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线、电连接设备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1 18:36:21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电源线、电连接设备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漏电流检测断路器lkg iruit ttor intrruptr,li是一种电器用的电源连接装置,能够通过漏电流检测线检测电源线线组的漏电流,并在检测到一定漏电流的时候切断电器的电源连接,保证使用安全。
2、在现有的漏电流检测断路器中,通常采用屏蔽线组成漏电流检测线,当电源线中火线或零线的漏电流检测线出现断路,电器仍能供电输出,此时电器可能存在用电安全隐患,但是相关技术的漏电流检测断路器却无法反映漏电流检测线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线、电连接设备及用电设备,能够完善地检测屏蔽导体结构出现漏电流和开路情况。
2、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线,包括第一载流线和第二载流线,所述电源线靠近输入端用于与检测保护装置连接,靠近输出端用于与负载设备连接,所述电源线还包括:
3、第一屏蔽导体结构,包覆所述第一载流线,所述第一屏蔽导体结构包括靠近所述输入端的第一端、靠近所述输出端的第二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第三端;
4、第二屏蔽导体结构,包覆所述第二载流线,所述第二屏蔽导体结构包括靠近所述输入端的第四端、靠近所述输出端的第五端以及位于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五端之间的第六端;
5、第一导线,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检测保护装置;
6、第二导线,用于连接所述第四端和所述检测保护装置;
7、第一返回线,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端和所述检测保护装置;
8、第二返回线,用于连接所述第五端和所述检测保护装置;
9、跳接线,用于连接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六端。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三端之间的第一屏蔽导体结构构成第一检测分段,所述第三端到所述第二端之间的第一屏蔽导体结构构成第二检测分段,所述第四端到所述第六端之间的第二屏蔽导体结构构成第三检测分段,所述第六端到所述第五端之间的第二屏蔽导体结构构成第四检测分段,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六端通过所述跳接线构成第五检测分段。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跳接线的数量为n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具有n个所述第三端,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五端之间具有n个所述第六端,以形成n个所述第五检测分段,n为大于1的正整数。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跳接线包括从所述第三端引出的第一金属导体和从所述第六端引出的第二金属导体,所述第一金属导体与所述第二金属导体连接;
13、或者,所述跳接线包括从所述第三端引出的第一金属导体,所述第一金属导体连接到所述第六端;
14、或者,所述跳接线包括从所述第六端引出的第二金属导体,所述第一金属导体连接到所述第三端。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导体结构包括包覆所述第一载流线的第一屏蔽组件,所述第二屏蔽导体结构包括包覆所述第二载流线的第二屏蔽组件,至少一部分的所述第一屏蔽组件于所述第三端抽出作为所述第一金属导体,至少一部分的所述第二屏蔽组件于所述第六端抽出作为所述第二金属导体。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组件包括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所述第一屏蔽层包裹所述第二屏蔽层,所述第二屏蔽组件包括第三屏蔽层和第四屏蔽层,所述第三屏蔽层包裹所述第四屏蔽层;一部分所述第一屏蔽层于所述第三端引出作为所述第一金属导体,一部分所述第三屏蔽层于所述第六端引出作为所述第二金属导体。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导体结构包括第五导线,所述第五导线从所述第一屏蔽导体结构的第一端引出形成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二屏蔽导体结构包括第六导线,所述第六导线从所述第二屏蔽导体结构的第四端引出形成所述第二导线;
18、所述第一返回线和所述第五导线中的至少一条设置在所述第一屏蔽层和所述第二屏蔽层之间;所述第二返回线和所述第六导线中的至少一条设置在所述第三屏蔽层和所述第四屏蔽层之间。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组件为第五屏蔽层,所述第二屏蔽组件为第六屏蔽层,一部分所述第五屏蔽层于所述第三端引出作为所述第一金属导体,一部分所述第六屏蔽层于所述第六端引出作为所述第二金属导体。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导体结构包括第三导线,所述第二屏蔽导体结构包括第四导线,所述第三导线从所述第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端,所述第四导线从所述第四端延伸到所述第五端,至少一部分的所述第三导线于所述第三端抽出作为所述第一金属导体,至少一部分的所述第四导线于所述第六端抽出作为所述第二金属导体。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跳接线为第三金属导体,所述第三金属导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端。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导体结构包括第五导线,所述第五导线从所述第一屏蔽导体结构的第一端引出形成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二屏蔽导体结构包括第六导线,所述第六导线从所述第二屏蔽导体结构的第四端引出形成所述第二导线。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导体结构包括包覆所述第一载流线的第一屏蔽组件,所述第二屏蔽导体结构包括包覆所述第二载流线的第二屏蔽组件,所述第五导线与所述第一屏蔽组件导电接触,所述第六导线与所述第二屏蔽组件导电接触。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组件包括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所述第一屏蔽层包裹所述第二屏蔽层,所述第二屏蔽组件包括第三屏蔽层和第四屏蔽层,所述第三屏蔽层包裹所述第四屏蔽层;
25、所述第一返回线和所述第五导线中的至少一条设置在所述第一屏蔽层和所述第二屏蔽层之间;所述第二返回线和所述第六导线中的至少一条设置在所述第三屏蔽层和所述第四屏蔽层之间。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返回线和所述第二返回线包裹有绝缘外皮;所述第一返回线靠近所述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二屏蔽层或所述第五导线,所述第二返回线靠近所述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屏蔽层、所述第四屏蔽层或所述第六导线。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返回线由所述第五导线的一部分包裹绝缘外皮得到,和/或所述第二返回线由所述第六导线的一部分包裹绝缘外皮得到。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二屏蔽层、所述第三屏蔽层或者所述第四屏蔽层为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和导电的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所述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二屏蔽层、所述第三屏蔽层或者所述第四屏蔽层的形状为环状、网状、螺旋状中的一种。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层和所述第三屏蔽层为铜网,所述第二屏蔽层和所述第四屏蔽层为铝箔。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组件还包括第一包覆膜,所述第一包覆膜包裹所述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二屏蔽组件还包括第二包覆膜,所述第二包覆膜包裹所述第三屏蔽层。
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包覆膜的外侧为绝缘体,内侧为导体以包裹所述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二包覆膜的外侧为绝缘体,内侧为导体以包裹所述第三屏蔽层。
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流线由第一绝缘层包裹,所述第一屏蔽导体结构包裹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载流线由第二绝缘层包裹,所述第二屏蔽导体结构包裹所述第二绝缘层。
3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导体结构的外侧包裹第三绝缘层,和/或所述第二屏蔽导体结构的外侧包裹第四绝缘层,所述电源线还包括外层绝缘层,所述外层绝缘层包裹所述第三绝缘层和/或所述第四绝缘层。
3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层绝缘层与所述第三绝缘层和所述第四绝缘层之间留有填充空间,所述第一返回线和所述第二返回线设置在所述填充空间。
35、第二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设备,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检测保护装置和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源线,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端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六端位于所述电源线与所述壳体的连接处。
36、第三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设备,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检测保护装置和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源线,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端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六端位于所述电源线与所述负载设备的连接处。
37、第四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设备,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检测保护装置和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源线,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端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六端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负载设备之间。
3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保护装置包括:
39、开关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源线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力连接;
40、驱动模块,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导线连接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返回线连接所述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导线连接所述第四端以及通过所述第二返回线连接所述第五端,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屏蔽导体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屏蔽导体结构的检测到漏电流或者发生开路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开关模块断开所述电源线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力连接。
41、第五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负载设备和第二方面、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所述的电连接设备,所述电源线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负载设备。
42、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源线、电连接设备及用电设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源线设置第一屏蔽导体结构和第二屏蔽导体结构,两者分别包裹第一载流线和第二载流线,第一屏蔽导体结构从输入端到输出端依次具有第一端、第三端和第二端,第二屏蔽导体结构从输入端到输出端依次具有第四端、第六端和第五端,其中第一端通过第一导线连接到检测保护装置,第四端通过第二导线连接到检测保护装置,第二端通过第一返回线连接到检测保护装置,第五端通过第二返回线连接到检测保护装置,在第三端和第六端之间设置跳接线,由此可以划分出五个检测分段,分别是由第一屏蔽导体结构位于第一端与第三端之间的部分构成的第一检测分段,由第一屏蔽导体结构位于第三端与第二端之间的部分构成的第二检测分段,由第二屏蔽导体结构位于第四端与第六端之间的部分构成的第三检测分段,由第二屏蔽导体结构位于第六端与第五端之间的部分构成的第四检测分段,由位于第三端与第六端之间的跳接线构成的第五检测分段,利用这五个检测分段配合检测保护装置,可以针对电源线的不同位置检测是否出现漏电流或者出现开路,从而提高用电设备的安全性。
43、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44、附图说明
4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屏蔽导体结构和第二屏蔽导体结构与检测保护装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4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屏蔽导体结构和第二屏蔽导体结构之间具有n段第五检测分段的示意图;
47、图3a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过第一金属导体和第二金属导体连接的示意图;
48、图3b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跳接线的第一金属导体连接到第六端的示意图;
49、图3c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跳接线的第二金属导体连接到第三端的示意图;
50、图3d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跳接线为额外导线连接第三端和第六端的示意图;
51、图4a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一的第一检测分段、第二检测分段、第三检测分段和第四检测分段的截面图;
52、图4b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一的第五检测分段的截面图;
53、图5a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二的第一检测分段、第二检测分段、第三检测分段和第四检测分段的截面图;
54、图5b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二的第五检测分段的截面图;
55、图6a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三的第一检测分段、第二检测分段、第三检测分段和第四检测分段的截面图;
56、图6b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三的第五检测分段的截面图;
57、图7a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三的第一检测分段、第二检测分段、第三检测分段和第四检测分段的截面图;
58、图7b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三的第五检测分段的截面图;
59、图8a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三的第一检测分段、第二检测分段、第三检测分段和第四检测分段的截面图;
60、图8b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三的第五检测分段的截面图;
61、图9a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三的第一检测分段、第二检测分段、第三检测分段和第四检测分段的截面图;
62、图9b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三的第五检测分段的截面图;
63、图10a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示例四的第一检测分段和第三检测分段的截面图;
64、图10b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示例四的第二检测分段和第四检测分段的截面图;
65、图10c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示例四的第五检测分段的截面图;
66、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设备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7981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