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5-01-10 13:32:42
本发明涉及注液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持电动工作的注液装置。
背景技术:
1、生产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向某一些容器内注入液体的情况,如加湿器中加入水、酒精灯中加入酒精燃料等,原始方法通常会使用漏斗等工具,漏斗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扶着,使用非常不方便,而且容易加注过量的液体。
2、现在市场上也有一些手持式的设备,其可以提供抽取液体的动力,将液体从一个容器中抽取出来之后,注入另一个容器中。但是这些设备通常只提供一个方向的动力进行液体抽注,在液体注满容器后,停止手持设备进行抽取时,在其内部管路中还会残留液体,这些液体在放置手持设备时会到处乱洒,使用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液装置,其不仅可以手持操作,而且在注液完成后会立即将其内部及其连接的管道内的液体反向输送回液体储存装置。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注液装置,包括壳体、换向阀、动力泵、具有进液通道的进液件和具有注液通道的注液件,所述换向阀和所述动力泵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换向阀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以及第四连接口,所述换向阀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且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三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四连接口连通,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四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三连接口连通;所述动力泵具有动力泵进液端和动力泵出液端,所述动力泵进液端与所述第四连接口连通,所述动力泵出液端与所述第三连接口连通,所述进液件的进液通道与所述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注液件的注液通道与所述第一连接口连通。
4、使用时,所述进液件通过合适的管路与液体储存装置连接在一起。
5、采用上述结构,当用户需要进行注液时,需要将所述注液件对准所要注入液体的容器的注液口,操作所述注液装置使得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此时,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三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四连接口连通,即所述注液件的注液通道与所述动力泵的动力泵出液端连通,所述进液件的进液通道与所述动力泵的动力泵进液端连通,所述动力泵工作时,液体从所述进液件的进液通道经由动力泵流向所述注液件的注液通道,并从所述注液件的注液通道流出,完成注液;
6、当用户停止注液时,操作所述注液装置使得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此时,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四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三连接口连通;即所述注液件的注液通道与所述动力泵的动力泵进液端连通,所述进液件的进液通道与所述动力泵的动力泵出液端连通,所述动力泵工作时,液体从所述注液件的注液通道经由动力泵流向所述进液件的进液通道,并从所述注液件的注液通道回流至液体储存装置中;
7、上述结构,使得用户在停止注液时,能够将内部管路中残留的液体反向输送回液体储存装置,避免液体残留在所述注液装置内部,从而避免注液装置移动液体流出。
8、进一步地,所述换向阀包括阀体、以及第一阀杆和第二阀杆,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以及第三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所述阀体设置有第一换向腔和第二换向腔,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一换向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二换向腔连通;
9、所述第一阀杆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阀体,所述第一换向腔在所述第一阀杆的移动方向上设置有第一换向口和第二换向口,且所述第一换向口通过第一内部流道与所述第三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二换向口通过第二内部流道与所述第四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一阀杆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换向腔内并设置有第一启闭结构,且所述第一启闭结构在靠近所述第一换向口时关闭所述第一换向口并打开所述第二换向口、所述第一启闭结构在靠近所述第二换向口时关闭所述第二换向口并打开所述第一换向口;
10、所述第二阀杆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阀体,所述第二换向腔在所述第二阀杆的移动方向上设置有第三换向口和第四换向口,且所述第三换向口通过第三内部流道与所述第四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四换向口通过第四内部流道与所述第三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二阀杆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换向腔内并设置有第二启闭结构,且所述第二启闭结构在靠近所述第三换向口时关闭所述第三换向口并打开所述第四换向口、所述第二启闭结构在靠近所述第四换向口时关闭所述第四换向口并打开所述第三换向口。
11、采用上述结构,当所述第一阀杆活动使得所述第一启闭结构关闭所述第一换向口、所述第二阀杆活动使得所述第二启闭结构关闭所述第三换向口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口通过所述第一换向腔、所述第一换向腔的第二换向口、所述第二内部流道与所述第四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通过所述第二换向腔、第二换向腔的第四换向口、第四内部流道与所述第三连接口连通,此时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作状态;
12、当所述第一阀杆活动使得所述第一启闭结构关闭所述第二换向口、所述第二阀杆活动使得所述第二启闭结构关闭所述第四换向口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口通过所述第一换向腔、所述第一换向腔的第一换向口、所述第一内部流道与所述第三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通过所述第二换向腔、第二换向腔的第三换向口、第三内部流道与所述第四连接口连通,此时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状态;
13、故用户只需要简单操作所述第一阀杆和所述第二阀杆就能实现换向操作,上述结构简单,能够将整体体积做小,即其需要的安装空间小,从而使得所述注液装置能够小型化,便于用户手持。
14、具体的,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通道、第二连接通道、第三连接通道和第四连接通道,所述第一连接通道朝向外界的一端形成为所述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连接通道朝向外界的一端形成为所述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三连接通道朝向外界的一端形成为所述第三连接口,所述第四连接通道朝向外界的一端形成为所述第四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通道与所述第一换向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通道与所述第二换向腔连通,所述第一内部流道、所述第四内部流道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通道与所述第三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二内部流道、所述第三内部流道通过所述第四连接通道与所述第四连接口连通。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杆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阀杆的轴线平行;且所述第一换向口到所述第二换向口的方向与所述第三换向口到第四换向口的方向一致。
16、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换向阀的结构更加合理,便于同步操作所述第一阀杆和所述第二阀杆。
17、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第五通道和第六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在平行于所述第一阀杆轴线的方向上具有延伸距离,所述第一通道的两端形成为第一通道口和第二通道口,且所述第一通道口到所述第二通道口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换向口到所述第二换向口的方向一致;所述第二通道在平行于所述第二阀杆轴线的方向上具有延伸距离,所述第二通道的两端形成为第三通道口和第四通道口,且所述第三通道口到所述第四通道口的方向与所述第三换向口到所述第四换向口的方向一致;
18、所述第三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口与所述第二换向口之间且将所述第二通道口与所述第二换向口连通,所述第四通道设置在所述第四通道口与所述第四换向口之间且将所述第四通道口和所述第四换向口连通;
19、所述第五通道用于将所述第一换向口、第三通道口和所述第三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六通道用于将所述第三换向口、第一通道口、和第四连接口连通。
20、具体的,所述第五通道或其部分形成为所述第一内部流道;所述第三通道、第一通道、第六通道或其部分形成为所述第二内部流道;所述第六通道或其部分形成为所述第三内部流道,所述第四通道、第二通道、第五通道或其部分形成为所述第四内部流道。
21、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换向阀的设计更加合理,采用立体空间布置阀体的内部流道,进一步能够将换向阀的体积做小,即进一步减少其安装所需要的空间;且所述第五通道或其部分为所述第一内部流道和第四内部流道共用部分、所述第六通道或其部分为所述第二内部流道和所述第三内部流道共用部分,优化阀体的内部流道以简化结构,不仅有利于阀体的小体积化,同时也减少阀体的加工难度;
22、上述结构使得所述换向阀更加容易小体积化,从而使得所述注液装置能够更加小型化,便于用户手持。
23、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包括阀底、阀芯、换向层、以及阀盖;所述阀芯位于所述阀底一侧,所述换向层设置在所述阀芯远离所述阀底的一侧,所述阀盖设置在所述换向层远离所述阀芯的一侧,所述阀芯设置有所述第一换向腔、所述第二换向腔、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所述换向层设置有所述第五通道和所述第六通道;所述第一连接口和所述第二连接口设置在所述阀芯上,所述第三连接口和所述第四连接口设置在所述阀盖上,所述第一换向口和所述第三换向口靠近所述换向层设置,所述第二换向口和所述第四换向口靠近所述阀底设置。
24、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阀体的结构更加合理,采用层状结构叠加实现内部流道的形成,便于实现的生产、加工、及其安装。
25、进一步地,所述阀芯包括阀芯本体、以及封阀密封垫,所述阀芯本体设置在所述阀底上,所述封阀密封垫设置在所述阀芯本体远离所述阀底的一侧,所述阀芯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阀芯腔以及第二阀芯腔;
26、所述第一阀芯腔包括远离所述阀底设置的第一阀芯上腔、以及靠近所述阀底设置的第一阀芯下腔,所述第一阀芯上腔远离所述第一阀芯下腔的一端形成为第一阀芯上开口,所述封阀密封垫在所述第一阀芯上开口处设置有所述第一换向口,且所述第一换向口与所述第一阀芯上开口连通,所述第一阀芯上腔与所述第一阀芯下腔连通并在连通处形成为所述第二换向口,所述第一阀芯上腔和盖设在所述第一阀芯上开口处上的封阀密封垫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换向腔,所述第一阀芯下腔向所述第一通道侧延伸并与其连通以形成为所述第三通道;
27、所述第二阀芯腔包括远离所述阀底设置的第二阀芯上腔、以及靠近所述阀底设置的第二阀芯下腔,所述第二阀芯上腔远离所述第二阀芯下腔的一端形成为第二阀芯上开口,所述封阀密封垫在所述第二阀芯上开口处设置有所述第三换向口,且所述第三换向口与所述第二阀芯上开口连通,所述第二阀芯上腔与所述第二阀芯下腔连通并在连通处形成为所述第四换向口,所述第二阀芯上腔和盖设在所述第二阀芯上开口处上的封阀密封垫围合形成所述第二换向腔,所述第二阀芯下腔向所述第二通道侧延伸并与其连通以形成为所述第四通道;
28、所述第一通道包括形成在所述阀芯本体上的第一通道阀芯本体段、以及形成在所述封阀密封垫上的第一通道密封垫段;所述第二通道包括形成在所述阀芯本体上的第二通道阀芯本体段、以及形成在所述封阀密封垫上的第二通道密封垫段。
29、采用上述结构,将所述阀芯进一步进行层状模块化分割,便于所述阀芯中通道的加工;且所述封阀密封垫采用密封材料,具体采用柔性材料,能够增加所述阀芯与所述换向层在安装之后的密封型,避免漏液情况;将功能集成化,进一步简化结构以减小换向阀的最终体积。
30、进一步地,所述换向阀包括设置在所述阀底和所述阀芯之间的阀底密封垫;所述第三通道朝向所述阀底的一侧在所述阀芯朝向阀底的一侧端面形成有第三通道截面口,所述第四通道朝向所述阀底的一侧在所述阀芯朝向阀底的一侧端面形成有第四通道截面口。
31、采用上述结构,便于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的实际加工,且设置所述阀底密封垫,能够使得所述阀芯与所述阀底之间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上述结构合理;所述阀底密封垫采用密封材料,具体为柔性材料。
32、进一步地,所述阀底密封垫朝向所述阀芯的端面呈完整平面设置;
33、或者所述阀底密封垫朝向所述阀芯的端面在所述第三通道截面口对应位置处向阀底侧凹陷或贯穿其自身形成第一阀底密封垫通道,所述阀底密封垫朝向所述阀芯的端面在所述第四通道截面口对应位置处向阀底侧凹陷或贯穿其自身形成第二阀底密封垫通道。
34、采用上述结构,当所述阀底密封垫设置所述第一阀底密封垫通道和所述第二阀底密封垫通道的情况下,可以在不影响阀芯与阀底之间密封性能、且不增加换向阀体积的情况下,增加液体通过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的流量。
3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底密封垫通道的形状与所述第三通道截面口的形状一致,所述第二阀底密封垫通道的形状与所述第四通道截面口的形状一致。
36、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第一阀底密封垫通道和所述第二阀底密封垫通道的结构更加合理。
37、进一步地,所述换向阀包括设置在所述换向层与所述阀盖之间的阀盖密封垫,所述阀盖密封垫在所述第五通道与所述第三连接口的连通处开设有第一密封避让开口,所述阀盖密封垫在所述第六通道与所述第四连接口的连通处开设有第二密封避让开口。
38、采用上述结构,所述阀盖密封垫的设置,能够保证所述换向层与所述阀盖之间的密封效果,且所述第一密封避让开口和所述第二密封避让开口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五通道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密封避让开口与所述第三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六通道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密封避让开口与所述第四连接口连通;上述结构合理,所述阀盖密封垫采用密封材料,具体采用柔性材料。
39、进一步地,所述阀盖密封垫在所述第一阀杆处和所述第二阀杆处分别向远离所述换向层侧凸起形成第一皮膜腔和第二皮膜腔,所述换向层在所述第一阀杆处和所述第二阀杆处分别开设有第一阀杆导向孔和第二阀杆导向孔,所述第一阀杆未设置第一启闭结构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阀杆导向孔位于所述第一皮膜腔内,所述第二阀杆未设置第二启闭结构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阀杆导向孔位于所述第二皮膜腔内。
40、采用上述结构,所述第一皮膜腔和所述第二皮膜腔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一阀杆和所述第二阀杆完全设置在阀体内部,密封性更好,即使第一阀杆和第二阀杆在经过长久的使用后,密封性能下降,其引起的泄漏也是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之间内部的泄漏,而不会与外界发生泄漏,安全性更高;
41、且所述第一阀杆导向孔的设置能够对所述第一阀杆的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所述第一阀杆的活动更加稳定、可靠;所述第二阀杆导向孔的设置能够对所述第二阀杆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所述第二阀杆的活动更加稳定、可靠。
42、进一步地,所述换向阀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作用于所述第一阀杆使得第一阀杆在所述第一启闭结构远离所述第一换向口时具有向第一换向口运动的趋势;所述第二弹性件作用于所述第二阀杆使得第二阀杆在所述第二启闭结构远离所述第三换向口时具有向第三换向口运动的趋势。
43、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换向阀的结构更加合理,若用户想要使所述第一阀杆活动以使所述第一启闭结构向第二换向口侧活动时,需要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能够增加操作手感;若用户想要使所述第一阀杆活动以使所述第一启闭结构向第一换向口侧活动时,只需要撤除施加在第一阀杆上的力即可,所述第一阀杆会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能够简化操作,便于用户使用,且所述第一弹性件还能够保证常态下所述第一启闭结构关闭所述第一换向口的效果;所述第二复位件同理。
4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第一阀杆未设置第一启闭结构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止位挡块,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阀杆上,且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换向层与所述第一止位挡块之间;
45、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第二阀杆未设置第二启闭结构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止位挡块,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二阀杆上,且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换向层与所述第二止位挡块之间。
46、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更加合理。
47、进一步地,所述换向阀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阀杆和所述第二阀杆运动状态的操作件,且所述操作件控制所述第一阀杆和所述第二阀杆同步关闭所述第一换向口和所述第三换向口、或者同步关闭所述第二换向口和所述第四换向口。
48、对于操作件能够控制第一阀杆和第二阀杆可以理解为,所述操作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阀杆和第二阀杆活动至某个运动状态和/或所述操作件能够允许所述第一阀杆和所述第二阀杆活动至某个运动状态。
49、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操作件的设置使得所述换向阀的结构更加合理,用户只需要对操作件操作即可,操作件能够同步控制所述第一阀杆和所述第二阀杆,简化操作、方便实用,且易于手持式的按钮实现统一协调工作。
50、进一步地,所述注液装置包括操作按钮,所述操作按钮与所述操作件相抵;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所述操作按钮穿出并暴露的操作按钮过孔。
51、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操作按钮的设置能够便于用户对所述操作件进行操作。
5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杆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使得其在所述第一启闭结构远离所述第一换向口时具有向第一换向口运动的趋势;所述第二阀杆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使得其在所述第二启闭结构远离所述第三换向口时具有向第三换向口运动的趋势;
53、所述操作件包括操作件本体,所述操作件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一阀杆和第二阀杆未设置所述第一启闭结构和所述第二启闭结构的一侧,且所述操作件本体的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阀杆、第二阀杆的轴线平行;所述操作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且所述第一压杆正对所述第一阀杆设置、所述第二压杆正对所述第二阀杆设置。
54、采用上述结构,当用户按压所述操作件本体时,使得所述第一压杆和所述第二压杆能够作用于所述第一阀杆和所述第二阀杆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以实现所述第一启闭结构和第二启闭结构向所述第二换向口和所述第四换向口活动;当用户撤除施加在所述操作件本体上的力后,所述第一压杆和所述第二压杆对所述第一阀杆和所述第二阀杆的作用力也撤除,以允许所述第一阀杆和所述第二阀杆向复位侧活动,所述第一阀杆和所述第二阀杆在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所述第一阀杆和第二阀杆的复位同时也会带动所述操作件复位。
5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杆和第二阀杆未设置所述第一启闭结构和所述第二启闭结构的一端位于所述阀体的内部,所述阀体在所述第一阀杆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压杆相匹配的第一压杆操作孔、以及在所述第二阀杆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压杆相匹配的第二压杆操作孔,所述第一压杆穿过所述第一压杆操作孔以控制所述第一阀杆,所述第二压杆穿过所述第二压杆操作孔以控制所述第二阀杆。
56、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第一阀杆和所述第二阀杆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内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压杆和所述第二压杆依旧能够控制所述第一阀杆和所述第二阀杆;且由于所述第一压杆操作孔和所述第二压杆操作孔的设置,能够对所述第一压杆和所述第二压杆的活动起到导向作用,使得所述第一压杆和所述第二压杆的活动更加稳定、可靠;具体的,所述第一压杆隔着所述阀盖密封垫与所述第一阀杆正对,所述第二压杆隔着所述阀盖密封垫与所述第二阀杆正对;具体的,所述第一压杆操作孔和所述第二压杆操作孔设置在所述阀盖上。
57、进一步地,所述操作件本体上设置有操作导向杆,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操作导向杆相匹配的操作导向孔,且所述操作导向杆和所述操作导向孔沿着所述操作件本体的活动方向延伸设置。
58、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操作导向杆和所述操作导向孔的设置,能够对所述操作件的活动起到导向作用,使得所述操作件的活动更加稳定、可靠。
59、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导向孔贯穿所述阀体设置,所述操作导向杆远离所述操作件的一端穿过所述操作导向孔并设置有导向杆挡片,且所述导向杆挡片无法穿过所述操作导向孔。
60、采用上述结构,便于所述操作件活动设置在所述阀体上,避免两者的分离;具体的,所述操作导向杆在设置所述导向杆挡片的地方设置有导向杆挡片卡槽,所述导向杆挡片设置安装在所述导向杆挡片卡槽处;所述操作导向孔包括形成在所述阀底上的第一操作导向孔段、形成在所述阀底密封垫上的第二操作导向孔段、形成在所述阀芯本体上的第三操作导向孔段、形成在封阀密封垫上的第四操作导向孔段、形成在换向层上的第五操作导向孔段、形成在阀盖密封垫上的第六操作导向孔段、以及形成在阀盖上的第七操作导向孔段;
61、所述第一换向腔和第二换向腔位于阀体中心的两侧,所述操作导向孔设置在所述阀体的中心位置。
62、进一步地,所述换向阀包括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操作件本体和所述阀体上。
63、采用上述结构,所述第三弹性件的设置用于所述操作件的复位操作,结构更加合理。
6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启闭结构包括用于启闭所述第一换向口的第一密封部、以及用于启闭所述第二换向口的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朝向所述第一换向口设置且所述第一密封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换向口的孔径,所述第二密封部朝向所述第二换向口设置且所述第二密封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换向口的孔径,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或所述第一换向口周边采用密封材料,所述第二密封部和/或所述第二换向口周边采用密封材料;
65、所述第二启闭结构包括用于启闭所述第三换向口的第三密封部、以及用于启闭所述第四换向口的第四密封部,所述第三密封部朝向所述第三换向口设置且所述第三密封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换向口的孔径,所述第四密封部朝向所述第四换向口设置且所述第四密封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换向口的孔径,所述第三密封部和/或所述第三换向口周边采用密封材料,所述第四密封部和/或所述第四换向口周边采用密封材料。
66、采用上述结构,实现所述第一启闭结构对所述第一换向口、第二换向口的启闭、所述第二启闭结构对所述第三换向口、第四换向口的启闭;上述结构合理,具体的,所述第一换向口和所述第三换向口设置在所述封阀密封垫上,故所述第一换向口周边和所述第三换向口周边采用密封材料,所述第三密封部和所述第四密封部采用密封材料。
6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向口周边朝向所述第一密封部的一侧或所述第一密封部朝向所述第一换向口侧凸起设置第一凸起,且所述第一凸起环绕所述第一换向口轴线设置;所述第二换向口周边朝向所述第二密封部的一侧或所述第二密封部朝向所述第二换向口侧凸起设置第二凸起,且所述第二凸起环绕所述第二换向口轴线设置;所述第三换向口周边朝向所述第三密封部的一侧或所述第三密封部朝向所述第三换向口侧凸起设置第三凸起,且所述第三凸起环绕所述第三换向口轴线设置;所述第四换向口周边朝向所述第四密封部的一侧或所述第四密封部朝向所述第四换向口侧凸起设置第四凸起,且所述第四凸起环绕所述第四换向口轴线设置。
68、采用上述结构,所述第一凸起能够增加所述第一密封部对所述第一换向口的密封效果,保证对于所述第一换向口的关闭状态;所述第二凸起、第三凸起、第四凸起同理;上述结构设计合理。
69、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上设置有安装孔。
70、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所述安装孔能够将所述换向阀进行安装固定;具体的,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阀底。
71、进一步地,所述注液装置包括操作按钮、按钮检测装置、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动力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动力泵的工作状态;所述操作按钮可按压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操作按钮用于控制所述换向阀的工作状态,且当所述操作按钮未被按下时,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当所述操作按钮被按下时,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所述按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操作按钮的按压情况并将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按钮检测装置发送的信号控制所述动力泵的工作状态,具体的,当所述按钮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操作按钮被按压时,所述控制装置根据信号控制所述动力泵工作;当所述按钮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操作按钮从被按压切换至未被按压时,所述控制装置根据信号控制所述动力泵延迟设置时间后停止工作,所述按钮检测装置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的信号为高低电平信号。
72、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注液装置更加合理,便于用户操作;当用户按压所述操作按钮时,所述按钮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操作按钮被按压并将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动力泵工作,且所述操作按钮同时会控制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注液操作;当用户停止按压所述操作按钮时,所述按钮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操作按钮停止被按钮并将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此时控制装置会继续控制动力泵工作一段时间后停止,且所述操作按钮同时会控制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使得在所述动力泵继续工作期间实现管路内残液的回收操作;上述结构操作方便,便于用户的实际使用;当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设定为在所述操作按钮持续被按压一定时间后才启动所述动力泵;具体的,所述控制装置为电路板。
73、进一步地,所述注液装置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注液装置启闭的电源开关、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动力泵启闭的控制装置;所述电源开关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电源按键、以及套设在所述电源按键上的电源按钮;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电源按钮穿过并暴露的电源按钮过孔。
74、采用上述结构,设置所述电源开关以启闭所述注液装置,能够避免所述操作按钮被意外按下而导致所述注液装置被错误启动。
75、进一步地,所述注液装置包括电源指示灯,且所述电源指示灯的发光侧朝向所述电源按钮设置,所述电源按钮至少部分采用透光或半透光材料制成。
76、采用上述结构,所述电源指示灯的设置能够用于提醒用户注液装置是否被开启;具体的,当所述电源按键直接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上与其连接时,所述电源指示灯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中;当所述电源按键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时,所述电源按钮设置在电源按键电路板,所述电源指示灯设置在所述电源按键电路板上。
77、进一步地,所述注液件和所述进液件分别在所述壳体的两端。
78、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注液件和所述进液件的设置更加合理,便于用户的实际使用。
79、进一步地,所述注液装置包括骨架,所述换向阀、所述动力泵固定设置在所述骨架上,所述壳体套接在所述骨架的外部。
80、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注液装置更加合理,所述骨架的设置能够有效固定所述壳体内的部件。
81、具体的,所述壳体为整体圆柱形的薄壁管成型加工而成,圆柱形的形状有利于人手的抓握和手持操作;所述壳体的横截面的最大外接圆直径小于等于60mm。
82、进一步地,所述注液装置还包括用于为所述注液装置供电的电池,所述电池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池设置有一个或多个。
83、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注液装置更加合理,避免其使用时需要外接电源,方便使用和移动。
84、进一步地,所述注液装置还包括照明灯结构,所述照明灯结构与所述注液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同一侧。
85、采用上述结构,所述照明灯结构的设置,使得用户在使用时能够照亮周边环境,以便于用户将所述注液件对准容器的注液口;也能够在向容器内注液时照亮容器内部,以便于用户进行观察。
86、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为可充电的电池,所述注液装置包括用于为电池充电的充电接口。
87、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电池更加合理,可充电电池可以避免用户频繁更换电池,方便实际使用;具体的,所述充电接口为micro-usb接口或lightning接口或type-c接口;所述充电接口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上。
88、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进液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同一侧。
89、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充电接口的设置更加合理,便于用户进行插接充电线。
90、进一步地,所述换向阀、所述动力泵、所述电池固定设置在所述骨架内,所述骨架包括上骨架和下骨架。
91、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骨架的设置更加合理,便于实际的生产安装。
92、进一步地,所述注液装置包括用于指示电池剩余电量的电量指示灯。
93、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提醒用户电池的剩余电量,能够提醒用户及时充电,避免影响后续的使用,具体的,所述电量指示灯可通过不同的颜色来指示剩余电量;具体的,所述电源指示灯形成为所述电量指示灯。
9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5、(1)本发明的注液装置,其通过换向阀的设置,使得注液装置在停止注液时,其内部的管路会反向,从而使内部管路残留的液体可以反向输送回液体储存装置,避免液体残留在注液装置内部。
96、(2)本发明的注液装置,其通过照明灯珠和电源指示灯的设置,使得注液装置的使用更加方便。
97、(3)本发明的注液装置,其结构设计合理。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50110/35382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