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电气元件制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网络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  正文

网络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1 18:26:58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网络连接器。

背景技术:

1、网络连接器作为最常用的以太网接口,主要用于传输数据和外设连接等,在信号传输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主要装配在计算机周边、服务器、路由器、交换设备等产品上。网络连接器装配于设备上,主要包括前后贯通的壳体、设置于壳体前端的插接腔、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以及插置于壳体前端的插接腔内并与电路板焊接的端子组件,端子组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信号端子以及接地端子。所述壳体嵌设于设备壳体上,且所述壳体的前端插接腔外露于设备壳体外,后端电路板位于设备壳体内,电路板用于与设备壳体内对应的电气元件电连接。传统的网络连接器通常设计为在壳体后端点胶的方式进行防水,防水胶在液态下易进入前端插接胶中,易封堵端子,降低良品率;若在壳体的后端腔体中固定设置阻隔墙,则不便于电路板、端子组件的装配。那么,如何便于电路板、端子组件装配的同时又能有效使得防水胶不进入前端插接腔中,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另外,传统的网络连接器的接地端子通常与信号端子一并集成于绝缘本体中,接地端子的两弹性接触臂分布在绝缘本体的横向两侧,且接地端子的体型较大、结构异形,造成端子组件整体体积较大,需要提供较大的内部空间以装配端子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防水效果、结构简单、布局紧凑的网络连接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网络连接器,包括前后贯通形成有内腔的第一壳体、成型于内腔内并将所述内腔分隔为前端插接腔和后端防水腔的分隔壁、设置于插接腔内的第一端子组件以及前端插入所述内腔并与所述第一端子组件电连接的电路板,所述第一端子组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第一信号端子以及第一接地端子,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第一接地端子均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还包括一防护盖,所述防护盖套接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防护盖的前侧面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卡接以通过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一端子组件和防护盖均随着所述电路板的前端一并装入所述内腔中,其中,所述第一端子组件装入所述插接腔中,所述防护盖装入所述防水腔中,所述防护盖的后侧面与所述防水腔的内周壁之间围合形成开口朝后的点胶空间,所述点胶空间内注入有防水胶。

3、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盖由第一半盖和第二半盖可拆卸对合而成,所述第一半盖上设置有第一半槽,所述第二半盖上设置有第二半槽,所述第一半槽和第二半槽在所述第一半盖和第二半盖对合后形成供所述电路板穿越而过的穿槽,所述第一半盖和第二半盖相向对合后通过所述穿槽套接在所述电路板上。

4、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盖的前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卡接的至少一卡凸部;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上对应于所述至少一卡凸部的位置处设置有至少一卡孔;

5、所述卡凸部包括一凸台以及设置于所述凸台上的凸柱,所述凸台的外径大于所述凸柱的外径;所述卡孔卡接于所述凸柱外周,且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后侧面抵接于所述凸台的前侧面以与所述防护盖的前侧面形成间隙。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具有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横向两侧的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下边缘的第一焊脚和第二焊脚,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所述至少一卡孔;

7、所述第一半盖和第二半盖的前侧面处设置有用于对第一弹性臂及第二弹性臂分别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臂和第二限位臂。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臂及第二弹性臂均包括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抵靠于对应限位臂内侧的内侧段、与所述内侧段的前端连接并抵靠于对应限位臂外侧的外侧段以及与所述外侧段连接并位于对应限位臂内侧的弹性接触段,所述外侧段的高度大于所述弹性接触段的高度;

9、所述第一限位臂及第二限位臂均沿前后方向设置于各自的半盖的前侧面,所述第一限位臂和第二限位臂包括一主臂、设置于所述主臂前端的上支臂和下支臂,所述上支臂和下支臂之间形成有宽度小于外侧段的高度且大于弹性接触段的高度的避空空间;所述内侧段被限位于所述主臂的内侧面,所述外侧段被所述上支臂和下支臂限位于其外侧面,所述弹性接触段自所述避空空间中进入所述上支臂和下支臂的内侧。

10、进一步的,所述主臂的内侧面上靠近其前端的、位于上支臂和下支臂之间的部分被限定为向前且向外倾斜的斜导面;所述上支臂和下支臂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对外侧段后向限位的第一止位台阶,还设置有用于对外侧段前向限位的第二止位台阶;

11、所述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还具有自所述连接部向前且向外延伸而成的渐斜段以及自所述外侧段的前端向内折弯的折弯段;所述渐斜段贴设于所述斜导面处,其前端从所述上支臂和下支臂之间的避空空间穿出;所述外侧段与所述渐斜段的前段连接并抵持于所述上支臂和下支臂的外侧面,所述折弯段位于所述避空空间处,所述弹性接触段自所述折弯段向后延伸而形成,且所述弹性接触段与所述外侧段之间形成有供弹性接触段弹性变形的弹性避让空间。

12、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上对应于所述第一焊脚和第二焊脚的位置处设置有两第一焊孔,所述第一焊脚和第二焊脚分别向下穿设并焊接于两所述第一焊孔中;所述第一半盖的前侧面对应于所述第一焊脚与电路板的焊接位处设置有第一让位槽,所述第二半盖的前侧面对应于所述第二焊脚与电路板的焊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让位槽;所述第一让位槽和第二让位槽的外侧槽壁位于对应半槽之外,所述第一让位槽和第二让位槽的上侧槽壁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之上,所述第一让位槽和第二让位槽的下侧槽壁位于所述电路板之下,所述第一让位槽和第二让位槽的内侧槽壁位于对应焊孔的内侧。

13、进一步的,所述若干第一信号端子沿所述绝缘本体的横向均匀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每一第一信号端子均具有埋持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埋持部、自所述埋持部的一端向下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下侧面的焊接部以及自所述埋持部的另一端向上且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的上侧面的弹性接触部;所述弹性接触部用于与对接连接器弹性接触,所述焊接部用于与所述电路板前端焊接,每相邻两第一信号端子的焊接部沿前后方向错位分布。

14、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本体上对应于每一第一信号端子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一装配腔,每一装配腔均通过一阻隔壁分隔成下腔体和上腔体,所述上腔体和下腔体均沿前后方向贯通所述装配腔,每相邻两下腔体的腔底壁的后端面在前后方向错位分布;所述埋持部沿前后方向插置于所述下腔体中,所述埋持部的后端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焊接部,所述埋持部的前端向上且向后折弯形成一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向后且向上倾斜延伸形成所述弹性接触部。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插接腔及其内的第一端子组件组成与前端对接连接器插接配合的前端接口组件;所述电路板的后端外露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后端,且所述电路板的后端设置有一后端接口组件,所述后端接口组件包括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一插接腔体以及一第二端子组件,所述后端接口组件用于与后端对接连接器插接配合,所述第二端子组件通过电路板与第一端子组件电连接;

16、所述第二端子组件包括若干与第一信号端子一一对应的若干第二信号端子以及与第一接地端子对应的第二接地端子;所述若干第二信号端子的其中一部分第二信号端子与所述电路板的上侧面焊接,另一部分第二信号端子和第二接地端子与电路板的下侧面焊接,所述若干第一信号端子中与其中一部分第二信号端子一一对应的第一信号端子与电路板的上侧面焊接,另一部分第一信号端子和第一接地端子与电路板的下侧面焊接。

17、本实用新型网络连接器提出了一种新的防水方案,为点胶防水方式提供一种可拆卸于第一壳体内的防护盖,防止胶水固化前渗入第一壳体前端的第一端子组件处,防止胶水封堵前端第一端子组件上本不该被封堵了部分,有效节约胶水用量,降低网络连接器整体重量。本实用新型网络连接器提供的防护盖还提供了用于装配接地端子的装配方案,接地端子与信号端子分开装配的方式可使得网络连接器的端子组件整体结构变小,网络连接器的第一壳体的内腔壁上对应于接地端子的两个弹性臂设置掏料槽,使两个弹性臂部分容纳于掏料槽中,使两个弹性臂相向的弹性接触段凸出于第一壳体内腔壁,以更好地与对接连接器的接地端子插接配合。这样可使得接地端子的两个弹性臂均不占用端子组件的空间,减少端子组件用料,结构布局更加简单紧凑。综上,与传统的网络连接器相比,本实用新型网络连接器提供的防护盖为与第一壳体可拆卸式地、随着电路板一并装于第一壳体内的防水构件,它不与第一壳体一体成型,结构简单且方便制造和组装;防护盖的另一个方面,可以作为接地端子的装配构件,使接地端子装配于其上时,还借助接地端子固定于电路板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在装配于电路板上时,防护盖通与焊接于电路板上的接地端子实现与电路板的固位,在装配于电路板上后,接地端子通过防护盖实现与第一壳体的固位。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7924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