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道路铁路或桥梁建设机械的制造及建造技术 > 一种旧路快速化改造连接处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旧路快速化改造连接处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09 16:59:17

本技术涉及旧路改造,尤其是一种旧路快速化改造连接处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和交通量的持续增长,全国各大中城市出现了高峰时段常态化拥堵现象;为了缓解拥堵,提高通行速度,主干路的快速化改造被提上日程。

2、快速化改造主要包括两种总的策略:一是将道路改造为快速路,即提高道路等级至快速路;二是节点改造,主要路口设置高架或地道保证主线通行,地面系统平面信号灯控,实现辅道交通转换。当采用节点高架方案实现快速化改造时,主线桥梁引道与现状道路连接处的填筑厚度从0cm渐变至几米,突变程度较大,结构衔接不稳定,且不美观,因此如何低成本设置连接处的路面结构是快速化改造的一个重点。

3、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旧路快速化改造连接处路面结构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旧路快速化改造连接处路面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旧路改造化连接高架的方式突变程度较大,结构衔接不稳定,且不美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旧路快速化改造连接处路面结构,包括沿既有道路的延伸方向依次衔接的旧路面段和抬高衔接段,所述旧路面段和所述抬高衔接段均设于所述既有道路的顶部;其中,

3、所述抬高衔接段包括沿既有道路的延伸方向衔接的抗裂抬高倾斜段以及路基抬高倾斜段,所述抗裂抬高倾斜段的低位端与所述旧路面段衔接,所述抬高衔接段的高位端与所述路基抬高倾斜段的低位端衔接,路基抬高倾斜段的高位端用于与高架路段连接,所述抗裂抬高倾斜段和所述路基抬高倾斜段的底面平齐。

4、优选地,还包括上面层,所述上面层铺设于所述旧路面段和所述抬高衔接段的顶部。

5、优选地,所述路基抬高倾斜段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中面层、下面层、封透层、基层以及压实路基,所述压实路基用于连接于既有道路的顶部,所述基层在既有道路的延伸方向上呈凹形竖曲线状,所述基层包覆于所述压实路基上并设置于所述压实路基和所述抗裂抬高倾斜段之间,所述封透层铺设于所述基层上,所述下面层铺设于所述封透层上,所述中面层铺设于所述下面层上以衔接于所述上面层和所述下面层之间。

6、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上面层下方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抗裂贴和第二抗裂贴,所述抬高衔接段的低位端通过所述第一抗裂贴与所述旧路面段连接,所述中面层通过所述第二抗裂贴与所述抬高衔接段的高位端连接。

7、优选地,所述压实路基的纵截面呈直角梯形状。

8、优选地,所述基层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基层、下基层以及底基层,所述底基层包覆于所述压实路基上,所述下基层包覆于所述底基层上,所述上基层包覆于所述下基层上,所述封透层铺设于所述上基层上。

9、优选地,所述抗裂抬高倾斜段采用钢纤维混凝土。

10、优选地,所述抬高衔接段的倾斜坡度为2%~3.5%。

11、优选地,所述第一抗裂贴等长地均设于所述抬高衔接段和所述旧路面段上,所述第二抗裂贴等长地均设于所述中面层和所述抬高衔接段上。

12、优选地,所述第一抗裂贴和所述第二抗裂贴的长度均为40cm~50cm。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旧路快速化改造连接处路面结构,包括沿既有道路的延伸方向依次衔接的旧路面段和抬高衔接段,旧路面段和抬高衔接段均设于既有道路的顶部,抬高衔接段包括沿既有道路的延伸方向衔接的抗裂抬高倾斜段以及路基抬高倾斜段,抗裂抬高倾斜段的低位端与旧路面段衔接,抬高衔接段的高位端与路基抬高倾斜段的低位端衔接,路基抬高倾斜段的高位端用于与高架路段连接,抗裂抬高倾斜段和路基抬高倾斜段的底面平齐。通过如此设置的结构解决了旧路改造慢、造价高的问题,加速了改造进程,结构简单,并使得旧路到高架段的连接处连接平缓,便于车辆通行,且连接结构衔接稳定,不会因抬高倾斜段突变而产生开裂。

技术特征:

1.一种旧路快速化改造连接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既有道路的延伸方向依次衔接的旧路面段和抬高衔接段,所述旧路面段和所述抬高衔接段均设于所述既有道路的顶部;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旧路快速化改造连接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面层,所述上面层铺设于所述旧路面段和所述抬高衔接段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旧路快速化改造连接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抬高倾斜段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中面层、下面层、封透层、基层以及压实路基,所述压实路基用于连接于既有道路的顶部,所述基层在既有道路的延伸方向上呈凹形竖曲线状,所述基层包覆于所述压实路基上并设置于所述压实路基和所述抗裂抬高倾斜段之间,所述封透层铺设于所述基层上,所述下面层铺设于所述封透层上,所述中面层铺设于所述下面层上以衔接于所述上面层和所述下面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旧路快速化改造连接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上面层下方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抗裂贴和第二抗裂贴,所述抬高衔接段的低位端通过所述第一抗裂贴与所述旧路面段连接,所述中面层通过所述第二抗裂贴与所述抬高衔接段的高位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旧路快速化改造连接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路基的纵截面呈直角梯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旧路快速化改造连接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基层、下基层以及底基层,所述底基层包覆于所述压实路基上,所述下基层包覆于所述底基层上,所述上基层包覆于所述下基层上,所述封透层铺设于所述上基层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旧路快速化改造连接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裂抬高倾斜段采用钢纤维混凝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旧路快速化改造连接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抬高衔接段的倾斜坡度为2%~3.5%。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旧路快速化改造连接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裂贴等长地均设于所述抬高衔接段和所述旧路面段上,所述第二抗裂贴等长地均设于所述中面层和所述抬高衔接段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旧路快速化改造连接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裂贴和所述第二抗裂贴的长度均为40cm~50cm。

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一种旧路快速化改造连接处路面结构,包括沿既有道路的延伸方向依次衔接的旧路面段和抬高衔接段,旧路面段和抬高衔接段均设于既有道路的顶部,抬高衔接段包括沿既有道路的延伸方向衔接的抗裂抬高倾斜段以及路基抬高倾斜段,抗裂抬高倾斜段的低位端与旧路面段衔接,抬高衔接段的高位端与路基抬高倾斜段的低位端衔接,路基抬高倾斜段的高位端用于与高架路段连接,抗裂抬高倾斜段和路基抬高倾斜段的底面平齐。通过如此设置的结构解决了旧路改造慢、造价高的问题,加速了改造进程,结构简单,并使得旧路到高架段的连接处连接平缓,便于车辆通行,且连接结构衔接稳定,不会因抬高倾斜段突变而产生开裂。技术研发人员:廖小芳,陈建民,唐周鸣,徐瑞聪,马强,廖惠红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927技术公布日:2024/6/1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5617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