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5:52:54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1、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内嵌式(on cell)触控显示面板由于其高耐久性、长寿命,并且支持多点触控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电子交互场景设备中。目前柔性amoled on cell触控显示面板需要在组装模组前检测cell是否良好,来侦测前端设计是否存在问题,并减少后续模组物料损耗。由于目前检测cell是否良好的方法通常为探针压接端子检测通断,故此需要在面板上额外设计cell检测电路,而这部分电路占据了面板边框走线区域的较大空间。
2、传统cell检测电路是将测试端子放置于柔性电路板端子下方或者左右两侧,触控信号线从触控金属层连接到柔性电路板端子,柔性电路板端子贯穿触控金属层和源漏电极金属层,然后通过栅极金属层和源漏电极金属层走线将柔性电路板端子和测试端子连接,以此将触控电极与测试端子连接,可以检测触控线路开短情况。然而,目前柔性amoled oncell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方案都为互容式设计,cell检测电路的测试端子通过柔性电路板端子一对一直接连接触控电极,导致柔性电路板端子数量较多。
3、故,有必要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来改善这一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可以减少柔性电路板端子的数量。
2、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3、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设置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绑定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和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多个触控电极、多个柔性电路板端子以及多条测试触控信号线,所述触控电极设置于所述显示区,所述柔性电路板端子和所述测试触控信号线均设置于所述绑定区,所述柔性电路板端子用于外接柔性电路板;
4、触控显示驱动集成电路,设置于所述绑定区,所述触控显示驱动集成电路与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
5、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端子设置于所述触控显示驱动集成电路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测试触控信号线的一端与所述触控显示驱动集成电路电连接,所述测试触控信号线的第一端与所述触控显示驱动集成电路电连接,所述测试触控信号线的另一端经所述柔性电路板端子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或者与所述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至少一侧,延伸至所述显示面板的位于所述绑定区背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边缘,所述测试触控信号线的另一端的端面暴露在所述显示面板外部。
6、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至少部分所述测试触控信号线的部分线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部分相邻所述柔性电路板端子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7、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相邻两个所述柔性电路板端子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具有多条所述测试触控信号线的部分线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
8、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部分所述测试触控信号线的部分线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部分相邻所述柔性电路板端子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另外部分测试触控信号线的部分线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部分所述柔性电路板端子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重叠。
9、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相邻两个所述柔性电路板端子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具有多条所述测试触控信号线的部分线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同一所述柔性电路板端子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多条所述测试触控信号线的部分线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重叠。
10、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测试触控信号线包括第一段和与所述第一段连接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端子靠近所述触控显示驱动集成电路的一侧;
11、其中,所述第二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部分相邻所述柔性电路板端子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或者与部分所述柔性电路板端子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重叠,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段异层设置,所述第二段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端子异层设置。
12、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层栅极金属层和至少一层源漏电极金属层,所述栅极金属层设置于所述衬底上,所述源漏电极金属层设置于所述栅极金属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13、其中,所述第二段与所述栅极金属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一段的部分线段与所述源漏电极金属层同层设置。
14、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栅极金属层和第二栅极金属层,所述第二栅极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栅极金属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15、其中,部分所述测试触控信号线的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栅极金属层同层设置,另外部分所述测试触控信号线的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二栅极金属层同层设置。
16、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测试触控信号线包括第一测试触控信号线和第二测试触控信号线,所述第一测试触控信号线的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栅极金属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二测试触控信号线的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二栅极金属层同层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柔性电路板端子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具有至少一条所述第一测试触控信号线的所述第二段以及至少一条所述第二测试触控信号线的所述第二段;
17、其中,所述第一测试触控信号线的所述第二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测试触控信号线的所述第二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错位设置。
18、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浮置端子,所述浮置端子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端子并排间隔设置。
19、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驱动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和设置于衬底上的多个触控电极、多个柔性电路板端子以及多条测试触控信号线,触控显示驱动集成电路与触控电极电连接,通过使测试触控信号线的一端与触控显示驱动集成电路电连接,测试触控信号线的另一端经柔性电路板端子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或者与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至少一侧,延伸至显示面板的位于绑定区背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边缘,测试触控信号线无需与柔性电路板端子连接,因此可以减少柔性电路板端子的数量。
技术特征: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测试触控信号线的部分线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部分相邻所述柔性电路板端子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柔性电路板端子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具有多条所述测试触控信号线的部分线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测试触控信号线的部分线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部分相邻所述柔性电路板端子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另外部分测试触控信号线的部分线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部分所述柔性电路板端子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重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柔性电路板端子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具有多条所述测试触控信号线的部分线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同一所述柔性电路板端子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多条所述测试触控信号线的部分线段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重叠。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触控信号线包括第一段和与所述第一段连接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端子靠近所述触控显示驱动集成电路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层栅极金属层和至少一层源漏电极金属层,所述栅极金属层设置于所述衬底上,所述源漏电极金属层设置于所述栅极金属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栅极金属层和第二栅极金属层,所述第二栅极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栅极金属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触控信号线包括第一测试触控信号线和第二测试触控信号线,所述第一测试触控信号线的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栅极金属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二测试触控信号线的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二栅极金属层同层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柔性电路板端子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具有至少一条所述第一测试触控信号线的所述第二段以及至少一条所述第二测试触控信号线的所述第二段;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浮置端子,所述浮置端子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端子并排间隔设置。
技术总结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驱动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和设置于衬底上的多个触控电极、多个柔性电路板端子以及多条测试触控信号线,触控显示驱动集成电路与触控电极电连接,通过使测试触控信号线的一端与触控显示驱动集成电路电连接,测试触控信号线的另一端经柔性电路板端子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或者与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至少一侧,延伸至显示面板的位于绑定区背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边缘,测试触控信号线无需与柔性电路板端子连接,因此可以减少柔性电路板端子的数量。技术研发人员:张震,张启沛,靳增建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2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01/24835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一种互联网机柜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