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插针浮动的PCB板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1 18:53:24
本技术涉及pcb插针连接,尤其涉及到一种带插针浮动的pcb板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发展,控制器的集成度和模块化要求越来越高,在许多驱控一体产品中,通常会有几个pcb板配合连接,常常需要用到板间连接器。
2、现有pcb连接大多采用焊线式连接、贴片式连接、针尾端与板焊接等方式,上述连接方式有各自适配的应用场景。针对产品需求,可适当搭配使用。
3、焊线式连接易导致线缆相互缠绕,增加作业人员失误风险,同时维护不方便;贴片式连接针尾端与板焊接方式由于很大程度受针尺寸的影响,应用场景偏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针尾端与板焊接连接方式基础上提出一种插针式连接结构,从而提供了一种带插针浮动的pcb板连接器结构。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带插针浮动的pcb板连接器结构,包括:
4、支承件,该支承件包括至少一组相互连通的装配孔和插接孔,装配孔和插接孔之间设有一阶梯面;
5、pcb板,该pcb板固定于支承件的表面;
6、插接母针,设置于装配孔内,其底部具有一插接腔体;
7、针套,设置于装配孔内且套设于插针母针的上端,针套与插针母针相接触;针套的内部顶端与插针母针的顶部之间留有间隙;针套的顶部穿过pcb板并与pcb板相连接。
8、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装配孔内还设有限位导向结构,该限位导向结构为凸出于所述装配孔内壁的环形凸起。
9、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起的截面为三角状。
10、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装配孔为两段式,包括第一孔位和设置于第一孔位上端的第二孔位,限位导向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孔位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孔位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孔位的直径。
11、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针母针包括母针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母针本体上端的连接端;
12、母针本体为圆柱状,其位于第一孔位内且其部分延伸至第二孔位内,所述插接腔体位于母针本体的底部;
13、所述连接端位于第二孔位内,所述连接端的顶面为圆形且呈水平状,所述连接端的顶部外壁为弧面。
14、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针套包括针套主体和设置于所述针套主体上端的针头;
15、所述针套主体位于第二孔位内,所述针套主体包括圆柱段和设置于所述圆柱段下端的圆台段,所述针套主体为中空状,所述针套主体的外壁均匀设置有若干条孔。
16、所述针头穿过pcb板并与pcb板相连接。
1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插针浮动的pcb板连接器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
18、1、本技术方案的插针母针采用浮动设计,其与针套之间采用线接触,且针套瓣状类似片簧,是插针母针与针套承较可靠的柔性连接,在公针插入插针母针的连接腔体后,由于该柔性连接,在插针母针与公针对接时,母针轻微的浮动量可以减少插针母针的磨损,延长插针母针的使用寿命;
19、2、本技术方案采用针套与pcb板锡焊连接,针套与插针母针通过针套瓣状弹性连接,这种柔性连接的方式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20、3、本技术方案的装配孔内设置凸起,对插针母针起到定心导向作用,在插针母针与公针对插时,避免不对中情况。
技术特征:1.一种带插针浮动的pcb板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插针浮动的pcb板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孔(101)内还设有限位导向结构,该限位导向结构为凸出于所述装配孔(101)内壁的环形凸起(5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插针浮动的pcb板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500)的截面为三角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插针浮动的pcb板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孔(101)为两段式,包括第一孔位和设置于第一孔位上端的第二孔位,限位导向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孔位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孔位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孔位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插针浮动的pcb板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母针(300)包括母针本体(302)和设置于所述母针本体(302)上端的连接端(3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插针浮动的pcb板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套(400)包括针套主体(401)和设置于所述针套主体(401)上端的针头(402);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插针浮动的PCB板连接器结构,包括:支承件,该支承件包括至少一组相互连通的装配孔和插接孔,装配孔和插接孔之间设有一阶梯面;PCB板,该PCB板固定于支承件的表面;插接母针,设置于装配孔内,其底部具有一插接腔体;针套,设置于装配孔内且套设于插针母针的上端,针套与插针母针相接触;针套的内部顶端与插针母针的顶部之间留有间隙;针套的顶部穿过PCB板并与PCB板相连接。本技术方案的插针母针采用浮动设计,其与针套之间留有间隙,在公针插入插针母针的连接腔体后,因为间隙的存在,可以防止插针母针向上顶损坏针套的情况发生,延长插针母针、针套的使用寿命。技术研发人员:朱炳坤,刘小平,张俊磊,尹朝新,胡正委,潘鹏胜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桥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222技术公布日:2024/7/2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8094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