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测时钟表制品的制造及其维修技术 > 安装支架、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  正文

安装支架、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09:39:58

1.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支架、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背景技术:2.相关技术中,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集成了通话功能以及拍摄功能等多种功能,从而满足用户的多种使用需求。3.以智能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为例,当用户使用智能穿戴设备进行通话时,需要将手臂抬起从而使佩戴于手臂的智能穿戴设备贴近用户的耳朵,以听清楚通话的声音,若是长时间的通话就会导致用户手臂酸疼的问题。此外,当用户进行拍摄时,佩戴在手臂上的智能穿戴设备的可调节角度较小,难以适用多种拍照角度的需求。可见,在一些使用场景下,相关技术中的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体验较差。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安装支架、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该安装支架能够与智能主机可拆卸连接,从而适用较多的使用场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应用于智能主机的主机本体,所述安装支架包括:6.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设有插接槽;7.锁扣结构,所述锁扣结构包括安装部件和可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部件的插接件;以及8.转动连接结构,所述转动连接结构用于与所述主机本体连接,所述转动连接结构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部件;9.所述转动连接结构设有凸轮结构,所述凸轮结构用于在所述转动连接结构转动时驱动所述插接件相对所述安装部件运动,以插入至所述插接槽或者脱离于所述插接槽,以使所述锁扣结构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或者相对所述支架本体可拆卸。1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轮结构与所述转动连接结构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为一体。1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用于直接或间接连接于所述主机本体,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部件,所述第一转轴设有所述凸轮结构。1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座体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设于所述连接座体,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主机本体可转动连接,用于使所述主机本体相对所述支架本体可翻转;13.所述第一转轴设于所述连接座体且与所述第二转轴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转轴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座体,以通过所述连接座体和所述第二转轴连接于所述主机本体,所述第二端向所述锁扣结构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端设有所述凸轮结构。1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插接件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方向上,所述插接件抵接于所述凸轮结构的周侧,以在所述凸轮结构的驱动作用下相对所述安装部件沿所述第一转轴的径向方向运动,以使所述插接件插接于所述插接槽或脱离于所述插接槽。1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轮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一抵接侧和第二抵接侧,所述第一抵接侧至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抵接侧至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的最大距离;16.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至所述第一抵接侧抵接于所述插接件时,所述插接件沿所述第一转轴的径向方向相对所述安装部件运动至插入至所述插接槽;17.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至所述第二抵接侧抵接于所述插接件时,所述插接件沿所述第一转轴的径向方向相对所述安装部件运动至脱离于所述插接槽。1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转轴的径向方向上,所述锁扣结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插接件;19.所述第一转轴设有沿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方向上排列的两个所述凸轮结构,两所述凸轮结构分别与两所述插接件抵接。2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上,两个所述凸轮的投影至少部分错开。2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两所述凸轮结构的两所述第一抵接侧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的两相对侧,两所述凸轮结构的两所述第二抵接侧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的两相对侧。2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插接件设有第一复位部,所述凸轮结构的所述第二抵接侧设有第二复位部,所述第二复位部与所述第一复位部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二抵接侧抵接于所述插接件。2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插接件设有避位空间,所述避位空间内设有第一复位部;24.所述凸轮结构的所述第二抵接侧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有所述第二复位部,所述凸出部伸入至所述避位孔间以使所述第一复位部与所述第二复位部连接。2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复位部和所述第二复位部二者之一为滑槽,所述第一复位部和所述第二复位部二者另一为滑动柱。2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轮结构朝向所述插接件的外壁面为弧面。2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连接座体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用于提供所述主机本体相对所述支架本体旋转的阻尼。2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弹簧、弹片中的至少一种。2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体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上设有贯通至所述第二面的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轴孔并与所述安装部件可转动连接,所述安装部件设于所述第二面;30.所述第一面上还设有凸台,所述凸台设有贯穿的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二轴孔。3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面设有第一档位部,所述安装部件的朝向所述第二面的一侧设有第二档位部,所述第二档位部用于在所述凸轮结构驱动所述插接件运动至脱离于所述插接槽时,与所述第一档位部连接。3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件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开口方向,所述插接件可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腔,第一转轴自所述第二开口伸入至所述安装腔中,以使设于所述第一转轴的所述凸轮结构驱动至少部分所述插接件自所述第一开口滑动至所述安装腔外,以使所述插接件插接于所述插接槽,或者,驱动所述插接件自所述第一开口滑动至位于所述安装腔内,以使所述插接件脱离于所述插接槽。3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插接件包括插接部和连接于所述插接部的抵接部,所述插接部用于插接于所述插接槽,所述抵接部连接于所述凸轮结构以在所述凸轮结构的驱动下运动,以使所述插接部插接至所述插接槽或脱离于所述插接槽。3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插接件设有多个插接部,所述安装部件设有多个第一开口以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所述插接部。3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设有具有开口的安装槽,所述插接槽设于所述安装槽中并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安装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槽;36.其中,所述插接槽的开口方向垂直于所述安装槽的开口方向。3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的内壁面和所述安装部件的外壁面二者之一设有卡扣,所述安装槽的内壁面和所述安装部件的外壁面二者另一设有卡槽,所述卡扣扣合连接于所述卡槽。3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具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具有连通于所述安装槽的第三开口,所述支架本体设有所述卡扣,所述卡扣位于所述容置槽且至少部分所述卡扣自所述第三开口伸入至所述安装槽;39.所述支架本体还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容置槽中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侧分别抵接于所述容置槽的内壁面以及所述卡扣。4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的内壁面和所述安装部件二者之一设有定位卡凸,所述安装槽的内壁面和所述安装部件二者另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卡凸与所述定位槽配合连接。4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件和安装槽的内壁面二者之一设有沿所述安装槽的开口方向凸出的限位凸部,所述安装部件和安装槽的内壁面二者另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凸部插接于所述限位孔中。4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设有第一防呆结构,所述安装部件设有第二防呆结构,所述第一防呆结构与所述第二防呆结构连接以限制所述安装部件安装于所述支架本体的方向。4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的至少部分内壁面形成为所述第一防呆结构,所述安装部件的至少部分外壁面形成为所述第二防呆结构,或者,44.所述第一防呆结构为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内壁面或所述安装部件的一侧外壁面设置的防呆凸起,所述第二防呆结构为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内壁面或所述安装部件的一侧外壁面设置的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凹槽配合连接。4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设有凹槽。4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为弹性材质,或者,所述凹槽内设有弹性结构,以使所述安装部件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弹性抵接。47.第二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智能主机,包括:48.主机本体;49.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为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安装支架,所述主机本体连接于所述转动连接结构。50.第三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51.智能主机,所述智能主机为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智能主机;以及穿戴部件,所述穿戴部件连接于所述智能主机的所述支架。5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53.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装支架、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由于该安装支架具有支架本体、锁扣结构、转动连接结构,转动连接结构用于与主机本体连接且可转动连接于锁扣结构的安装部件,转动连接结构设有凸轮结构,凸轮结构用于在转动连接结构转动时驱动插接件插入至插接槽或者脱离于插接槽,从而使得安装部件可拆卸连接于支架本体,通过转动连接结构连接于智能主机,从而能够使得智能主机通过转动连接结构转动使锁扣结构相对支架本体可拆卸,从而使主机本体可相对支架本体转动且可拆卸,从而能够适用于多种使用场景,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5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55.图1是本实施例一提供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56.图2是本实施例一提供的安装支架在一种角度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57.图3是本实施例一提供的安装支架在另一种角度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58.图4是本实施例一提供的安装支架的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59.图5是本实施例一提供的转动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60.图6是本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座体的结构示意图;61.图7是本实施例一提供的转动连接结构和锁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62.图8是本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锁扣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63.图9是本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支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64.图10是图7中的安装支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65.图11是本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66.图12是本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锁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67.图13是本实施例二提供的智能主机的结构示意图;68.图14是本实施例三提供的智能主机的结构示意图。69.图标:1、安装支架;11、支架本体;11a、插接槽;11b、安装槽;111、卡扣;1111、连接部分;1112、卡凸部分;11c、容置槽;11d、第三开口;112、第二弹性件;113、定位卡凸;11d、限位孔;114、第一防呆结构;11e、凹槽;11f、避让孔;12、锁扣结构;121、安装部件;121a、安装腔;121b、第一开口;121c、第二开口;121d、卡槽;121e、定位槽;1211、外壳;1212、盖体;1213、第二防呆结构;1314、第二档位部;122、插接件;12a、插接部;12b、抵接部;1221、第一复位部;122a、避位空间;123、限位凸部;13、转动连接结构;131、第一转轴;13a、第一端;13b、第二端;132、连接座体;132a、第一面;132b、第二面;132c、第一轴孔;1321、凸台;132d、第二轴孔;1322、第一档位部;133、第二转轴;134、第一弹性件;135、保护罩;14、凸轮结构;141、第一抵接侧;142、第二抵接侧;1421、第二复位部;1422、凸出部;o、轴线;10、智能主机;2、主机本体;100、智能穿戴设备;20、穿戴部件。具体实施方式70.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71.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72.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7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74.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75.实施例一76.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了一种安装支架1,安装支架1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智能主机,该智能穿戴设备可包括但不局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以智能手表为例,则该智能主机可作为智能手表的主机部分,安装支架1则为主机部分的支架,安装支架1与智能主机的主机本体连接,具体地,安装支架1包括支架本体11、锁扣结构12以及转动连接结构13,支架本体11设有插接槽11a,锁扣结构12包括安装部件121和可活动连接于安装部件121的插接件122,转动连接结构13用于与主机本体连接,转动连接结构13可转动连接于安装部件121,转动连接结构13设有凸轮结构14,凸轮结构14用于在转动连接结构13转动时驱动插接件122相对安装部件121运动,以插入至插接槽11a或者脱离于插接槽11a,以使锁扣结构12连接于支架本体11或者相对支架本体11可拆卸。77.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安装支架1包括支架本体11、锁扣结构12以及转动连接结构13,通过转动连接结构13连接主机本体2,且转动连接结构13设有凸轮结构14,这样,当该安装支架1应用于智能主机时,转动主机本体即可实现转动连接结构13的转动,从而带动凸轮结构14转动以驱动锁扣结构12的插接件122相对安装部件121运动,进而使插接件122插入至插接槽11a中,以使主机本体锁定于安装支架1,或者,使插接件122自插接槽11a脱离,以使主机本体自安装支架1解锁,以自安装支架1可拆卸,从而使得智能主机能够满足多种使用场景(比如,拍摄、通话以及对主机本体进行充电等),以提升使用体验。而且,由于本技术通过安装支架1设置锁扣结构12以实现主机本体与安装支架1可拆,相较于在主机本体2设置可拆卸结构而言,主机本体2不会因设置可拆卸结构而导致其体积过大的情况,从而减少对主机本体的空间的占用,在满足主机本体的小型化设计的基础上,还使得主机本体可以具有更多的空间布置屏幕或者其他部件。78.此外,由于用户在将该主机本体自安装支架1拆卸时,需将主机本体相对支架本体11转动预定角度,通过这一设计,相比采用磁吸、卡扣等方式实现主机本体与安装支架1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能够减少误操作,主机本体在非用户主观意愿下与安装支架1分离的可能性较低,尤其是对于儿童用户、青少年用户而言,能够避免误操作导致主机本体与安装支架1拆卸的情况,同时还能够避免主机本体意外脱离安装支架1而跌伤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地,凸轮结构14与转动连接结构13的至少部分结构成型为一体。由于凸轮结构14与转动连接结构13的至少部分结构成型为一体,因此,可以理解的是,转动连接结构13设有凸轮结构14的位置具有更大的直径,因此,转动连接结构13具有更强的结构强度,从而当凸轮结构14驱动插接件122运动时,转动连接结构13能够承受插接件122产生的作用力,避免转动连接结构13设有凸轮结构14的位置因受到扭矩而发生断裂的情况。79.需要说明的是,凸轮结构14与转动连接结构13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为一体包括了凸轮结构14与转动连接结构13的至少部分结构一体成型以及通过各种手段使得凸轮结构14与转动连接结构13的至少部分结构二者不易分离,比如,该转动连接结构13的至少部分结构和凸轮结构14采用注塑成型、粉末冶金工艺成型为一体,那么,转动连接结构13的至少部分结构成型时即可形成凸轮结构14,或者,凸轮结构14也可以焊接、铆接、粘接于转动连接结构13的至少部分结构,只要能够使得凸轮结构14和转动连接结构13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为一体不易分离即可。80.可选地,转动连接结构13包括第一转轴131,第一转轴131用于直接或间接连接于主机本体,第一转轴131可转动连接安装部件121,第一转轴131设有凸轮结构14。由于转动连接结构13包括第一转轴131,第一转轴131直接或间接连接于主机本体,那么,当主机本体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一转轴131转动,以使设于第一转轴131的凸轮结构14转动,从而驱动插接件122运动至插入插接槽11a或脱离于插接槽11a,以实现主机本体相对安装支架1可拆卸,这样,该智能主机能够满足多种使用场景(比如,拍摄、通话以及对主机本体进行充电等),以提升使用体验。8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转轴131用于直接连接于主机本体时,第一转轴131的一端连接于主机本体,第一转轴131的另一端设有凸轮结构14且可转动连接于安装部件121。第一转轴131或间接连接于主机本体时,该转动连接结构13可以包括多个部件,第一转轴131的一端连接于转动连接结构13的其他部件,第一转轴131的另一端设有凸轮结构14且可转动连接于安装部件121。本实施例中,以第一转轴131间接连接于主机本体为例进行说明。82.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具体地,转动连接结构13还包括连接座体132和第二转轴133,第二转轴133设于连接座体132,第二转轴133与主机本体可转动连接,用于使主机本体2相对支架本体11可翻转。第一转轴131设于连接座体132且与第二转轴133间隔设置,第一转轴131的轴线与第二转轴133的轴线垂直,第一转轴133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3a和第二端13b,第一端13a连接于连接座体132,以通过连接座体132和第二转轴133连接于主机本体,第二端13b向锁扣结构12的方向延伸,且第二端13b设有凸轮结构14。通过设置轴线相互垂直的第一转轴131和第二转轴133,从而当该安装支架1应用于智能主机时,能够通过第一转轴131实现主机本体2绕自身轴线方向旋转,同时还通过第二转轴133使主机本体2相对安装支架1可翻转,从而满足用户的多种使用需求,同时,通过第一转轴131的转动驱使插接件122自安装部件121的安装腔121a中滑出或滑入至安装腔121a中,以实现安装部件121与支架本体11固定连接或者安装部件121相对支架本体11可拆卸。83.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座体132具有相对的第一面132a和第二面132b,第一面132a上设有贯通至第二面132b的第一轴孔132c,第一转轴131穿设于第一轴孔132c并与安装部件121可转动连接,安装部件121设于第二面132b,第一面132a上还设有凸台1321,凸台1321设有贯穿的第二轴孔132d,第二转轴133穿设于第二轴孔132d。这样,通过在连接座体132的第一面132a和第二面132b分别布置安装部件121、第一转轴131和第二转轴133,从而该转动连接结构13的结构紧凑。84.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将主机本体与第二转轴133稳定地连接,第二转轴133可以设置为两个,同理地,凸台1321也设置为两个,两个凸台1321分别设置于第一轴孔132c的两相对侧,两个凸台1321均设有第二轴孔132d,从而将两个第二转轴133分别穿设于两个第二轴孔132d并连接于主机本体2的两端,从而提高主机本体2与第二转轴133连接的稳定性,以保证主机本体2相对支架翻转运动的稳定性。85.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面132b设有第一档位部1322,安装部件121的朝向第二面132b的一侧设有第二档位部1314(如图12所示),第二档位部1314用于在凸轮结构14驱动插接件122运动至脱离于插接槽11a时,与第一档位部1322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档位部1322和第二档位部1314,从而当锁扣结构12自支架本体11拆卸时,第一档位部1322和第二档位部1314抵接,用户能够感受到卡顿感,便于用户获知可拆卸位置,且手感更佳。此外,通过设置第一档位部1322和第二档位部1314,从而能够增加连接座体132与安装部件121之间的摩擦力,以起到阻尼作用。86.可选地,第一档位部1322和第二档位部1314二者之一为凸部,第一档位部1322和第二档位部1314二者另一为凹部,这样,当凸部嵌入凹部后,再将凸部自凹部旋出时会产生阻挡力,从而提供档位作用。示例性地,第一档位部1322为凸部,第二档位部1314为凹部。87.具体地,第一档位部1322可以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档位部1322相对设置,第二档位部1314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二档位部1314相对设置,从而两个第一档位部1322分别与两个第一档位部1322配合连接时,从而产生更明显的卡顿感。88.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得主机本体2旋转一定角度后能够维持该角度状态,第一转轴131的第一端13a与连接座体132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134,用于提供主机本体2相对支架本体11旋转的阻尼。89.示例性地,第一弹性件134包括弹簧、弹片中的至少一种。这样,第一弹性件134结构可靠且具有较佳的阻尼效果。示例性地,第一弹性件134为弹簧。90.可选地,转动部件还包括保护罩135,保护罩135罩设于第一转轴131和第二转轴133并盖合连接于连接座体132的第一面132a,从而能够保护第一转轴131和第二转轴133。91.结合图7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插接件122位于第一转轴131的轴向方向上,插接件122抵接于凸轮结构14的周侧,以在凸轮结构14的驱动作用下相对安装部件121沿第一转轴131的径向方向运动,以使插接部12a分插接于插接槽11a或脱离于插接槽11a脱离。通过插接件122和设于第一转轴131的凸轮结构14的周侧抵接,这样,无需将插接件122与凸轮结构14固定连接,连接方式更加简单,通过设置凸轮结构14的外周面的形状即可实现驱动插接件122相对安装部件121运动。92.可选地,凸轮结构14朝向插接件122的外壁面为弧面。这样,凸轮结构14的弧形的外壁面抵接于插接件122,从而凸轮结构14转动更加顺畅且转动时能够平稳地驱动插接件122运动。93.可选地,凸轮结构14具有相对的第一抵接侧141和第二抵接侧142,第一抵接侧141至第一转轴131的轴线o的最大距离l1大于第二抵接侧142至第一转轴131的轴线o的最大距离l2,第一转轴131转动至第一抵接侧141抵接于插接件122时,插接件122沿第一转轴131的径向方向相对安装部件121运动至插入至插接槽11a,第一转轴131转动至第二抵接侧142抵接于插接件122时,插接件122沿第一转轴131的径向方向相对安装部件121运动至脱离于插接槽11a。这样,当第一抵接侧141抵接于插接件122时,插接件122距离第一转轴131的轴线o较远,此时,凸轮结构14驱动插接件122朝向远离第一转轴131的轴线o运动,因此,插接件122能够相对安装部件121滑动至支架本体11的插接槽11a中(如图4所示)。当第二抵接侧142抵接于插接件122时,插接件122距离第一转轴131的轴线o较近,此时,凸轮结构14驱动插接件122朝向靠近第一转轴131的轴线o运动,因此,插接件122能够相对安装部件121运动以脱离于插接槽11a。示例性地,该凸轮结构14可为偏心轮结构,以实现第一抵接侧141至第一转轴131的轴线o的距离大于第二抵接侧142至第一转轴131的轴线o的距离。94.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抵接侧141至第一转轴131的轴线o的最大距离l1可以为第一抵接侧141的边缘与轴线o之间的距离,或者,也可以为第一抵接侧141距离轴线o最远的端点与轴线o之间的距离,比如,当凸轮结构14为类似方形结构时,凸轮结构14的外轮廓为直线形,第一抵接侧141至第一转轴131的轴线o的最大距离l1为第一抵接侧141的边缘与轴线之间的距离,当凸轮结构14为类似柱形结构时,凸轮结构14的外轮廓为弧形,此时,第一抵接侧141至第一转轴131的轴线o的最大距离l1为第一抵接侧141距离轴线o最远的端点与轴线o之间的距离。95.同理地,第二抵接侧142至第一转轴131的轴线o的最大距离l2可以为第二抵接侧142的边缘与轴线o之间的距离,或者,也可以为第二抵接侧142距离轴线o最远的端点与轴线o之间的距离,此处不再举例说明。96.为了提高锁扣结构12与支架本体11的插接槽11a的连接稳定性,以确保在锁定状态时锁扣结构12能够稳定性地连接于支架本体11,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转轴131的径向方向上,锁扣结构12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插接件122,第二端13b设有沿第一转轴131的轴向方向上排列设置的两个凸轮结构14,两凸轮结构14分别与两插接件122抵接。通过设置两个插接件122和两个凸轮结构14,从而通过两个凸轮结构14分别驱动两个插接件122插接于支架本体11的两个插接槽11a中,这样,锁扣结构12和支架本体11具有两个连接位置,有利于提高锁扣结构12与支架本体11连接的稳定性。97.可选地,沿第一转轴131的轴向上,两个凸轮结构14的投影至少部分错开。这样,偏心的凸轮结构14的两个第一抵接侧141交错设置、两个第二抵接侧142交错设置,有效避免距离第一转轴131的轴线较短的第二抵接侧142位于同一侧而导致该位置处的结构强度较小的问题。98.进一步地,两个凸轮结构14的两个第一抵接侧141分别位于第一转轴131的轴线o的两相对侧,两个凸轮结构14的两个第二抵接侧142分别位于第一转轴131的轴线o的两相对侧。也就是说,两个凸轮结构14的两个第一抵接侧141相对设置,两个凸轮结构14的第二抵接侧142相对设置,那么,两个插接件122也相对设置,两个凸轮结构14可以同时驱动两个插接件122滑动至支架本体11的插接槽11a或者同时脱离于支架本体11的插接槽11a。99.可以理解的是,当插接件122插接于支架本体11的插接槽11a时,此时,凸轮结构14的第一抵接侧141抵接于插接件122,插接件122距离第一转轴131的轴线o的距离较远,若此时需要使插接件122脱离于插接槽11a时,则转动第一转轴131以使得设于第一转轴131的凸轮结构14的第二抵接侧142朝向插接件122,还需要使得插接件122朝向第二抵接侧142运动以使插接件122运动至距离第一转轴131的轴线o较近的位置,即,使得插接件122复位。基于此,请结合图3和图8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插接件122设有第一复位部1221,凸轮结构14的第二抵接侧142设有第二复位部1421,第二复位部1421与第一复位部1221连接,以带动第二抵接侧142抵接于插接件122。换言之,当转动第一转轴131时,设于凸轮结构14的第二复位部1421会随着第一转轴131转动,从而可以带动连接于第二复位部1421的第一复位部1221发生运动,使插接件122抵接于凸轮结构14的第二抵接侧142,即,通过第一转轴131的转动即可实现插接件122的复位。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复位弹簧使插接件122实现复位。100.具体地,插接件122设有避位空间122a,避位空间122a内设有第一复位部1221,凸轮结构14的第二抵接侧142设有凸出部1422,凸出部1422设有第二复位部1421,凸出部1422伸入至避位空间122a以使第一复位部1221与第二复位部1421连接。通过插接件122设置避位空间122a为凸出部1422避位,从而当凸轮结构14转动时不会与插接件122发生干涉且同时可以实现第一复位部1221和第二复位部1421的连接,以使凸轮结构14转动时以凸轮结构14作为驱动力驱动插接件122复位,同时凸轮结构14也是插接件122插接至插接槽11a的驱动力。101.可选地,第一复位部1221和第二复位部1421二者之一为滑槽,第一复位部1221和第二复位部1421二者另一为滑动柱。换言之,第一复位部1221为滑槽、第二复位部1421为滑动柱,或者,第一复位部1221为滑动柱、第二复位部1421为滑槽,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复位部1221为滑槽、第二复位部1421为滑动柱为例进行说明。这样,通过滑动柱在滑槽内滑动即可实现插接件122的复位,第一复位部1221和第二复位部1421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且可以通过更改滑槽的轨迹以改变插接件122的复位位置。102.请结合图8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件121可以为盒体结构,安装部件121设有安装腔121a,安装腔121a具有第一开口121b和第二开口121c,第一开口121b的开口方向垂直于第二开口121c的开口方向,插接件122可滑动连接于安装腔121a,第一转轴131的第二端13b自第二开口121c伸入至安装腔121a中,以驱动至少部分插接件122自第一开口121b滑动至安装腔121a外,以使插接件122插接于插接槽11a,或者,驱动插接件122自第一开口121b滑动至位于安装腔121a内,以使插接件122脱离于插接槽11a。这样,可以通过转动第一转轴131以驱使插接件122插入插接槽11a或者与插接槽11a分离,从而实现锁扣结构12相对支架本体11可拆。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部件121还可以为其他结构,比如,安装部件121还可以为支撑支架或者支撑板等。103.具体地,安装部件121包括外壳1211和盖体1212,盖体1212盖合于外壳1211并与外壳1211共同形成上述的安装腔121a,外壳1211设有第一开口121b和第二开口121c。这样,在组装该支架时,可以将插接件122和第一转轴131安装于外壳1211的安装腔121a后,再盖合盖体1212,从而便于组装。104.可选地,插接件122包括插接部12a和连接于插接部12a的抵接部12b,插接部12a用于插接于插接槽11a,抵接部12b设有避位空间122a,凸轮结构14抵接于避位空间122a的内壁面以在凸轮结构14的驱动下运动,以使插接部12a插接至插接槽11a或脱离于插接槽11a。通过抵接部12b抵接于凸轮结构14以实现在凸轮结构14的驱动下带动插接部12a插接于插接槽11a或脱离于插接槽11a,以实现锁扣结构12和支架本体11可拆卸连接。105.具体地,抵接部12b的尺寸可以大于第一开口121b的开口尺寸,插接部12a可以与第一开口121b的尺寸相匹配或者略小于第一开口121b的开口尺寸,这样,尺寸较大的抵接部12b不会在凸轮结构14的驱动下运动至第一开口121b外,以避免插接件122脱离于安装部件121,而尺寸较小的插接件122可以自第一开口121b运动至位于安装腔121a外或者位于安装腔121a内。此外,第一开口121b还能够为插接部12a的运动提供导向,即,使插接部12a沿第一开口121b的开口方向相对安装部件121运动。106.由前述可知,为了提高锁扣结构12和支架本体11连接的稳定性,插接件122设置为两个,两个插接件122沿第一转轴131的径向方向间隔设置,那么,相应地,安装部件121的两相对的内壁面均设有第一开口121b以分别对应于两个插接件122。107.进一步地,插接部12a可以设置为两个,两个插接部12a间隔设置,安装部件121的两个相对的内壁面分别设置两个第一开口121b,以分别对应于两个插接件122的共四个插接部12a,从而进一步提高插接部12a插接于插接槽11a的稳定性,以提高锁扣结构12和支架本体11连接的稳定性。108.请一并结合图8和图9所示,图8示出了一种锁扣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一种支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提高锁扣结构12和支架本体11连接的稳定性,一些实施例中,支架本体11设有具有开口的安装槽11b,插接槽11a设于安装槽11b中并与安装槽11b连通,安装部件121安装于安装槽11b,其中,插接槽11a的开口方向垂直于安装槽11b的开口方向。由于安装部件121安装于安装槽11b中,从而安装槽11b能够承托安装部件121,从而能够提高安装部件121与支架本体11连接的稳定性,当转动主机本体2时能够保证安装部件121仍可以稳定地连接于支架。此外,对于将安装部件121安装于支架本体11的组装过程而言,通过将安装部件121安装于安装槽11b中可以实现对安装部件121的预定位,再通过旋转主机本体2以使第一插接件122插接于插接槽11a从而实现主机本体2和安装部件121固定于支架本体11,组装过程更加稳定可靠。109.进一步地,安装槽11b的内壁面和安装部件121的外壁面二者之一设有卡扣111,安装槽11b的内壁面和安装部件121的外壁面二者另一设有卡槽121d,卡扣111扣合连接于卡槽121d。这样,当安装部件121安装于安装槽11b时,卡扣111扣合于卡槽121d,从而实现对安装部件121的定位作用,即,能够使得锁扣结构12定位于支架本体11。110.示例性地,安装槽11b的内壁面设有卡扣111,安装部件121的外壁面设有卡槽121d。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卡扣111可以为固定于安装槽11b的内壁面的凸块,这样,卡扣111的结构简单且结构强度较高。为了便于安装部件121自安装槽11b拆卸或者安装于安装槽11b中,可选地,凸块可以为弹性部件(比如,弹性柱),这样,当安装或者拆卸安装部件121时,凸块在安装部件121的挤压下发生变形,从而能够使安装部件121自安装槽11b拆卸或者安装至安装槽11b中。111.如图10所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卡扣111相对安装槽11b的内壁面可活动,以便于将安装部件121插入至安装槽11b或者自安装槽11b中拆卸,具体地,支架本体11具有容置槽11c,容置槽11c具有连通于安装槽11b的第三开口11d,支架本体11设有卡扣111,卡扣111位于容置槽11c且至少部分卡扣111自第三开口11d伸入至安装槽11b,支架本体11还设有第二弹性件112,第二弹性件112设于容置槽11c中且第二弹性件112的两侧分别抵接于容置槽11c的内壁面以及卡扣111。这样,通过第二弹性件112抵接于安装槽11b的内壁面以及卡扣111,能够使卡扣111相对安装槽11b活动,当安装或者拆卸安装部件121时,在安装部件121的挤压下,卡扣111可以收缩至至少部分位于容置槽11c中,从而可以使安装部件121安装于安装槽11b中或自安装槽11b中拆卸,当安装部件121位于安装槽11b中时,卡扣111在第二弹性件112的弹性作用下卡合于安装部件121的卡槽121d中,实现对安装部件121的定位作用。示例性地,第二弹性件112可以为弹簧或者弹片。112.具体地,卡扣111包括连接部分1111和连接于连接部分1111的卡凸部分1112,连接部分1111位于容置槽11c中,连接部分1111具有连接柱,第二弹性件112的一端套设于连接柱,第二弹性件112的另一端抵接于容置槽11c的内壁面,以对卡扣111提供弹性,以使卡凸部分1112自第三开口11d伸出于容置槽11c或者运动至位于容置槽11c内。这样,第二弹性件112的连接方式简单,且连接柱还能够对第二弹性件112提供导向作用。113.由前述可知,插接件122设置为两个,那么,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槽11b可以设置两个相对的卡扣111,安装部件121的外壁面设置两个相对的卡槽121d以分别对应于两个卡扣111。114.由前述可知,每个插接件122具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插接部12a,安装部件121的两相对的内壁面分别设有两个第一开口121b以对应于插接部12a,为了合理地利用安装部件121的外壁面的空间,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卡槽121d可以分别设于安装部件121设有两个第一开口121b的壁面,具体而言,卡槽121d位于两个第一开口121b之间,卡扣111对应于卡槽121d设置。这样,通过在安装槽11b和安装部件121的有限的空间内合理布置卡槽121d和卡扣111,有利于实现安装部件121的小型化设计,进而有利于实现安装支架1的小型化设计,当应用于智能主机10、智能穿戴设备100时,有利于智能主机10、智能穿戴设备100的小型化设计。115.请参阅图7和图9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件121和安装槽11b的内壁面二者之一设有沿安装槽11b的开口方向凸出的限位凸部123,安装部件121和安装槽11b二者另一设有限位孔11d,限位凸部123插接于限位孔11d中。这样,通过沿安装槽11b的开口方向凸出的限位凸部123插入于与安装槽11b的开口方向相同的限位孔11d中,能够提高对支架本体11对锁扣结构12的限位作用,当对锁扣结构12施加沿支架本体11的安装槽11b的开口方向的作用力时,才能够将锁扣结构12自安装槽11b中拔出,避免沿其他方向施加作用力时误拔出锁扣结构12。示例性地,安装部件121的外壁面设有限位凸部123、安装槽11b的底面设有限位孔11d,这样,合理地利用了安装槽11b和安装部件121的空间设置限位凸起和限位孔11d。116.可以理解的是,当该安装支架1连接于智能主机的主机本体时,尤其是当主机本体处于叠设于支架本体11的状态时,主机本体的显示屏一般需要背离于支架设置,因此,在安装锁扣结构12时需要注意安装的方向以使显示屏背离于支架本体11设置,基于此,一些实施例中,支架本体11设有第一防呆结构114,安装部件121设有第二防呆结构1213,第一防呆结构114与第二防呆结构1213连接以限制安装部件121安装于支架本体11的方向。117.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9所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防呆结构114为安装槽11b的一侧内壁面或安装部件121的一侧外壁面设置的限位凹槽,第二防呆结构1213为安装槽11b的一侧内壁面或安装部件121的一侧外壁面设置的防呆凸起,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11e配合连接。示例性地,第一防呆结构114为安装部件121的一侧外壁面设置的防呆凸起,第二防呆结构1213为安装槽11b的一侧内壁面设置的限位凹槽。118.具体地,安装部件121的外壁面间隔设置两个凹槽,从而在两个凹槽之间形成防呆凸起,当安装部件121安装于安装槽11b时,将防呆凸起对应插入至限位凹槽中才可实现安装部件121安装于安装槽11b,若安装部件121以其他角度插入至安装槽11b,即,防呆凸起未对应于限位凹槽时,则无法插入至安装槽11b中,从而实现防呆作用。119.请结合图11和图12所示,图11和图12分别示出了另一种支架本体和锁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安装槽11b的至少部分内壁面形成为第一防呆结构114,安装部件121的至少部分外壁面形成为第二防呆结构1213。这样,充分利用了安装槽11b和安装部件121的自身表面结构作为防呆结构,而无需通过设置其他部件作为第一防呆结构114、第二防呆结构1213,因此,该支架本体11和锁扣结构12的结构简单。具体地,安装槽11b的至少部分内壁面可以设置为倾斜表面,以作为第一防呆结构114,安装部件121的至少部分外壁面可以设置为倾斜表面,以作为第二防呆结构1213。120.更具体地,安装槽11b为方形的安装槽11b,第一防呆结构114设置于方形的安装槽11b的一个棱角处,即,将方形的安装槽11b原本为棱角的位置设置为倾斜平面,安装部件121大致为方形,第二防呆结构1213设置于方形的安装部件121的一个棱角处,即,将方形的安装部件121原本为棱角的位置设置为平面。121.进一步地,倾斜表面靠近安装槽11b的开口的一端的宽度大于倾斜表面靠近安装槽11b的底面的宽度,这样,能够实现较佳的防呆效果且更便于安装部件121插入至安装槽11b中。122.结合图9和图10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锁扣结构12与支架本体11连接的稳定性以及提高锁扣结构12在安装槽11b中预定位的稳定性,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槽11b的内壁面和安装部件121二者之一设有定位卡凸113,安装槽11b的内壁面和安装部件121二者另一设有定位槽121e,定位卡凸113与定位槽121e配合连接。示例性地,安装槽11b的内壁面设有定位卡凸113,安装部件121设有定位槽121e。这样,当锁扣结构12安装于安装槽11b时,通过定位卡凸113和定位槽121e的配合,能够提高锁扣结构12在安装槽11b中定位稳定性,且能够提高锁扣结构12与支架本体11连接的稳定性。123.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槽11b的底壁设有凹槽11e。这样,通过设置凹槽11e,在实现承载锁扣结构12的同时,还能够减轻支架本体11的重量,当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100的智能主机10时,能够减小智能主机10的整体的重量,进而实现智能主机10、智能穿戴设备100轻量化。124.可以理解的是,当安装部件121与安装槽11b的内壁面为刚性连接时,考虑到加工误差,安装槽11b的内壁面和安装部件121会设置一定的装配间隙,这样,可能会存在安装部件121的安装不够牢固或者装配间隙不易控制、影响外观等问题,基于此,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安装槽11b的底壁为弹性材质,或者,凹槽11e内设有弹性结构(图中未示出),以使安装部件121与安装槽11b的底壁弹性抵接,可以减小安装部件121和安装槽11b之间的装配间隙的问题,安装槽11b的底壁对安装部件121的弹性作用能够使安装部件121的插接件122牢靠地抵接于插接槽11a的壁面,从而提高安装部件121在安装槽11b中连接稳定性。125.当该安装支架1应用于智能主机且智能主机为智能手表时,安装支架1可以与表带通过转轴连接,那么,为了提高对安装支架1的安装空间的利用率,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槽11b的底壁设有避让孔11f。这样,通过安装槽11b的底壁设置避让孔11f从而使得转轴可以设置于该避让孔11f的位置,从而有利于提高该安装支架1的多个部件的集成化设计,进而有利于实现该智能主机10的小型化和轻薄化。126.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安装支架1通过第一转轴131的第二端13b设有凸轮结构14,以通过第一转轴131的转动带动凸轮结构14转动以驱动锁扣结构12的插接件122相对安装部件121运动,进而使插接件122插入至插接槽11a中,以使主机本体锁定于安装支架1,或者,使插接件122自插接槽11a脱离,以使主机本体自安装支架1解锁,以自安装支架1可拆卸,从而使得智能主机能够满足多种使用场景(比如,拍摄、通话等),以提升使用体验。127.实施例二128.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了一种智能主机10,包括主机本体2和安装支架1,安装支架1为如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安装支架1,主机本体2连接于第一转轴131的第一端13a。129.可以理解的是,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一的安装支架1的智能主机10具有如上述实施例一的安装支架1的全部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130.该智能主机10可以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100,作为智能穿戴设备100的主机使用。该智能穿戴设备100可包括但不局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以智能手表为例,则该智能主机10可作为智能手表的主机部分。即,主机本体2可实现通话、收发信息、摄像、视频通话、扫描二维码、移动支付、查看环境信息以及查看身体信息等功能。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该主机本体2可包括未图示的主板组件、拍摄组件、电池、扬声器、麦克风、卡座组件,通信模块及实现各种功能的传感器,其中传感器可以是重力传感器、加速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心率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紫外线检测器等。主机本体2同时还包括用于身份识别的元件,例如指纹识别模组、面部识别模组等。131.此外,考虑到智能主机10的主机本体2可作为智能穿戴设备的主机部分,因此,该安装支架1则主要对主机本体2其到支撑作用,以实现主机本体2相对该安装支架1可转动。即,安装支架1与主机本体2之间为机械连接,电性元器件都分布在主机本体2中。132.可以理解的是,该智能主机10的主机本体2连接于第一转轴131的第一端13a,那么,通过旋转主机本体2即可实现第一转轴131转动,从而使凸轮结构14驱动插接件122插入至插接槽11a或者脱离于插接槽11a,以实现将主机本体2安装于安装支架1或者将主机本体2自安装支架1拆卸。133.实施例三134.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100,包括智能主机10以及穿戴部件20,智能主机10为如上述实施例二所述的智能主机10,穿戴部件20连接于智能主机10的安装支架1。135.可以理解的是,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二的智能主机10的智能穿戴设备100具有如上述实施例二的智能主机10的全部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136.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安装支架、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安装支架、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0/15034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