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电气元件制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  正文

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1 18:24:45

本技术涉及储能,尤其涉及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在电芯加工的过程中,通常将连接片设置于电芯的多层极耳的一侧,将多层极耳压合于连接片后焊接多层极耳与连接片,从而完成连接片与多层极耳的装配。然而,由于两相邻极耳之间原本具有一定的间隙,当极耳的数量较多时,将多个极耳压合于连接片并焊接后,为消除两相邻极耳之间的间隙,各极耳将沿朝向连接片的方向发生折弯,且极耳所需弯折的程度将随着极耳与连接片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导致与连接片距离较远的极耳容易出现虚焊、甚至出现因弯折的程度过大而损坏的现象,从而导致电芯上难以设置更多的极耳,制约储能装置的能量密度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能够避免将多个极耳组与多个极耳连接部焊接后,极耳组中的极耳出现虚焊、甚至出现因弯折的程度过大而损坏的现象,从而使得电芯上能够设置更多的极耳,提升采用该电芯的储能装置的能量密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芯,包括:

3、电芯本体,所述电芯本体上设有多层极耳;以及

4、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多个极耳连接部以及极柱连接部,多个所述极耳连接部沿厚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极耳连接部均连接于所述极柱连接部;

5、其中,所述多个极耳连接部分别插设于所述多层所述极耳中的两层所述极耳之间,多层所述极耳在所述厚度方向上被多个所述极耳连接部分隔成多个极耳组。

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沿所述极耳组的排列方向上,第一个极耳组和最后一个极耳组分别为第一极耳组与第二极耳组,其余的所述极耳组均为第三极耳组,任一所述第三极耳组所包括的所述极耳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极耳组所包括的所述极耳的数量,且任一所述第三极耳组所包括的所述极耳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极耳组所包括的所述极耳的数量。

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耳组所包括的所述极耳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二极耳组所包括的所述极耳的数量,任一所述第三极耳组所包括的所述极耳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一极耳组所包括的所述极耳的数量的两倍。

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各所述极耳连接部均包括相背且相平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邻的两个极耳组中,其中一个所述极耳组的所述极耳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极耳为第一极耳,另一个所述极耳组的所述极耳连接于所述第二表面,连接于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极耳为第二极耳;

9、所述第一极耳具有标识部,和/或,所述第二极耳具有标识部。

1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耳沿背离所述电芯本体的方向凸出于其余所述极耳,所述第一极耳凸出于其余所述极耳的部分为标识部,和/或,所述第二极耳沿背离所述电芯本体的方向凸出于其余所述极耳,所述第二极耳凸出于其余所述极耳的部分为标识部。

1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标识部沿背离所述电芯本体的方向的长度为l,满足2mm≤l≤4mm。

1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多个连接片,各所述连接片均包括子部分及所述极耳连接部,各所述子部分连接于各所述极耳连接部,多个所述连接片的所述子部分层叠设置,多个所述子部分共同形成所述极柱连接部。

1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极耳连接部折弯连接于所述极柱连接部,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极耳连接部沿所述厚度方向上形成间隔。

1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极耳连接部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极耳连接部临近所述极柱连接部的一端,且所述凹槽贯穿所述极耳连接部的两相对侧,所述凹槽被配置为辅助所述极耳连接部相对所述极柱连接部折弯,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极耳连接部沿所述厚度方向上形成间隔。

1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极耳连接部朝向所述极柱连接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凹槽为多个,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凹槽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不同。

1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凹槽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递增。

17、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电设备,所述用电设备包括如上述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储能装置。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通过设置连接件,连接件包括多个极耳连接部及极柱连接部,极耳连接部用于与电芯本体上的极耳电连接,极柱连接部用于与储能装置的极柱电连接,以实现电芯本体与极柱的导通,通过将多个极耳连接部分别插设于多层极耳中的两层极耳之间,多层极耳在厚度方向上被多个极耳连接部分隔成多个极耳组,则将多个极耳组与多个极耳连接部压合后,各极耳组中的极耳及极耳连接部将向多个极耳的厚度方向上的中心线靠拢,能够使得各极耳所需弯折的程度较小。同时,由于相邻的两个极耳组之间分别连接有一个极耳连接部,而多个极耳连接部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这样能够进一步减少各极耳所需弯折的程度,从而避免极耳出现虚焊、甚至出现因弯折的程度过大而损坏的现象,进而使得储能装置上能够设置更多的极耳,有利于提升储能装置的能量密度。

20、此外,多个极耳组与多个极耳连接部焊接后,多个极耳组与多个极耳连接部之间形成了多个连接面,提高了多层极耳与多个极耳连接部之间供电流流动的横截面积,从而降低了多层极耳整体的等效电阻,降低储能装置工作时多层极耳整体的发热量,避免极耳因温度过高导致安全失效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极耳组的排列方向上,第一个极耳组和最后一个极耳组分别为第一极耳组与第二极耳组,其余的所述极耳组均为第三极耳组,任一所述第三极耳组所包括的所述极耳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极耳组所包括的所述极耳的数量,且任一所述第三极耳组所包括的所述极耳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极耳组所包括的所述极耳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组所包括的所述极耳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二极耳组所包括的所述极耳的数量,任一所述第三极耳组所包括的所述极耳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一极耳组所包括的所述极耳的数量的两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极耳连接部均包括相背且相平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邻的两个极耳组中,其中一个所述极耳组的所述极耳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极耳为第一极耳,另一个所述极耳组的所述极耳连接于所述第二表面,连接于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极耳为第二极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沿背离所述电芯本体的方向凸出于其余所述极耳,所述第一极耳凸出于其余所述极耳的部分为标识部,和/或,所述第二极耳沿背离所述电芯本体的方向凸出于其余所述极耳,所述第二极耳凸出于其余所述极耳的部分为标识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部沿背离所述电芯本体的方向的长度为l,满足2mm≤l≤4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多个连接片,各所述连接片均包括子部分及所述极耳连接部,各所述子部分连接于各所述极耳连接部,多个所述连接片的所述子部分层叠设置,多个所述子部分共同形成所述极柱连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极耳连接部折弯连接于所述极柱连接部,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极耳连接部沿所述厚度方向上形成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极耳连接部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极耳连接部临近所述极柱连接部的一端,且所述凹槽贯穿所述极耳连接部的两相对侧,所述凹槽被配置为辅助所述极耳连接部相对所述极柱连接部折弯,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极耳连接部沿所述厚度方向上形成间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部朝向所述极柱连接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凹槽为多个,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凹槽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凹槽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递增。

12.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储能装置包括电芯本体及连接件,电芯本体上设有多层极耳,连接件包括多个极耳连接部以及极柱连接部,多个极耳连接部沿厚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极耳连接部均连接于极柱连接部,多个极耳连接部分别插设于多层极耳中的两层极耳之间,多层极耳在厚度方向上被多个极耳连接部分隔成多个极耳组。采用本技术的方案,能够使得电芯本体上能够设置更多的极耳,有利于提升储能装置的能量密度。技术研发人员:陈可欣,王银进,李忠坡,王辰宇,严坤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02技术公布日:2024/7/25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7905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