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车辆装置的制造及其改造技术 > 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2 16:38:38

本发明属于汽车热管理,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1、整车的热量管理效果是影响整车续航里程的关键因素。热管理系统是整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辆的热管理系统主要用于调节新能源汽车的电机、驱动电池电控及乘员舱中热量循环,使得如电机等车辆驱动部件、汽车的驱动电池组件以及乘员舱具有合适的工作温度,并合理利用整车热量,提升整车的续航里程。现有的整车热管理系统中,通常包括制冷剂回路与冷却液回路,冷却液回路又通常包括多个通路,各个通路上分别设置有液泵,以驱动通路内的冷却液流动。由于通路复杂,导致液泵数量众多,热管理系统体积庞大,成本高昂。同时,各个液泵在工作过程中消耗整车能源,影响整车的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热管理系统液泵数量众多,占用空间大,影响整车续航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剂回路及冷却液回路,所述冷却液回路包括阀组及多条通路,所述通路通过所述阀组连接以使至少两条所述通路之间连通为回路,

3、其中,所述通路包括:

4、第一通路,所述第一通路上设置有第一乘员舱换热器及第一液泵,所述第一通路通过所述制冷器回路的冷凝单元,并与所述冷凝单元换热;

5、第二通路,所述第二通路上设置有第二液泵,且所述第二通路通过驱动电池;

6、第三通路,所述第三通路上设置有第三液泵,所述第三通路通过所述制冷剂回路的蒸发单元并与所述蒸发单元换热。

7、第四通路,所述第四通路通过电驱。

8、可选地,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依次串联设置的压缩机、用作所述冷凝单元的第一换热器、节流阀及用作所述蒸发单元的第二换热器,

9、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节流阀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通路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三通路通过所述第二换热器。

10、可选地,所述第二通路上设置有第二乘员舱换热器。

11、可选地,所述第二通路还包括三通阀、互相并联的第一支路及第二支路,所述三通阀的进口与所述第二通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一支路的进口端及所述第二支路的进口端分别与所述三通阀的两个出口相连,所述第一支路的出口端及所述第二支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通路的出口端相连,所述驱动电池及所述第二液泵串联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上;

12、所述第二乘员舱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上,或者,所述第二乘员舱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通路的进口端与所述三通阀的进口之间。

13、可选地,所述第二液泵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上,并与所述驱动电池串联,所述第二通路还包括混水支路,所述第混水支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支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混水支路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支路的出口端相连,所述混水支路上设置有单向阀或截止阀。

14、可选地,所述三通阀为比例三通阀。

15、可选地,当乘员舱制冷和/或所述驱动电池冷却时,所述压缩机工作,所述第二通路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三通路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第二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三通路的进口端相连。

16、可选地,所述第四通路还包括第一汇流支路及第二汇流支路,所述第一汇流支路的出口端及所述第二汇流支路的出口端均与所述电驱的进口连通,所述电驱的出口与所述第四通路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第一汇流支路的进口端及所述第二汇流支路的进口端均为所述第四通路的进口端,且所述第一汇流支路上设置有车外换热器。

17、可选地,当乘员舱除湿时,所述压缩机工作,所述第一通路的进口端与第四通路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第一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汇流支路和/或所述第二汇流支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二通路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三通路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第二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三通路的进口端相连。

18、可选地,当所述电驱加热乘员舱时,所述第一通路的进口端与第四通路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第一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汇流支路的进口端相连。

19、可选地,当所述电驱、所述驱动电池散热降温时,所述第二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汇流支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四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三通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三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四通路的进口端相连。

20、可选地,当冷却液回路加注冷却液时,所述第一通路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通路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第一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三通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三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汇流支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四通路的出口端与第二通路的进口端相连。

21、可选地,当制冷剂回路加热乘员舱和所述驱动电池时,所述压缩机工作,所述第一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通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二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通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三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汇流支路的入口端相连,所述第四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三通路的进口端相连。

22、可选地,当回收所述电驱热量时,所述压缩机工作,所述第一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通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二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通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三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汇流支路的入口端相连,所述第四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三通路的进口端相连。

23、可选地,当所述电驱加热所述驱动电池时,所述第二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四通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四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三通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三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四通路的进口端相连。

24、可选地,当所述电驱加热乘员舱和所述驱动电池时,所述第一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四通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四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通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二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通路的进口端相连。

25、可选地,所述第一通路上还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所述第一乘员舱换热器及所述第一液泵串联设置在所述第一通路上。

26、可选地,所述第四通路上未设置液泵。

27、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在第一通路、第二通路及第三通路上设置液泵,即可实现热管理系统冷却液回路的循环,无需在各个通路上设置液泵,有利于冷却液回路的简化,减少液泵的数量,从而有利于减小热管理系统的占用空间,提高整车续航。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剂回路及冷却液回路,所述冷却液回路包括阀组及多条通路,所述通路通过所述阀组连接以使至少两条所述通路之间连通为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依次串联设置的压缩机、用作所述冷凝单元的第一换热器、节流阀及用作所述蒸发单元的第二换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路上设置有第二乘员舱换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路还包括三通阀、互相并联的第一支路及第二支路,所述三通阀的进口与所述第二通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一支路的进口端及所述第二支路的进口端分别与所述三通阀的两个出口相连,所述第一支路的出口端及所述第二支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通路的出口端相连,所述驱动电池及所述第二液泵串联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路还包括混水支路,所述第混水支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支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混水支路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支路的出口端相连,所述混水支路上设置有单向阀或截止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为比例三通阀。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乘员舱制冷和/或所述驱动电池冷却时,所述压缩机工作,所述第二通路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三通路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第二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三通路的进口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通路还包括第一汇流支路及第二汇流支路,所述第一汇流支路的出口端及所述第二汇流支路的出口端均与所述电驱的进口连通,所述电驱的出口与所述第四通路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第一汇流支路的进口端及所述第二汇流支路的进口端均为所述第四通路的进口端,且所述第一汇流支路上设置有车外换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乘员舱除湿时,所述压缩机工作,所述第一通路的进口端与第四通路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第一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汇流支路和/或所述第二汇流支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二通路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三通路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第二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三通路的进口端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驱加热乘员舱时,所述第一通路的进口端与第四通路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第一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汇流支路的进口端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驱、所述驱动电池散热降温时,所述第二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汇流支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四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三通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三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四通路的进口端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冷却液回路加注冷却液时,所述第一通路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通路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第一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三通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三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汇流支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四通路的出口端与第二通路的进口端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制冷剂回路加热乘员舱和所述驱动电池时,所述压缩机工作,所述第一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通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二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通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三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汇流支路的入口端相连,所述第四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三通路的进口端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回收所述电驱热量时,所述压缩机工作,所述第一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通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二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通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三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汇流支路的入口端相连,所述第四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三通路的进口端相连。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驱加热所述驱动电池时,所述第二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四通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四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三通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三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四通路的进口端相连。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驱加热乘员舱和所述驱动电池时,所述第一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四通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四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通路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二通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通路的进口端相连。

17.根据权利要求1~6、8~16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路上还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所述第一乘员舱换热器及所述第一液泵串联设置在所述第一通路上。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属于汽车热管理技术领域,包括冷却液回路,所述冷却液回路包括阀组及多条通路,所述通路通过阀组连接以使至少两条所述通路之间连通为回路,其中,所述通路包括:第一通路,所述第一通路上设置有第一乘员舱换热器及第一液泵;第二通路,所述第二通路上设置有第二液泵,且所述第二通路通过的驱动电池;第三通路,所述第三通路上设置有第三液泵,第四通路,所述第四通路通过电驱。本发明通过在第一通路、第二通路及第三通路上设置液泵,即可实现热管理系统冷却液回路的循环,无需在各个通路上设置液泵,有利于冷却液回路的简化,减少液泵的数量,从而有利于减小热管理系统的占用空间,提高整车续航。技术研发人员:操应刚,过于成,周进,王俊淞,柳慈翀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9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5173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