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皮艇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6:42:22
本技术涉及船舶,尤其涉及一种橡皮艇。
背景技术:
1、在橡皮艇的使用中,特别是在灾害救援的场景下,经常需要在陆地和水面之间反复切换,其中在陆地行驶时,地面与橡皮艇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操作人员搬运困难,甚至可能对橡皮艇本身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在陆地和水面切换使用的橡皮艇。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橡皮艇,包括橡皮艇本体、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拉杆和第一轮体,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倾斜连接,所述第一拉杆装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且与所述第一支架设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轮体装设于所述第一支架或所述第二支架,所述橡皮艇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抵接,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连接座、第一转轴、插销、第一连杆和第二轮体,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橡皮艇本体远离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轮体装设于所述第一连杆,且所述第一连杆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插销穿设于所述连接座和所述第一连杆。
3、可选的,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还包括拉钩,所述拉钩设于所述第一拉杆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
4、可选的,所述第一拉杆为伸缩杆。
5、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铰接,所述第一轮体装设于所述第二支架。
6、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连杆、多根平行设置的第三连杆和用于连接多根所述第三连杆的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轮体装设于所述第二连杆,且所述第一支架所在水平面设于所述第二连杆所在水平面和所述第三连杆所在水平面之间,所述橡皮艇本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连杆抵接。
7、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包括首尾依次连接形成闭合的第五连杆、第六连杆、第七连杆、第八连杆和第九连杆,所述第五连杆和所述第一支架抵接,所述第六连杆和所述第九连杆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第四连杆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六连杆、所述第七连杆、所述第八连杆和所述第九连杆均与所述橡皮艇本体的侧表面抵接。
8、可选的,所述橡皮艇本体开设有第一容纳腔和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容纳腔用于放置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且所述第一移动组件放置与所述第一容纳腔时,所述第一开口槽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槽。
9、可选的,所述连接座开设有从上至下设置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转轴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轮体沿竖直方向设置时,所述插销插设于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二轮体倾斜设置时,所述插销插设于第二通孔。
10、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的橡皮艇,在陆地行驶状态下,将第二轮体垂直放下并通过插销固定第二轮体,将第一移动组件与橡皮艇本体的下表面抵接,使得橡皮艇在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的作用下形成支撑,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拉动第一拉杆使得橡皮艇本体在陆地行驶。在需要长距离水行的情况下,将第一移动组件与橡皮艇本体分离并将第一移动组件放入橡皮艇本体内,转动第二轮体使得第二轮体的最低面在橡皮艇本体的下表面之上,即可实现在水上形式。从而实现了能在陆地和水面切换使用。
技术特征:1.一种橡皮艇,其特征在于,包括橡皮艇本体、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拉杆和第一轮体,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倾斜连接,所述第一拉杆装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且与所述第一支架设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轮体装设于所述第一支架或所述第二支架,所述橡皮艇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抵接,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连接座、第一转轴、插销、第一连杆和第二轮体,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橡皮艇本体远离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轮体装设于所述第一连杆,且所述第一连杆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插销穿设于所述连接座和所述第一连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皮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还包括拉钩,所述拉钩设于所述第一拉杆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橡皮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杆为伸缩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皮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铰接,所述第一轮体装设于所述第二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橡皮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连杆、多根平行设置的第三连杆和用于连接多根所述第三连杆的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轮体装设于所述第二连杆,且所述第一支架所在水平面设于所述第二连杆所在水平面和所述第三连杆所在水平面之间,所述橡皮艇本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连杆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橡皮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首尾依次连接形成闭合的第五连杆、第六连杆、第七连杆、第八连杆和第九连杆,所述第五连杆和所述第一支架抵接,所述第六连杆和所述第九连杆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第四连杆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六连杆、所述第七连杆、所述第八连杆和所述第九连杆均与所述橡皮艇本体的侧表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皮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橡皮艇本体开设有第一容纳腔和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容纳腔用于放置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且所述第一移动组件放置与所述第一容纳腔时,所述第一开口槽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皮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开设有从上至下设置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转轴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轮体沿竖直方向设置时,所述插销插设于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二轮体倾斜设置时,所述插销插设于第二通孔。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橡皮艇,包括橡皮艇本体、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拉杆和第一轮体,橡皮艇本体与第二支架抵接,第二移动组件包括连接座、第一转轴、插销、第一连杆和第二轮体,连接座与橡皮艇本体连接。将第二轮体垂直放下,将第一移动组件与橡皮艇本体的下表面抵接,橡皮艇在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的作用下形成支撑,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拉动第一拉杆使得橡皮艇本体在陆地行驶。将第一移动组件与橡皮艇本体分离并将第一移动组件放入橡皮艇本体内,转动第二轮体使得第二轮体的最低面在橡皮艇本体的下表面之上,即可实现在水上形式。从而实现了能在陆地和水面切换使用。技术研发人员:甘文露,李廷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清远市消防救援支队技术研发日:20231017技术公布日:2024/5/16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2/22479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