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切换结构及手表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09:45:05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手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屏幕切换结构及手表。背景技术:2.目前电子产品领域,特别是智能手表领域,从外观形状上来看,主要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这两种风格都有喜欢的用户群,方形智能手表显得时尚,大方;圆形智能手表显得经典,大气,风格也更多样化。3.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汉字都为方块字,固定显示屏所能显示的汉字相较于等面积的方形屏幕而言会少一些,因此固定显示屏的屏幕利用率相对于等面积的方形屏幕而言较低。4.因此,目前智能手表无法兼顾不同应用场景需求以及审美需求。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幕切换结构及手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手表存在屏幕形状样式单一,不能进行切换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和审美需求的技术问题。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7.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屏幕切换结构及手表,包括:支架;8.固定显示屏,具有第一形状,固定在支架上;9.显示扩展屏,滑动连接在支架上,用于与所述固定显示屏组合形成具有第二形状的屏幕,其中,第二形状有异于第一形状;10.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显示扩展屏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显示扩展屏沿平行于所述固定显示屏显示面的方向进行移动;11.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显示扩展屏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显示扩展屏沿垂直于所述固定显示屏显示面的方向进行升降;12.其中,当所述屏幕切换结构处于第一显示状态时,所述显示扩展屏位于所述固定显示屏的下方;当所述屏幕切换结构处于第二显示状态时,所述显示扩展屏的显示面与所述固定显示屏的显示面平齐。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块显示扩展屏与固定显示屏平行,避免了组合时需要调整显示扩展屏与固定显示屏之间的角度;多块显示扩展屏沿垂直于固定显示屏显示面的方向分别异面设置在支架上,使得各显示扩展屏的运动平面错开,避免各显示扩展屏进行运动时产生运动干涉。14.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屏幕切换结构处于第一显示状态时,多块所述显示扩展屏均平行于所述固定显示屏的显示面,且沿垂直于所述固定显示屏显示面的方向分别异面设置在所述支架上。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块显示扩展屏与固定显示屏平行,避免了组合时需要调整显示扩展屏与固定显示屏之间的角度;多块显示扩展屏沿垂直于固定显示屏显示面的方向分别异面设置在支架上,使得各显示扩展屏的运动平面错开,避免各显示扩展屏进行运动时产生运动干涉。16.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屏幕切换结构处于第一显示状态时,多块所述显示扩展屏设置在所述固定显示屏的下方,其中,每块所述显示扩展屏的正投影在所述固定显示屏的正投影范围内。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块显示扩展屏设置在固定显示屏的下方进行收纳,可以减小屏幕切换结构所占据的体积。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显示屏为圆形屏幕,所述显示扩展屏滑动连接在支架上,用于与所述固定显示屏组合形成方形屏幕。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可以驱动显示扩展屏进行移动,并与固定显示屏组合成方形屏幕;或者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显示扩展屏进行移动,收纳至固定显示屏的下方。进而实现方形屏幕与圆形屏幕之间的相互切换。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支架上的滑轨、与所述滑轨配合的滑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进行移动的驱动部,其中,所述滑块上设有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端部连接有所述显示扩展屏。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架上滑轨与固定连接有显示扩展屏的滑块滑动连接,驱动部可以驱动滑块沿滑轨进行运动,使得显示扩展屏移动至可以与固定显示屏进行拼接的区域;待显示扩展屏进入所述区域内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显示扩展屏与固定显示屏完成拼接。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滑块上的升降杆,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杆进行升降的动力部,其中,所述升降杆端部与所述显示扩展屏连接,所述显示扩展屏可以沿垂直于所述固定显示屏显示面的方向进行升降。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滑块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动力部驱动升降杆进行提升,升降杆驱动显示扩展屏提升至与固定显示屏平齐的状态,进而实现显示扩展屏与固定显示屏的组合拼接。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轨的一端设于所述固定显示屏的几何中心处,并和其他所述滑轨分别沿平行于所述固定显示屏显示面的方向呈放射状分布。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显示扩展屏从固定显示屏的几何中心处沿放射状分布的滑轨运动,进而便于显示扩展屏与固定显示屏的周向边缘进行组合拼接。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多个层叠的放置平面以及用于支撑相邻放置平面的支撑柱,所述放置平面上滑动连接有显示扩展屏,其中,所述支撑柱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单元与第二支撑单元,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沿垂直于所述固定显示屏显示面的方向间隔设置。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s”型结构的支架可以形成多个放置平面供多个显示扩展屏滑动连接;进而将多个显示扩展屏异面设置,进而避免多个显示扩展屏之间产生运动干涉。28.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手表,包括表壳,以及与所述表壳连接的表带,还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所述屏幕切换结构,所述表壳内形成有置物腔,所述屏幕切换结构设于所述置物腔内。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置物腔足够大时,屏幕切换结构可以直接在置物腔内从第一显示状态切换为第二显示状态。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置物腔内设置有抬升装置,所述抬升装置上连接有屏幕切换结构,所述抬升装置用于将所述屏幕切换结构抬升至置物腔外的空间。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置物腔的最大直径(或最大长度)小于第二形状屏幕的最大直径(或最大长度)时,抬升装置将屏幕切换结构抬升至置物腔外,屏幕切换结构可以在置物腔外的空间从第一显示状态切换为第二显示状态。附图说明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3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切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3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切换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3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表处于第一显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3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表从第一显示状态切换至第二显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37.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表处于第二显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之一;38.图6是图5中a-a处的剖视图;39.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处于第二显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之二。40.图中各附图标记为:41.100、屏幕切换结构;200、手表;42.1、支架;2、显示扩展屏;3、固定显示屏;4、置物腔;5、第一驱动装置;6、第二驱动装置;7、表玻璃;8、表壳;9、抬升装置;10、表带;43.11、第一支撑单元;12、第二支撑单元;21、第一显示扩展屏;22、第二显示扩展屏;23、第三显示扩展屏;24、第四显示扩展屏;51、第一滑块;52、第二滑块;53、第三滑块;54、第四滑块;61、第一升降杆;62、第二升降杆;63、第三升降杆;64、第四升降杆。具体实施方式4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4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46.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4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指示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48.如图1、图2、图4、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切换结构100,包括:49.支架1;50.固定显示屏3,具有第一形状,固定在支架1上;51.显示扩展屏2,滑动连接在支架1上,用于与固定显示屏3组合形成具有第二形状的屏幕,其中,第二形状有异于第一形状;52.第一形状不限于:圆形、方形等规则几何形状,还包括心形、星形等不规则几何形状。此外,第二形状也不限于:圆形、方形等规则几何形状,还包括心形、星形等不规则几何形状。53.固定显示屏3与显示扩展屏2的组合方式不限于:显示扩展屏2的内边缘与固定显示屏3的外边缘相接,或者显示扩展屏2的内边缘与固定显示屏3的外边缘间隔设置等。54.第一驱动装置5,与显示扩展屏2连接,用于驱动显示扩展屏2沿平行于固定显示屏3显示面的方向进行移动;显示面即显示图像、文字以及动态画面的平面,例如,当固定显示屏3为圆形屏幕时,其显示面为圆形;当固定显示屏3为方形屏幕时,其显示面为方形。55.第二驱动装置6,与显示扩展屏2连接,用于驱动显示扩展屏2沿垂直于固定显示屏3显示面的方向进行升降;56.其中,当屏幕切换结构处于第一显示状态时,显示扩展屏2位于固定显示屏3的下方;当屏幕切换结构处于第二显示状态时,显示扩展屏2的显示面与固定显示屏3的显示面平齐。57.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固定显示屏3为圆形屏幕,显示扩展屏2与固定显示屏3可以组合形成方形屏幕。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固定显示屏3为方形屏幕,显示扩展屏2与固定显示屏3可以组合形成圆形屏幕。58.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屏幕切换结构处于第一显示状态时,显示扩展屏2位于固定显示屏3的下方,此时屏幕切换结构所呈现的是固定显示屏3的第一形状;屏幕切换结构处于第二显示状态时,显示扩展屏2的显示面与固定显示屏3的显示面平齐,此时屏幕切换结构所呈现的是显示扩展屏2与固定显示屏3组合形成的第二形状的屏幕。第一驱动装置5与第二驱动装置6可以驱动屏幕切换结构实现第一显示状态与第二显示状态之间的切换。59.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当屏幕切换结构处于第一显示状态时,多块显示扩展屏2均平行于固定显示屏3的显示面,且沿垂直于固定显示屏3显示面的方向分别异面设置在支架1上。多块显示扩展屏2与固定显示屏3平行,避免了组合时需要调整显示扩展屏2与固定显示屏3之间的角度;多块显示扩展屏2沿垂直于固定显示屏3显示面的方向分别异面设置在支架1上,使得各显示扩展屏2的运动平面错开,避免各显示扩展屏2进行运动时产生运动干涉。60.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多块显示扩展屏2与固定显示屏3平行,避免了组合时需要调整显示扩展屏2与固定显示屏3之间的角度;多块显示扩展屏2沿垂直于固定显示屏3显示面的方向分别异面设置在支架1上,使得各显示扩展屏2的运动平面错开,避免各显示扩展屏2进行运动时产生运动干涉。61.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当屏幕切换结构100处于第一显示状态时,多块显示扩展屏2设置在固定显示屏3的下方,其中,每块显示扩展屏2的正投影在固定显示屏3的正投影范围内。当屏幕切换结构处于第一显示状态时,每块显示扩展屏2都被固定显示屏3所遮盖,因此屏幕切换结构100所展示的画面为固定显示屏3的显示面所展示的画面。多块显示扩展屏2设置在固定显示屏3的下方进行收纳,可以减小屏幕切换结构100所占据的体积。62.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多块显示扩展屏2设置在固定显示屏3的下方进行收纳,可以减小屏幕切换结构所占据的体积。63.如图1、图5、图6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固定显示屏3为圆形屏幕,显示扩展屏滑动连接在支架1上,用于与固定显示屏3组合形成方形屏幕。第一驱动装置5、第二驱动装置6可以驱动显示扩展屏进行移动,并与固定显示屏3组合成方形屏幕;或者第一驱动装置5、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显示扩展屏进行移动,收纳至固定显示屏3的下方。进而实现方形屏幕与圆形屏幕之间的相互切换。64.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驱动装置5、第二驱动装置6可以驱动显示扩展屏进行移动,并与固定显示屏3组合成方形屏幕;或者第一驱动装置5、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显示扩展屏进行移动,收纳至固定显示屏3的下方。进而实现方形屏幕与圆形屏幕之间的相互切换。65.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第一驱动装置5包括设于支架1上的滑轨、与滑轨配合的滑块,以及用于驱动滑块沿滑轨进行移动的驱动部,驱动部不限于:直线电机、气缸等形式;其中,滑块151上设有第二驱动装置6,第二驱动装置6端部连接有显示扩展屏2。为方便描述,以图4所示的实施例为例,支架1上设置有第一滑块51、第二滑块52、第三滑块53以及第四滑块54;每个滑块分别与支架1上的滑轨滑动连接,驱动部可以分别驱动每个滑块可以沿滑轨进行直线运动。66.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支架1上滑轨与固定连接有显示扩展屏2的滑块滑动连接,驱动部可以驱动滑块沿滑轨进行运动,使得显示扩展屏2移动至可以与固定显示屏3进行拼接的区域,将待显示扩展屏2进入所述区域内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显示扩展屏2与固定显示屏3完成拼接。67.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第二驱动装置6包括设于滑块上的升降杆,以及用于驱动升降杆进行升降的动力部,动力部不限于:电源以及液压动力源等;其中,升降杆端部与显示扩展屏2连接,显示扩展屏2可以沿垂直于固定显示屏3显示面的方向进行升降。升降杆不限于电动升降杆、液压升降杆等;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多根具有不同直径大小的杆同心套设形成的升降杆。68.为方便描述,以图2、图4所示的实施例为例,支架1上设置有第一滑块51、第二滑块52、第三滑块53以及第四滑块54;第一滑块51上设置有第一升降杆61,第二滑块52上设置有第二升降杆62,第三滑块53上设置有第三升降杆63,第四滑块54上设置有第四升降杆64。第一升降杆61上连接有第一显示扩展屏21,第二升降杆62上连接有第二显示扩展屏22,第三一升降杆163上连接有第三显示扩展屏23,第四升降杆64上连接有第四显示扩展屏24;第一滑块51移动至指定位置(即第一显示扩展屏21移动至可以与固定显示屏3进行拼接的区域的位置,下述同理)后,第一升降杆61可以驱动第一显示扩展屏21进行提升,使得第一显示扩展屏21提升至与固定显示屏3平齐的状态;第二滑块52移动至指定位置后,第二升降杆62可以驱动第二显示扩展屏22进行提升,使得第二显示扩展屏22提升至与固定显示屏3平齐的状态;第三滑块53移动至指定位置后,第三升降杆63可以驱动第三显示扩展屏23进行提升,使得第三显示扩展屏23提升至与固定显示屏3平齐的状态;第四滑块54移动至指定位置后,第四升降杆64可以驱动第四显示扩展屏24进行提升,使得第四显示扩展屏24提升至与固定显示屏3平齐的状态;此时,第一显示扩展屏21、第二显示扩展屏22、第三显示扩展屏23以及第四显示扩展屏24与固定显示屏3组合形成了具有第二形状的屏幕。69.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待滑块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动力部驱动升降杆进行提升,升降杆驱动显示扩展屏2提升至与固定显示屏3平齐的状态,进而实现显示扩展屏2与固定显示屏3的组合拼接。70.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滑轨的一端设于固定显示屏3的几何中心处,并和其他滑轨分别沿平行于固定显示屏3显示面的方向呈放射状分布。当屏幕切换结构100位于第一显示状态时,多块显示扩展屏2位于固定显示屏3几何中心处附近,进行隐藏;当屏幕切换结构100从第一显示状态切换至第二显示状态时,显示扩展屏2沿放射状分布的滑轨进行运动。71.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显示扩展屏2从固定显示屏3的几何中心处沿放射状分布的滑轨运动,进而便于显示扩展屏2与固定显示屏3的周向边缘进行组合拼接。72.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支架1包括多个层叠的放置平面以及用于支撑相邻放置平面的支撑柱,放置平面上滑动连接有显示扩展屏2,其中,支撑柱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单元11与第二支撑单元12,第一支撑单元11与第二支撑单元12沿垂直于固定显示屏3显示面的方向间隔设置,使得放置平面与第一支撑单元11、第二支撑单元12构成“s”型结构。“s”型结构的支架1可以形成多个放置平面供多个显示扩展屏2滑动连接;进而将多个显示扩展屏2异面设置,进而避免多个显示扩展屏2之间产生运动干涉。73.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s”型结构的支架可以形成多个放置平面供多个显示扩展屏滑动连接;进而将多个显示扩展屏异面设置,进而避免多个显示扩展屏之间产生运动干涉。74.如图1、图3、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手表200,包括表壳8,以及与表壳8连接的表带10,还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屏幕切换结构,表壳8内形成有置物腔4,屏幕切换结构设于置物腔4内。表带10用于将手表佩戴固定在人体的手腕上,当置物腔4足够大时,屏幕切换结构可以直接在置物腔4内从第一显示状态切换为第二显示状态。表壳8上还设置有可以操作将屏幕切换结构从第一显示状态切换为第二显示状态的按钮,该按钮可以为设置在表壳8上的实体按钮,也可以是设置在屏幕上的虚拟按钮。同时,置于置物腔4内的控制模块与该按钮、固定显示屏、显示扩展屏、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二驱动装置6电连接。75.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当置物腔4足够大时,屏幕切换结构可以直接在置物腔4内从第一显示状态切换为第二显示状态。76.如图1、图3、图4、图5、图6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置物腔内设置有抬升装置9,抬升装置9上连接有屏幕切换结构,抬升装置用于将屏幕切换结构抬升至置物腔4外的空间。当置物腔4的最大直径(或最大长度)小于第二形状屏幕的最大直径(或最大长度)时,抬升装置9将屏幕切换结构抬升至置物腔4外,屏幕切换结构可以在置物4外的空间从第一显示状态切换为第二显示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抬升装置9优选为直线电机。屏幕切换结构100上还设置有表玻璃7,表玻璃7可以与表壳8连接将置物腔4密闭。77.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当置物腔4的最大直径(或最大长度)小于第二形状屏幕的最大直径(或最大长度)时,抬升装置9将屏幕切换结构抬升至置物腔4外,屏幕切换结构可以在置物腔4外的空间从第一显示状态切换为第二显示状态。78.为方便理解,本技术结合图1-图6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进行说明:初始状态时,此时屏幕切换结构处于如图3所示的第一显示状态,该显示状态下屏幕切换结构具有圆形的显示屏幕,圆形的显示屏幕上显示有圆形的ui界面;当需要将屏幕切换结构的圆形显示屏幕切换至方形显示屏幕时,控制模块控制抬升装置9启动,抬升装置9将屏幕切换结构抬升至置物腔4外的空间;此时,控制模块再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启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显示扩展屏至指定位置;最后,控制模块再控制第二驱动装置6启动,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显示扩展屏提升至与固定显示屏平齐的位置,显示扩展屏与固定显示屏组成方形的屏幕。此时,控制模块会控制显示扩展屏上显示的ui界面与固定显示屏上显示的圆形ui界面组合拼接,最终呈现方形的ui界面。如需将方形屏幕转化成圆形屏幕,按照上述操作流程逆向实施即可。7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0/15078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