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防汛道路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09 16:58:04
本技术涉及道路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生态防汛道路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1、汛期,是一个水利名词,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降雨量的集中及增大是导致河水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降雨量集中的季节,道路上的雨水汇集后通过地下排水管道排入河道内,但由于降水量的增加,路面上汇集的水流较大,仅靠原有的市政管道难以满足排水需求,且市政管道在日常排水过程中,由于水量又急有缓,并且水流中含有泥沙等杂质,杂质容易沉积在市政管道内,造成管道内部排水能力减弱,在雨量较大的汛期,雨水容易自排水井倒灌至路面上,造成路面交通中断,影响通行。
2、专利号为cn216786729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路面积水的新型生态透水道路结构,包括括素土夯实层,铺设在所述素土夯实层上的级配碎石层;铺设在级配碎石层上的机动车行驶路基,机动车行驶路基一侧铺设有种植土层,种植土层上开设有积水槽,积水槽上铺设有承重混凝土层,承重混凝土层上开设有透水孔,积水槽底部设有与种植土层相连通的渗透管,积水槽内设有与市政排水管相连通的泄水管;铺设在承重混凝土层上的透水混凝土层,透水混凝土层上铺设有透水表层;当下雨时,落至机动车行驶路基上的雨水流淌至透水表层上,而落入透水表层上和流至透水表层上的雨水都通过透水表层、透水混凝土层渗透至承重混凝土层上,经过承重混凝土层上的透水孔进入积水槽内积存起来,而积存起来的雨水可通过渗透管进入种植土层内,对种植土层上种植的绿植提供水分,使绿植可通过根系吸收到充足的水分,也可以经过级配碎石层、素土夯实层缓慢渗入地下,以对地下水位进提高,当雨水积存较多时,积水槽内水位达到泄水管的高度时,可通过泄水管将多余的雨水排送至市政排水管内,通过市政排水管排送走;该专利中,对于平常雨水量不大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避免道路积水的目的,但在雨水量较大时,道路上的积水较多,水流渗入地下的速度较慢,同时,市政管道内部的排水量处于饱和状态,在积水槽内的水流充满后,水流依然从市政管道中排出,而在市政管道中的排水量小于道路上的积水量时,道路上的水流难以排出,同时市政管道中的水流容易倒灌至道路上,造成道路积水,甚至断交,影响通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防汛道路路面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的道路排水结构在雨水量较大的汛期难以将道路上的水流排出,造成道路积水、甚至断交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防汛道路路面结构,包括素土夯实层;所述素土夯实层上铺设有行车道路路基;所述行车道路路基内铺设有市政排水管道及与市政排水管道连通的排水井,行车道路路基的两侧设有种植区;所述种植区与行车道路路基之间设有排水渠,种植区的下方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过滤层、集水槽、辅助排水管;所述排水渠的高度低于行车道路路基且与过滤层连通;所述排水井与辅助排水管之间相互连通,排水井与辅助排水管的连通处位于市政排水管的上方且设有过滤件。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种植区内设有种植土;所述排水渠上设有排水盖板;所述排水盖板上设有排水孔。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渠的底端间隔设有连接横梁;所述连接横梁之间形成滤水通道。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层包括集配碎石层及设置在集配碎石层上的支撑网;所述支撑网用于分离种植土与集配碎石层。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井与辅助排水管之间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倾斜设置,连通管与排水井连接的一端高于与辅助排水管连接的一端。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件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安装在连通管与排水井的连通处。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通管的中部设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将连通管分隔为上部管和下部管;所述上部管分别与排水井、沉淀池连通;所述下部管分别与沉淀池、辅助排水管连通。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部管与下部管之间平行设置;所述集水槽内设有与沉淀池连通的清淤通道,清淤通道上设有封盖。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1、通过设置市政排水管和辅助排水管,在市政排水管难以将路面上的积水排出,造成水流从排水井倒灌使得路面积水时,通过排水渠、种植区及排水井将水流分流至辅助排水管中,从而加大雨水的排泄量,避免水流排泄不及造成道路积水,影响通行。
技术特征:1.一种生态防汛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素土夯实层(1);所述素土夯实层(1)上铺设有行车道路路基(2);所述行车道路路基(2)内铺设有市政排水管道(3)及与市政排水管道(3)连通的排水井(4),行车道路路基(2)的两侧设有种植区(5);所述种植区(5)与行车道路路基(2)之间设有排水渠(6),种植区(5)的下方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过滤层(7)、集水槽(8)、辅助排水管(9);所述排水渠(6)的高度低于行车道路路基(2)且与过滤层(7)连通;所述排水井(4)与辅助排水管(9)之间相互连通,排水井(4)与辅助排水管(9)的连通处位于市政排水管的上方且设有过滤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汛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区(5)内设有种植土(11);所述排水渠(6)上设有排水盖板(12);所述排水盖板(12)上设有排水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汛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渠(6)的底端间隔设有连接横梁(15);所述连接横梁(15)之间形成滤水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汛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7)包括集配碎石层(701)及设置在集配碎石层(701)上的支撑网(702);所述支撑网(702)用于分离种植土(11)与集配碎石层(7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汛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井(4)与辅助排水管(9)之间设有连通管(18);所述连通管(18)倾斜设置,连通管(18)与排水井(4)连接的一端高于与辅助排水管(9)连接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汛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10)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安装在连通管(18)与排水井(4)的连通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汛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18)的中部设有沉淀池(19);所述沉淀池(19)将连通管(18)分隔为上部管(20)和下部管(21);所述上部管(20)分别与排水井(4)、沉淀池(19)连通;所述下部管(21)分别与沉淀池(19)、辅助排水管(9)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汛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管(20)与下部管(21)之间平行设置;所述集水槽(8)内设有与沉淀池(19)连通的清淤通道(22),清淤通道(22)上设有封盖(23)。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防汛道路路面结构,涉及道路结构技术领域,包括素土夯实层,素土夯实层上铺设有行车道路路基,行车道路路基内铺设有市政排水管道、排水井,行车道路路基的两侧设有种植区,种植区与行车道路路基之间设有排水渠,种植区的下方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过滤层、集水槽、辅助排水管;排水井与辅助排水管之间相互连通,排水井与辅助排水管的连通处位于市政排水管的上方且设有过滤件;通过设置市政排水管和辅助排水管,在市政排水管难以将路面上的积水排出,造成水流从排水井倒灌使得路面积水时,通过排水渠、种植区及排水井将水流分流至辅助排水管中,从而加大雨水的排泄量,避免水流排泄不及造成道路积水,影响通行。技术研发人员:宗义,李永明,龚毅,屈玉竹,罗志文,艾元宽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11技术公布日:2024/6/5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5601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