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供热炉灶,通风,干燥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固定换热器管束的垫条结构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固定换热器管束的垫条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7 13:24:49

本技术涉及绕线管换热器,具体涉及一种固定换热器管束的垫条结构。

背景技术:

1、换热管是换热器的元件之一,置于筒体之内,用于两介质之间热量的交换。具有很高的导热性和良好的等温性。其中,缠绕管式换热器由于具有适用温度范围广、适应热冲击、热应力自身消除、紧凑度高等特点被广泛运用,由于缠绕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特性,需要将换热管逐层的缠绕在中心管上,在换热管缠绕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垫片间隔相邻两侧换热管,现有的换热管直接放置在垫条上,如果没有固定换热管的元件,在换热器使用的过程中,就会导致换热管容易松动、窜动,造成换热管损坏,造成换热效率降低,存在安全隐患。

2、为避免换热管的松动、窜动,在换热器两端的换热管排布时,需要配合使用抱箍进行固定,抱箍为独立的小个体需要焊接来紧固换热管,由于抱箍有一定厚度,并且排布相对紧密,会使换热管间的缝隙变小,影响介质流动,容易造成堵塞、流通补偿以及换热效率降低等问题。

3、故,亟需一种换热管的固定结构可以在有效固定换热管的同时流体在穿过垫条时流动更加流畅,提升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换热器管束的垫条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换热管容易出现窜动以及现有抱箍结构影响介质流动,容易造成堵塞、流通补偿以及换热效率降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换热器管束的垫条结构,包括多层垫条组件,单层所述垫条组件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底层垫条、异形垫条以及抱箍;所述异形垫条包括垂直连接的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竖直部开设有多个固定槽,多个所述固定槽沿所述异形垫条的延伸方向均匀排布,且所述固定槽具有斜向开口;所述水平部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斜向开口的朝向相同,所述限位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限位槽沿所述水平部的延伸方向均匀设置;所述抱箍具有与所述水平部配合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限位槽限位配合。

3、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槽的槽深不超过所述水平部厚度的一半。

4、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抱箍包括长支脚和短支脚,所述长支脚即为所述配合部;所述短支脚与相邻所述抱箍的所述长支脚接触配合。

5、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沿所述限位槽的延伸方向,所述限位槽的延伸长度不小于所述长支脚的延伸长度;所述长支脚朝向所述限位槽的一侧以及所述限位槽朝向所述长支脚的内壁具有粗糙表面。

6、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沿竖直方向,所述固定槽的深度不大于换热器管束的半径;沿水平方向,所述固定槽的宽度不小于所述换热器管束的直径;所述固定槽的槽底与所述水平部的上表面共面。

7、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层垫条与所述异形垫条之间以及所述抱箍与所述异形垫条之间均采用焊接连接。

8、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长支脚的外壁设置有配合槽和/或配合挡块,所述短支脚具有与所述配合槽和/或配合挡块相适应的限位部;相邻两所述抱箍之间,前一个所述抱箍的所述限位部与后一个所述抱箍的所述配合槽和/或配合挡块限位配合;

9、或者,相邻两所述抱箍之间,前一个所述抱箍的所述短支脚与后一个所述抱箍的长支脚的外侧壁焊接连接。

10、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沿换热器的周向,相邻两侧垫条组件之间临近设置。

11、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沿换热器的径向,多层所述垫条组件与换热器管束交替间隔设置,位于最内层的所述垫条组件中的所述底层垫条与换热器中心管的外壁相连接,除最内层之外的所述垫条组件中的所述底层垫条与其相邻的内侧换热器管束相连接。

12、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换热器包括绕管段和弯管段,所述弯管段设置在所述绕管段的两端,所述绕管段设置有所述垫条组件,所述垫条组件沿所述绕管段的轴向延伸。

13、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申请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4、1.通过上述垫条结构的设置,能够在绕线管换热器的制造过程中对缠绕设置的换热管进行有效限位固定,减少换热管在焊接固定过程中的窜动,方便焊接且有利于避免换热管弹出碰撞受损或伤人。

15、2.本申请中限位槽的槽深不超过水平部厚度的一半,有利于保证水平部的结构强度,且由于水平部在安装时通常是焊接在底部垫条的上部,在有底部垫条支撑的前提下,采用上述结构既能够实现限位槽对抱箍的限位作用也能够保障水平部的结构强度。

16、3.本申请中限位槽的延伸长度长于长支脚的延伸长度,一方面能够避免长支脚从限位槽中滑动脱出,另一方面也能够为长支脚提供一定的调整范围,以方便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调整抱箍的安装位置,更好的固定换热管管束。同时,限位槽以及长支脚上粗糙表面的设置也有利于在安装到位后避免长支脚从限位槽中脱出影响后续的焊接工作。

17、4.本申请中固定槽的深度不大于换热器管束的半径有利于扩大相邻两层换热管以及垫条组件之间的空隙面积,从而能够增大液体的通过面积,减少对液体流动的阻碍,提高换热效果及换热效率;固定槽的宽度不小于换热器管束的直径方便调整换热管的角度以避免安装困难或需要在局部通过强力改变换热管的角度与固定槽配合,避免换热管的管壁受损;固定槽的槽底与水平部的上表面共面,也就是说固定槽在竖直方向上贯穿了整个竖直部,同样有利于减少对与液体流动的阻碍。

技术特征:

1.一种固定换热器管束的垫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垫条组件,单层所述垫条组件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底层垫条、异形垫条以及抱箍;所述异形垫条包括垂直连接的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竖直部开设有多个固定槽,多个所述固定槽沿所述异形垫条的延伸方向均匀排布,且所述固定槽具有斜向开口;所述水平部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斜向开口的朝向相同,所述限位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限位槽沿所述水平部的延伸方向均匀设置;所述抱箍具有与所述水平部配合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限位槽限位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换热器管束的垫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槽深不超过所述水平部厚度的一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换热器管束的垫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包括长支脚和短支脚,所述长支脚即为所述配合部;所述短支脚与相邻所述抱箍的所述长支脚接触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换热器管束的垫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限位槽的延伸方向,所述限位槽的延伸长度不小于所述长支脚的延伸长度;所述长支脚朝向所述限位槽的一侧以及所述限位槽朝向所述长支脚的内壁具有粗糙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换热器管束的垫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竖直方向,所述固定槽的深度不大于换热器管束的半径;沿水平方向,所述固定槽的宽度不小于所述换热器管束的直径;所述固定槽的槽底与所述水平部的上表面共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换热器管束的垫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垫条与所述异形垫条之间以及所述抱箍与所述异形垫条之间均采用焊接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换热器管束的垫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支脚的外壁设置有配合槽和/或配合挡块,所述短支脚具有与所述配合槽和/或配合挡块相适应的限位部;相邻两所述抱箍之间,前一个所述抱箍的所述限位部与后一个所述抱箍的所述配合槽和/或配合挡块限位配合;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换热器管束的垫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换热器的周向,相邻两侧垫条组件之间临近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换热器管束的垫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换热器的径向,多层所述垫条组件与换热器管束交替间隔设置,位于最内层的所述垫条组件中的所述底层垫条与换热器中心管的外壁相连接,除最内层之外的所述垫条组件中的所述底层垫条与其相邻的内侧换热器管束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定换热器管束的垫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绕管段和弯管段,所述弯管段设置在所述绕管段的两端,所述绕管段设置有所述垫条组件,所述垫条组件沿所述绕管段的轴向延伸。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定换热器管束的垫条结构,包括多层垫条组件,单层垫条组件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底层垫条、异形垫条以及抱箍;异形垫条包括垂直连接的水平部和竖直部;竖直部开设有多个固定槽,多个固定槽沿异形垫条的延伸方向均匀排布,且固定槽具有斜向开口;水平部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延伸方向与斜向开口的朝向相同,限位槽设置有多个,多个限位槽沿水平部的延伸方向均匀设置;抱箍具有与水平部配合的配合部,配合部与限位槽限位配合。能够对换热管进行有效限位固定,减少换热管在焊接固定过程中的窜动,方便焊接且有利于避免换热管弹出碰撞受损或伤人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对与液体流动的阻碍,提高换热效率。技术研发人员:程子睿,吴利智,韩昊学,沙滨滨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京博装备制造安装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24技术公布日:2024/7/9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1/10942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