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电子电路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太阳能电池与流程  >  正文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太阳能电池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8-02 15:07:30

本技术涉及储能,具体涉及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太阳能电池。

背景技术:

1、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对于电子工业的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钙钛矿作为新型半导体,具有载流子扩散长度长、缺陷容忍度高、带隙可调、吸收系数大等诸多优点,相较于传统有机、无机半导体,钙钛矿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在半导体领域具有极大的优势。截至到目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已经突破26%,t95已经超过上千小时。除此之外,其在发光二极管、探测器、激光等方面均有研究和应用。作为一种新兴半导体材料,钙钛矿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2、但是,目前的太阳能电池仍存一些问题限制了其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太阳能电池。

2、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该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

3、衬底;

4、至少两个串联的电池单元,位于衬底一侧;电池单元具有有效区和死区;

5、光学调节结构,位于死区处;光经过第一区域的透过率为第一透过率,光经过第二区域的透过率为第二透过率,第一透过率与第二透过率的差值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20%;和/或,

6、经过第一区域的光的色坐标为(x1,y1),经过第二区域的光的色坐标为(x2,y2),|x1-x2|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0.25,和/或,|y1-y2|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0.25,

7、其中,光学调节结构所在区域为第一区域;电池单元中除光学调节结构所在区域之外的区域为第二区域。

8、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透过率与第二透过率的差值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0%。

9、在一个实施例中,|x1-x2|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0.1,和/或,|y1-y2|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0.1。

10、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单元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功能层和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位于功能层靠近衬底的一侧;

11、在死区处设有贯穿第二电极层与功能层的第一沟槽;

12、在死区处设有贯穿第二电极层和功能层的第二沟槽,电池单元中的第二电极层通过位于第二沟槽中的电极连接结构与下一级电池单元中的第一电极层电连接;

13、光学调节结构位于第一沟槽中;和/或,光学调节结构位于第二沟槽中。

14、在一个实施例中,光学调节结构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沟槽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内。

15、在一个实施例中,位于第二沟槽中的光学调节结构靠近衬底的一侧与第一电极层远离衬底的表面接触;或者,位于第二沟槽中的光学调节结构靠近衬底的一侧与第一电极层远离衬底的表面间隔设置。

16、在一个实施例中,位于第一沟槽中的光学调节结构远离衬底的一侧与第二电极层远离衬底的一侧齐平;和/或,

17、位于第二沟槽中的光学调节结构远离衬底的一侧与第二电极层远离衬底的一侧齐平。

18、在一个实施例中,位于第二沟槽中的光学调节结构包括多个子光学调节结构,子光学调节结构在沿与衬底平行的方向上间隔设置,子光学调节结构在沿垂直于衬底方向延伸设置。

19、在一个实施例中,光学调节结构包括:填充胶和光学调节材料。

20、在一个实施例中,光学调节材料包括吸光材料、颜料、染料和散射粒子中的至少一种。

21、在一个实施例中,光学调节材料为吸光材料。

22、在一个实施例中,光学调节材料选自颜料和染料中的至少一种。

23、在一个实施例中,光学调节材料为散射粒子。

24、在一个实施例中,吸光材料包括炭黑、苯胺黑和钙钛矿中的至少一种。

25、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区域中具有功能层,颜料或者染料的颜色与功能层的颜色相同。

26、在一个实施例中,散射粒子包括二氧化硅和氧化锆中的至少一种。

27、在一个实施例中,二氧化硅包括实心二氧化硅和空心二氧化硅。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

28、衬底;

29、至少两个串联的电池单元,位于衬底的一侧;电池单元具有有效区和死区;

30、光学调节结构,位于死区处;

31、光学调节结构包括光学调节材料,光学调节材料包括吸光材料、颜料、染料和散射粒子中的至少一种。

32、在一个实施例中,光学调节材料为吸光材料。

33、在一个实施例中,光学调节材料选自颜料和染料中的至少一种。

34、在一个实施例中,光学调节材料为散射粒子。

35、在一个实施例中,光学调节结构还包括填充胶。

36、在一个实施例中,吸光材料包括炭黑、苯胺黑和钙钛矿中的至少一种。

37、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区域中具有功能层,颜料或者染料的颜色与功能层的颜色相同。

38、在一个实施例中,散射粒子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锆中的至少一种。

39、在一个实施例中,二氧化硅包括实心二氧化硅和空心二氧化硅。

40、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单元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功能层和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位于功能层靠近衬底的一侧;

41、在死区处设有贯穿第二电极层与功能层的第一沟槽;

42、在死区处设有贯穿第二电极层和功能层的第二沟槽,电池单元中的第二电极层通过位于第二沟槽中的电极连接结构与下一级电池单元中的第一电极层电连接;

43、光学调节结构位于第一沟槽中;和/或,光学调节结构位于第二沟槽中。

44、在一个实施例中,位于第二沟槽中的光学调节结构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沟槽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内。

45、在一个实施例中,位于第二沟槽中的光学调节结构靠近衬底的一侧与第一电极层远离衬底的表面接触;或者,位于第二沟槽中的光学调节结构靠近衬底的一侧与第一电极层远离衬底的表面间隔设置。

46、在一个实施例中,位于第一沟槽中的光学调节结构远离衬底的一侧与第二电极层远离衬底的一侧齐平;和/或,

47、位于第二沟槽中的光学调节结构远离衬底的一侧与第二电极层远离衬底的一侧齐平。

48、在一个实施例中,位于第二沟槽中的光学调节结构包括多个子光学调节结构,子光学调节结构在沿与衬底平行的方向上间隔设置,子光学调节结构在沿垂直于衬底方向延伸设置。

49、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50、提供一衬底;

51、在衬底的一侧制备相互独立的第一电极层;

52、在第一电极层远离衬底的一侧制备功能材料层,对位于死区的功能材料层进行刻蚀,形成贯穿功能材料层的第四沟槽,获得相互分隔的功能层;

53、在功能层远离衬底的一侧制备第二导电层;

54、其中,第二导电层填充第四沟槽,对位于第四沟槽远离衬底一侧的第二导电层和位于第四沟槽中的第二导电层进行刻蚀,获得凹槽和电极连接结构;或者,第二导电层填充所述第四沟槽后,形成凹槽和电极连接结构;

55、对位于死区的第二导电层和所述功能层进行刻蚀,形成贯穿第二导电层的第一沟槽,获得相互独立的第二电极层;

56、向第一沟槽和/或凹槽中填充光学调节混合物,获得光学调节结构。

57、本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上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或者,包含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58、本技术实施例在死区处填充光学调节结构,光学调节结构可以调节第一区域的光透过率,从而降低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光透过率差异,光经过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透过率与光经过第二区域的第二透过率的差值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20%时,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光透过率差异较小,太阳能电池组件整体的光透过率较为均匀,比较美观;或者,光学调节结构可以调节第一区域的颜色,降低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颜色差异,经过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光的色坐标满足|x1-x2|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0.25和/或|y1-y2|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0.25时,太阳能电池组件整体的颜色较为均匀,比较美观;本技术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适用于bipv和cipv等领域。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01/24500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