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办公文教,装订,广告设备的制造及其产品制作工艺 > 一种双头可互换护套及含有其的笔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双头可互换护套及含有其的笔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6-21 13:51:46

本申请涉及书写用工具的,具体的涉及一种双头可互换护套及含有其的笔。

背景技术:

1、笔具是一种经常使用的书写工具,其笔杆一般采用硬质材料如硬质塑料或者金属制备而成,长久的握持手指与其为硬接触,会硌手而导致手指疼痛,手感不舒适;为了克服上述不足,现有技术通过在笔杆上套设一个柔性材料制备的笔套,从而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然而目前使用较多的就是采用一个硅胶套直接套合在笔杆上,其虽然可以一定程度的降低硌手的情况,但是其一旦套设其硬度就是固定不变的,无法适应不同人群的使用要求:如果是成年人使用,其笔套的硬度仅仅需要适当的降低,成年人的适应性更强,不需要特别柔软的笔套;但是如果是幼儿使用,特别是刚上学的孩子,其首次握笔其握笔的力度和角度并不能熟练的控制,很容易握笔更紧实,这必然导致笔套对其手部的刺激更大,很容易导致硌手疼痛,增加了不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两种不同的硬度,从而能够针对不同使用群体实现互换、以满足不同使用要求的双头可互换护套。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头可互换护套,该护套的结构包括沿轴向顺次连接的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所述的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用于与笔杆套合,所述的第一套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凹凸纹理,所述的第二套体的内壁为光滑内壁,所述的第一套体的内径与第二套体的内径等径、且与套合的笔杆外轮廓相适配。

3、采用上述结构,将本申请的护套套设于笔杆上,由于将整个护套分成两段,其中第一套体的内壁上设置了凹凸纹理,该纹理的设置可以减薄第一套体径向厚度,并且凹纹位置可以与笔杆之间产生间隙,在握持该第一套体时具有避空空间,不会使得凹纹内壁与笔杆接触,从而提高了整体第一套体的手感柔软度;而第二套体的内壁为光滑的内壁直接与笔杆接触,因此没有避空位置,二者是直接的接触套合,在握持第二套体时相对于第一套体的手感柔软度低、相对手感硬度高;这样就可以在一个护套上实现了两种不同手感硬度或者说手感柔软度的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如果是幼儿使用,则可以将硬度相对较小的第一套体朝下套合在笔杆上,此时第一套体与手指接触,由于凹凸纹理的设置具有避空位置,提高了手感的柔软度,能够满足幼儿对笔套硬度的使用要求;如果是成年人使用,可以将硬度相对更大的第二套体朝下套合在笔杆上,此时第二套体与手指接触,能够满足成年人对笔套硬度的使用要求;因此,本申请的上述这种具有两种硬度结构构成的护套可以满足不同硬度要求使用场景的需要,更加的方便、便利。

4、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一体成型设置;采用该结构,提高整体护套的牢固度,在与笔杆套结或者脱离过程不容易损伤。

5、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的外周面均为光滑面;采用该结构,防止在长期握持过程硌手,增加握持的舒适感。

6、进一步的,所述的笔杆套设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的外周面为圆柱面,所述的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的内壁与所述的圆柱面相贴合,所述的凹凸纹理为多条、其长度方向沿着轴向延伸、且周向均匀分布;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得护套与笔杆更加全面的贴合,而且凹凸纹理的有序设置可以保证第一套体各个角度的握持手感均衡,不会出现有的硬度高有的硬度低的情况发生。

7、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凹凸纹理的凹纹和凸纹沿周向交替设置,且凹纹的凹陷方向沿着径向向外延伸、凸纹的凸出方向沿着径向向内延伸,所述的第一套体的凸纹内径和第二套体的内径相等;采用上述结构,既可以使得第一套体的凸纹和第二套体的内壁与笔杆的外周面有效接触套合、对护套起到有效的支撑和固定作用,而且凸纹和凹纹还可以均衡的分布、与笔杆之间形成均衡的避空,从而保证第一套体各个角度的握持手感均衡。

8、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的外壁延其各自的端部向着二者的连接端逐渐隆起设置;采用该结构,无论是握持第一套体还是握持第二套体时,由于其外壁逐渐隆起的结构和手指握持的姿势相适配,使得手指获得更多的支撑提高握持力度,防止掉落或者打滑。

9、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轴向延伸的长度等长;采用该结构,方便护套的制作,而且调换过程也会与笔杆的适配度更高。

10、进一步的,所述的凹凸纹理的长度沿轴向自第一套体的端面延伸至第二套体处;采用该结构,可以保证凹凸纹理延伸的长度与第一套体等长,在对第一套体握持时,无论是手指位于第一套体的哪个位置、均可以给予相对柔软的手感,而不需要刻意的寻找凹凸纹理的起始设置位置。

11、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的外周面设置有多条长度方向延伸的凸筋,第一套体外周面上的凸筋沿径向与其内部的凸纹对正;采用该结构,凸筋的设置可以防滑,而且在对第一套体的外壁握持的时候,可以通过手指对凸筋施加按压力,凸筋传递压力至对正的凸纹,联动凸纹两侧的凹纹煽动,从而给予相对柔软的手感。

12、进一步的,所述的笔杆用于套设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凹槽的深度小于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端面的厚度;采用该结构,当将护套套合在环形凹槽内时,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的端面与凹槽深度方向的侧壁抵靠,防止护套脱离笔杆;而环形凹槽的深度小于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端面的厚度,套设后护套端面会部分凸出笔杆的外周面,方便握持,而且还方便后续互换端头的施力和与笔杆的脱离。

13、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笔,该笔含有本申请上述的护套;采用了上述护套的笔,可以将不同硬度的护套的两头互换,从而可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头可互换护套,其特征在于:该护套的结构包括沿轴向顺次连接的第一套体(1)和第二套体(2),所述的第一套体(1)和第二套体(2)用于与笔杆(3)套合,所述的第一套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凹凸纹理(4),所述的第二套体(2)的内壁为光滑内壁,所述的第一套体(1)的内径与第二套体(2)的内径等径、且与套合的笔杆(3)的外轮廓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可互换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套体(1)和第二套体(2)一体成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可互换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套体(1)和第二套体(2)的外周面均为光滑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可互换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笔杆(3)套设第一套体(1)和第二套体(2)的外周面为圆柱面,所述的第一套体(1)和第二套体(2)的内壁与所述的圆柱面相贴合;所述的凹凸纹理(4)为多条,其长度方向沿着轴向延伸、且周向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头可互换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凸纹理(4)的凹纹(401)和凸纹(402)沿周向交替设置,且凹纹(401)的凹陷方向沿着径向向外延伸、凸纹(402)的凸出方向沿着径向向内延伸;所述的第一套体(1)的凸纹(402)内径和第二套体(2)的内径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可互换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套体(1)和第二套体(2)的外壁延其各自的端部向着二者的连接端逐渐隆起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可互换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套体(1)和第二套体(2)轴向延伸的长度等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可互换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凸纹理(4)的长度沿轴向自第一套体(1)的端面延伸至第二套体(2)。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头可互换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套体(1)和第二套体(2)的外周面均设置有多条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凸筋(5),所述的第一套体(1)外周面上的凸筋(5)沿径向与其内部的凸纹(402)对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可互换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笔杆(3)用于套设第一套体(1)和第二套体(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301),所述的环形凹槽(301)的深度小于第一套体(1)和第二套体(2)端面的厚度。

11.一种笔,其特征在于:该笔含有权利要求1-1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双头可互换护套。

技术总结一种双头可互换护套及含有其的笔,该护套的结构包括沿轴向顺次连接的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所述的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用于与笔杆套合,所述的第一套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凹凸纹理,所述的第二套体的内壁为光滑内壁,所述的第一套体的内径与第二套体的内径等径、且与套合的笔杆外轮廓相适配;本申请具有两种不同的硬度,从而能够针对不同使用群体实现互换、以满足不同使用要求的双头可互换护套的优点。技术研发人员:王裕飞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得力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815技术公布日:2024/5/27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8/3486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