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电气元件制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极板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极板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1 18:32:49

本申请涉及极板,尤其涉及一种极板。

背景技术:

1、双极板是燃料电池或电解槽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它通常位于电池电堆的中间,用于连接多个单元或电池堆。双极板分配区在燃料电池和电解槽中起到连接、分配气体、传导电子、密封和提供支撑的关键作用。它的设计和性能对于电池系统的效率、稳定性和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板,旨在降低流场分配区的流动阻力,减小能源消耗,提高系统效率。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板,所述极板包括流场分配区,所述流场分配区具有多个流道槽,所述流道槽设有至少两个直流段,相邻所述直流段形成的夹角角度大于90°。

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相邻所述直流段形成的夹角角度小于170°。

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极板具有第一面,所述第一面还具有流道脊;

5、所述第一面的所述流道槽的宽度为0.1mm-1.5mm,深度为0.2mm-0.8mm;

6、所述第一面的所述流道脊的宽度为0.1mm-1.2mm,高度为0.2mm-0.8mm。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面的所述流道槽用于流通气体。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极板具有第二面,所述第二面还具有流道脊;

9、所述第二面的所述流道槽的宽度为0.1mm-1.2mm,深度为0.2mm-0.8mm;

10、所述第二面的所述流道槽的宽度为0.1mm-1.5mm,高度为0.2mm-0.8mm。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面的所述流道槽用于流通冷却介质。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流场分配区包括进口分配区和出口分配区;

13、所述极板还包括流场反应区,所述进口分配区、所述流场反应区和所述出口分配区相连通。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进口分配区和所述出口分配区沿所述流场反应区的中心对称。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极板还包括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

16、所述进口分配区与所述介质进口相连通;

17、所述出口分配区与所述介质出口相连通。

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极板应用于电解槽或燃料电池。

19、本申请中,将流场分配区中的流道槽设置为至少两个相邻夹角角度大于90°的直流段,减小流道槽的弯曲度,减小流场分配区对介质流动产生的阻力。流场分配区具有较低的流动阻力,可以使得气体可以更轻松地流动,减小能源消耗,有助于提高整个系统额效率,减少了功率损耗,使燃料电池或电解槽在给定的输入条件小产生更多的输出;对于维持燃料电池或电解槽系统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有助于实现更均匀的气体分布,确保每个电池单元或电池堆中的气体供应均匀,有助于避免局部过饱或过干燥,从而提高燃料电池或电解槽的性能和寿命;减小气体流失或泄漏的风险,节省燃料或气体成本;减少需要的能量来推动气体流动,有助于降低维护和操作费用,减少系统的运行成本。

20、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技术特征:

1.一种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1)包括流场分配区,所述流场分配区具有多个流道槽(11),所述流道槽(11)设有至少两个直流段(111),相邻所述直流段(111)形成的夹角角度大于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板,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直流段(111)形成的夹角角度小于1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的所述流道槽(11)的宽度为0.1mm-1.5mm,深度为0.2mm-0.8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的所述流道槽(11)用于流通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1)具有第二面,所述第二面具有流道脊(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的所述流道槽(11)用于流通冷却介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场分配区包括进口分配区(13)和出口分配区(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分配区(13)和所述出口分配区(14)沿所述流场反应区(15)的中心对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1)还包括介质进口(16)和介质出口(1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1)应用于电解槽或燃料电池。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极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板。极板包括流场分配区,流场分配区具有多个流道槽,流道槽设有至少两个直流段,相邻直流段形成的夹角角度大于90°。将流场分配区中的流道槽设置为至少两个相邻夹角角度大于90°的直流段,减小流场分配区对介质流动产生的阻力,流场分配区具有较低的流动阻力能够提高系统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维持系统稳定性以及降低运行成本等。技术研发人员:邹柏强,胡鹏,姜天豪,毕飞飞,蓝树槐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治臻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13技术公布日:2024/7/25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7964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