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无机化学及其化合物制造及其合成,应用技术 > 一种土壤增效组合物及其用于作物增产及红壤酸化改良的应用  >  正文

一种土壤增效组合物及其用于作物增产及红壤酸化改良的应用

  • 国知局
  • 2024-06-20 13:34:11

本发明涉及农业化工,尤其是涉及一种土壤增效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目前施用化肥依然是目前农用最常见的使用方法,但是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肥力普遍下降、土壤盐渍化、土壤板结等问题。进而会衍生出土壤蓄水通气能力变差,地表水体含氮磷严重超标,最终导致酸雨。另外过量使用肥料,会造成作物呼吸作用过于旺盛,造成繁殖器官提前发育,产量低。

2、氮、磷、钾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氮元素会随水下移淋滤至根系活动层之下,同时氮素也会形成氨气挥发。另一方面,作物缺少磷元素时,会出现生长缓慢、根系发育不良、产量降低等症状。但土壤对磷肥具有固定作用,造成磷肥在当季的利用率只有10%~25%。

3、cn115490565b提供了一种慢肥及其制备方法,能够减少氮、磷的损失,提升氮磷的利用率,有效改良土壤微生态环境。

4、在南方酸性土壤上,如何添加碱性材料进行酸化改良来提升作物产量一直是当地农业的主要问题。而石灰等传统改良剂由于有粉尘污染、深层改良不足、易造成土壤板结、土壤易返酸等缺点;生物质炭和农作物秸秆制成的有机物料在酸性土壤改良上也有很好效果,但是由于这些材料成本和施用量较大,目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尚未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一些工业废弃物如粉煤灰、碱渣、磷石膏、造纸废渣等也可降低土壤酸度,但因担心上述产品的负面环境效应,目前这些材料也未得到推广应用。因此,亟需解决上述改良材料存在的现实问题,

5、红砂岩在赣东北地区广泛分布,其一般用作建筑材料,但其在开采过程中会遗留很多红砂岩粉末。一般情况下,这些红砂岩粉末一般作为废弃物被随意丢弃,因此,如何高效利用这些红砂岩粉末就显得十分迫切。由于红砂岩粉末含有很多碱性物质,比如钙镁钾硅等,一般情况下,红砂岩粉末的氧化钙含量为0.18%、氧化镁含量为0.87%、氧化硅含量为75.36%。因此,可以将其作为碱性材料对酸性土壤进行改良。

6、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壤增效组合物及其应用,用于作物增产及红壤酸化改良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增效组合物,其包含红砂岩粉末。

2、优选的,所述红砂岩粉末的质量百分数为0.5~20%。

3、优选的,所述红砂岩粉末的质量百分数为5~15%。

4、优选的,所述组合物还包含有机聚合物、腐殖酸、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

5、优选的,所述有机聚合物选自聚丙稀酸聚合物或聚乳酸。

6、优选的,所述有机聚合物为聚丙稀酸聚合物。

7、优选的,所述红砂岩粉末经过研磨、过筛、泡水、干燥的前处理方式。

8、本发明另外一方面提供所述的土壤增效组合物用于作物增产及红壤酸化改良的应用。

9、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壤增效剂,其由所述的土壤增效组合物制备得到。

10、优选的,所述增效剂的用量为化肥施用量的0.3wt%-5wt%。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发明选用适宜施入量的红砂岩粉末有利于作物产量增加,施入红砂岩粉末能够改良化肥施用后土壤ph值。随着红砂岩粉末施入量的增加,土壤ph值提高明显。施入红砂岩粉末情况下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增加。

技术特征:

1.一种土壤增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红砂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增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砂岩的质量百分数为0.5~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增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砂岩的质量百分数为5~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增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还包含有机聚合物、腐殖酸、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增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聚合物选自聚丙稀酸聚合物或聚乳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增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聚合物为聚丙稀酸聚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增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砂岩经过研磨、过筛、泡水、干燥的前处理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土壤增效组合物用于作物产量及红壤酸化改良的应用。

9.一种土壤增效剂,其由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土壤增效组合物制备得到。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土壤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剂的用量为农药施用量的0.3wt%-5wt%。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增效组合物,其包含红砂岩。本发明选用适宜施入量的红砂岩有利于作物产量增加,施入红砂岩能够改良化肥施用后土壤pH值。随着红砂岩施入量的增加,土壤pH值提高明显。施入红砂岩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增加。技术研发人员:樊剑波,柳开楼,刘明,宗海宏,刘晓利,陈玲,吴艳,黄尚书,胡丹丹,宋惠洁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6/13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9/878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