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8 17:10:27
本技术涉及电声,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消费电子产业的迅猛发展,消费者对各种电子设备需求旺盛。对于智能移动终端等电子设备而言,消费者对其影音体验要求也越来高,比如,折叠屏手机作为智能移动终端可提供更大的显示画面,满足了人们的视觉追求,同时也希望终端设备能够提供丰富的音频体验。
2、消费者要求电子设备通话时具有隐私保护的功能,虽然目前扬声器采用声偶极子的设计已大规模应用于智能移动终端,通话私密性得到了提升;然而,即使采用声偶极子的设计,声音的远场抵消频宽只能到2000hz,中高频抵消效果受限,依旧影响通话私密性。
3、并且,扬声器工作时,前音腔低通滤波,当驱动信号频率大于前腔谐振频率fh之后,扬声器响度大幅下降。目前智能移动终端中扬声器模组的前腔谐振点通常小于6000hz,导致扬声器有效频带变窄,音色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中高频抵消效果受限,影响通话私密性及其有效频带变窄,音色比较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3、双面发声单元,所述双面发声单元包括背对设置的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
4、高音发声单元,所述高音发声单元的工作频段大于2000hz;
5、壳体,所述双面发声单元和所述高音发声单元均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发声单元连通的第一声孔、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连通的第二声孔以及与所述高音发声单元连通的第三声孔。
6、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外缘形成中框,所述壳体的侧部安装有屏幕和后盖,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中框顶部与所述屏幕顶部之间的位置和/或所述中框顶部与所述后盖顶部之间的位置形成安装边,所述第一声孔位于所述中框顶部,所述第二声孔靠近所述第一声孔设置并位于所述安装边,所述第三声孔位于所述中框顶部或所述安装边。
7、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能沿其长边相互折叠或展开的两个矩形折叠壳,其中一个所述折叠壳的相对两侧均安装有所述屏幕,另一个所述折叠壳的相对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屏幕和所述后盖;
8、其中一个所述折叠壳内收容有所述双面发声单元,且所述折叠壳对应的所述中框顶部和所述安装边分别开设有所述第一声孔和所述第二声孔;
9、另一个所述折叠壳内收容有所述高音发声单元,且所述折叠壳对应的所述中框顶部或所述安装边开设有所述第三声孔。
10、可选地,所述双面发声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均收容于同一所述折叠壳内,且多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的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共用所述第一声孔,多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的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共用所述第二声孔。
11、可选地,多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沿所述折叠壳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
12、可选地,所述高音发声单元的数量为多个;
13、多个所述高音发声单元均收容于同一所述折叠壳内;多个所述高音发声单元共用所述第三声孔,或者所述折叠壳对应的中框顶部或所述安装边开设有多个与其内所述高音发声单元一一对应连通的所述第三声孔;或者,
14、多个所述高音发声单元收容于不同的所述折叠壳内;各所述折叠壳对应的中框顶部或所述安装边开设有所述第三声孔,位于同一所述折叠壳内的所述高音发声单元共用所述第三声孔,或者各所述折叠壳对应的中框顶部或所述安装边开设有多个与其内所述高音发声单元一一对应连通的所述第三声孔。
15、可选地,位于同一所述折叠壳内的多个所述高音发声单元沿所述折叠壳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
16、可选地,所述壳体为矩形壳,所述屏幕和所述后盖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所述双面发声单元和所述高音发声单元间隔分布。
17、可选地,所述双面发声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且多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的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共用所述第一声孔,多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的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共用所述第二声孔。
18、可选地,所述高音发声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高音发声单元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且多个所述高音发声单元共用所述第三声孔。
19、可选地,位于所述中框顶部的所述第一声孔为跑道型孔,或者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出声孔;
20、和/或,
21、位于所述中框顶部的所述第三声孔为跑道型孔,或者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出声孔。
22、可选地,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声单元相互独立且背对设置;或者,所述第一发声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并排且背对设置。
23、可选地,所述双面发声单元包括磁路组件,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包括第一振膜组件和第一音圈,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包括第二振膜组件和第二音圈,所述磁路组件设有第一磁间隙和第二磁间隙,所述第一振膜组件与所述第二振膜组件背对设置,所述第一音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振膜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音圈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磁间隙,所述第二音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振膜组件连接,所述第二音圈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磁间隙。
24、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通过设置双面发声单元和高音发声单元,且双面发声单元中的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背对设置,高音发声单元的工作频段大于2000hz,且壳体开设有第一声孔、第二声孔和第三声孔,第一发声单元、第二发声单元和高音发声单元能分别通过第一声孔、第二声孔和第三声孔出声,不仅可抵消电子设备远场2000hz之后的叠加声场,提高中高频抵消效果,使得声音的远场抵消频宽可大于2000hz,拓宽声抵消频带,从而大幅度降低中高频漏音,进一步提升通话私密性,而且还能有效拓宽电子设备的频带,提升音色。
技术特征: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缘形成中框,所述壳体的侧部安装有屏幕和后盖,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中框顶部与所述屏幕顶部之间的位置和/或所述中框顶部与所述后盖顶部之间的位置形成安装边,所述第一声孔位于所述中框顶部,所述第二声孔靠近所述第一声孔设置并位于所述安装边,所述第三声孔位于所述中框顶部或所述安装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发声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均收容于同一所述折叠壳内,且多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的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共用所述第一声孔,多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的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共用所述第二声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沿所述折叠壳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音发声单元的数量为多个;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所述折叠壳内的多个所述高音发声单元沿所述折叠壳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矩形壳,所述屏幕和所述后盖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所述双面发声单元和所述高音发声单元间隔分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发声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且多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的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共用所述第一声孔,多个所述双面发声单元的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共用所述第二声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音发声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高音发声单元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且多个所述高音发声单元共用所述第三声孔。
11.如权利要求2-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中框顶部的所述第一声孔为跑道型孔,或者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出声孔;
12.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声单元相互独立且背对设置;或者,所述第一发声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并排且背对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发声单元包括磁路组件,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包括第一振膜组件和第一音圈,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包括第二振膜组件和第二音圈,所述磁路组件设有第一磁间隙和第二磁间隙,所述第一振膜组件与所述第二振膜组件背对设置,所述第一音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振膜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音圈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磁间隙,所述第二音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振膜组件连接,所述第二音圈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磁间隙。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双面发声单元、高音发声单元和壳体,其中,所述双面发声单元包括背对设置的的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所述高音发声单元的工作频段大于2000Hz;所述双面发声单元和所述高音发声单元均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发声单元连通的第一声孔、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连通的第二声孔以及与所述高音发声单元连通的第三声孔。本技术不仅能抵消电子设备远场的叠加声场,提高中高频抵消效果,从而大幅度降低中高频漏音,进一步提升通话私密性,而且还能有效拓宽电子设备的频带,提升音色。技术研发人员:李波波,蔡晓东,刘松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31技术公布日:2024/8/5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08/27281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