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 血液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血液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9-11 14:59:03

本发明涉及一种类型的血液取样装置,该类型的血液取样装置采用尖锐端头或针来获得用于测试目的的较小/少的血液样本。特别地,尽管不是必须的,本发明涉及适于单次使用后丢弃的血液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1、血液取样对一些人来说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并且在许多情况下,甚至可以在家中使用,其中用户可以自行施用和/或可能不是训练有素的医学专业人员。因此,刺血装置通常用于提供简单、可靠且可重复的收集血液样本的方法。刺血装置用于在皮肤上的样本位点(典型地,例如指尖)处制作小的切口,以抽取血液样本。这种装置也可以称为毛细血管取样装置。一次性刺血装置(suld)是打算在单次使用后被丢弃的刺血装置。使用它们是为了方便,并且以便降低感染和/或使用之间的交叉污染的风险。

2、已知的刺血装置(尤其是suld)(诸如欧文曼福德unistik(rtm)系列装置)通常包括外壳,容纳刺血针和击发机构。击发机构通常采用弹簧或其它偏置构件,该弹簧或其它偏置构件被布置成在使用中当装置被击发(通过触发机构)时向前推动刺血针,使得皮肤穿刺刺血针端头延伸到外壳的端部的外部。当被击发时,刺血针的尖锐端头通过孔口从外壳向前伸出以足够的力刺穿使用者的皮肤,以便抽取血液获得样本。应当理解的是,皮肤穿刺刺血针端头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切口构件,例如,大致圆柱形的针、锋利的锐边或刀片元件。典型地,刺血针端头将是金属的,并且刺血针还将包括注射成型的塑料刺血针本体。

3、一些一次性刺血装置要求刺血针在被释放之前准备击发或待击发,而其他一次性刺血装置以准备击发的状态组装和销售、从而准备好击发。在任一种情况下,期望的是一次性装置简单且相对便宜,使得它们提供在单次使用后能够被丢弃的便利性和卫生性。众所周知,这种一次性刺血装置提供有针帽,该针帽在使用该装置之前是可移除的。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用户没有遵循书面和可见的指示,他们可能会以导致装置故障(例如,意外触发)的方式强行取下帽。因此,期望提高这种装置的安全性,以降低故障和意外触发的风险。

4、现有技术装置中意外触发的常见原因是“帽弹起指示器”。这种情况是这样,在开始移除安全帽时,例如在扭转安全帽时,帽和刺血针本体之间的连接部被部分切断,从而导致帽向前弹起/突开。这向使用者指示,即使当安全帽和刺血针本体之间的连接部没有完全切断时,帽也准备好拉脱。这向使用者建议,他们可以向前拉动帽以将其从装置上移除,使得刺血针准备好击发。如果帽和刺血针本体之间的连接部没有完全切断,并且使用者向前拉动帽,则这在使用者将装置压靠在他们的皮肤上之前击发刺血针。

5、刺血针的过早激活是严重的问题,因为这意味着很大比例的装置在被压靠到使用者的皮肤上之前会发射并被浪费掉。另外,这种过早激活还可能导致用户试图重新设置装置并再次击发该装置。

6、更有经验的用户可能会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并且因此最终会多次旋转帽以确保帽和刺血针本体之间的连接在拉动之前被完全断开。这可能是耗时的,并且需要额外的精力,从而对于用户降低了便利性。

7、另外,由于装置的许多相互连接的内部特征,已知的穿刺装置组装起来通常相对复杂。例如,刺血装置上的击发机构通常是驱动弹簧,其必须被配合在刺血针的尾部和外壳的后端上。这会增加装置组装的时间和复杂性,从而最终增加成本。

8、此外常见的是,这种现有技术的装置在击发后发生故障,使得驱动弹簧保持延伸,并且刺血针端头继续从装置的前向孔口突出。这可能导致利用被潜在污染的针头进行的针头刺伤,从而在装置被丢弃前将接触该装置的任何人置于危险之下。

9、因此,期望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了与现有技术装置相关的问题中的至少一些的一次性刺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血液取样装置,包括:

2、(i)外壳,该外壳在其前向端具有孔口,并限定具有纵向轴线的通路;

3、(ii)刺血针,该刺血针包括在其前向端处支撑刺血针端头的刺血针本体,刺血针可移动地安装在外壳内;

4、(iii)推动构件,该推动构件被构造成在使用中在外壳中从待击发位置向前推动刺血针到刺血位置,在待击发位置,该刺血针端头位于通路内,在该刺血位置,刺血针端头通过外壳的前向端中的孔口突出;

5、(iv)可移除的安全帽,该可移除的安全帽被构造成在初始组装配置中至少部分地覆盖通路中的刺血针端头;

6、其中外壳和安全帽包括配合的抵靠表面和配合的止动表面,

7、其中安全帽可相对于所述通路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一阻挡位置旋转到第二通路位置,在该第一阻挡位置,配合抵靠表面处于抵靠对齐以阻止所述安全帽从所述外壳的移除,在该第二通路位置中,配合的抵靠表面不处于抵靠对齐,使得安全帽可以从所述外壳被移除;以及

8、其中当安全帽处于第二通路位置时,止动表面配合以限制安全帽相对于通路在第一方向上的进一步旋转。

9、这得到一种血液取样装置,其中,防止了刺血针的过早激活,并且安全帽不能从外壳上被移除,直到它已经旋转了预定的角度。这需要由用户在使用中有意扭转安全帽。止动表面限制了安全帽和通路(以及外壳)之间的相对旋转移动。这阻止了用户多次旋转帽,从而提供了具有提高的可用性更直观的装置。

10、优选地,外壳和安全帽可以各自包括第二配合止动表面,并且安全帽可以相对于通路在第二方向上从第一阻挡位置旋转到第三通路位置,在该第三通路位置,抵靠表面不处于抵靠对齐,使得安全帽可以从外壳被移除,其中当安全帽处于第三通路位置时,第二止动表面配合以阻止安全帽相对于通路在第二方向上的进一步旋转。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在任一方向上旋转安全帽,在安全帽和外壳/通路之间具有有限的相对旋转移动。这提高了装置的可用性,这意味着左撇子和右撇子用户可以舒适地地移除安全帽。

11、优选地,血液取样装置是一次性刺血装置。优选地,该装置是侧击发式一次性刺血装置。

12、优选地,安全帽从第一阻挡位置到第三通路位置的移动需要在第二方向上的预定旋转移动度数在30°到70°之间,优选地在30°到60°之间,更优选地大约60°。

13、优选地,安全帽从第一阻挡位置到第二通路位置的移动需要在第一方向上的预定旋转移动度数在30°到70°之间,优选地在30°到60°之间,更优选地大约60°。

14、替代性地,第一和/或第二方向上的预定旋转移动度数可以在160°和200°之间、优选地在170°和190°之间、更优选地大约180°、或在70°和110°之间、优选地在80°和100°之间、优选地大约90°。如上所讨论那样,提供预定旋转度数提高了装置的可用性,并防止用户因由于过度旋转帽而不必要地花费时间和精力。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止动表面由外壳和安全帽上的突起形成。

16、优选地,在安全帽从第一阻挡位置到第二通路位置和/或第三通路位置的旋转期间,抵靠表面配合以阻止安全帽向前移动。这确保了帽不会向前弹起,直到配合的止动表面彼此接合并且安全帽处于移除的通路位置。

17、在某些实施例中,配合的抵靠表面由外壳和安全帽中的一个上的抵靠突出部和外壳和安全帽中的另一个上的横档形成。优选地,配合的抵靠表面由外壳上的抵靠突出部和安全帽上的横档形成。以这样的方式,当横档位于抵靠突出部的后方时,安全帽不能从外壳向前拉动,从而防止装置的意外致动。

18、在有利的实施例中,安全帽包括在径向上在横档和该止动表面或每个止动表面之间的至少一个纵向通道,当安全帽处于第二通路位置或第三通路位置时抵靠突出部可以穿过该至少一个纵向通道,使得安全帽可以从外壳移除。

19、优选地,安全帽在其中限定弧形狭槽,该弧形狭槽被构造成接纳通路上的抵靠突出部,狭槽的后向表面形成安全帽上的横档。弧形狭槽的提供不仅在安全帽上提供了阻止安全帽在通路内向前移动的后向突出部,而且还提供了阻止安全帽在通路内向后移动的向前横档,这种向后移动可能影响外壳中部件的相对位置。

20、优选地,外壳上的抵靠突出部形成止动表面中的一个,并且至少一个止动突出部设置在安全帽的弧形狭槽中,以形成止动表面或彼此形成止动表面。安全帽可以在其中限定基本纵向的通道,该通道直接径向邻近该止动突出部或每个止动突出部并连接到弧形狭槽,其中基本纵向的通道被构造成当安全帽处于第二位置时能够使抵靠突出部通过,使得安全帽可以从外壳移除。因此,为抵靠突出部提供了限定的通路,用于自初始组装位置的移动,以从外壳移除安全帽。这意味着,存在限定的且可重复的移动用于安全帽的移除,用户可以确信,对于他们使用的每个一次性刺血装置,该移动将使该装置待击发而不会过早激活刺血针。

21、在某些实施例中,通路和安全帽中的一个包括两个在径向上相对的止动表面。在第二通路位置,在径向上相对的止动表面中的第一止动表面可以限定安全帽相对于通路的旋转位置,并且在第一阻挡位置,在径向上相对的止动表面中的第二止动表面可以限定安全帽相对于通路的旋转位置。更具体地,在径向上相对的止动表面中的第一止动表面可以限制或阻止安全帽相对于通路在第一方向上的旋转,并且在径向上相对的止动表面中的第二止动表面可以限制或阻止安全帽相对于通路在第二相反方向上的旋转。

22、优选地,该止动表面或每个止动表面由通路和/或安全帽上的突起形成。优选地,安全帽包括突起,并且突起的前向表面形成安全帽上的横档。

23、可选地,外壳和/或安全帽的止动表面包括成角度部分。止动表面可以被构造成充当凸轮。在这种构型中,促进了帽的移除,因为其由于在帽的旋转期间施加了将帽与刺血针上分离所需的力而减少了使用者直接拉动帽的量。进一步,通过在旋转期间促进帽的移除,降低了由于拉动帽脱离与刺血针的对齐而导致的过早击发的可能性。

24、优选地,外壳包括用于将刺血针保持地接合在向后待击发位置的固定制动器,该固定制动器用于接合/抵靠刺血针的表面,以阻止刺血针从向后待击发位置向前移动到向前刺血位置。通过使用外壳上的固定制动器来将刺血针保持在向后待击发位置,与需要触发器构件(其通常可移动地安装到外壳上)来保持刺血针的现有技术装置相比,可以提供刺血针的更稳定且安全的锁定。这在帽移除期间抵抗刺血针的任何无意移动/释放方面尤其有利。

25、有利的是,刺血针可以包括被构造成接合固定制动器使得刺血针保持地接合在待击发位置的凸台。

26、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触发器,该触发器可从静止位置移动到击发位置,以释放刺血针以便向前移动,其中触发器使刺血针本体的至少一部分在大致横向于外壳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偏转,使得刺血针本体可以向前移动经过制动器。

27、触发器从静止位置到击发位置的移动可以是相对于外壳的纵向轴线的大致横向移动。该装置可以是侧击发式一次性刺血装置。触发器从静止位置到击发位置的移动可以将触发器的一部分推入到外壳的通路中。在移除之前,安全帽可以将刺血针本体支撑在装置内,使得它不能横向偏转经过制动器。

28、在优选实施例中,在初始组装配置中,安全帽将刺血针保持在向后的预击发的位置,使得它不接合或抵靠制动器,其中在移除安全帽时,刺血针可以从预击发位置向前移动到预击发位置,在该预击发位置,制动器保持地接合刺血针,即制动器接合/抵靠刺血针的表面,以阻止其从后向预击发位置向前移动到向前的刺血位置。这可以向用户提供装置何时待击发并准备好击发的指示。

29、优选地,外壳包括止动特征,该止动特征被构造成当刺血针处于预击发位置时,阻止刺血针在通路中横向偏转。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壳包括止动特征,该止动特征被构造成阻止刺血针横向偏转经过抵靠部,直到刺血针从预击发位置向前移动到待击发位置。这进一步防止了装置的过早激活。止动特征可以包括外壳上的突出到通路中的突起。止动特征可以包括外壳上的突出到通路中的基本纵向的肋。止动特征可以与触发器构件沿径向相对。这可以通过提供通路的具有减小的直径的一部分来阻止刺血针本体在通路中的横向移动,并且进而可以阻止触发器构件的按压。止动特征是阻止刺血针在通路中的横向移动的物理抵靠部。

30、优选地,止动特征可以包括从外壳的后部突出的腿部。当触发器被按压时,止动特征和刺血针本体之间的摩擦可以阻止刺血针本体从预击发位置向前移动到待击发位置。这意味着,即使使用者在移除安全帽时无意中按压触发器,由于触发器的基部和刺血针本体的上表面之间的摩擦以及刺血针本体的下表面和止动特征之间的摩擦,刺血针也不会在外壳中向前移动并意外击发。需要从触发器上移除压力,以使刺血针本体能够向前移动,此时刺血针会在外壳中向上移动,并向前移动到待击发位置,在该待击发位置刺血针被外壳中的制动器保持。

31、有利地,外壳可以由前向外壳本体和后向外壳端帽形成,前向外壳本体包括纵向狭槽,并且后向外壳端帽包括纵向触发器,该纵向触发器被构造成当装置被组装时配合在纵向狭槽中。这种布置是有益的,因为它简化了装置的组装。该装置的内部部件中的每一个可以沿着该装置的纵向轴线配合在外壳本体中,并且然后外壳端帽可以配合在其上。前向外壳本体和后向外壳端帽可以包括用于将它们联结在一起的卡合布置。优选地,前向外壳本体和后向外壳端帽通过卡合布置联结在一起。优选地,它们可以在组装期间搭扣配合在一起。止动特征可以包括从端帽突出的腿部(如上所讨论那样)(即触发器和止动特征两者形成在端帽上)。

32、在优选实施例中,外壳可以包括刺血针本体从预击发位置到待击发位置的移动的外部可见的指示器。外壳可以包括(即限定)开口或窗口,该开口或窗口被构造成使得用户能够看到刺血针本体何时已经从预击发位置移动到待击发位置。这为用户提供了装置何时待击发并准备好击发的的可视指示器。这再次降低了装置的过早激活的可能性。

33、优选地,外壳包括触发器构件和限定在触发器构件的前向端和外壳之间的开口,该开口被构造成使得使用者能够看到刺血针本体何时已经从预击发位置移动到待击发位置。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装置可以是侧击发式一次性刺血装置。可选地,刺血针本体在击发后在开口或窗口中可能不可见。这为用户提供了装置已被使用和应被丢弃的可视指示,并减少了用户试图重复使用的机会。

34、优选地,安全帽易断地连接到刺血针本体。优选地,安全帽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旋转足以切断安全帽和刺血针本体之间的易断连接件。因此,使用者可以将安全帽从其中安全帽不能从外壳移除的第一位置拧到其中安全帽可以从外壳移除的第二位置,并且确信在第二位置,安全帽不再连接到刺血针本体上。因此,刺血针本体将不与安全帽一起被向前拉,这否则会导致装置的过早激活。

35、在某些实施例中,安全帽和刺血针本体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防偏转特征,该防偏转特征被构造为与刺血针本体和安全帽中的另一个相互作用,以限制在初始组装配置中安全帽和刺血针本体相对于纵向轴线未对准的程度。纵向轴线可以指外壳的纵向轴线。在没有这个特征的情况下,由于当帽处于适当的位置时刺血针在其前端和后端两者处受到约束,如果帽有角度地移动到外壳外部,则可能发生未对准。在外壳包括用于将刺血针保持地结合(即物理保持)在向后待击发位置的固定制动器的实施例中,未对准可以被限制在一定距离以下,使得刺血针不能在横向于装置纵向轴线的方向上移动足够远,以变得与外壳上的制动器脱离。因此,这阻止了装置在移除安全帽之前和移除安全帽期间击发(也就是说,在装置能够被击发之前必须移除安全帽)。

36、在某些实施例中,安全帽和刺血针本体包括通过其间的变窄部而易断地连接的相邻表面,并且防偏转特征是在相邻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相邻表面上的突起,该突起被构造为与相邻表面中另一个相互作用以阻止其间的角移动。相邻表面中的一个或两个可以是相对于纵向轴线成角度的表面,例如,该表面可以是圆锥形形状,以提供其间的变窄部。防止未对准避免了刺血针帽和刺血针本体之间的塑料连接被破坏的情况,这将破坏刺血针的无菌性,而用户不会意识到无菌性已经被破坏。

37、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用于阻止刺血针本体从刺血位置向后移动到待击发位置的装置。用于阻止刺血针本体从刺血位置向后移动到待击发位置的装置可以包括多边形壁,该多边形壁从外壳的后壁延伸到通路中,并且被成形和被构造成使通路中的刺血针本体偏转,以阻止刺血针本体的重新待击发。阻止重新待击发是有益的,因为一旦已经使用装置,它阻止装置重新击发。因此,这防止了被污染的针头被重复使用,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38、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被构造成将刺血针推入安全位置,在该安全位置,刺血针端头在击发后位于外壳中。这确保了刺血针在使用后不会停留在刺血位置,同时刺血针端头在外壳的外部。因此,这防止了意外针刺伤害,并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39、优选地,复位弹簧自由安装在外壳中(即,它不与任何其他部件互连)。优选地,驱动弹簧自由安装在外壳中(即,它不与任何其他部件互连)。这减少了互连零件的数量,从而简化了装置的组装。这也意味着不需要在刺血针中模制能够在刺血针和驱动弹簧之间(例如在外壳、驱动弹簧和刺血针本体之间)实现可靠连接的特征,从而简化了制造,并且不需要具有用于将复位弹簧自动连接到刺血针本体的装置。

40、优选地,刺血针本体和外壳包括被构造成限制刺血针本体相对于外壳旋转的配合特征。刺血针本体可以包括一对翼,并且通路可以包括一对相对应的轨道,该对相对应的轨道被构造成在通路内引导刺血针本体。

41、优选地,通路包括肩部,该肩部被构造成当刺血针本体处于刺血位置时限制刺血针本体在外壳中的向前移动。

42、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血液取样装置,包括:

43、(i)外壳,该外壳在其前向端具有孔口,并限定具有纵向轴线的通路;

44、(ii)刺血针,该刺血针包括在其前向端处支撑刺血针端头的刺血针本体,刺血针可移动地安装在外壳内;

45、(iii)推动构件,该推动构件被构造成在使用中在外壳中从待击发位置向前推动刺血针到刺血位置,在待击发位置,该刺血针端头位于通路内,在该刺血位置,刺血针端头通过外壳的前向端中的孔口突出;

46、(iv)可移除的安全帽,该可移除的安全帽被构造成在初始组装配置中至少部分地覆盖刺血针端头;

47、其中安全帽和刺血针本体包括通过其间的变窄部而易断地连接的相邻表面,相邻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其上的突起,该突起被构造为与相邻表面中的另一个相互作用,以限制刺血针本体和安全帽之间背离外壳的纵向轴线的相对角移动。

48、防止未对准避免了刺血针帽和刺血针本体之间的塑料连接被破坏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将破坏刺血针的无菌性,而用户不会意识到无菌性已经被破坏。

49、在某些实施例中,安全帽和刺血针本体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防偏转特征,该防偏转特征被构造为与刺血针本体和安全帽中的另一个相互作用,以限制在初始组装配置中安全帽和刺血针本体相对于纵向轴线不对准的程度。

50、相邻表面中的一个或两个可以是相对于纵向轴线的成角度的表面,例如,该表面可以是圆锥形形状,以提供其间的变窄部。在没有这个特征的情况下,由于当帽处于适当的位置时刺血针在其前端和后端两者处受到约束,如果帽有角度地移动到外壳外部,则可能发生不对准。

51、在外壳包括用于将刺血针保持地结合(即物理保持)在向后待击发位置的固定制动器的实施例中,未对准可以被限制在一定距离以下,使得刺血针不能在横向于装置纵向轴线的方向上移动足够远,以变得与外壳上的制动器脱离。因此,这防止了装置在移除安全帽之前和移除安全帽期间击发(也就是说,在装置能够被击发之前必须移除安全帽)。

52、优选地,突起设置在安全帽上,更优选地设置在安全帽的靠近外壳上的触发器的表面上。

53、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血液取样装置,包括:

54、(i)刺血针,该刺血针包括刺血针本体和在其前向端的刺血针端头;

55、(ii)推动构件;

56、(iii)外壳,该外壳被构造成容纳刺血针和推动构件,

57、其中外壳包括:

58、(a)第一外壳构件,该第一外壳构件包括纵向容器,该纵向容器具有限定孔口的前向端和基本敞开的后向端,刺血针端头在使用中穿过该孔口突出;以及

59、(b)第二外壳构件,该第二外壳构件包括用于封闭第一外壳构件后向端的帽构件,

60、其中第一外壳构件在其中限定从其后向端向前延伸的纵向狭槽,并且第二外壳构件包括被构造成配合在狭槽中的纵向触发器构件,触发器构件可从静止位置移动到击发位置以致动刺血针,使得在使用中推动构件在外壳中向前推动刺血针,

61、其中第一和第二外壳构件包括用于将第二外壳构件固定到第一外壳构件的配合接合特征。

62、可以提供一种血液取样装置,包括:外壳,该外壳在其前向端具有孔口并限定具有纵向轴线的通路;刺血针,该刺血针包括在其前向端处支撑刺血针端头的刺血针本体,所述刺血针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推动构件,该推动构件被构造为在使用中在所述外壳中将所述刺血针从待击发位置向前推动到刺血位置,在该待击发位置,所述刺血针端头位于所述通路内,在该刺血位置,所述刺血针端头突出通过所述外壳的所述前向端中的所述孔口;以及用于阻止所述刺血针本体从所述刺血位置向后移动到所述待击发位置的装置。阻止刺血针本体向后移动意味着该装置不能重新待击发以供再次使用。

63、用于阻止所述刺血针本体向后移动的装置可以包括从刺血针本体突出的后向突出部和从所述外壳的后部突出的腿部。后向突出部和所述腿部可以在刺血位置对齐。后向突出部和/或所述腿部包括成角度的面,使得当刺血针向后移动并且后向突出部和腿部因为他们对齐而接触时,后向突出部背离待击发位置转向。优选地,后向突出部在腿部下方转向,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侧向转向或在将刺血针置于待击发位置的方向上的任何其他方向上的转向可能是足够的。

64、在初始组装配置中,刺血针可以被保持在后向预击发位置,腿部被构造成阻止刺血针被横向偏转经过制动器,直到刺血针从预击发位置向前移动到待击发位置。

65、用于阻止向后移动的装置还可以包括从所述外壳的后部突出的一个或多个肋。

66、可以提供一种血液取样装置,包括:外壳,该外壳在其前向端具有孔口并限定具有纵向轴线的通路;刺血针,该刺血针包括在其前向端处支撑刺血针端头的刺血针本体,所述刺血针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推动构件,该推动构件被构造为在使用中在所述外壳中将所述刺血针从待击发位置向前推动到刺血位置,在该待击发位置,所述刺血针端头位于所述通路内,在该刺血位置,所述刺血针端头突出通过所述外壳的所述前向端中的所述孔口;并且其中所述刺血针本体包括至少一个外向突出部,并且所述通路设置有至少一个轨道以支撑所述外向突出部。

67、该至少一个轨道可以包括在通路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上纵向延伸的表面。

68、外壳可以包括触发器构件,并且轨道可以包括两个部分,后向部分比前向部分更靠近外壳的触发器构件设置在其中的侧部。这允许在装置处于预击发位置时轨道支撑外向突出部,使得触发器对刺血针的压力不会导致装置的击发。

69、外壳可以由前向外壳本体(20)和后向外壳端帽(30)形成,轨道的后向部分设置在后向外壳端帽上,并且轨道的前向部分设置在前向外壳本体(20)上。

70、在初始组装配置中,所述安全帽可以将刺血针保持在轨道后向部分上的后向预击发位置,其中在移除所述安全帽时,所述刺血针可以向前移动离开轨道的后向部分。移除所述安全帽可以导致所述刺血针向前移动到轨道的前向部分上。

71、当所述刺血针移动到所述刺血位置时,刺血针可以向前移动到轨道的前向部分上。

72、外向突出部包括在其前向端处的弧形表面。这使得刺血针到轨道上的移动平滑。这具有的优点是,例如,它减少了在外向突出部和轨道之间接触时向后的力施加在刺血针上的可能性。

73、可以提供一种血液取样装置,包括:外壳,该外壳在其前向端具有孔口并限定具有纵向轴线的通路;刺血针,该刺血针包括在其前向端处支撑刺血针端头的刺血针本体,所述刺血针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推动构件,该推动构件被构造为在使用中在所述外壳中将所述刺血针从待击发位置向前推动到刺血位置,在该待击发位置,所述刺血针端头位于所述通路内,在该刺血位置,所述刺血针端头突出通过所述外壳的所述前向端中的所述孔口;其中外壳包括触发器构件,并且在初始组装配置中,所述刺血针被保持在后向预击发位置,在该后向预击发位置触发器构件不能释放推动构件。这降低了装置意外激活的可能性。

74、在初始组装配置中,所述安全帽可以将所述刺血针保持在后向预击发位置。

75、外壳可以包括用于将刺血针保持地结合在待击发位置的固定制动器。刺血针可以包括被构造成接合固定制动器使得刺血针保持地结合在待击发位置的凸台。

76、触发器构件可以从静止位置移动到击发位置,以释放刺血针以便向前移动,其中触发器使刺血针本体的至少一部分在大致横向于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偏转,使得刺血针本体可以向前移动经过制动器。触发器从静止位置到击发位置的移动可以是相对于纵向轴线的大致横向移动。

77、血液取样装置可以包括安全帽,并且在移除之前,所述安全帽将所述刺血针本体支撑在预击发位置,使得其不能被横向偏转经过所述制动器。

78、外壳可以包括止动特征,该止动特征被构造成阻止刺血针被横向偏转经过制动器,直到刺血针从预击发位置向前移动到待击发位置。止动特征可以是从所述外壳的后部伸出的腿部。当所述触发器被按压时,所述止动特征和所述刺血针本体之间的摩擦可以阻止刺血针本体从所述预击发位置向前移动到所述待击发位置。

79、止动特征可以包括从凸台突出的突出部,该突出部包括抵靠表面,该抵靠表面被构造成当刺血针处于预击发位置时与外壳接合。止动特征可以附加地包括外壳的抵靠表面,该抵靠表面被构造成当刺血针处于预击发位置时与凸台的抵靠表面接合,并且当刺血针处于待击发位置时不与凸台的抵靠表面接合。

80、止动特征包括刺血针本体上的至少一个外向突出部和在通路中支撑所述外向突出部的轨道,其中轨道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成使得当装置处于预击发位置时,外向突出部和轨道的至少一部分接触,使得触发器构件不能释放推动构件。

81、外壳包括所述刺血针本体从预击发位置到待击发位置的移动的外部可见的指示器,例如,开口或窗口(18),被构造为使得用户能够看到所述刺血针本体何时已经从预击发位置移动到待击发位置。外壳可以包括触发器构件和在所述触发器构件的前向端和所述外壳之间的开口(18),该开口被构造成使得用户能够看到刺血针本体何时已经从预击发位置移动到待击发位置。击发后,刺血针本体在所述开口或窗口(18)中可能不可见。

82、这简化了装置的组装,因为装置的所有内部部件可以在第一外壳构件内部沿着装置的纵向轴线组装。

83、优选地,第一外壳构件包括用于将刺血针保持地结合在向后待击发位置的固定制动器,该固定制动器用于接合/抵靠刺血针的表面,以阻止刺血针从向后待击发位置向前移动到向前刺血位置。

84、优选地,触发器构件从静止位置到击发位置的移动使刺血针本体的至少一部分在大致横向于外壳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偏转,使得刺血针本体可以向前移动经过制动器。

85、在某些实施例中,配合的接合特征是配合的卡合特征。第一外壳构件可以包括固定的抵靠表面,用于将刺血针本体保持地结合(即物理保持)在后向待击发位置。这可以防止装置的意外致动。触发器构件从静止位置到击发位置的移动可以使刺血针本体的至少一部分在大致横向于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偏转,使得刺血针本体可以向前移动经过固定的抵靠表面。触发器从静止位置到击发位置的移动可以是相对于纵向轴线的大致横向移动。

86、除非上下文另有规定,否则本发明不同方面的可选特征同等地适用于彼此。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911/29277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