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航空航天装置制造技术 > 一种可起落减震的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可起落减震的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5:28:33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具体为一种可起落减震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1、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起落架是飞机下部用于起飞降落或地面滑行时支撑无人机,并用于地面移动的附件装置。结合现有文献一种便于安装的无人机夜航灯(cn212125550u),参考文献中通过利用向气囊表面的拉绳钩在机体底端的限位块内部,从而固定气囊,气囊内部充入氦气使气囊内部充满能够上浮的氦气,从而使夜灯能够上浮,避免夜灯固定不稳定容易掉落砸伤路人,可知在使用时至少暴露以下缺陷:

2、1、由于无人机在户外使用时,其着陆环境多变且具有多种可控因素,当在着陆过程中若受到较大的震动或抖动时,可能会对无人机本身造成物理损坏,如断裂、变形或者零件松动,且在着陆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震动和抖动,这可能会使摄像头产生晃动,影响图像和视频的质量,因此需要一种起落减震的无人机。

3、2、现有的无人机和文献中的降落架多数采用碳纤维一体机架或者由碳纤维管拼接而成,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到重复冲击的部件和结构易出现疲劳和损伤,可能影响其减震效果,因此需要一种便于更换降落架的无人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起落减震的无人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无人机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可起落减震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其余下端固定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下端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安装座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组件由第一钩板、第二钩板、螺杆组成;支撑板,其设在所述安装板的下端且分布有四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均铰接有固定杆;活动杆,其活动设在所述固定杆的内部,且活动杆上端穿出固定杆并与安装板底部铰接,所述活动杆与固定杆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由阻尼器、第一固定盘、滑杆、第二固定盘组成。

4、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中部外侧套设有第二固定盘,所述固定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盘,所述第二固定盘的下端两侧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下端贯穿且滑动设置在第一固定盘下端,所述活动杆的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固定盘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盘连接,所述活动杆的下端通过阻尼器与固定杆连接。

5、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设置有四组第一钩板,所述螺杆一端螺纹连接在安装座内部,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钩板,所述螺杆一端与第二钩板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安装座的下端开设有通槽,且通槽宽度与第一钩板的宽度相契合。

6、优选的,所述安装座还包括:t型滑槽,其开设于所述安装座的内部下端;t型滑块,其设置于所述第二钩板的下端,且t型滑块活动设置在t型滑槽内部。

7、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减震垫。

8、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下端四角均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均与活动杆外侧铰接。

9、优选的,所述螺杆的一端均设置有旋钮,且旋钮均位于安装座外部。

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起落减震的无人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通过设置阻尼器、滑杆、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弹簧,阻尼器可以吸收和消散无人机主体着陆时产生的冲击和振动能量,从而减缓对无人机主体的冲击力,实现第一次缓冲减震,活动杆外侧的第二固定盘同时向下移动的同时带动两侧的滑杆向下移动,此时活动杆下侧的弹簧受到挤压,进一步吸收无人机主体着陆产生的冲击,避免无人机着陆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对其本身造成物理损坏,提高无人机着陆的稳定性,避免摄像头晃动影响图像和视频的质量。

12、2、通过设置第一钩板、第二钩板、螺杆,当需要对安装板下端的缓冲组件进行更换时,可以逆时针转动螺杆带动第二钩板向一侧移动,第一钩板在松开限制后将其从通槽内部取出,使得对下端的缓冲组件进行更换,避免在长期使用中缓冲组件的磨损和老化,影响其减震效果,通过更换安装板及其下端的缓冲组件,可以保持无人机主体起落减震效果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起落减震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起落减震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3)的中部外侧套设有第二固定盘(11),所述固定杆(4)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盘(8),所述第二固定盘(11)的下端两侧设置有滑杆(10),所述滑杆(10)的下端贯穿且滑动设置在第一固定盘(8)下端,所述活动杆(3)的外侧套设有弹簧(9),所述弹簧(9)的一端与第二固定盘(11)连接,所述弹簧(9)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盘(8)连接,所述活动杆(3)的下端通过阻尼器(7)与固定杆(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起落减震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的上端设置有四组第一钩板(13),所述螺杆(16)一端螺纹连接在安装座(14)内部,所述安装座(14)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钩板(15),所述螺杆(16)一端与第二钩板(15)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安装座(14)的下端开设有通槽(20),且通槽(20)宽度与第一钩板(13)的宽度相契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起落减震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4)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起落减震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减震垫(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起落减震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的下端四角均设置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的一端均与活动杆(3)外侧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起落减震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6)的一端均设置有旋钮(19),且旋钮(19)均位于安装座(14)外部。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起落减震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其余下端固定设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下端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与安装座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组件由第一钩板、第二钩板、螺杆组成。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阻尼器吸收和消散无人机主体着陆时产生的冲击和振动能量,从而减缓对无人机主体的冲击力,实现第一次缓冲减震,活动杆外侧的第二固定盘同时向下移动的同时带动两侧的滑杆向下移动,此时活动杆下侧的弹簧受到挤压,进一步吸收无人机主体着陆产生的冲击,避免无人机着陆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对其本身造成物理损坏,提高无人机着陆的稳定性,避免摄像头晃动影响图像和视频的质量。技术研发人员:王永耀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等候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11技术公布日:2024/4/24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1994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