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护理桡动脉压迫器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30 14:45:14
本发明涉及心内科护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心内科护理桡动脉压迫器。
背景技术:
1、由于桡动脉路径在介入治疗时具有创伤小、术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使得桡动脉穿刺介入法成为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最常用的介入治疗方式。
2、常见的桡动脉压迫器为螺旋压迫型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由固定绑带、度盘、螺旋手柄和压板等组成,它是一种体外佩戴式的止血器械,使用时先通过绑带将桡动脉压迫器固定在手腕上,再利用螺旋手柄旋转,使得压板从体外直接向下加压在桡动脉的穿刺点上,最终达到止血的目的。
3、然而,在实际桡动脉压迫器的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压迫使用,桡动脉压迫器会导致神经和血管损伤、血栓的形成,以及疼痛和不适感等问题,而为了减缓或避免以上问题,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处理方式为:根据不同的患者情况,间歇性松开压迫器,比如说上肢压迫半小时松一次,而下肢压迫在一小时左右松一次,压迫器放松的时间是1—2分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用指压法进行按压止血。
4、现有技术中常规的桡动脉压迫器,要按照上述要求来完成间歇性压迫的操作,需要反复旋转手柄,对出血点加压或卸压,并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将桡动脉压迫器移开出血点,用指压法进行按压止血,达到放松的作用,进而实现间歇性松开与压迫的效果,但是,其整个操作过程有较多的重复性步骤,比较繁琐,效率较低,且操作难度以及对医务人员的要求较高,不适用于临床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护理桡动脉压迫器。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心内科护理桡动脉压迫器,包括上腕件及平行设置的下腕件,且上腕件及下腕件相对一侧均呈弧形设置;所述上腕件及下腕件两侧均对称设有锁扣,且锁扣之间绕接有锁带,所述锁带一端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
4、所述上腕件上还设有用于切换压迫状态的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上腕件上表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固定安装一号电机,且一号电机输出端贯穿支撑架并固连切换转轴,所述切换转轴下端固连切换框体;所述切换框体内部一端活动安装有用于压迫桡动脉的压迫组件;所述切换框体内部另一端有用于间歇性放松压迫的指压组件;
5、所述上腕件及下腕件相对一侧两端均设有提供切换组件切换空间的保持组件。
6、可选地,所述切换框体内部中间位置还设有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压迫组件及指压组件工作;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切换框体底部的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延伸至切换框体内部并转动安装中间齿轮,且中间齿轮分别与压迫组件及指压组件啮合,并驱动压迫组件及指压组件工作。
7、可选地,所述压迫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切换框体内部一端旋转调节齿轮,且旋转调节齿轮与中间齿轮一侧啮合;所述旋转调节齿轮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端贯穿切换框体并固连限位件,且螺纹杆下端贯穿切换框体并固连压迫盘。
8、可选地,所述指压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切换框体内部另一端且与中间齿轮另一侧相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底部贯穿切换框体并固连调节蜗杆,且切换框体下表面关于调节蜗杆对称固连两个安装架,两个所述安装架中间位置均转动安装有调节蜗轮,且两个调节蜗轮均与调节蜗杆啮合连接;两个调节蜗轮的一侧均固连有一号连杆,且两个一号连杆的一端均铰接有二号连杆,且两根二号连杆一端共同铰接调节台,所述调节台内部活动设有按揉组件,并通过按揉组件活动连接有指压头。
9、可选地,所述按揉组件包括开设于调节台内部的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部转动连接转动球体,所述转动球体的内部贯穿固连有l型摆动杆,所述l型摆动杆下端与指压头固连,且l型摆动杆上端固定连接适配滑杆。
10、可选地,所述适配滑杆滑动设于调节蜗杆内部;所述适配滑杆外圆面呈环形固连有均匀分布的限位片,所述调节蜗杆内部对应限位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适配滑杆通过限位片、限位槽与调节蜗杆内部滑动连接。
11、可选地,所述指压头外侧粘接有半球橡胶套,且指压头与半球橡胶套之间还设有压力传感器。
12、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控制压迫组件下压时,同步控制指压组件上升,压迫组件与指压组件通过驱动组件控制保持反向运动。
13、可选地,所述保持组件包括固连于上腕件与下腕件之间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套设固连弹簧,且固连弹簧下端与下腕件固连;所述下腕件两侧还设有弹性束腕带。
14、可选地,所述上腕件上表面一侧设有控制面板,所述上腕件上表面另一侧设有蓄电池。
15、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切换组件,可以对压迫组件及指压组件进行便捷的位置调换,进而使得对桡动脉出血点位置可以进行间歇性的压迫与松开,从而保证现有桡动脉压迫器常见的:由于长时间的压迫使用,会导致神经和血管损伤、血栓、疼痛等问题得到缓解,另外,本发明在切换过程中,实现自动切换,不需要人工去反复旋转手柄,对出血点加压或卸压,并且现有的指压过程在本发明中也通过指压组件进行了替代,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且进一步减少了压迫止血的步骤,提高了止血效率,降低了压迫器的使用难度,并降低了对医务人员的要求,较为适用于临床的推广。
17、通过设置指压组件,模拟现有技术指压法中用手指对出血点的按压,进而配合压迫组件相互切换,实现对桡动脉出血点的间歇性压迫,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止血效率,且由于不需要医务人员进行手指压迫,从而还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
18、通过设置按揉组件,在指压组件工作过程中,可以同步使得按揉组件工作,使得装置可以同时对桡动脉出血点进行往复上下按压按摩和往复方向旋转揉搓,利用两者的相互配合,在提供一定指压力,防止出血点出血的情况下,还提高了对出血点的活血效果,从而进一步防止了血栓和神经损伤的情况出现的概率。
19、通过设置驱动组件,可以在切换组件对压迫组件与指压组件的切换过程中,就能够将要工作的组件进行下降,将已工作完的组件进行升高,进而缩短要工作的组件在进入工位后,还需要下降的这段时间,减缓了切换过程中出血点的出血现象,提高了切换组件的工作效率。
20、通过设置保持组件,在进行固定时,先将手腕穿过两个弹性束腕带,而后,拉紧锁带并利用魔术贴粘接固定住锁带,使得在弹簧、伸缩杆支撑下,上腕件能够得到支撑,与手腕保持一定距离,方便切换组件的工作。
技术特征:1.一种心内科护理桡动脉压迫器,包括上腕件及平行设置的下腕件,且上腕件及下腕件相对一侧均呈弧形设置;所述上腕件及下腕件两侧均对称设有锁扣,且锁扣之间绕接有锁带,所述锁带一端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护理桡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框体内部中间位置还设有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压迫组件及指压组件工作;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切换框体底部的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延伸至切换框体内部并转动安装中间齿轮,且中间齿轮分别与压迫组件及指压组件啮合,并驱动压迫组件及指压组件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护理桡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切换框体内部一端旋转调节齿轮,且旋转调节齿轮与中间齿轮一侧啮合;所述旋转调节齿轮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端贯穿切换框体并固连限位件,且螺纹杆下端贯穿切换框体并固连压迫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护理桡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压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切换框体内部另一端且与中间齿轮另一侧相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底部贯穿切换框体并固连调节蜗杆,且切换框体下表面关于调节蜗杆对称固连两个安装架,两个所述安装架中间位置均转动安装有调节蜗轮,且两个调节蜗轮均与调节蜗杆啮合连接;两个调节蜗轮的一侧均固连有一号连杆,且两个一号连杆的一端均铰接有二号连杆,且两根二号连杆一端共同铰接调节台,所述调节台内部活动设有按揉组件,并通过按揉组件活动连接有指压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心内科护理桡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揉组件包括开设于调节台内部的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部转动连接转动球体,所述转动球体的内部贯穿固连有l型摆动杆,所述l型摆动杆下端与指压头固连,且l型摆动杆上端固定连接适配滑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心内科护理桡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滑杆滑动设于调节蜗杆内部;所述适配滑杆外圆面呈环形固连有均匀分布的限位片,所述调节蜗杆内部对应限位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适配滑杆通过限位片、限位槽与调节蜗杆内部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心内科护理桡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压头外侧粘接有半球橡胶套,且指压头与半球橡胶套之间还设有压力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内科护理桡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控制压迫组件下压时,同步控制指压组件上升,压迫组件与指压组件通过驱动组件控制保持反向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护理桡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组件包括固连于上腕件与下腕件之间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套设固连弹簧,且固连弹簧下端与下腕件固连;所述下腕件两侧还设有弹性束腕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护理桡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腕件上表面一侧设有控制面板,所述上腕件上表面另一侧设有蓄电池。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内科护理桡动脉压迫器,属于心内科护理设备领域。包括上腕件及平行设置的下腕件,且上腕件及下腕件相对一侧均呈弧形设置;所述上腕件及下腕件两侧均对称设有锁扣,且锁扣之间绕接有锁带,所述锁带一端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所述上腕件上还设有用于切换压迫状态的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上腕件上表面的支撑架。本发明通过设置切换组件,可以对压迫组件及指压组件进行便捷的位置调换,进而使得对桡动脉出血点位置可以进行间歇性的压迫与松开,另外,不需要人工去反复旋转手柄对出血点加压或卸压,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并降低了对医务人员的要求,较为适用于临床的推广。技术研发人员:侯君子,郭苏玲,张艳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8/27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830/28369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