4的另一侧与第二凸台213远离水平连接板211的一面抵接。转轴支架32对垫片4进行挤压后,垫片4发生变形,从而使得垫片4产生朝向转轴支架32方向的力,如此,转轴支架32与第二凸台213之间的连接更紧密。另外,垫片4将转轴支架32与第二凸台213进行分隔,因此,避免了转轴支架32靠近第二凸台213的一面与第二凸台213靠近转轴支架32的一面直接抵接,从而避免了转轴支架32在转动的过程中与第二凸台213直接接触所造成的的磨损。在如图3所示的实现方式中选择弹簧垫片4,如此,成本低廉,安装方便。80.为了提高注塑成型工艺的准确性,需要确保托板内置件2在托板1内精准定位,可在托板内置件2与托板1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定位孔。本实施例的实现方式中,如图7与图10所示,在托板1的第一凸台12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21,第一定位孔121与托板内置件2的第二凸台213相互对应。81.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在托板1的板体11远离第一定位孔121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定位孔111与第四定位孔112,在托板内置件2的加强部22远离第二凸台213的一端设置有第五定位孔221与第六定位孔222,第三定位孔111与第五定位孔221相互对应且连通,第四定位孔112与第六定位孔222相互对应且连通,通过设置以上定位孔进行辅助定位。可选地,第三定位孔111、第四定位孔112、第五定位孔221及第六定位孔222的数量可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具体设置个数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因此,在注塑成型的工艺中,托板1能够在托板内置件2的表面精准定位。82.可选地,托板1由塑胶材质制成,托板内置件2由金属制成,将托板内置件2置于托板1中,如此,托板内置件2能够增强托板1的强度,使得托板1具有高的结构强度。因此,能够提高托板1的使用寿命。83.具体地,托板内置件2的材质有不同的选择方案,例如,托板内置件2的材质可选用镁合金,镁合金密度小、强度高,因此,在能够提高托板1的结构强度的同时也减轻了托板内置件2的重量,从而减轻了智能穿戴设备的整体重量。或者,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托板内置件2的材质也可选用铝合金,如此,生产成本低。8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转轴组件3还包括保护罩5,保护罩5罩设于转轴支架32上。由此,一方面,保护罩5对转轴支架32以及套设于转轴支架32上的转轴31的端部均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保护罩5将转轴支架32与转轴支架32上套设的部件隐藏起来,能够改善转轴组件3的美观性。85.实施例二8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该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实施例一的托板组件以及主机,主机与转轴支架32连接,使主机能够绕转轴31旋转。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采用了实施例一的托板组件,一方面,由于托板内置件2发挥了图1中的旋转下支架03的作用,能够连接转轴组件3与托板1,从而避免了借助图1所示的旋转下支架03,减少了零部件的使用,因此减少拆件;另一方面,托板内置件2增加了托板1的强度,从而延长了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寿命。8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0/14995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