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纺织皮革,织造制品制作工具,设备的制造及其制品技术处理方法 > 一种不易脱散的涤纶针织布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不易脱散的涤纶针织布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1 14:52:58

本技术涉及涤纶针织布,尤其涉及一种不易脱散的涤纶针织布。

背景技术:

1、针织布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分经编针织布和纬编针织布。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排汗保暖等特性,大多具有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相对梭织布它具有产量高,适合小批量生产的特点。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和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从涤纶分子组成来看,它是由短脂肪烃链、酯基、苯环、端醇羟基所构成。涤纶子中除存在两个端醇羟基外,并无其它极性基团,因而涤纶纤维亲水性极差。涤纶分子中还含有脂肪族烃链,它能使涤纶分子具有一定柔曲性,但由于涤纶分子中还有不能内旋转的苯环,故涤纶大分子基本为刚性分子,分子链易于保持线型。因此,涤纶大分子在这一条件下很容易形成结晶,故涤纶的结晶度和取向性较高。

2、传统的涤纶在普通正常使用时强度高、弹性好、耐腐蚀,但是吸湿性较差,且传统的涤纶在进行染色的过程中,因涤纶分子链上没有特定的染色基因,并且极性较小,进而造成染色较为困难,意染性较差,染料分子不易进入纤维,进而造成在对其进行染色时较为耗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易脱散的涤纶针织布,解决传统的涤纶在普通正常使用时强度高、弹性好、耐腐蚀,但是吸湿性较差,且传统的涤纶在进行染色的过程中,因涤纶分子链上没有特定的染色基因,并且极性较小,进而造成染色较为困难,意染性较差,染料分子不易进入纤维,进而造成在对其进行染色时较为耗费时间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

5、一种不易脱散的涤纶针织布,包括涤纶针织布本体,所述涤纶针织布本体包括两组经线,两组所述经线的相对侧交替穿设有两根呈错位分布的纬线。

6、两组所述经线的直径均为零点二毫米,两组所述经线均由第一涤纶纤维线和棉纤维线绞合而成,其中涤纶纤维线和棉纤维线的用量比例为一比零点六,通过该由第一涤纶纤维线和棉纤维线绞合而成的经线在不影响涤纶针织布本体抗皱特性的同时,进而使得该涤纶针织布本体在染色时由棉纤维线的吸附性,进而使得该抗皱布料本体在染色时更容易进行染色。

7、两个所述纬线的直径均为零点二毫米,其中一根所述纬线由第二涤纶纤维线和不锈钢纤维线绞合而成,其中不锈钢纤维线和第二涤纶纤维线的用量比例为一比零点八,通过该由第二涤纶纤维线和不锈钢纤维线绞合而成的纬线可以增加该涤纶针织布本体的抗拉性。

8、另一根所述纬线由第三涤纶纤维线和芳纶纤维线绞合而成,其中芳纶纤维线和第三涤纶纤维线的用量比例为一比零点五,通过芳纶纤维线的设置进而增加该涤纶针织布本体的抗裂性。

9、其中一组所述经线的数量为六根,另一组所述经线的数量为五根,两组所述经线与两根所述纬线交替覆盖后形成若干个凹凸间隔的压痕。

10、其中两根所述纬线呈反向压在压痕内,通过两根反向压在压痕内的纬线,可以对涤纶针织布本体的两边缘处进行“锁边”进而防止当其中一个纬线发生断裂后造成经线从纬线的边缘处脱离,进而减少布料的边缘处出现“毛边”的情况。

11、(三)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两组经线和两根纬线等结构的设置,工作人员再生产涤纶针织布本体前,首先使用绞合设备对第一涤纶纤维线和棉纤维线进行绞合,随后在对第二涤纶纤维线和不锈钢纤维线进行绞合,最后在对第三涤纶纤维线和芳纶纤维线进行绞合,随后工作人员便可将绞合完毕的经线进行排列,随后再依次将两根纬线反向穿设于两组经线之间进而使得两根纬线在两组经线的两侧形成“锁边”,进而防止当其中一根纬线发生断裂后造成经线从断裂处发生脱散;在织造完毕后,通过绞合而入的棉纤维线辅助第一涤纶纤维线、第二涤纶纤维线和第三涤纶纤维线进行染色,从而解决了传统的涤纶纤维在染色的过程中,耗费时间较长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不易脱散的涤纶针织布,包括涤纶针织布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针织布本体(1)包括两组经线(2),两组所述经线(2)的相对侧交替穿设有两根呈错位分布的纬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脱散的涤纶针织布,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经线(2)的直径均为零点二毫米,两组所述经线(2)均由第一涤纶纤维线(201)和棉纤维线(202)绞合而成,其中第一涤纶纤维线(201)和棉纤维线(202)的用量比例为一比零点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易脱散的涤纶针织布,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纬线(3)的直径均为零点二毫米,其中一根所述纬线(3)由第二涤纶纤维线(301)和不锈钢纤维线(302)绞合而成,其中不锈钢纤维线(302)和第二涤纶纤维线(301)的用量比例为一比零点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易脱散的涤纶针织布,其特征在于:另一根所述纬线(3)由第三涤纶纤维线(303)和芳纶纤维线(304)绞合而成,其中芳纶纤维线(304)和第三涤纶纤维线(303)的用量比例为一比零点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不易脱散的涤纶针织布,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组所述经线(2)的数量为六根,另一组所述经线(2)的数量为五根,两组所述经线(2)与两根所述纬线(3)交替覆盖后形成若干个凹凸间隔的压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不易脱散的涤纶针织布,其特征在于:其中两根所述纬线(3)呈反向压在压痕内。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一种不易脱散的涤纶针织布,包括涤纶针织布本体,涤纶针织布本体包括两组经线,两组经线的相对侧交替穿设有两根呈错位分布的纬线。工作人员再生产涤纶针织布本体前,首先使用绞合设备对第一涤纶纤维线和棉纤维线进行绞合,随后工作人员便可将绞合完毕的经线进行排列,随后再依次将两根纬线反向穿设于两组经线之间进而使得两根纬线在两组经线的两侧形成“锁边”,进而防止当其中一根纬线发生断裂后造成经线从断裂处发生脱散;在织造完毕后,通过绞合而入的棉纤维线辅助第一涤纶纤维线、第二涤纶纤维线和第三涤纶纤维线进行染色,从而解决了传统的涤纶纤维在染色的过程中,耗费时间较长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蔡奕清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晋江金侨织造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920技术公布日:2024/5/29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5/7106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