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测量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间隔棒位移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间隔棒位移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11-19 09:41:39

本发明涉及间隔棒,尤其涉及一种间隔棒位移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1、间隔棒是一种专门装置,应用于高压输电线路的分裂导线上,其核心职责在于维持各分裂导线间的预定距离,以防导线相互间发生碰撞(鞭击现象),并有效缓解由微风引起的振动及次档距间的动态摇摆。这些间隔棒通常部署在导线跨度的中央区域,每隔大约50到60米安装一次,以确保整个线路的稳定运行。对于不同分裂级别的导线——无论是二分裂、四分裂、六分裂还是八分裂——安装间隔棒后,都能显著降低振动幅度,例如二分裂导线的振动幅度可减少一半,而四分裂导线的减幅则高达87%至90%。

2、随着时间的流逝,间隔棒会面临持续张力、极端气候条件及自然老化的挑战,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能导致其位置偏离原位,不仅削弱了对导线的保护效能,还潜藏了安全隐患。传统上依赖周期性使用专业检测设备来识别位移并随后执行修正的方法,暴露出多方面的局限:一是反应速度慢,间隔棒的偏移可能在两次检查的间隙中未被及时察觉,期间可能已造成导线额外损耗或提升了事故风险;二是效率低,分阶段执行的检测与纠正流程不仅消耗大量人力与时间资源,还可能延迟必要的维护工作;三是存在人为误判风险,人工检测过程中可能忽略细微但关键的位移信号;四是维护成本高昂,频繁的巡检与后续修正工作累积起来,对经济负担构成了显著增加。因此,亟需一种更高效、实时的监测与应对策略,以提升间隔棒管理的效能并保障电网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间隔棒位移检测设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2、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间隔棒位移检测设备,其目的在于:。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间隔棒位移检测设备,包括框架部件,包括对称拼接的两个正多边形环体,每条边上开设有安装孔;

4、夹持部件,安装在所述框架部件上,其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的主臂,所述主臂的一端铰接有副臂,所述主臂与所述副臂合拢对导线进行夹持,且主臂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导线相贴合的摩擦件,所述主臂内部设置有气动件,所述副臂的内壁设置有挤压件,所述副臂上设置有插管,并与所述气动件相连通。

5、作为本发明所述间隔棒位移检测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主臂的侧面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摩擦件设置有两个,且在所述第一缺口内对称设置;所述副臂的侧面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挤压件设置有两个,且在所述第二缺口内对称设置。

6、作为本发明所述间隔棒位移检测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在所述第一缺口中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摩擦件的第一凹槽,所述摩擦件包括在所述第一凹槽内转动设置的两个转杆,在两个所述转杆的外壁套设有摩擦带,所述摩擦件沿导线轴向分布。

7、作为本发明所述间隔棒位移检测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在所述第二缺口中开设有容纳所述挤压件的第二凹槽,所述挤压件包括两个板体以及安装在两个所述板体之间的两个转筒,所述板体的外壁设置有滑脚,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滑脚沿着所述限位槽滑动,所述挤压件沿导线轴向分布,所述限位槽沿导线径向分布。

8、作为本发明所述间隔棒位移检测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在所述主臂上开设有插孔,所述副臂上插管插接于所述插孔,所述插孔内部设置有顶筒,所述顶筒挤压所述插管内部的第一堵头,打开所述第一堵头以及位于所述顶筒内的第二堵头。

9、作为本发明所述间隔棒位移检测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气动件包括位于所述主臂内的第一气道和位于所述副臂内的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第二气道通过所述插管与所述插孔相连通。

10、作为本发明所述间隔棒位移检测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气道内设置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一端设置有连杆,该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摩擦带的背面相固定。

11、作为本发明所述间隔棒位移检测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气道内设置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滑脚。

12、作为本发明所述间隔棒位移检测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气道还连通有第三气道,所述第三气道内设置有提示件。

13、作为本发明所述间隔棒位移检测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两个所述正多边形环体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主臂的凸起插接于所述安装孔内,并通过螺栓固定。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一种间隔棒位移检测设备,通过主臂与副臂的铰接设计,能在间隔棒发生位移的瞬间立即响应,利用摩擦带与活塞驱动的挤压件协同作用,对导线实施动态且逐步增强的夹持力,有效抑制位移,预防导线间的鞭击与振动损害。其内置的直观反馈部分,借助第三气道内的提示件变化(如颜色标识的显眼移动),无需复杂检测工具即可快速直观地向维护人员传达系统当前状态与已采取的纠正行动,极大简化了日常巡检流程,降低了维护成本。这一整合了即时响应、动态调整与简易维护反馈机制的创新设计,为电力线路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彰显了在提升电网维护效率与安全性能方面的重大进步。

技术特征:

1.一种间隔棒位移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棒位移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臂(201)的侧面开设有第一缺口(201a),所述摩擦件(203)设置有两个,且在所述第一缺口(201a)内对称设置;所述副臂(202)的侧面开设有第二缺口(202a),所述挤压件(205)设置有两个,且在所述第二缺口(202a)内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隔棒位移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缺口(201a)中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摩擦件(203)的第一凹槽(201b),所述摩擦件(203)包括在所述第一凹槽(201b)内转动设置的两个转杆(203a),在两个所述转杆(203a)的外壁套设有摩擦带(203b),所述摩擦件(203)沿导线轴向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隔棒位移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缺口(202a)中开设有容纳所述挤压件(205)的第二凹槽(202b),所述挤压件(205)包括两个板体(205a)以及安装在两个所述板体(205a)之间的两个转筒(205b),所述板体(205a)的外壁设置有滑脚(205c),所述第二凹槽(202b)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202c),所述滑脚(205c)沿着所述限位槽(202c)滑动,所述挤压件(205)沿导线轴向分布,所述限位槽(202c)沿导线径向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隔棒位移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臂(201)上开设有插孔(207),所述副臂(202)上插管(206)插接于所述插孔(207),所述插孔(207)内部设置有顶筒(208),所述顶筒(208)挤压所述插管(206)内部的第一堵头,打开所述第一堵头以及位于所述顶筒(208)内的第二堵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隔棒位移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件(204)包括位于所述主臂(201)内的第一气道(204a)和位于所述副臂(202)内的第二气道(204b),所述第一气道(204a)和所述第二气道(204b)通过所述插管(206)与所述插孔(207)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间隔棒位移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204a)内设置有第一活塞(204c),所述第一活塞(204c)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杆(204h),该第一连杆(204h)的一端与所述摩擦带(203b)的背面相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间隔棒位移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道(204b)内设置有第二活塞(204d),所述第二活塞(204d)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杆(204e),所述第二连杆(204e)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挤压件(20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间隔棒位移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204a)还连通有第三气道(204f),所述第三气道(204f)内设置有提示件(204g)。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棒位移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正多边形环体(101)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主臂(201)的凸起插接于所述安装孔(102)内,并通过螺栓固定。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间隔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间隔棒位移检测设备,包括框架部件,包括对称拼接的两个正多边形环体,每条边上开设有安装孔;夹持部件,安装在所述框架部件上,其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的主臂,所述主臂的一端铰接有副臂,所述主臂与所述副臂合拢对导线进行夹持,且主臂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导线相贴合的摩擦件,所述主臂内部设置有气动件,所述副臂的内壁设置有挤压件,所述副臂上设置有插管,并与所述气动件相连通,通过主臂与副臂的铰接设计,能在间隔棒发生位移的瞬间立即响应,利用摩擦带与活塞驱动的挤压件协同作用,对导线实施动态且逐步增强的夹持力,有效抑制位移,预防导线间的鞭击与振动损害。技术研发人员:金庆忍,周柯,奉斌,莫枝阅,覃思,杨雄杰,吴丽芳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11/14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118/32982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