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工程车驾驶舱内部的顶棚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3:14:41
本技术涉及工程车顶棚,具体为一种用于工程车驾驶舱内部的顶棚结构。
背景技术:
1、工程车是一个建筑工程的主干力量,以用于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设效率,大大减少了工程作业人力,被广泛应用于工程作业中的运载,挖掘,抢修,甚至作战等工程作业中,工程车驾驶室是工程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用于对车辆操作人员进行承载和危险区域中冶中的安全防护。
2、现有专利(公开号:cn 219172542 u)公开了一种工程车驾驶室,涉及工程车技术领域。包括驾驶室主框架、用于加固防护的第一防撞吸能板和第二防撞吸能板,所述驾驶室主框架上端一体化设置有与第一防撞吸能板活动轴接的第一轴接部。该工程车驾驶室,在驾驶室主框架顶部和外端框架处,均开设有用于应急逃生的应急开口,并在应急开口外部均设置有用于对驾驶室防碰撞加固保护的第一、第二防撞吸能板,且第一、第二防撞吸能板均通过限位轴与驾驶室主框架呈可翻转连接,并可通过驾驶室主框架内部第一、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辅助第一、第二防撞吸能进行便捷打开,方便工程车驾驶室在车门受损变形和滚石挤压情况下发生进行安全逃生。
3、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关注,世界各国都对土方机械驾驶室内噪声要求越来越严格,我国同样也在不断提高工程车的噪声要求,然而现有的工程车驾驶室,其顶棚用料单一,靠自身性能吸音,降噪性能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工程车驾驶舱内部的顶棚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工程车驾驶舱内部的顶棚结构,包括顶棚主体,所述顶棚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吸音隔热层、第一粘合层、硬质基层、第二粘合层和表面吸音层,所述硬质基层为涤纶短纤维和改性涤纶纤维混合后针刺而成。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吸音隔热层由涤纶短纤维pet梳理直立而成。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表面吸音层由涤纶短纤维pet混合后针刺而成。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吸音隔热层的纤维细度为11d,面密度为700~900g/㎡,厚度20mm。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硬质基层的纤维细度为11d,面密度为1100~1300g/㎡,孔间距为0.3-0.5mm。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表面吸音层的纤维细度为8d,面密度为320~380g/㎡,孔间距为0.3-0.5mm。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粘合层为压敏胶,第二粘合层为共聚酯热熔胶。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工程车驾驶舱内部的顶棚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该一种用于工程车驾驶舱内部的顶棚结构,通过设置的表面吸音层和吸音隔热层,相较于现有技术,本顶棚结构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低熔点纤维,在提供成型强度的同时,又加持了吸音效果,可有效满足现有的工程车对于吸音性能的要求。
技术特征:1.一种用于工程车驾驶舱内部的顶棚结构,包括顶棚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主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吸音隔热层(101)、第一粘合层(102)、硬质基层(103)、第二粘合层(104)和表面吸音层(105),所述硬质基层(103)为涤纶短纤维和改性涤纶纤维混合后针刺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程车驾驶舱内部的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隔热层(101)由涤纶短纤维pet梳理直立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程车驾驶舱内部的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吸音层(105)由涤纶短纤维pet混合后针刺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工程车驾驶舱内部的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隔热层(101)的纤维细度为11d,面密度为700~900g/㎡,厚度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程车驾驶舱内部的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基层(103)的纤维细度为11d,面密度为1100~1300g/㎡,孔间距为0.3-0.5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工程车驾驶舱内部的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吸音层(105)的纤维细度为8d,面密度为320~380g/㎡,孔间距为0.3-0.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程车驾驶舱内部的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层(102)为压敏胶,所述第二粘合层(104)为共聚酯热熔胶。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工程车顶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工程车驾驶舱内部的顶棚结构,包括顶棚主体,所述顶棚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吸音隔热层、第一粘合层、硬质基层、第二粘合层和表面吸音层,所述硬质基层为涤纶短纤维和改性涤纶纤维混合而成,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硬质基层,在使用时,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低熔点纤维,在提供成型强度的同时,又加持了吸音效果,可有效满足现有的工程车对于吸音性能的要求。技术研发人员:韩彪,张益,訾甲轩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新祺晟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918技术公布日:2024/6/30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01/23904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