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填坑道路施工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09 16:57:30
本技术涉及沥青填坑,具体为一种沥青填坑道路施工机器人。
背景技术:
1、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沥青路面的沥青类结构层本身,属于柔性路面范畴,但其基层除柔性材料外,也可采用刚性的水泥混凝土,或半刚性的水硬性材料
2、但是现有技术还存在如下问题:
3、首先,现有技术的沥青道路出现坑洞时,通常为人为进行沥青填坑,但是人为进行沥青填坑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和时间,并且填补的质量没有机械补坑的效果好,并且沥青填坑道路施工机器人不便于控制出料的量,可能会过多的倒出沥青导致路面不平整;
4、其次,现有技术的沥青填坑道路施工机器人,通常不能调节压路结构的高度,由于在填补沥青坑洞后需要进行压路,使得路面变得更加平整,所以当压路结构的高度不能调节时,无法适用与多种情况的路面,泛用性较低。
5、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一种沥青填坑道路施工机器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人为填坑效率低和机械填坑无法控制出料的量和压路结构的高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填坑道路施工机器人。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沥青填坑道路施工机器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固定设有四个万向轮,所述底板的上端一侧固定设有沥青箱,所述沥青箱的上端设有箱盖,所述底板的上端另一侧固定设有控制块,所述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检测块,所述检测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红外检测管,所述红外检测管设有六个,且六个红外检测管呈等间距分布,所述底板的上端一侧开设有贯穿式的凹槽,且底板的一端固定设有控制箱,控制箱与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箱的一端设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控制箱并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套接有齿轮,所述控制箱的上下两端共同活动插设有齿柱,所述齿柱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条,且控制箱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配合卡条使用的滑槽,卡条的外表面与滑槽的内壁相贴合,所述齿柱的外表面一侧开设有多个配合齿轮使用的齿槽,所齿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3、优选地,所述沥青箱的下端固定设有出料管,出料管的上端与沥青箱相连通,且出料管的下端贯穿底板并延伸至底板下方,所述出料管的外表面一侧活动插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端与底板的下端相贴合,且出料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端一侧固定设有支块,所述底板的下端一侧固定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支块并与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出料管的外表面转动连接,且丝杆的外表面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上侧与挡板固定连接。
4、优选地,所述凹槽的两侧内壁共同滑动设有支撑框,所述连接杆的形状为l形,且连接杆的下端与支撑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的两端均固定设有两个t形卡块,且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配合t形卡块使用的t形卡槽,t形卡块的外表面与t形卡槽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支撑框的一端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框并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框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6、1、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箱,在其中的齿柱的作用下,检测块上的红外检测管能够对地形进行检测,凹槽内转轴转动,构成压路结构,通过t形卡块和t形卡槽的配合,加强了支撑框在凹槽内的上下滑动稳定性,并且使得凹槽对支撑框提供部分支撑,第一电机启动,使得齿柱上下移动,通过卡条和滑槽的配合,加强了齿柱在控制箱的上下滑动稳定性,并且使齿柱在移动时不会发生转动,齿柱上下移动时,通过连接杆带动压路结构上下移动,从而完成调节,从而达到机械填坑并且能够调节压路结构的高度的效果;
7、2、本实用新型通过出料管,在其中的挡板和丝杆的作用下,当移动到坑洞上时,第二电机启动带动丝杆转动,滑块随着丝杆的转动进行移动,滑块移动带动挡板移动,随着挡板的移动,出料管内的空隙发生变化,沥青箱中的沥青排出,进行填坑作业,从而完成出料的控制,通过控制第二电机的转动,从而达到控制出料量的效果。
技术特征:1.一种沥青填坑道路施工机器人,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端固定设有四个万向轮(6),所述底板(1)的上端一侧固定设有沥青箱(2),所述底板(1)的上端另一侧固定设有控制块(4),所述底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检测块(3),所述检测块(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红外检测管(31),所述底板(1)的上端一侧开设有贯穿式的凹槽(7),且底板(1)的一端固定设有控制箱(5),所述控制箱(5)的一端设有第一电机(51),且第一电机(51)的输出端贯穿控制箱(5)并固定连接有转杆(52),所述转杆(52)的外表面套接有齿轮(53),所述控制箱(5)的上下两端共同活动插设有齿柱(54),且齿柱(54)的外表面一侧开设有多个配合齿轮(53)使用的齿槽(55),所齿柱(5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填坑道路施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箱(2)的下端固定设有出料管(21),且出料管(21)的下端贯穿底板(1)并延伸至底板(1)下方,所述出料管(21)的外表面一侧活动插设有挡板(22),且出料管(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3),所述支撑块(23)的上端一侧固定设有支块(24),所述底板(1)的下端一侧固定设有第二电机(25),所述第二电机(25)的输出端贯穿支块(24)并与连接有丝杆(26),所述丝杆(26)的一端与出料管(21)的外表面转动连接,且丝杆(26)的外表面套接有滑块(27),所述滑块(27)的一端上侧与挡板(22)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填坑道路施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7)的两侧内壁共同滑动设有支撑框(71),所述支撑框(71)的一端设有第三电机(74),所述第三电机(74)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框(71)并固定连接有转轴(75),所述转轴(75)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框(71)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沥青填坑道路施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71)的两端均固定设有两个t形卡块(72),且凹槽(7)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配合t形卡块(72)使用的t形卡槽(73)。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沥青填坑道路施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76)的形状为l形,且连接杆(76)的下端与支撑框(71)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填坑道路施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柱(5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条(56),且控制箱(5)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配合卡条(56)使用的滑槽(5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填坑道路施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检测管(31)设有六个,且六个红外检测管(31)呈等间距分布。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沥青填坑道路施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2)的上端与底板(1)的下端相贴合。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填坑道路施工机器人,涉及沥青填坑技术领域,而本技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固定设有四个万向轮,所述底板的上端一侧固定设有沥青箱,所述底板的上端另一侧固定设有控制块,所述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检测块,所述检测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红外检测管,所述红外检测管设有六个,且六个红外检测管呈等间距分布,所述底板的上端一侧开设有贯穿式的凹槽,且底板的一端固定设有控制箱,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沥青填坑道路施工机器人,采用机械填坑,相较于人为填坑效率更高,并且可以控制出料的量,加强填坑的质量,压路结构的高度能够调节,以便于应对多种情况的路面,泛用性较高。技术研发人员:黄俊强,刘强,任桂燕,黄小丽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特铺路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10技术公布日:2024/6/5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5595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