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或者降低竹材碳化过程颜色变化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7-11 15:13:14
本发明属于竹材碳化,具体为一种稳定或者降低竹材碳化过程颜色变化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1、为了保护森林、防止水土流失,追求以竹代木已成为大势所趋,以竹材作为原料加工制作而成板材,因为原料廉价、易得、成本低,外形美观且强度高、性能好而被广泛用于地板、墙板、家具等装饰板材或其他行业,特别是毛竹生长快、资源丰富,可以很好代替木质板材,节约了木材资源,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因而越来越受到国家和行业的高度重视。
2、竹子不仅可以用作建筑材料,还可以用于制作各式各样的工艺品。为了提高竹材的使用寿命,需要将竹材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碳化,一方面可以消灭竹材中的虫卵以及真菌,另一方面可以使蛀虫失去营养来源,避免竹材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霉变和虫蛀,提高竹材使用的可靠性。用于制作工艺品的竹材通常要求外观颜色具有一致性,现有技术在碳化过程中由于竹材与金属容器相接触后竹材的颜色会发生变化,这是现有技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或者降低竹材碳化过程颜色变化的加工方法,可以稳定竹纤维颜色,降低竹材与金属容器相接触后竹材的颜色发生变化。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或者降低竹材碳化过程颜色变化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放料:将竹材堆放在碳化炉内;
4、s2、加水溶液: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与水混合得到的水溶液加入到竹材上;
5、s3、升温处理:在炉体中以1~2℃/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00℃,然后以2~3℃/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10℃;
6、s4、热处理;完成步骤s3后在炉体中以1~3℃/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20~180℃,然后保持恒温2~5h;
7、s5、沥干浸泡:完成步骤s4后停止加热,采用人工降温或自然冷却后,提栏沥干,剔除出现裂缝的竹材,再入水浸泡70-100分钟;
8、s6、烘干:将步骤s5得到的竹材错位堆码在真空干燥箱中,抽真空至0.1~0.8mpa,升温至110~120℃,保持50~70分钟,然后继续升温至140-150℃,保持2-3小时,然后停止加热,密闭冷却至室温,泄压,得到处理好的竹材。
9、其中,所述水溶液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与水按重量比1:90~100的混合水溶液。
10、其中,步骤s1所述竹材为新鲜竹子。
11、其中,步骤s1所述竹材为将新鲜竹子加工成的圆竹、方竹、竹片、竹钉或竹丝。
12、其中,步骤s1所述竹材的竹龄为4~6年。
13、其中,步骤s5所述人工降温是指采用水喷淋加热炉体达到快速冷却。
14、其中,步骤s6所述烘干是指将竹材的含水率控制到10~12%。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6、在竹材碳化过程中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及水的水溶液,可以稳定竹纤维颜色,降低竹材与金属容器相接触后竹材的颜色发生变化;确保了竹材外观颜色相近,避免了后续油漆做色带来的环保问题,同时避免后期颜色筛选处理的繁琐工作。
技术特征:1.一种稳定或者降低竹材碳化过程颜色变化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或者降低竹材碳化过程颜色变化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液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与水按重量比1:90~100的混合水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或者降低竹材碳化过程颜色变化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竹材为新鲜竹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或者降低竹材碳化过程颜色变化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竹材为将新鲜竹子加工成的圆竹、方竹、竹片、竹钉或竹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或者降低竹材碳化过程颜色变化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竹材的竹龄为4~6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或者降低竹材碳化过程颜色变化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所述人工降温是指采用水喷淋加热炉体达到快速冷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或者降低竹材碳化过程颜色变化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所述烘干是指将竹材的含水率控制到10~12%。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或者降低竹材碳化过程颜色变化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放料;S2、加水溶液: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与水混合得到的水溶液加入到竹材上;S3、升温处理;S4、热处理;S5、沥干浸泡;S6、烘干;本发明在竹材碳化过程中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及水的水溶液,可以稳定竹纤维颜色,降低竹材与金属容器相接触后竹材的颜色发生变化;确保了竹材外观颜色相近,避免了后续油漆做色带来的环保问题,同时避免后期颜色筛选处理的繁琐工作。技术研发人员:邱庆水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奕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1/15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5/7320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