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建筑材料工具的制造及其制品处理技术 > 一种高载荷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高载荷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22 14:16:54

本申请涉及建筑构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载荷钢筋桁架楼承板。

背景技术:

1、桁架楼承板又称钢筋桁架模板,是将楼板中主要受力钢筋在工厂内采用专用设备加工成钢筋桁架,再将钢筋桁架与镀锌钢板焊接成一体形成的组合结构体系。在结构楼板施工阶段,该体系通过镀锌钢板代替施工模板,与结构中钢筋焊接形成的桁架结构共同承担楼板混凝土自重及施工荷载。浇注混凝土后,形成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在使用阶段承受使用荷载。

2、目前,底模与钢筋桁架的组装效率一般都不高,需要通过焊接将钢筋桁架焊接在底模上,比较浪费时间;同时现有的钢筋桁架承受载荷的能力一般,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钢筋桁架不仅承受混凝土自身的重力,还要承受使用阶段的使用荷载。

3、本方案需要设计一种高载荷钢筋桁架楼承板,具有较高的承受载荷能力,且底模可多次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2、为了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载荷钢筋桁架楼承板,

3、包括:

4、底模;

5、钢筋桁架,固定安装在底模上;

6、其特征在于,钢筋桁架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组件,多个加强组件沿着钢筋桁架长度延伸方向等距布设,加强组件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连接杆和转接杆;上支撑板设于底模上方;下支撑板设于上支撑板下方;连接杆两端分别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固定连接;转接杆一端固定连接在下支撑板上,转接杆另一端与钢筋桁架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上支撑板呈回形设置,上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弧形槽。

8、进一步地,转接杆一端设有第二弧形槽。

9、进一步地,下支撑板上设有上下贯通的螺纹通道,底模上设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穿过底模和螺纹通道,紧固螺栓与下支撑板螺纹连接。

10、进一步地,钢筋桁架包括上弦钢筋、腹杆钢筋和下弦钢筋;上弦钢筋设于底模上方;腹杆钢筋对称设置两根;下弦钢筋对称设置两根,两根下弦钢筋分别固定在两根腹杆钢筋上;其中上弦钢筋与每个下弦钢筋之间通过腹杆钢筋固定连接。

11、进一步地,腹杆钢筋与上支撑板固定连接,腹杆钢筋外壁与第一弧形槽贴合;腹杆钢筋与转接杆固定连接,腹杆钢筋外壁与第二弧形槽贴合。

12、进一步地,上支撑板设于下弦钢筋上方,下支撑板设于下弦钢筋下方。

13、进一步地,螺纹通道位于下支撑板的正中心。

14、进一步地,腹杆钢筋具有水平部和倾斜部,水平部与底模抵接,倾斜部与上弦钢筋固定连接,下弦钢筋与倾斜部固定连接。

15、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承受载荷能力更强的高载荷钢筋桁架楼承板。

技术特征:

1.一种高载荷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载荷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呈回形设置,所述上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弧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载荷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杆一端设有第二弧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载荷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板上设有上下贯通的螺纹通道,所述底模上设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所述底模和所述螺纹通道,所述紧固螺栓与所述下支撑板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载荷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上弦钢筋、腹杆钢筋和下弦钢筋;所述上弦钢筋设于所述底模上方;所述腹杆钢筋对称设置两根;所述下弦钢筋对称设置两根,两根所述下弦钢筋分别固定在两根所述腹杆钢筋上;其中所述上弦钢筋与每个所述下弦钢筋之间通过所述腹杆钢筋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载荷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杆钢筋与所述上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腹杆钢筋外壁与所述第一弧形槽贴合;所述腹杆钢筋与所述转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腹杆钢筋外壁与所述第二弧形槽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载荷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设于所述下弦钢筋上方,所述下支撑板设于下弦钢筋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载荷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通道位于所述下支撑板的正中心。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载荷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杆钢筋具有水平部和倾斜部,所述水平部与所述底模抵接,所述倾斜部与所述上弦钢筋固定连接,所述下弦钢筋与所述倾斜部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载荷钢筋桁架楼承板,其属于建筑构件领域。包括:底模;钢筋桁架固定安装在底模上,钢筋桁架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组件,多个加强组件沿着钢筋桁架长度延伸方向等距布设,加强组件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连接杆和转接杆;上支撑板设于底模上方;下支撑板设于上支撑板下方;连接杆两端分别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固定连接;转接杆一端固定连接在下支撑板上,转接杆另一端与钢筋桁架固定连接。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承受载荷能力更强的高载荷钢筋桁架楼承板。技术研发人员:朱海涛,许自力,徐广余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汉德邦(浙江)绿色建材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907技术公布日:2024/8/2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22/27785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