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机械加工,机床金属加工设备的制造及其加工,应用技术 > 一种极耳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极耳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6-20 16:26:26

本申请涉及电池生产,具体涉及一种极耳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在电池的极片生产工艺中,由于激光切割工艺具有产能高、换型快等诸多优势,逐渐成为电池制造中常用的极耳成型工艺。

2、为了能够按照预设成型出极耳,需要令极片处于稳定、不抖动的切割状态,现有技术中,通常令极片经过背板,以使极片的移动轨迹稳定,但是,由于极耳切割后的边缘不再规整,容易引发在背板上挂料的问题,而且由于不仅极片接收激光,背板也会因激光受到逐渐损毁,需要定期更换。因此,如何解决切割极耳采用的背板切割式容易引起挂料以及经常更换背板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耳切割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切割极耳采用的背板切割式容易引起挂料以及经常更换背板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极耳切割装置,包括:

4、第一对辊组件和第二对辊组件,供极片依次通过;

5、激光器,向所述第一对辊组件和所述第二对辊组件之间的位置发射激光,以对位于所述第一对辊组件和所述第二对辊组件之间位置的极片进行极耳切割;

6、其中,所述第二对辊组件的转速大于所述第一对辊组件的转速,以使所述第一对辊组件对极片施加阻尼力,所述第二对辊组件对极片施加驱动力,使位于所述第一对辊组件和所述第二对辊组件之间位置的极片处于张紧状态。

7、可选的,所述第一对辊组件和所述第二对辊组件均包括第一辊和第二辊,所述第一辊设置在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辊设置在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沿激光射出方向对接以实现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的配合。

8、可选的,所述第一对辊组件设置在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对辊组件设置在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垂直于激光射出方向对接以实现所述第一对辊组件和所述第二对辊组件的配合。

9、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对接形成包围所述第一对辊组件和所述第二对辊组件的除尘腔室,且所述除尘腔室在所述第一对辊组件和所述第二对辊组件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有正压进气管和负压排尘组件。

10、可选的,所述除尘腔室内设置有第一风刀和第二风刀,所述第一风刀和所述第二风刀分别位于经过所述第一对辊组件和所述第二对辊组件之间位置的极片的两侧,并对极片的切割位置进行吹扫。

11、可选的,所述除尘腔室的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开设有除尘孔,所述除尘孔与所述负压排尘组件连通。

12、可选的,所述第一对辊组件和所述第二对辊组件均包括第一辊和第二辊,所述第一辊为主动辊,所述第二辊通过弹性件设置在所述除尘腔室的腔壁上以形成浮动辊。

13、可选的,还包括沿极片移动路径设置在所述第二对辊组件下游的排废机构,所述排废机构包括:

14、第一负压腔体和第二负压腔体;

15、负压移动带,在所述第一负压腔体处形成第一负压区间且在所述第二负压腔体处形成第二负压区间,并能够吸附经过所述第一负压区间极片的废料且将废料运至所述第二负压区间;

16、收集组件;

17、其中,所述第一负压腔体的负压强度高于所述第二负压腔体的负压强度,废料能够在所述第二负压区间处脱离且所述收集组件承接废料。

18、可选的,所述第二负压区间相对于所述第一负压区间向远离极片移动路径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收集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负压腔体下方的承接罩以及与所述承接罩连接的接废负压通道。

19、可选的,与所述第一负压腔体连通的第一腔体负压管,以及,与所述第二负压腔体连通的第二腔体负压管中均设有调节阀门。

20、可选的,所述第一对辊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对辊组件所在的除尘腔室、所述激光器、所述排废机构均设置在机架上,所述除尘腔室与所述激光器沿横向相对设置,所述排废机构设置在所述除尘腔室下方,且所述第二负压腔体位于所述第一负压腔体的下方。

21、可选的,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限位极片沿竖向穿过所述除尘腔室的第一过辊和第二过辊,所述第一过辊位于所述除尘腔室上方,所述第二过辊位于所述除尘腔室下方,且所述第二过辊贴近所述第一负压区间,以使极片靠近所述第一负压区间。

22、可选的,所述排废机构通过位置调节组件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位置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调节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上的第二调节组件,所述排废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上,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调节组件沿横向移动,且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能够带动所述排废机构沿竖向移动。

23、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极耳切割装置,包括第一对辊组件、第二对辊组件以及激光器;第一对辊组件和第二对辊组件供极片依次通过;激光器向第一对辊组件和第二对辊组件之间的位置发射激光,以对位于第一对辊组件和第二对辊组件之间位置的极片进行极耳切割;其中,第二对辊组件的转速大于第一对辊组件的转速,以使第一对辊组件对极片施加阻尼力,第二对辊组件对极片施加驱动力,使位于第一对辊组件和第二对辊组件之间位置的极片处于张紧状态。如此设置,待切割的极片依次穿过两组对辊组件,且由于在极片移动路径上,位于下游的第二对辊组件因转速高于第一对辊组件,从而形成对极片的拉拽,这样极片的位于两组对辊组件之间的这段始终保持张紧状态、不抖动,为激光器提供良好的切割作业条件,保证激光器不会离焦,实现悬空切割,无需再设置背板来稳定极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切割极耳采用的背板切割式容易引起挂料以及经常更换背板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极耳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辊组件(1)和所述第二对辊组件(2)均包括第一辊(101)和第二辊(102),所述第一辊(101)设置在第一壳体(401)上,所述第二辊(102)设置在第二壳体(402)上,所述第一壳体(401)和所述第二壳体(402)沿激光射出方向对接以实现所述第一辊(101)和所述第二辊(102)的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辊组件(1)设置在第一壳体(401)上,所述第二对辊组件(2)设置在第二壳体(402)上,所述第一壳体(401)和所述第二壳体(402)垂直于激光射出方向对接以实现所述第一对辊组件(1)和所述第二对辊组件(2)的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极耳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401)和所述第二壳体(402)通过对接形成包围所述第一对辊组件(1)和所述第二对辊组件(2)的除尘腔室(4),且所述除尘腔室(4)在所述第一对辊组件(1)和所述第二对辊组件(2)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有正压进气管(5)和负压排尘组件(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耳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腔室(4)内设置有第一风刀(7)和第二风刀(8),所述第一风刀(7)和所述第二风刀(8)分别位于经过所述第一对辊组件(1)和所述第二对辊组件(2)之间位置的极片(19)的两侧,并对极片(19)的切割位置进行吹扫。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耳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腔室(4)的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开设有除尘孔(403),所述除尘孔(403)与所述负压排尘组件(6)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耳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辊组件(1)和所述第二对辊组件(2)均包括第一辊(101)和第二辊(102),所述第一辊(101)为主动辊,所述第二辊(102)通过弹性件(103)设置在所述除尘腔室(4)的腔壁上以形成浮动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极片(19)移动路径设置在所述第二对辊组件(2)下游的排废机构,所述排废机构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耳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负压区间相对于所述第一负压区间向远离极片(19)移动路径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收集组件(12)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负压腔体(10)下方的承接罩以及与所述承接罩连接的接废负压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耳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负压腔体(9)连通的第一腔体负压管(13),以及,与所述第二负压腔体(10)连通的第二腔体负压管(14)中均设有调节阀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耳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辊组件(1)以及所述第二对辊组件(2)所在的除尘腔室(4)、所述激光器(3)、所述排废机构均设置在机架上,所述除尘腔室(4)与所述激光器(3)沿横向相对设置,所述排废机构设置在所述除尘腔室(4)下方,且所述第二负压腔体(10)位于所述第一负压腔体(9)的下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极耳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限位极片(19)沿竖向穿过所述除尘腔室(4)的第一过辊(15)和第二过辊(16),所述第一过辊(15)位于所述除尘腔室(4)上方,所述第二过辊(16)位于所述除尘腔室(4)下方,且所述第二过辊(16)贴近所述第一负压区间,以使极片(19)靠近所述第一负压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极耳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废机构通过位置调节组件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位置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调节组件(17)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组件(17)上的第二调节组件(18),所述排废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组件(18)上,所述第一调节组件(17)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调节组件(18)沿横向移动,且所述第二调节组件(18)能够带动所述排废机构沿竖向移动。

技术总结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耳切割装置,包括第一对辊组件、第二对辊组件以及激光器;第一对辊组件和第二对辊组件供极片依次通过;激光器向第一对辊组件和第二对辊组件之间的位置发射激光,以对位于第一对辊组件和第二对辊组件之间位置的极片进行极耳切割;其中,第二对辊组件的转速大于第一对辊组件的转速,以使第一对辊组件对极片施加阻尼力,第二对辊组件对极片施加驱动力,使位于第一对辊组件和第二对辊组件之间位置的极片处于张紧状态。如此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切割极耳采用的背板切割式容易引起挂料以及经常更换背板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易小刚,喻鹏亮,陈璋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10技术公布日:2024/6/1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8/1350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