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器及其封装方法和一种车辆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5-01-10 13:36:33
本发明属于减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减震器及其封装方法和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1、电梯、车辆和建筑等领域广泛的应用了减震器,通过减震器对发生碰撞或震动的部件进行缓冲,以起到保护部件的作用。
2、一般,减震器具有封闭在气缸(或壳体)内的自由活塞,自由活塞在气缸内可自由滑动并能够在气缸内分隔液体腔和气体腔。在该减震器中还装配有与活塞杆连接的驱动活塞,活塞杆的拉伸和收缩造成液体腔的容量改变,该容量改变可通过气缸中的自由活塞的轴向位移得以补偿,以便增加液体腔的容量同时减小气体腔的容量,或者反之亦然。
3、自由活塞一般在其外周上配置有诸如o形圈之类的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布置成在预定接触压力下与气缸的内周相接触,当自由活塞在气缸中轴向滑动时,在密封部件和气缸的内周之间产生摩擦,并且在液体腔和气体腔之间的差值压力超过在密封部件和气缸的内周之间的摩擦阻力时,自由活塞才发生滑动。自由活塞的该特征会使内置自由活塞的减震器的可靠性较差,具体地,自由活塞与气缸内壁频繁摩擦,随着使用时间次数的增加,自由活塞的密封性能会下降,容易造成气液混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震器及其封装方法和一种车辆。该减震器避免了液体腔和气体腔的隔离结构存在的频繁摩擦,能够有效避免气液混合,从而使减震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并对震动的响应速度较快。
2、本技术示例的方案,通过如下内容实施。
3、在第一方面,本技术的示例提出了一种减震器,其包括:
4、中空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密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置有沿着所述套筒的轴线方向贯穿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之间形成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用于填充第一流体;
5、波纹管组件,设置于所述套筒内并受所述第一流体的压力作用,且在压力变化时可沿所述轴线方向伸缩,所述伸缩可调整所述波纹管组件的内部空间大小以缓冲所述第一内腔内的压力变化,并且所述内部空间独立于或连通于所述第一内腔;
6、活塞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腔内并可沿所述轴线方向移动,所述活塞组件上设置有供第一流体流通的流通结构;以及,
7、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活塞组件连接,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活塞杆之间设置有密封元件,所述活塞杆受驱在所述套筒内移动以改变所述压力。
8、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示例,所述波纹管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密封件固定连接,另一端在所述压力变化时可沿所述轴线方向移动以实现所述伸缩,且所述内部空间独立于所述第一内腔,所述波纹管组件与所述套筒之间的间隙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
9、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示例,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之间还形成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与所述第一内腔彼此独立,且所述第一内腔由所述波纹管组件和所述第一密封件在所述套筒内限定形成,所述第二内腔由所述波纹管组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在所述套筒内限定形成,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其中之一与所述波纹管组件的内部空间连通,且另一与所述波纹管组件和所述套筒之间的间隙连通。
10、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示例,所述波纹管组件包括:
11、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内腔由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密封件限定形成;
12、活动部,设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第一密封件之间,且所述活动部在所述套筒内可沿着所述轴线方向移动以实现所述伸缩,并且所述第一内腔由所述活动部和所述第一密封件限定形成;以及,
13、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一端与所述活动部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且所述波纹管的内部空间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
1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示例,所述第二密封件上形成有第二流体出入口,所述第二流体出入口与所述内部空间连通。
15、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上设置有第一流体出入口,所述第一流体出入口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
16、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示例,所述波纹管组件包括:
17、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内腔由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第一密封件限定形成;
18、活动部,设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密封件之间,且所述活动部在所述套筒内可沿着所述轴线方向移动以实现所述伸缩,并且所述第二内腔由所述活动部和所述第二密封件限定形成;以及,
19、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动部密封连接,且所述波纹管的内部空间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
20、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示例,所述第二密封件上形成有第二流体出入口,所述第二流体出入口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
21、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上设置有第一流体出入口,所述第一流体出入口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
22、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示例,所述套筒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径,且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壁连接,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连接处,所述第一内腔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内,并且所述波纹管的最小内径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径相同。
2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示例,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活塞本体外周的导向环和密封圈,且所述活塞本体与所述活塞杆连接,所述流通结构设置在所述活塞本体上。
24、进一步的,所述流通结构包括:
25、第一阀片组和第二阀片组,所述第一阀片组和所述第二阀片组依次独立的设置在所述活塞本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可沿所述轴线方向移动以贴近或远离所在端的表面;
26、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均沿着所述轴线方向贯穿所述活塞本体,且在所述第一阀片组贴紧所述第一端的表面时,所述第一贯通孔靠近所述第一端的出入口被所述第一阀片组封闭且所述第二贯通孔靠近所述第一端的出入口保持连通,在所述第二阀片组贴紧所述第二端的表面时,所述第一贯通孔靠近所述第二端的出入口保持连通且所述第二贯通孔靠近所述第二端的出入口被所述第二阀片组封闭。
27、在第二方面,本技术的示例提出了一种减震器的封装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28、提供中空的套筒、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以及波纹管组件、活塞组件、活塞杆,并组装获得前述内部空间独立于第一内腔的减震器;
29、驱动所述活塞杆抵触所述波纹管组件以使所述波纹管组件处于压缩状态,并通过所述第二流体出入口向所述内部空间充入第二流体至获得0.1至0.3mpa的内部压力;
30、通过所述第一流体出入口依次对所述第一内腔进行抽真空和充入第一流体,且在所述第一内腔充满第一流体后,将所述第一流体出入口与具有第一预设压力的溢流阀连接;
31、通过所述第二流体出入口向所述内部空间充入第二流体至第二预设压力状态;以及,
32、封堵第二流体出入口,且移除溢流阀并封堵第一流体出入口。
33、在第三方面,本技术的示例又提出了一种减震器的封装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34、提供中空的套筒、第一密件和第二密封件,以及波纹管组件、活塞组件、活塞杆,并组装获得前述内部空间连通于第一内腔的减震器;
35、驱动所述活塞杆抵触所述波纹管组件的近端,并通过所述第二流体出入口向所述第二内腔充入第二流体至获得0.1至0.3mpa的内部压力;
36、通过所述第一流体出入口依次对所述第一内腔进行抽真空和充入第一流体,且在所述第一内腔充满第一流体后,将所述第一流体出入口与具有第一预设压力的溢流阀连接;
37、通过所述第二流体出入口向所述内部空间充入第二流体至第二预设压力状态;以及,
38、封堵第二流体出入口,且移除溢流阀并封堵第一流体出入口。
39、在第四方面,本技术的示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其包括前述的减震器或者前述方法封装的减震器。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50110/35419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