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电气元件制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连接器模块和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  正文

连接器模块和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1 18:35:40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模块和包括该连接器模块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1、在现有技术中,包括上、下两个端口的连接器通常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中的上连接器模块和下连接器模块。下连接器模块包括第一保持体和分别安装在第一保持体的顶部和底部上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上连接器模块包括第二保持体和分别安装在第二保持体的顶部和底部上的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

2、在现有技术中,第三和第四端子的尺寸和结构不同于第一和第二端子,这导致第二保持体的尺寸和结构不同于第一保持体,因此,需要采用两套不同的模具来制造第一保持体和第二保持体,增加了制造成本。

3、此外,在现有技术中,第二保持体的后部需要插装到第一保持体中,这会增加第二保持体的尺寸,并且会导致第二保持体的结构变得非常复杂,这同样会增加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模块。所述连接器模块包括:第一端子模块,包括一排第一端子和支持所述一排第一端子的第一前注塑体和第一后注塑体;第二端子模块,包括一排第二端子和支持所述一排第二端子的第二前注塑体和第二后注塑体;第一保持体,所述第一端子模块和所述第二端子模块被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保持体的顶部和底部上;第三端子模块,包括一排第三端子和支持所述一排第三端子的第三前注塑体和第三后注塑体;第四端子模块,包括一排第四端子和支持所述一排第四端子的第四前注塑体和第四后注塑体;和第二保持体,所述第三和第四前注塑体被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保持体的顶部和底部上,以将所述第三和第四端子模块的前部保持在所述第二保持体上。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三后注塑体和所述第四后注塑体被插装到所述第一保持体上,以将所述第三端子模块和所述第四端子模块的后部保持在所述第一保持体上。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保持体和所述第二保持体分别具有纵向、横向和高度方向,所述第一保持体和所述第二保持体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相对并彼此平行设置。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保持体和所述第二保持体相同。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保持体上形成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第三后注塑体和所述第四后注塑体被分别插装到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中。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插槽的内壁面上形成第一卡槽,在所述第三后注塑体上形成有凸起的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槽接合,以将所述第三后注塑体保持在所述第一插槽中;在所述第二插槽的内壁面上形成第二卡槽,在所述第四后注塑体上形成有凸起的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槽接合,以将所述第四后注塑体保持在所述第二插槽中。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保持体上还形成有第三插槽,所述第一后注塑体被插装到所述第三插槽中,以将所述第一端子模块的后部保持在所述第一保持体上;在所述第三插槽的内壁面上形成第三卡槽,在所述第一后注塑体上形成有凸起的第三卡扣,所述第三卡扣与所述第三卡槽接合,以将所述第一后注塑体保持在所述第三插槽中。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保持体具有在其纵向上相对的前端和后端,在其横向上相对的左侧和右侧以及在其高度方向上相对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一插槽、所述第二插槽和所述第三插槽在所述高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保持体,所述第一插槽位于所述第一保持体的后端,所述第三插槽靠近所述第一保持体的前端,所述第二插槽位于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三插槽之间。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插槽的左右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形成有所述第一卡槽,在所述第二插槽的左右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形成有所述第二卡槽,在所述第三插槽的左右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形成有所述第三卡槽;在所述第三后注塑体的左右两侧上分别形成有所述第一卡扣,在所述第四后注塑体的左右两侧上分别形成有所述第二卡扣,在所述第一后注塑体的左右两侧上分别形成有所述第三卡扣。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保持体的前端上形成有沿其高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保持体的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在所述第一前注塑体的底面上形成有凸起的第一插柱,所述第一插柱被插装到所述第一插孔中,以将所述第一端子模块的前部保持在所述第一保持体上;在所述第二前注塑体的顶面上形成有凸起的第二插柱,所述第二插柱被插装到所述第二插孔中,以将所述第二端子模块的前部保持在所述第一保持体上。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插孔包括两个第一方形孔,所述第一插柱包括与所述两个第一方形孔分别对应的两个第一方形柱;所述第二插孔包括一个第二方形孔和两个第二圆形孔,所述第二插柱包括与所述一个第二方形孔对应的一个第二方形柱以及与所述两个第二圆形孔分别对应的两个第二圆形柱。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两个第一方形孔、所述一个第二方形孔和所述两个第二圆形孔在所述第一保持体的横向上排成一行;所述一个第二方形孔位于所述两个第一方形孔之间,并且所述两个第一方形孔位于所述两个第二圆形孔之间。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二保持体的前端上形成有沿其高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保持体的第三插孔和第四插孔;在所述第三前注塑体的底面上形成有凸起的第三插柱,所述第三插柱被插装到所述第三插孔中,以将所述第三端子模块的前部保持在所述第二保持体上;在所述第四前注塑体的顶面上形成有凸起的第四插柱,所述第四插柱被插装到所述第四插孔中,以将所述第四端子模块的前部保持在所述第二保持体上。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三插孔包括两个第三方形孔,所述第三插柱包括与所述两个第三方形孔分别对应的两个第三方形柱;所述第四插孔包括一个第四方形孔和两个第四圆形孔,所述第四插柱包括与所述一个第四方形孔对应的一个第四方形柱以及与所述两个第四圆形孔分别对应的两个第四圆形柱。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两个第三方形孔、所述一个第四方形孔和所述两个第四圆形孔在所述第二保持体的横向上排成一行;所述一个第四方形孔位于所述两个第三方形孔之间,并且所述两个第三方形孔位于所述两个第四圆形孔之间。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保持体的底部上形成有一排第一定位槽,用于定位所述一排第二端子;并且在所述第二保持体的底部上形成有一排第二定位槽,用于定位所述一排第四端子。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一排第一端子的后部相对于所述一排第一端子的前部被朝下垂直弯折,并且所述一排第二端子的后部相对于所述一排第二端子的前部被朝下垂直弯折;所述第一前注塑体被注塑在所述一排第一端子的前部上并靠近所述一排第一端子的前端,所述第一后注塑体被注塑在所述一排第一端子的后部上并靠近所述一排第一端子的后端;所述第二前注塑体被注塑在所述一排第二端子的前部上并靠近所述一排第二端子的前端,所述第二后注塑体被注塑在所述一排第二端子的后部上并靠近所述一排第二端子的后端。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一排第三端子的后部相对于所述一排第三端子的前部被朝下垂直弯折,并且所述一排第四端子的后部相对于所述一排第四端子的前部被朝下垂直弯折;所述第三前注塑体被注塑在所述一排第三端子的前部上并靠近所述一排第三端子的前端,所述第三后注塑体被注塑在所述一排第三端子的后部上并靠近所述一排第三端子的后端;所述第四前注塑体被注塑在所述一排第四端子的前部上并靠近所述一排第四端子的前端,所述第四后注塑体被注塑在所述一排第四端子的后部上并靠近所述一排第四端子的后端。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三端子模块还包括在分别注塑在所述一排第三端子的前部和后部上的两个增强注塑体,所述两个增强注塑体位于所述第三前注塑体和所述第三后注塑体之间。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一排第一端子和所述一排第二端子的前端从所述第一保持体的前端延伸出,用于与第一对配连接器的第一对配端子电接触;所述一排第三端子和所述一排第四端子的前端从所述第二保持体的前端延伸出,用于与第二对配连接器的第二对配端子电接触;所述一排第一端子、所述一排第二端子、所述一排第三端子和所述一排第四端子的后端从所述第一保持体的底部外露出,用于焊接到电路板上。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保持体的左右两侧的外侧面上分别形成有沿所述第一保持体的纵向延伸的第一引导槽,所述第一引导槽用于与连接器壳体的侧壁的内侧面上的第一引导肋配合,以引导所述第一保持体插装到所述连接器壳体中;或者在所述第一保持体的左右两侧的外侧面上分别形成有沿所述第一保持体的纵向延伸的第一引导肋,所述第一引导肋用于与连接器壳体的侧壁的内侧面上的第一引导槽配合,以引导所述第一保持体插装到所述连接器壳体中。

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二保持体的左右两侧的外侧面上分别形成有沿所述第二保持体的纵向延伸的第二引导槽,所述第二引导槽用于与连接器壳体的侧壁的内侧面上的第二引导肋配合,以引导所述第二保持体插装到所述连接器壳体中;或者在所述第二保持体的左右两侧的外侧面上分别形成有沿所述第二保持体的纵向延伸的第二引导肋,所述第二引导肋用于与连接器壳体的侧壁的内侧面上的第二引导槽配合,以引导所述第二保持体插装到所述连接器壳体中。

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保持体位于所述第一保持体的正上方并在高度方向上间隔开预定距离;所述一排第三端子和所述一排第四端子的后部在所述第一保持体和所述第二保持体的后端之间延伸;所述一排第三端子和所述一排第四端子的前部在所述第二保持体的前端和后端之间延伸。

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和前述连接器模块,插装到所述连接器壳体中。

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左右侧壁的内侧面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引导肋,所述第一引导肋与所述第一保持体上的第一引导槽配合,以引导所述第一保持体插装到所述连接器壳体中;或者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左右侧壁的内侧面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引导槽,所述第一引导槽与所述第一保持体上的第一引导肋配合,以引导所述第一保持体插装到所述连接器壳体中。

2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左右侧壁的内侧面上分别形成有第二引导肋,所述第二引导肋与所述第二保持体上的第二引导槽配合,以引导所述第二保持体插装到所述连接器壳体中;或者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左右侧壁的内侧面上分别形成有第二引导槽,所述第二引导槽与所述第二保持体上的第二引导肋配合,以引导所述第二保持体插装到所述连接器壳体中。

28、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三前注塑体和第四前注塑体被分别安装在第二保持体的顶部和底部上,以允许第二保持体被制造成与第一保持体相同。因此,本实用新型只需要采用一套模具就能够制造第一保持体和第二保持体,从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29、此外,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述一些实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三和第四端子模块的后部被插装到第一保持体上,因此,第二保持体无需插装到第一保持体上,从而能够减小第二保持体的体积和能够简化第二保持体的结构,降低了第二保持体的制造成本。

30、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7977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