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建筑材料工具的制造及其制品处理技术 > 一种构造柱模具以及构造柱模具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  正文

一种构造柱模具以及构造柱模具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9-05 14:54:44

本技术属于构造柱,具体涉及一种构造柱模具以及构造柱模具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构造柱是指为了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的墙体中还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与各层圈梁相连接,形成能够抗弯抗剪的空间框架,它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种有效措施。

2、专利公开号cn109944366a公开了一种免支模构造柱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构造柱设于相邻两墙体之间,所述构造柱包括若干预制砌板,若干所述预制砌板结构相同且呈凸型,若干所述预制砌板沿构造柱高度方向的内外两侧对称堆叠砌筑,施工时,先绑扎构造柱钢筋,每砌筑一对预制砌板就同时砌筑两皮墙体砌块,最后在两排预制砌板和两侧墙体之间形成的空腔中浇注混凝土,以使预制砌板和墙体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构造柱整体,保证强度,取消了原先的支模拆模施工方式,减少了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

3、上述专利中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在浇注混凝土时,由于预制砌板缺乏支撑,所以在注入混凝土后,预制砌板容易发生位移或因压力过大而被挤出,从而造成混凝土流出,降低了构造柱施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构造柱模具,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对基座、连接件和顶部之间的固定和限位,避免在浇筑混凝土时,基座、连接件和顶部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或被挤出,保证了构造柱的施工效率和构造柱的浇筑质量。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构造柱模具,包括:基座、连接件、顶板,所述基座的上端设有向下延伸的浇筑槽,所述连接件连接在所述基座的上端,且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浇筑槽的四周,所述顶板连接在所述连接件的上端,所述顶板上对应所述浇筑槽设有浇筑口,所述基座、连接件、顶板之间包围形成浇筑腔,所述浇筑腔用于从所述浇筑口处浇筑混凝土,从而与所述基座、连接件、顶板构成构造柱,所述基座的上端与所述连接件的下端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顶板的下端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结构。

3、通过上述技术特征,浇筑时,将混凝土从浇筑口倒入,它会进入由基座、连接件、顶板包围形成的浇筑腔内,由于浇筑槽的设计,混凝土能够均匀且准确地填充到构造柱的内部,随着混凝土的浇筑,构造柱逐渐形成。并且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对基座、连接件和顶板之间的固定和限位,避免在浇筑混凝土时,基座、连接件和顶板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或被挤出,保证了构造柱的施工效率和构造柱的浇筑质量。

4、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前侧板、第一后侧板、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前侧板和所述第一后侧板分别连接在所述基座上端位于所述浇筑槽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连接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前侧板和所述第一后侧板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端,且所述第二连接块位于所述第一前侧板和所述第一后侧板的一侧。

5、通过上述技术特征,第一前侧板、第一后侧板、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紧密连接,形成了一个稳固的连接框架,确保构造柱在形成过程中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能够承受各种外力和压力。并且通过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滑动连接,允许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微调,以适应不同的施工条件或误差,增加了构造柱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也使得连接件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如果后期需要进行维护或更换部件,可以大大简化操作流程。

6、优选的,所述顶板包括前竖板、后竖板、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所述前竖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前侧板的顶部,所述后竖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后侧板的顶部,所述第一安装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块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前竖板和所述后竖板的两侧,所述第二安装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块的顶部且所述前竖板和所述后竖板的两侧,所述前竖板、后竖板、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包围形成所述浇筑口。

7、通过上述技术特征,前竖板、后竖板、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在相应的位置滑动并固定后,它们与连接件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构造柱支撑体系,承受来自各个方向的外力和压力,确保构造柱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的滑动连接设计,使得顶板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具有较大的调整空间,从而使得构造柱能够适应不同的施工条件或误差,提高了施工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柱、第一滑块、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定位孔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上端且所述第一定位孔位于所述浇筑槽的两侧,所述第一定位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前侧板和第一后侧板的下端,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一定位孔插接连接;所述第一滑块连接在所述基座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两侧,所述第一滑槽对应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下端,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槽内。

9、通过上述技术特征,第一定位孔和第一定位柱的插接连接为基座与连接件之间提供了稳定的定位,确保了构造柱的整体稳定性;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的滑动连接设计,使得连接件在基座上可以有限地滑动,增加了施工的灵活性,同时也能够适应施工中的微小误差或调整需求。通过第一连接件结构实现基座与连接件间的连接,简化了施工步骤,提高了施工效率。

10、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靠近所述第一前侧板和所述第一后侧板的一侧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前侧板和所述第一后侧板的两侧对应所述第一定位板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板插接在所述第一定位槽内。

11、通过上述技术特征,第一定位板与第一定位槽的插接连接方式显著增强了连接块与侧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整个构造柱的结构稳定性。并且第一定位板与第一定位槽的精确配合,使得连接块在组装时能够迅速、准确地定位到正确的位置,减少了组装误差,提高了施工精度。而且第一定位板与第一定位槽的插接连接方式简单快捷,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安装时间和人力成本。

12、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端两侧设有向所述第一前侧板和第一后侧板延伸的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下端对应所述第一卡接槽设有第一卡接块,所述第一卡接块与所述第一卡接槽插接连接。

13、通过上述技术特征,第一卡接槽和第一卡接块的插接连接,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之间形成了稳定的连接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连接块之间的相对移动,提高构造柱的整体稳定性。而且卡接槽和卡接块使连接块的组装过程变得简便快捷,只需将卡接块对准卡接槽并插入即可,无需使用额外的固定工具或材料,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由于卡接槽和卡接块的插接连接具有一定的调整空间,能够适应一定的施工误差或调整需求。这使得构造柱在施工过程中更加灵活,能够适应不同的施工条件。

14、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柱、第二滑块、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定位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前侧板和第一后侧板的上端,所述第二定位柱设置在所述前竖板和后竖板的下端,所述前竖板和所述后竖板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定位柱连接在所述第一前侧板和第一后侧板的上端;所述第二滑块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块的顶部上端两侧,所述第二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下端两侧,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槽内。

15、通过上述技术特征,第二定位孔和第二定位柱的插接连接,确保了顶板与侧板之间的垂直连接,提高了整个构造柱的结构稳定性,且能够有效地防止顶板与侧板之间的相对位移,确保了构造柱的整体稳固性。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的滑动连接设计允许第二连接块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有限度的调整,使得施工人员在组装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微调,确保连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且滑动连接的设计使得安装过程更加简便快捷,可以方便地通过滑动调整第二连接块的位置,减少了安装难度和时间,降低了对施工人员技能水平的要求,提高了施工效率。此外由于具有调节灵活性的特点,能够适应不同的施工条件和误差范围。即使在存在微小误差的情况下,也能通过调整实现稳定的连接,提高了构造柱的适应性。

16、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上端两侧设有向所述前竖板和后竖板延伸的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下端对应所述第二卡接槽设有第二卡接块,所述第二卡接块与所述第二卡接槽插接连接。

17、通过上述技术特征,第二卡接槽和第二卡接块的插接连接,使第一安装块和第二连接块之间形成了稳定的连接结构,确保整个构造柱在承受外力时保持稳固,提高了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还提高了施工效率和适应性。

18、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块、第二安装块靠近所述前竖板和所述后竖板的一侧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定位板,所述前竖板和所述后竖板的两侧对应所述第二定位板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板插接在所述第二定位槽内。

19、通过上述技术特征,第二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槽的插接连接方式显著增强了安装块与竖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整个构造柱的结构稳定性。定位板与定位槽的精确配合,使得安装块在组装时能够迅速、准确地定位到正确的位置,减少了组装误差,提高了施工精度,并且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安装时间和人力成本。

20、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构造柱模具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1、步骤一:根据施工工地制定构造柱设计图纸,根据设计图纸在预定位置搭建构造柱的钢结构骨架;

22、步骤二:在骨架搭建完成之后,在骨架的底部安装基座浇筑模,并对基座进行浇筑,使其基座凝固成型;

23、步骤三:在基座凝固成型之后,以基座为支撑,以骨架依靠,在骨架的外部采用预定板材,完成对构造柱的外轮廓的拼接;

24、步骤四:根据设计图纸对外轮廓进行规整和加固,同时检查外轮廓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25、步骤五:通过外轮廓预留的浇筑口,向外轮廓的内部浇筑轮凝土,混凝土凝固之后,与钢结构骨架和预制板材形成的外轮廓构成构造柱,并墙体形成一体结构。

26、通过上述技术特征,通过钢结构骨架和混凝土的结合,确保了构造柱的稳固性,钢结构骨架提供了支撑和稳定性,而混凝土则增强了结构的整体强度。构造柱的施工方法通过精确的设计规划、稳定的结构设计和高效的施工流程确保了构造柱的稳固性和施工效率。同时其还具有适应性强、质量可控和环保节能等优点。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8、(1)本技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对基座、连接件和顶部之间的固定和限位,避免在浇筑混凝土时,基座、连接件和顶板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或被挤出,保证了构造柱的施工效率和构造柱的浇筑质量;

29、(2)本技术通过基座、连接件和顶板的设置,在使用时,通过基座、连接件和顶板的配合,使其形成一个构造柱的柱形腔体,便于进行浇筑,同时浇筑后的构造柱可以与两侧墙体形成一体结构,无需安装支模,减少了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905/28880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