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光光伏声屏障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09 16:34:51
本技术属于噪声屏蔽,尤其涉及一种防眩光光伏声屏障。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道路、铁路、轨道交通等快速发展,在道路两侧安装的光伏声屏障不仅能够减少噪音对居民的危害,同时也能通过光伏组件吸收太阳能,提高资源利用率,但是常见的光伏声屏障由于光伏组件较重,导致安装过程和运输困难,同时也增大了整体声屏障的重量,并且光伏组件表面玻璃板会产生光反射及折射作用,导致对周围人员造成眩光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眩光光伏声屏障,以解决上述问题,达到减轻光伏声屏障重量,便于施工安装,并且降低光伏组件产生的眩光作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防眩光光伏声屏障,设置在产生有噪声的区间内,所述声屏障包括若干声屏障单体,所述声屏障单体包括支撑架、轻质光伏组件和哑光层;
3、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吸声件,所述吸声件用于减少噪声由所述区间内向外扩散;
4、所述轻质光伏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5、所述哑光层附着于所述轻质光伏组件表面用于减少光反射。
6、优选的,所述轻质光伏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胶层、电池片、第二胶层和背板,所述哑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胶层远离所述电池片的一侧,所述哑光层为哑光前板,所述哑光前板用于替代所述轻质光伏组件的前板。
7、优选的,所述哑光前板与所述轻质光伏组件的厚度之和为3mm-5mm。
8、优选的,所述吸声件包括百叶窗吸声屏和隔音屏,所述百叶窗吸声屏和隔音屏由上到下依次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其中,所述轻质光伏组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隔音屏相连接。
9、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为h型钢立柱,所述百叶窗吸声屏固接在所述h型钢立柱顶部凹槽内,所述隔音屏固接在所述h型钢立柱底部凹槽内。
10、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若干沿所述隔音屏表面等间距布置的第一胶条,相邻两所述第一胶条之间粘连有第二胶条,所述第一胶条与所述第二胶条配合以将所述轻质光伏组件与所述隔音屏固定。
11、优选的,所述隔音屏竖直设置在所述区间边缘,所述百叶窗吸声屏顶部沿所述区间向外的方向弯折。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支撑架设置在产生有噪声的区间边缘,同时在支撑架上分别设置有轻质光伏组件以及附着在轻质光伏组件表面的哑光层,由于声屏障单体需设置若干个,从而将区间所涵盖的区域充分阻隔,利用轻质光伏组件的结构特点减轻声屏障单体的重量,能够便于人员安装、运输,提高整体声屏障的安装效率,同时布置在轻质光伏组件表面的哑光层能够有效减少光照反射,实现降低对噪声区间内人员产生的眩光作用,并通过安装在支撑架上的吸声件,阻碍噪声由区间内向外传播,降低对区间外的人员产生的噪声影响。
技术特征:1.一种防眩光光伏声屏障,设置在产生有噪声的区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屏障包括若干声屏障单体,所述声屏障单体包括支撑架、轻质光伏组件(1)和哑光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光伏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光伏组件(1)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胶层(11)、电池片(12)、第二胶层(13)和背板(14),所述哑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胶层(11)远离所述电池片(12)的一侧,所述哑光层为哑光前板(2),所述哑光前板(2)用于替代所述轻质光伏组件(1)的前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光光伏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哑光前板(2)与所述轻质光伏组件(1)的厚度之和为3mm-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光伏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件包括百叶窗吸声屏(4)和隔音屏(5),所述百叶窗吸声屏(4)和隔音屏(5)由上到下依次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其中,所述轻质光伏组件(1)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隔音屏(5)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眩光光伏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为h型钢立柱(3),所述百叶窗吸声屏(4)固接在所述h型钢立柱(3)顶部凹槽内,所述隔音屏(5)固接在所述h型钢立柱(3)底部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眩光光伏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若干沿所述隔音屏(5)表面等间距布置的第一胶条(6),相邻两所述第一胶条(6)之间粘连有第二胶条(7),所述第一胶条(6)与所述第二胶条(7)配合以将所述轻质光伏组件(1)与所述隔音屏(5)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眩光光伏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屏(5)竖直设置在所述区间边缘,所述百叶窗吸声屏(4)顶部沿所述区间向外的方向弯折。
技术总结本技术属于噪声屏蔽技术领域,提出一种防眩光光伏声屏障,设置在产生有噪声的区间内,声屏障包括若干声屏障单体,声屏障单体包括支撑架、轻质光伏组件和哑光层;支撑架上设置有吸声件,吸声件用于减少噪声由区间内向外扩散;轻质光伏组件设置在支撑架上;哑光层附着于轻质光伏组件表面用于减少光反射。本技术能够达到减轻光伏声屏障重量,便于施工安装,并且降低光伏组件产生的眩光作用。技术研发人员:姜琪,姚峰,朱梅平,王建雄,王建,范国栋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巨合新能源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13技术公布日:2024/5/1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5370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