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其他产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侵彻战斗部尾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侵彻战斗部尾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3:47:39

本发明涉及导弹结构,主要涉及侵彻战斗部尾部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导弹结构设计中,对于侵彻战斗部一般采用两点式连接方式与舱体进行连接,由于侵彻战斗部前端为圆滑的流线型表面,不便于进行连接,因此一般采用中部主连接,尾部辅助连接的方式对战斗部进行约束固定。这种连接方式中,中部主连接位置一般在侵彻战斗部质心处,对战斗部进行所有自由度进行固定连接,理论上实现了固定连接。但是,导弹在机动飞行时所产生的横向过载会对中部主连接尾部形成巨大的弯矩,对中部主连接结构构成较大风险,为避免此种情况发生,会在侵彻战斗部尾部进行连接以降低横向弯矩的影响,因此尾部的连接方式对整个战斗部的连接安全起到重要影响。而一般侵彻战斗部为了达到更好的侵彻效果,仅在中部主连接区设置连接螺纹以便与舱体法兰进行连接,战斗部后段一般设计为侵彻导流槽,没有专门的连接接口,需要根据战斗部和舱体的实际结构形式进行尾部连接方式的设计;cn117516295a公开了一种导弹战斗部与舱体连接结构,主要解决重型战斗部在舱体内的连接强度问题和安装的便利性,既满足强度要求,又降低结构重量;cn117516295a采用径向连接紧定螺钉,对战斗部尾部导流槽柱面进行紧定的方式,对战斗部尾部形成了较好的径向约束,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侵彻战斗部尾部仅进行径向约束会使得战斗部轴向约束刚度不够,振动频率较低,与弹上其他部件低频部件形成相互干扰,增加了弹体轴向抖动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主要解决如下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侵彻战斗部尾部连接结构。

2、1、结构安装调节能力不足,无法适配多种侵彻战斗部;

3、2、侵彻战斗部尾部仅进行径向约束会使得战斗部轴向约束刚度不够,振动频率较低;

4、3、结构重量较大,成本较高,零件数量较多;

5、4、战斗部尾部空间不足,造成安装不便;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侵彻战斗部尾部连接结构,包括舱体1、侵彻战斗部2、帽型支撑环3、紧定螺钉4和螺母5;所述舱体1为圆锥型筒状薄壁结构;舱体1尾部设置后端面;舱体1尾部后端面为敞口;舱体1尾部后端面设置舱体翻边1-1;舱体翻边1-1为圆环形;舱体翻边1-1的外圆半径与舱体1尾部后端面截面的半径相同;舱体翻边1-1内圆周设置若干径向凸台1-2;径向凸台1-2端面上设置通孔;所述径向凸台1-2沿舱体翻边1-1内圆周均匀分布;所述舱体1径向凸台1-2的数量大于3个;径向凸台1-2用于连接帽型支撑3;所述舱体1内设置侵彻战斗部2;侵彻战斗部2的尾部为圆柱段;舱体1内安装侵彻战斗部2后,侵彻战斗部2的尾部伸出舱体1的后端面;侵彻战斗部2的尾部底面的外壁设置若干导流槽2-2;导流槽2-2沿侵彻战斗部2尾部底面外壁圆周均匀分布;侵彻战斗部2尾部的底面设置帽型支撑环3;所述帽型支撑环3为空心圆柱型;帽型支撑环3的一个端面外壁设置若干径向支架3-1;所述径向支架3-1在帽型支撑环3的径向方向的截面为三角形;径向支架3-1端面上设置通孔;所述径向支架3-1设置的数量大于3个;径向支架3-1沿帽型支撑环3外壁环向均匀分布;所述帽型支撑环3的另一端面设置帽型支撑环翻边3-3;帽型支撑环翻边3-3为圆环型;帽型支撑环翻边3-3的外环半径与帽型支撑环3的内圆半径相等;所述帽型支撑环3的外壁设置帽型支撑环外壁螺孔3-2;帽型支撑环外壁螺孔3-2沿帽型支撑环3外壁圆周均匀分布;帽型支撑环外壁螺孔3-2内设置紧定螺钉4;紧定螺钉4通过帽型支撑环外壁螺孔3-2与侵彻战斗部尾部外壁面2-1径向固定且顶紧;紧定螺钉4上设置安装螺母5,锁紧紧定螺钉4以防止松动;安装紧定螺钉4时,只在与侵彻战斗部尾部外壁面2-1对应的帽型支撑环外壁螺孔3-2内安装;所述帽型支撑环翻边3-3端面上设置若干帽型支撑环翻边端面螺孔3-4;帽型支撑环翻边端面螺孔3-4沿端面圆周均匀分布;帽型支撑环翻边端面螺孔3-4内设置紧定螺钉4;紧定螺钉4上设置安装螺母5;紧定螺钉4将侵彻战斗部2尾部端面轴向顶紧,安装螺母5防止松动;所述侵彻战斗部2尾部套入帽型支撑环3;所述帽型支撑环3内壁与侵彻战斗部2外壁表面之间预留间隙。

8、径向固定的原则为:以通过帽型支撑环外壁螺孔截面的圆心为中心,建立直角坐标系,在x轴同侧的帽型支撑环外壁的螺孔与y轴对称;在y轴同侧的帽型支撑环外壁的螺孔与x轴对称。

9、所述帽型支撑环外壁螺孔3-2的数量大于等于侵彻战斗部2导流槽2-2数量的2倍。

10、所述舱体1径向凸台1-2的数量为6个。

11、所述帽型支撑环外壁螺孔3-2的数量为24个。

12、所述导流槽2-2的数量为12个。

13、所述径向支架3-1的数量为6个。

14、所述帽型支撑环3采用一体化铸造成型。

15、所述预留间隙的值大于安装零件公差与安装公差之和,预留间隙避免因侵彻战斗部2与舱体1固定连接后的安装偏差导致帽型支撑环难以套入的情况,提升安装便利性。

16、所述帽型支撑环3内壁与侵彻战斗部2外壁表面之间预留间隙为3mm。

17、由于采用侵彻战斗部尾部连接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1、帽型支撑环采用整体成型,降低组装难度,提高安装便利性,同时降低安装组件的结构重量、零件数量和成本;

19、2、通过整体成型的帽型支撑环同时提供径向约束和轴向约束,大大提高了侵彻战斗部的尾部支撑刚度;

20、3、整体帽型支撑环相对分体式结构,可设置更多支架而不占用侧壁连接孔,同时也避免了分体式结构安装支架时没有操作空间的问题;

21、4、整体式帽型支撑环支架与舱体凸台内侧安装连接,不占用舱体端面空间,不影响舱段之间的连接;

22、5、增加战斗部尾部轴向约束,改善了轴向振动,从而形成更完善的战斗部尾部连接装置,即在战斗部尾部径向连接约束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轴向约束功能,实现径向和轴向同时约束。

技术特征:

1.一种侵彻战斗部尾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1)、侵彻战斗部(2)、帽型支撑环(3)、紧定螺钉(4)和螺母(5);所述舱体(1)为圆锥型筒状薄壁结构;舱体(1)尾部设置后端面;舱体(1)尾部后端面为敞口;舱体(1)尾部后端面设置舱体翻边(1-1);舱体翻边(1-1)为圆环形;舱体翻边(1-1)的外圆半径与舱体(1)尾部后端面截面的半径相同;舱体翻边(1-1)内圆周设置若干径向凸台(1-2);径向凸台(1-2)端面上设置通孔;所述径向凸台(1-2)沿舱体翻边(1-1)内圆周均匀分布;所述舱体(1)径向凸台(1-2)的数量大于3个;径向凸台(1-2)用于连接帽型支撑环(3);所述舱体(1)内设置侵彻战斗部(2);侵彻战斗部(2)的尾部为圆柱段;舱体(1)内安装侵彻战斗部(2)后,侵彻战斗部(2)的尾部伸出舱体(1)的后端面;侵彻战斗部(2)的尾部底面的外壁设置若干导流槽(2-2);导流槽(2-2)沿侵彻战斗部(2)尾部底面外壁圆周均匀分布;侵彻战斗部(2)尾部的底面设置帽型支撑环(3);所述帽型支撑环(3)为空心圆柱型;帽型支撑环(3)的一个端面外壁设置若干径向支架(3-1);所述径向支架(3-1)在帽型支撑环(3)的径向方向的截面为三角形;径向支架(3-1)端面上设置通孔;所述径向支架(3-1)设置的数量大于3个;径向支架(3-1)沿帽型支撑环(3)外壁环向均匀分布;所述帽型支撑环(3)的另一端面设置帽型支撑环翻边(3-3);帽型支撑环翻边(3-3)为圆环型;帽型支撑环翻边(3-3)的外环半径与帽型支撑环(3)的内圆半径相等;所述帽型支撑环(3)的外壁设置帽型支撑环外壁螺孔(3-2);帽型支撑环外壁螺孔(3-2)沿帽型支撑环(3)外壁圆周均匀分布;帽型支撑环外壁螺孔(3-2)内设置紧定螺钉(4);紧定螺钉(4)通过帽型支撑环外壁螺孔(3-2)与侵彻战斗部尾部外壁面(2-1)径向固定,并且顶紧;紧定螺钉(4)上设置安装螺母(5),锁紧紧定螺钉(4)以防止松动;安装紧定螺钉(4)时,只在与侵彻战斗部尾部外壁面(2-1)对应的帽型支撑环外壁螺孔(3-2)内安装;所述帽型支撑环翻边(3-3)端面上设置若干帽型支撑环翻边端面螺孔(3-4);帽型支撑环翻边端面螺孔(3-4)沿端面圆周均匀分布;帽型支撑环翻边端面螺孔(3-4)内设置紧定螺钉(4);紧定螺钉(4)上设置安装螺母(5);紧定螺钉(4)将侵彻战斗部(2)尾部端面轴向顶紧,安装螺母(5)防止松动;所述侵彻战斗部(2)尾部套入帽型支撑环(3);所述帽型支撑环(3)内壁与侵彻战斗部(2)外壁表面之间预留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侵彻战斗部尾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固定的原则为:以通过帽型支撑环外壁螺孔截面的圆心为中心,建立直角坐标系,在x轴同侧的帽型支撑环外壁的螺孔与y轴对称;在y轴同侧的帽型支撑环外壁的螺孔与x轴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侵彻战斗部尾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型支撑环外壁螺孔(3-2)的数量大于等于导流槽(2-2)数量的2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侵彻战斗部尾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径向凸台(1-2)的数量为6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侵彻战斗部尾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型支撑环外壁螺孔(3-2)的数量为24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侵彻战斗部尾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2-2)的数量为12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侵彻战斗部尾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支架(3-1)的数量为6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侵彻战斗部尾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型支撑环(3)采用一体化铸造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侵彻战斗部尾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间隙的值大于安装零件公差与安装公差之和,预留间隙避免因侵彻战斗部(2)与舱体(1)固定连接后的安装偏差导致帽型支撑环难以套入的情况,提升安装便利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侵彻战斗部尾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型支撑环(3)内壁与侵彻战斗部(2)外壁表面之间预留间隙为3mm。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侵彻战斗部尾部连接结构,主要解决侵彻战斗部与舱体两点式连接方式中,侵彻战斗部尾部连接刚度较弱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案包括舱体、侵彻战斗部、帽型支撑环、紧定螺钉和螺母;帽型支撑环为尾部带有翻边的帽型圆环,侧壁布置有沿环向均布、沿径伸出的支架,同时在侧壁和尾部翻边沿环向均布若干连接孔。应用时,将帽型支撑环的圆环套入侵彻战斗部尾部,圆环内壁与侵彻战斗部壁面留有一定间隙,帽型支撑环的支架与舱体连接,在帽型圆环侧壁和尾部翻边连接孔安装紧定螺钉,通过紧定螺钉使得帽型支撑环与侵彻战斗部之间形成紧固连接,在不产生过约束的情况下获得径向支撑和轴向支撑,提高了侵彻战斗部的连接刚度。技术研发人员:陈昊,李学峰,张永励,戴存喜,韩琰,李晓鹏,苗劲松,李昊,马兴普,李瑶,杨云刚,王璐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29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01/24066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