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纤维拉伸强度预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 国知局
- 2024-12-26 14:50:54
本发明涉及麻纤维力学性能分析,尤其是涉及一种麻纤维拉伸强度预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1、在麻纤维复合材料中,纤维的性能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起决定性作用,因此麻纤维力学性能分析是提升麻纤维复合材料品质的关键。
2、麻纤维的成分含量复杂,确定其有效成分含量是进行力学性能分析的前提与基础。
3、目前,在对麻纤维进行成分分析时,往往按照中国国家标准gb/t5889-1986《苎麻化学成分定量分析方法》中的规定进行。但这一分析方法存在耗时长、操作复杂、操作误差大、对人体有害及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
4、同时,在对麻纤维进行力学分析时,也存在着制样繁琐、操作复杂、效率低下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纤维拉伸强度预测方法、系统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种上述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麻纤维拉伸强度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步骤1、基于麻纤维的化学成分含量、近红外光谱数据及拉伸强度的原始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方法,确定目标化学成分,以便确定主要影响麻纤维拉伸强度的化学成分;所述数据分析方法依次包括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性分析等;
4、所述主成分分析,用于初步确定目标化学成分的范围;
5、所述聚类分析,用于进一步缩小目标化学成分的范围;
6、所述关联性分析,用于确定目标化学成分与拉伸强度的关联程度;
7、所述目标化学成分包括纤维素和/或半纤维素和/或木质素;
8、步骤2、基于目标化学成分的特征波段,采集被测麻纤维的近红外光谱数据;
9、步骤3、将所述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后,通过成分含量预测,得到被测麻纤维中目标化学成分的成分含量数据;
10、步骤4、将所述成分含量数据,通过拉伸强度预测,得到被测麻纤维的拉伸强度。
11、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利用麻纤维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特定光谱特征,通过成分含量预测,简便、有效且安全地获得三者的成分含量数据;再通过拉伸强度预测,简便、有效且安全地获得对应麻纤维的拉伸强度;本方案可用于对麻纤维进行无损、快速地拉伸强度分析,不会产生化学试剂消耗、污染等问题,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伤害。
12、当然,本方案还可以推广至其他化学成分复杂的植物,同样可以达到类似的技术效果。
13、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主成分分析的具体方法包括:建立主成分回归模型;将麻纤维样品的所有化学成分作为原始变量;通过数据标准化处理及相关系数矩阵,计算特征值及特征向量;再通过方差贡献率及累计方差贡献率确定主成分因子;将均方根误差及平均绝对误差作为评价指标,用于评价主成分回归模型的预测值对于测试值(湿法定量分析所得)的回归效果;对麻纤维样品进行主成分回归分析,计算方差贡献率及累计方差贡献率并进行排序,筛选出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预设方差累积贡献率(例如98%)时的若干个主成分因子;所述主成分因子是目标化学成分的线性组合。
14、优选地,所述均方根误差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15、
16、其中,rmse表示均方根误差;n表示样品数量;表示第i个样品的测试值;yi表示第i个样品的预测值;
17、所述平均绝对误差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18、
19、其中,mae表示平均绝对误差。
20、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类分析的具体方法包括:
21、将一定数量的样品或指标各自看成一类;根据样品或指标的亲疏程度,将亲疏程度最高的两类进行合并;考虑合并后的类与其他类之间的亲疏程度,再进行合并,直至将所有样品或指标合并为一类。
2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关联性分析的具体过程包括:
23、步骤a1、将拉伸强度作为因变量数列,将目标化学成分含量作为自变量数列,组成原始数据矩阵w1,具体表达式可以为:
24、w1=|x1 x2 … xi-1 y|
25、其中,xi-1表示第i-1个目标化学成分的含量;y表示拉伸强度;
26、对数据进行规格化处理,以便消除数据之间的较大差异,增加可比性,得到规格化矩阵w2,具体表达式可以为:
27、w2=(wki);
28、其中,wki表示第k个麻纤维样品的第i个目标化学成分的规格化值,具体表达式可以为:
29、
30、其中,maxxki表示第k个麻纤维样品的第i个目标化学成分的最大特征值;minxki表示第k个麻纤维样品的第i个目标化学成分的最小特征值;
31、步骤a2、计算关联系数;所述关联系数是自变量数列与因变量数列在各个时刻的关联程度值;关联系数越大,自变量在该时刻的影响力就越大;例如,对不同种类的麻纤维样品,可以有多个自变量数列,分别是纤维素含量数列、半纤维素含量数列、木质素含量数列等,而一个因变量数列为拉伸强度数列;各个自变量数列与因变量数列的关联系数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32、
33、其中,ζi(k)表示关联系数;ζ表示分辨系数,且有ζ∈[0,1],一般取值为0.5;min(δi(min))表示两级最小差;max(δi(max))表示两级最大差,具体计算公式可以为:
34、
35、步骤a3、计算自变量数列对因变量数列的关联度;再计算平均值关联度ri,用于表示自变量数列与因变量数列之间的关联程度,这样便于当关联度较多时,进行整体比较;平均值关联度ri越大,则相应自变量的影响力就越大,具体公式可以为:
36、
37、其中,n表示麻纤维样品数量。
38、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波段,具体包括:
39、1600-2400nm波段数据点,对应于纤维素成分含量预测;
40、1400-2400nm波段数据点,对应于半纤维素成分含量预测;
41、1200-2400nm波段数据点,对应于木质素成分含量预测。
4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波段的确定方法具体可以是:在近红外光谱数据全波段范围内(800-2400nm),将预设波段间隔长度(可参考波峰宽度的常见范围100-200nm进行选取,例如200nm)作为公差,以等差数列方式,由短波端向长波端递进选择若干种备选特征波段,通过成分含量预测进行循环测试,计算目标化学成分含量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将均方根误差为最低时的备选特征波段,作为该目标化学成分的特征波段;
43、优选地,还可统计成分含量预测的pcr相关性,检验备选特征波段下,预测值与测试值(例如通过湿化学分析法检测的纤维素含量均值)之间的线性拟合方程斜率及pearson相关系数,进一步验证备选特征波段中波谱数据的内部交叉验证效果。
44、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波段的确定方法具体还可以是:在近红外光谱数据全波段范围内,基于波峰出现的位置对波段进行划分,由短波端向长波端递进选择若干种备选特征波段,通过成分含量预测进行循环测试,计算目标化学成分含量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将均方根误差为最低时的备选特征波段,作为该目标化学成分的特征波段;这样可以更快速地得到特征波段。
45、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波段的确定方法具体还可以是:在近红外光谱数据全波段范围内(800-2400nm),基于初始起步间隔长度lc(例如100nm)作为移动窗口,将扫描设备的预设扫描精度(例如6nm)作为步长,由短波端向长波端等距移动迭代选择备选特征波段(例如800-900nm、806-906nm、……、2300-2400nm),具体计算公式可以为:
46、lt=lc+(t-1)*s;
47、其中,lt表示第t代起步间隔长度;t表示迭代次数;
48、直至起步间隔长度等于预设极值(例如2298nm);
49、将各代所有备选特征波段,通过成分含量预测进行测试,计算目标化学成分含量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将均方根误差为最低时的备选特征波段,作为该目标化学成分的特征波段;这样可以得到更精确的特征波段。
50、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3中的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
51、步骤b1、统计各麻纤维样品所得近红外光谱数据的最低值,再将各个近红外光谱数据统一减去各光谱数据的最低值,得到中间值;从而完成去除基线操作;
52、步骤b2、在所述中间值中,计算相邻两点的斜率后,得到预处理后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从而完成一阶求导,这样可以避免背景噪声及光散射等问题,从而使数据特征更加明显,并大幅消除检测位置、仪器状态、测试环境差异引起的误差,有利于后序建模的预测精准性和稳定度。
53、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分含量预测可通过预训练的成分含量预测模型(例如分类模型)实现,具体训练方法包括:
54、步骤c1、采集预设数量(例如35个)的麻纤维样品进行编号;从每个麻纤维样品中选取预设重量(例如1克)的麻纤维,剪碎为预设长度(例如小于1毫米)的纤维粉末,在预设温度(例如105℃)下烘干至恒重后,在干燥器内按照预设时间(例如30分钟)进行冷却;
55、步骤c2、基于分光光度计(例如perkin-elmer uv/vis/nir 750),对所述纤维粉末,通过漫反射方式,按照预设光谱波段范围,进行近红外光谱收集;
56、优选地,步骤c2具体包括:通过标准白板对分光光度计进行校正;将纤维粉末粉碎至预设粒度(例如60目)后,放置于分光光度计的近红外吸收样品池中,按照预设扫描间隔(例如6nm),进行多次装样及漫反射扫描(例如重复装样2次,每次装样扫描2次),取平均光谱值作为每个麻纤维样品的光谱曲线(每个光谱曲线可包含约267个吸光度数据);
57、步骤c3、对所述光谱曲线进行预处理(可参考前述预处理方法);
58、步骤c4、对所述麻纤维样品按照编号进行取样,并根据gb/t5889-1986《苎麻化学成分定量分析方法》进行湿法定量分析,得到麻纤维样品中脂蜡质、水溶物、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及纤维素等成分含量的测试值;对每个麻纤维样品,按照编号标记所述测试值;
59、步骤c5、依据所述测试值,将麻纤维样品按预设比例(例如6:1)划分为校正集及预测集;所述校正集的测试值范围大于预测集的测试值范围;所述校正集用于对成分含量预测模型进行训练;所述预测集用于对成分含量预测模型进行验证;这样有利于将预测成分限制在校正范围内,避免受到近红外光谱图峰信息的叠加效应干扰。
60、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拉伸强度预测的具体方法包括:
61、步骤d1、基于拉伸性能标准试验方法(例如单根纺织纤维拉伸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即astm d3822/d3822m-14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tensile properties ofsingle textile fibers),测量麻纤维样品的拉伸强度;将目标化学成分的含量作为输入数据,将所述拉伸强度作为输出数据,构建样品集;
62、步骤d2、将输入数据及输出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具体公式可以为:
63、
64、其中,表示第j个拉伸强度的样品中第i个目标化学成分的归一化值;xij表示第j个拉伸强度的样品中第i个目标化学成分;ximin表示最小拉伸强度的样品中第i个目标化学成分;ximax表示最大拉伸强度的样品中第i个目标化学成分;表示第j个拉伸强度的归一化值;yj表示第j个拉伸强度;ymin表示最小拉伸强度;ymax表示最大拉伸强度;
65、步骤d3、构建支持向量机:输入层为目标化学成分的含量;中间层为通过对样品集的学习,选择核函数;最后一层为构造非线性预测函数。
66、优选地,步骤d3的具体步骤包括:
67、步骤d31、基于样品集以及任意给定的ε>0,将ε-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则有:
68、
69、其中,w表示超平面的法向量;n表示麻纤维样品数量;
70、步骤d32、寻找一个核函数k(·,·),满足条件
71、其中,表示从输入空间到某个特征空间的映射;
72、步骤d33、引入松弛变量ξi,且有i=1,2,3,...,n,并通过拉格朗日乘数法,建立优化模型:
73、
74、其中,c表示惩罚参数;b表示优化模型常数;
75、根据非线性支持向量机理论,得到所述优化模型的对偶问题,具体公式为:
76、
77、其中,表示第i个目标化学成分的最优解;αi表示第i个目标化学成分的一般解;表示第j个目标化学成分的最优解;αj表示第j个目标化学成分的一般解;
78、再求解得到第i个目标化学成分的支持向量以及第i个目标化学成分的支持向量的共轭向量
79、步骤d34、计算优化模型常数,具体公式可以为:
80、
81、其中,n’表示目标化学成分数量;表示第j个目标化学成分的支持向量;表示的共轭向量;表示优化模型常数的支持向量;
82、步骤d35、构造非线性预测函数,用于预测及模拟,具体公式可以为:
83、
84、其中,xi表示第i个化学成分,且xi∈r6;b表示优化模型常数,且b∈r;r表示实数;
85、这样就构建得到了拉伸强度预测模型,该拉伸强度预测模型与常用的神经网络回归模型相比,具有严格的理论和数学基础,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泛化能力更好,算法具有全局最优性,避免了神经网络易于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
86、第二方面,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麻纤维拉伸强度预测系统,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及结果生成模块;
87、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被测麻纤维中目标化学成分的特征波段的近红外光谱数据;
88、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分析单元、成分含量预测单元及拉伸强度预测单元;
89、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基于麻纤维的化学成分含量、近红外光谱数据及拉伸强度的原始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方法,确定麻纤维的目标化学成分;所述数据分析方法依次包括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性分析等;
90、所述主成分分析,用于初步确定目标化学成分的范围;
91、所述聚类分析,用于进一步缩小目标化学成分的范围;
92、所述关联性分析,用于确定目标化学成分与拉伸强度的关联程度;
93、所述成分含量预测单元,用于将所述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后,通过成分含量预测,得到被测麻纤维中目标化学成分的成分含量数据;
94、所述拉伸强度预测单元,用于将所述成分含量数据,通过拉伸强度预测,得到被测麻纤维的拉伸强度;
95、所述结果生成模块,用于将目标化学成分及拉伸强度外发。
96、第三方面,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麻纤维拉伸强度预测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可由处理器读取的指令及数据,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及数据,以执行如上所述的麻纤维拉伸强度预测方法,所述总线连接各功能部件之间用于传送信息。
9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麻纤维拉伸强度预测方法、系统及装置,能够对麻纤维复杂的化学成分进行数据分析,自动统计得到对麻纤维拉伸强度起主导作用的3种目标化学成分,并基于无损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及成分含量预测,快速对这3种目标化学成分含量进行预测,再通过拉伸强度预测,对麻纤维样品的拉伸强度进行可靠预测。本方案不仅预测效率高、预测结论可靠,而且在预测应用中不会接触化学试剂等危害品,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并可有效减少人为试验操作导致的误差。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226/34364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