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电气元件制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电池单体、电池包和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  正文

电池单体、电池包和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5 13:20:07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包和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圆柱电池设有电芯,电芯的一端与壳体导电连接且另一端设有外圈极耳,外圈极耳折叠后覆盖于卷针孔以与极柱导电连接,但是电芯靠近芯部的位置处无引出极耳,过流能力较差,且该端的非填充区面积较小,不利于电解液渗透,存在溢液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单体,过流能力强,且非填充区域的面积大,可以消除溢液风险,整体可靠性高。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单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极柱;极芯,所述极芯形成为卷绕电芯且设有卷绕中心孔,所述极芯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极芯的第一端设有多圈第一极耳组,多圈所述第一极耳组沿径向依次排布,每圈所述第一极耳组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极耳,每圈所述第一极耳组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极耳伸出所述极芯的第一端面的部分弯折以限定出弯折部分,所述弯折部分覆盖至少部分所述卷绕中心孔,多圈所述第一极耳组的所述弯折部分堆叠设置并与所述极柱电连接。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单体,通过在极芯上设置有多圈第一极耳组,使得多圈第一极耳组可以共同与极柱导电连接,提高了电池单体的过流能力,且可以增大非填充区域的面积,消除溢液风险,提高了电池单体的可靠性。

4、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池单体,所述卷绕中心孔的半径为r,所述弯折部分覆盖所述卷绕中心孔的覆盖部分的长度为l,l≥r/2。

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池单体,l≤2r。

6、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池单体,最内圈的所述第一极耳组的所述第一极耳的伸出位置所在的圆为第一圆且所述第一圆的半径为r1,所述卷绕中心孔的半径为r,r1≥2r。

7、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池单体,最内圈的所述第一极耳组的所述第一极耳的伸出第一端面的高度为h1,最内圈的所述第一极耳组的所述第一极耳的伸出位置所在的圆为第一圆且所述第一圆的半径为r1,所述卷绕中心孔的半径为r,r1-r/2≤h1≤r+r1。

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池单体,最外圈的所述第一极耳组的所述第一极耳的伸出第一端面的高度为h2,最外圈的所述第一极耳组的所述第一极耳的伸出位置所在的圆为第二圆且所述第二圆的半径为r2,所述卷绕中心孔的半径为r,r2-r/2≤h2≤r+r2。

9、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池单体,最外圈的所述第一极耳组的所述第一极耳的伸出位置所在的圆为第二圆且所述第二圆的半径为r2,所述极芯的半径为r,所述卷绕中心孔的半径为r,所述r2≤r-2*r。

10、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池单体,所述第一极耳组为两圈,内圈的所述第一极耳组的所述第一极耳的伸出位置所在的圆为第一圆且所述第一圆的半径为r1,外圈的所述第一极耳组的所述第一极耳的伸出位置所在的圆为第二圆且所述第二圆的半径为r2,所述第一极耳的厚度为h1,所述第一极耳为负极,所述电池单体满足π*h1*(r1+r2)≥4.33mm2;或所述第一极耳为正极时,所述电池单体满足π*h1*(r1+r2)≥6.68mm2。

11、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池单体,所述极芯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极耳,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壳体导电连接。

12、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池单体,所述极芯的第二端设有多圈第二极耳组,所述多圈第二极耳组沿所述极芯的径向依次排布,每圈所述第二极耳组包括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二极耳;所述电池单体还包括:集流盘,所述集流盘设有多圈贯穿孔,每组所述第一极耳组穿过所述贯穿孔与所述集流盘的背离所述极芯的连接面导电连接,所述集流盘与所述壳体导电连接。

1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池单体,所述连接面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相邻的两圈贯穿孔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壳体导电连接。

14、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池单体,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为凸出于所述连接面的凸起;或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为设于所述连接面的凹槽。

1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池包。

1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单体和外壳,所述电池单体设于所述外壳内。

17、本实用新型又提出了一种用电设备。

1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电设备,包括: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或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单体,以及用电主体,所述电池包或所述电池单体设于所述用电主体内。

19、所述电池包、所述用电设备与所述电池单体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20、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单体(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中心孔(23)的半径为r,所述弯折部分覆盖所述卷绕中心孔(23)的覆盖部分的长度为l,l≥r/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100),其特征在于,l≤2r。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100),其特征在于,最内圈的所述第一极耳组(21)的所述第一极耳(211)的伸出位置所在的圆为第一圆且所述第一圆的半径为r1,所述卷绕中心孔(23)的半径为r,r1≥2r。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100),其特征在于,最内圈的所述第一极耳组(21)的所述第一极耳(211)的伸出第一端面的高度为h1,最内圈的所述第一极耳组(21)的所述第一极耳(211)的伸出位置所在的圆为第一圆且所述第一圆的半径为r1,所述卷绕中心孔(23)的半径为r,r1-r/2≤h1≤r+r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100),其特征在于,最外圈的所述第一极耳组(21)的所述第一极耳(211)的伸出第一端面的高度为h2,最外圈的所述第一极耳组(21)的所述第一极耳(211)的伸出位置所在的圆为第二圆且所述第二圆的半径为r2,所述卷绕中心孔(23)的半径为r,r2-r/2≤h2≤r+r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100),其特征在于,最外圈的所述第一极耳组(21)的所述第一极耳(211)的伸出位置所在的圆为第二圆且所述第二圆的半径为r2,所述极芯(2)的半径为r,所述卷绕中心孔(23)的半径为r,所述r2≤r-2*r。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组(21)为两圈,内圈的所述第一极耳组(21)的所述第一极耳(211)的伸出位置所在的圆为第一圆且所述第一圆的半径为r1,外圈的所述第一极耳组(21)的所述第一极耳(211)的伸出位置所在的圆为第二圆且所述第二圆的半径为r2,所述第一极耳(211)的厚度为h1,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芯(2)的第二端(2b)设有第二极耳(221),所述第二极耳(221)与所述壳体(1)导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单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芯(2)的第二端(2b)设有多圈第二极耳组(22),所述多圈第二极耳组(22)沿所述极芯(2)的径向依次排布,每圈所述第二极耳组(22)包括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二极耳(22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单体(100),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单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为凸出于所述连接面(3a)的凸起(32);或

13.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100)和外壳,所述电池单体(100)设于所述外壳内。

14.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包或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100),以及用电主体,所述电池包或所述电池单体(100)设于所述用电主体内。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包和用电设备,所述电池单体包括:壳体和极芯,所述壳体设有极柱;所述极芯形成为卷绕电芯且设有卷绕中心孔,所述极芯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极芯的第一端设有多圈第一极耳组,多圈所述第一极耳组沿径向依次排布,每圈所述第一极耳组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极耳,每圈所述第一极耳组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极耳伸出所述极芯的第一端面的部分弯折以限定出弯折部分,所述弯折部分覆盖至少部分所述卷绕中心孔,多圈所述第一极耳组的所述弯折部分堆叠设置并与所述极柱电连接。由此,使得多圈第一极耳组可以共同与极柱导电连接,提高了电池单体的过流能力,且可以增大非填充区域的面积,消除溢液风险。技术研发人员:徐航,贾晓辉,倪杰,唐文琳,黄珊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31技术公布日:2024/7/18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0/26692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