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电气元件制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线束转接结构、电池单体及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线束转接结构、电池单体及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1 18:55:06

本技术涉及电芯测温,特别涉及线束转接结构、电池单体及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1、新能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风险,需要实时监控电芯内部温度,以便在电芯出现特殊温度进行预警或者及时给开启水冷、风热等温控策略提供响应变量,现有的电芯内部温度监测方式主要通过感温线束伸入至电芯内部测量实现,在这种方式中,一旦感温线束的外皮发生破损,电芯内部电解液会顺着感温线束的外皮通道向外漏出,从而对电池包的绝缘性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线束转接结构、电池单体及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装置,旨在改善电芯测温过程中电解液顺着破损的感温线束外皮通道向外漏出,从而降低了电池包的绝缘性能的情况。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线束转接结构,包括:

3、电芯顶盖,形成有沿第一方向贯通的安装孔;以及,

4、转接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孔,所述转接座内设置有电转接部,所述电转接部具有分别显露于所述电芯顶盖的两侧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以电连接感温线束,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以电连接外部线束。

5、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电转接部设置在转接座的内部,且电连接部还具有分别显露于电芯顶盖两侧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能够分别连接设置在电芯内部的感温线束和设置在电芯外部的外部线束,由于电转接部只允许电流通过,在实现了感温线束与外部线束电流导通的同时还能够有效防止电解液顺着感温线束外漏,提升了电池包的绝缘性能,降低了电池包短路失火的概率。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座处在所述电芯顶盖内侧的部分侧向凸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抵接至所述电芯顶盖。由于转接座侧向凸设有止挡部,在电芯内压的作用下,通过止挡部能够与电芯顶盖之间产生抵接限位,能够将电芯内压力施加在止挡部上,从而减轻了转接座与电芯顶盖之间的密封结构的密封压力,防止了转接座向外脱落。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挡部呈环状设置。通过将止挡部围绕转接座设置呈环状,能够有效增大止挡部与电芯顶盖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所述转接座能够承受更大的电芯内压力,降低了转接座与电芯顶盖之间密封失效的概率。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挡部与所述电芯顶盖之间涂覆设置有密封胶。通过在止挡部与电芯顶盖之间涂覆密封胶,能够防止电解液从电芯顶盖与转接座的装配间隙中溢出,提升了转接座与电芯顶盖之间的密封性能。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束转接结构还包括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围绕所述转接座设置,且处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电芯顶盖之间。通过在止挡部与电芯顶盖之间设置密封环,能够提升转接座与电芯顶盖之间的密封性能,电芯内部压力越大,止挡部对密封环的挤压程度越大,也即是密封环的变形程度越大,转接座与电芯顶盖之间的密封效果越好。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挡部朝向所述电芯顶盖的端面上形成有环形密封槽,所述密封环设于所述环形密封槽内。通过环形密封槽能够对密封环进行限位,防止密封环受压形变后从止挡部上被挤出,提升了密封环的可靠性。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顶盖的外侧设置有锁止部,所述锁止部连接所述转接座,以向外拉紧所述转接座。通过锁止部向外拉紧转接座,能够防止转接座在外力作用下向电芯内部松动,从而提升了转接座与电芯顶盖的配合界面处的密封效果,结合止挡部的止挡限位,转接座能够被充分锁止在电芯顶盖上,也即是,转接座与电芯顶盖之间时刻处于良好的密封状态。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座部分伸出所述安装孔外以形成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的外侧设有外螺纹;

13、所述锁止部包括螺帽,所述螺帽螺纹连接至所述配合部。

14、可以理解的是,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装配人员或设备能够便捷地将螺帽连接至转接座的配合部,且旋拧的可控程度较高,可以方便的为配合部提供合适的外部拉力,以防止螺纹滑丝以及止挡部受压变形,同时,由于螺纹连接存在自锁效应,还能降低锁止部发生松动概率,可靠性更高。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帽与所述电芯顶盖之间设置有防松垫圈。通过设置防松垫圈,能够为螺帽提供沿周向方向止挡作用力,进一步降低了螺帽发生松动的概率。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帽与所述电芯顶盖之间设置有防护垫圈。通过设置所述防护垫圈,能够在螺帽的旋拧过程中对电芯顶盖进行保护,改善了螺帽刮伤电芯顶盖的情况。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转接部至少部分与所述转接座一体成型设置。由于电转接部与转接座一体成型设置,消除了使得电转接部与转接座之间的装配间隙,从而无需对电转接部与转接座进行密封,能够将电解液阻隔在转接座处,提升了电池包的密封效果。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转接部包括能够相互插设而电连接的插座部和插头部,所述插座部与所述转接座一体成型设置;

19、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所述插座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所述插头部。

20、由于第一连接部包括插座部,第二连接部包括插头部,因此,感温线束电连接在插座部上,外部线束电连接在插头部上,同时由于插座部和插头部能够相互插设而电连接,因此可以通过抽插插头部方便的控制感温线束与外部线束电路的通断,在电池单体的生产过程中,插头部与插座部可以分离设置,在电池模组的成组过程中再将两者进行插接导通,能有效提高产线生产效率以及降低了特制电芯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由于插座部与转接座一体成型设置,能够显著提升插座部与转接座之间的密封性能。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座的外侧端可拆卸设置有连接座,所述插头部穿设于所述连接座。由于连接座与转接座可拆卸连接设置,可以便捷地带动插头部与插座部断开与连通,同时,在连接座与转接座的连接作用下,插头部不容易与插座部之间发生松脱,线束转接结构的可靠性更高。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座与所述连接座其中之一上设置有卡凸,另一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凸与所述卡槽能够相互卡接配合。通过卡凸与卡槽的卡接配合,能够高效地进行连接座与转接座的连接,在电池模组的成组过程中,可以通过连接座简单且高效地带动插头部插接至插座部上,提升了对于电池模组的生产效率。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的直径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7mm。此时,根据大部分电芯顶盖的实际尺寸以及转接座的安装需求合理地设定安装孔的大小,将安装孔的直径设置在5mm至7mm之间,在满足转接座的安装需求的前提下,还能尽可能的减小转接座与电芯顶盖的接触面积,以降低密封难度。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顶盖上还设置有防爆阀,所述电芯顶盖的安装孔邻近所述防爆阀设置。通过在电芯顶盖上设置防爆阀,能够在电芯内部压力过高的第一时间内被破坏,以释放电芯内部的压力,降低热失控中电池受损伤的程度,同理,也能够对安装至相邻较近的安装孔上的转接座提供保护,降低了转接座承受过大内压而发生损坏或松脱的概率。

25、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线束转接结构。

26、由于设置上述实施例中的线束转接结构,所述电池单体的电解液溢出的情况得到改善,绝缘性能得以提高。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插槽,所述电池单体还包括感温线束,所述感温线束的线芯插入所述插槽内而电连接。由于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插槽,方便了感温线束的线芯插入其中进行连接,提升了连接操作效率,通过感温线束能够实时监测电芯内部的温度情况,并且通过线芯与第一连接部的电连接能够向外反馈电信号。

2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插槽内和/或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感温线束的外皮之间设有密封胶。在插槽内附图密封胶,能够辅助连接感温线束的线芯与第一连接部,使之连接牢固,同时还能对两者之间的装配间隙进行密封,以阻隔电解液进入至第一连接部内部;在第一连接部与感温线束的外皮之间设有密封胶还能够辅助连接感温线束的外皮与第一连接部,使之连接牢固,同时还能阻隔电解液进入至插槽内,进一步提升了对于感温线束的线芯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的密封效果。

29、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单体。

30、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模组。

31、第五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包,所述电池包用于提供电能。

32、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31/18101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